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莘莘学子在学习语文时的苦恼和困惑,本文对语文学习的规律进行探究,对中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 语文学习 苦恼和困惑 语文学习规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说:“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语文高考不断向着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方面转变。语文教学、语文学习难倒了若干教者和中学生。面对莘莘学子在学习语文时的苦恼和困惑,我常常想:有没有一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途径呢?有没有一种省时高效的学好语文的方法呢?如何能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由翱翔?于是,我尝试对语文学习的规律进行探究,在反思中求突破,以期对中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一、学好语文靠积累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每日必修课。没有切实、持续的积累,那么语文学习就成为了一句空话。语文积累要一定要落到实处,贵在持之以恒。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多读经典,扎实语文功底。中学生多阅读一些中外经典名著,优秀的古代散文、诗词作品及优秀的现当代诗文,“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为鉴赏、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易中天在《我们为何要读经典》中评价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满腹经纶、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如“花和尚鲁智深”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匡扶正义的人,从沙僧身上我们能看到忠厚老实,从关羽身上我们能看到义的化身,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雨雪严相逼”我们能读出林黛玉内心的凄苦。
2.多积累一些文学文化常识,拓宽视野。中学生需要多了解一些作家作品,名人名言、名人逸事等,这样既能为写作提供素材,又能起到见多识广、触类旁通之效。
3.多积累词语(包括成语、警句、诗句等),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古人“推敲”的故事、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韩愈的“惟陈言之务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4.与时俱进,多积累一些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与现在的生活紧密相关的人、事和思想,这样你才能笔下生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好文章。
语文学习主要靠持之以恒地积累,没有任何捷径可循,要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必须靠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积累思想、积累情感、积累生活。长期坚持,必能在语文学习中应付自如,做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二、学好语文勤记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我们祖国有着灿烂的中华文化,我们古代的教育就是从诵读开始的。朗读背诵自古以来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言的韵律,也都能体会出来了。背诵的经典只要经常复习运用,就可以做到终生不忘。这些经典储存在我们的大脑里,积淀下来,必将提高我们的整体语文素养。
当然,这里的记忆并不等同于死记硬背,况且“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要你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就一定能轻松掌握文章的主旨。
三、学好语文深感悟
语文学习最忌肤浅,“望文生义”更是错误。学习每一篇文章,研读每一本书,都要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要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要读出作品的精妙之处,要读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和魅力。如孙犁《黄鹂》,我们应该从小黄鹂身上悟出大道理,读出作者对生命自由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作者呼吁为艺术乃至一切事物、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那颗焦灼的心。这才是读懂课文,也正是这样的感悟才能提升自己语文素养
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1]在语文学习中进行感悟需要语言直觉、情感投入及深入思考。
四、学好语文善联想
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用“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来形容文学创作时的情状,善于联想、大胆联想能使语文学习得心应手、事半功倍。[2]我们在学习具体文章时,思维应高度活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古及今,进行联想。没有联想,就是死水一潭,不会有生机。
每年高考的考场上,都有一些学生文思泉涌,如行云流水般写出内容饱满、文采飞扬的好文章,但也有不少学生因为不会联想,也不擅长联想,面对作文题,苦苦思索,受尽煎熬,绞尽脑汁最后才勉强挤出一篇很拙劣、生涩的文章。只有懂得科学、高效地进行联想的学生才能在写作时妙笔生花,才能下笔如有神。
世界有多宽,联想的天地就有多广。联想犹如长着翅膀的鸟儿,带领我们飞上蓝天,飞越沙漠和大海,找到树木茂密、水草丰美的绿洲。联想是一把奇特的钥匙,能打开博大精深的语文之门。
五、学好语文多练笔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都是多练见功夫的道理。这实在是经验之谈,目前学生在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会观察、不会思考、思路狭窄,因而总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或写不出来。面对这种现状,我觉得要搞好作文教学,首先要开拓和发展学生的技能,活跃他们的思想,引导和启发他们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识能力,进而激发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多练一点。[3]
语文水平究竟如何,一篇文章便可得知。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考的就是一篇文章。通过文章能看出一个人的逻辑、品格、涵养、做事的能力。封建时代曾经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一大批人才。就我们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作文的比重在不断地加大,主观题更是占了绝对的主要地位。要写好文章不是一日之功,就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仅记住一些程式化的东西,东施效颦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我们必须勤动笔,多写日记,每天一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不必事事详尽,只要记下那最具概括性的想法,最难忘的事件,甚至一句话、一个词。这样日积月累,你的素材便会越来越丰富,你的文笔会变得越练越流畅。多写读书笔记,我们在看书读报之时常常有所感悟,这时可用文字将看书的感受记录下来。多写一些自由命题的作文,多写一些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文章,心有所思之际,灵机一动之时,有感而发,欣然动笔,往往能写出感情真挚的好文章。多写一些文艺性作品。要想使自己的作文水平上一个台阶,我们就要多参加作文竞赛或向报纸杂志投稿。各类体裁的文章都应有所涉及,童话、故事、小说、散文、杂文、评论、诗歌等,我们都应试着写一写,虽然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作家,但只要写得多了,就会文思如泉涌,就会达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境界。
总之,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讲究的是日积月累、无捷径可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语文学习就是这样的过程。只有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方能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在感悟中学习语文[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9,(6).
[2]善于联想,为语文学习插上翅膀[OL].http://www.zjxyw.com.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987.
