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美术素养职前培养供给侧探索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donal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师范”建设背景下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美术素养的职前培养的意义
  培养小学全科教师,是我国针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农村小学师资缺乏和学科师资结构性失衡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的教育举措。新世纪以来,国家对于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日趋重视,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给予大力扶持。全国各大高校、各地区的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工作也是开展得如火如荼,并朝着系统化、制度化的良好方向逐步发展。2018年4月,广东省《“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出台,明确提出“小学教育全科教师的招生必须按照‘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公费培养、定向从教、限期服务’原则,分两年,每年为粤东西北地区中小学培养一批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小学全科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这标志着广东省拉开为农村小学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帷幕。
  与此同时,艺术教育与日俱增得到国家的重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到2018年各级各类学校要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同年,教育部为监测评价全日制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及其效果,连续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使艺术教育的评价有了法律依据。2017年9月,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提出“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着力解决艺术类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提高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专任教师专业对口率”。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
  但是艺术教育历来是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不足就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的瓶颈。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实是教师所能胜任的学科偏科严重,能胜任音、体、美的教师偏少。艺术学科由于专业性强,其他科任教师很难替代,因此一直是乡村小学的“弱势学科”,甚至有的学校干脆放弃开设艺术类课程,严重影响了乡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实现教育公平十分不利。虽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出:按照专业对口原则,补充音体美等短缺学科教师,但是受到许多乡村小学,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小学的教学条件、生活因素的限制,仍无法招入足够的艺术学科教师。
  2018年我校成为广东省教育厅世行贷款农村小学教育全科师资培养项目的承办单位,该培训项目属于《世行贷款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示范项目》中的教师发展与保障项目,主要是面向广东西部的罗定、电白、化州三个基础教育较为薄弱的乡村地区,招收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采用五年一贯制的方式进行全科培养。旨在缓解小学教师匮乏及艺术类教师短缺的局面,打造一批政治思想坚定,专业思想牢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拥有沟通协调和终身学习能力,积极投身于小学教育事业,知识渊博、素质全面、才艺多样,且能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的人才,它是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高素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全科急需教师。
  因此,在广东省“新师范”建设背景下,课题组提出加强小学全科教师美术素养培养的课题,不仅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更重要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部署,符合深化我省教师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小学全科教师美术素养的构成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逐渐发现核心素养才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学科素质才是核心素养的真实内涵,有了学科素质才能真正落实好素质教育。美术属于艺术门类之一,同样存在着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美术核心素养包含五个方面的能力,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从学科素养的角度看,作为全科教师自身更加应该具备美术学科五大方面的核心素养,将来才能成为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启蒙者和引领人。
  (一)图像识读能力
  图像识读,简单地说,就是对图形的观看、识别和解读,这其中包括专业的艺术图像识读,也包括生活中图像的识读,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素养之一,是公民美术素养社会性的重要表现。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图像识别和理解能力,能用多种方式整体感受图像,感受图像的外在形式特征以及内在含义,对一切视觉形象能进行正确