[3]指导学生多练笔[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4,(04).
关键词: 语文学习 苦恼和困惑 语文学习规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说:“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语文高考不断向着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方面转变。语文教学、语文学习难倒了若干教者和中学生。面对莘莘学子在学习语文时的苦恼和困惑,我常常想:有没有一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途径呢?有没有一种省时高效的学好语文的方法呢?如何能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由翱翔?于是,我尝试对语文学习的规律进行探究,在反思中求突破,以期对中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一、学好语文靠积累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每日必修课。没有切实、持续的积累,那么语文学习就成为了一句空话。语文积累要一定要落到实处,贵在持之以恒。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多读经典,扎实语文功底。中学生多阅读一些中外经典名著,优秀的古代散文、诗词作品及优秀的现当代诗文,“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为鉴赏、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易中天在《我们为何要读经典》中评价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满腹经纶、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如“花和尚鲁智深”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匡扶正义的人,从沙僧身上我们能看到忠厚老实,从关羽身上我们能看到义的化身,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雨雪严相逼”我们能读出林黛玉内心的凄苦。
2.多积累一些文学文化常识,拓宽视野。中学生需要多了解一些作家作品,名人名言、名人逸事等,这样既能为写作提供素材,又能起到见多识广、触类旁通之效。
3.多积累词语(包括成语、警句、诗句等),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古人“推敲”的故事、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韩愈的“惟陈言之务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4.与时俱进,多积累一些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与现在的生活紧密相关的人、事和思想,这样你才能笔下生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好文章。
语文学习主要靠持之以恒地积累,没有任何捷径可循,要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必须靠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积累思想、积累情感、积累生活。长期坚持,必能在语文学习中应付自如,做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二、学好语文勤记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我们祖国有着灿烂的中华文化,我们古代的教育就是从诵读开始的。朗读背诵自古以来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言的韵律,也都能体会出来了。背诵的经典只要经常复习运用,就可以做到终生不忘。这些经典储存在我们的大脑里,积淀下来,必将提高我们的整体语文素养。
当然,这里的记忆并不等同于死记硬背,况且“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要你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就一定能轻松掌握文章的主旨。
三、学好语文深感悟
语文学习最忌肤浅,“望文生义”更是错误。学习每一篇文章,研读每一本书,都要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要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要读出作品的精妙之处,要读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和魅力。如孙犁《黄鹂》,我们应该从小黄鹂身上悟出大道理,读出作者对生命自由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作者呼吁为艺术乃至一切事物、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那颗焦灼的心。这才是读懂课文,也正是这样的感悟才能提升自己语文素养
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1]在语文学习中进行感悟需要语言直觉、情感投入及深入思考。
四、学好语文善联想
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用“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来形容文学创作时的情状,善于联想、大胆联想能使语文学习得心应手、事半功倍。[2]我们在学习具体文章时,思维应高度活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古及今,进行联想。没有联想,就是死水一潭,不会有生机。
每年高考的考场上,都有一些学生文思泉涌,如行云流水般写出内容饱满、文采飞扬的好文章,但也有不少学生因为不会联想,也不擅长联想,面对作文题,苦苦思索,受尽煎熬,绞尽脑汁最后才勉强挤出一篇很拙劣、生涩的文章。只有懂得科学、高效地进行联想的学生才能在写作时妙笔生花,才能下笔如有神。
世界有多宽,联想的天地就有多广。联想犹如长着翅膀的鸟儿,带领我们飞上蓝天,飞越沙漠和大海,找到树木茂密、水草丰美的绿洲。联想是一把奇特的钥匙,能打开博大精深的语文之门。
五、学好语文多练笔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都是多练见功夫的道理。这实在是经验之谈,目前学生在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会观察、不会思考、思路狭窄,因而总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或写不出来。面对这种现状,我觉得要搞好作文教学,首先要开拓和发展学生的技能,活跃他们的思想,引导和启发他们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识能力,进而激发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多练一点。[3]
语文水平究竟如何,一篇文章便可得知。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考的就是一篇文章。通过文章能看出一个人的逻辑、品格、涵养、做事的能力。封建时代曾经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一大批人才。就我们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作文的比重在不断地加大,主观题更是占了绝对的主要地位。要写好文章不是一日之功,就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仅记住一些程式化的东西,东施效颦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我们必须勤动笔,多写日记,每天一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不必事事详尽,只要记下那最具概括性的想法,最难忘的事件,甚至一句话、一个词。这样日积月累,你的素材便会越来越丰富,你的文笔会变得越练越流畅。多写读书笔记,我们在看书读报之时常常有所感悟,这时可用文字将看书的感受记录下来。多写一些自由命题的作文,多写一些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文章,心有所思之际,灵机一动之时,有感而发,欣然动笔,往往能写出感情真挚的好文章。多写一些文艺性作品。要想使自己的作文水平上一个台阶,我们就要多参加作文竞赛或向报纸杂志投稿。各类体裁的文章都应有所涉及,童话、故事、小说、散文、杂文、评论、诗歌等,我们都应试着写一写,虽然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作家,但只要写得多了,就会文思如泉涌,就会达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境界。
总之,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讲究的是日积月累、无捷径可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语文学习就是这样的过程。只有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方能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在感悟中学习语文[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9,(6).
[2]善于联想,为语文学习插上翅膀[OL].http://www.zjxyw.com.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987.
[3]指导学生多练笔[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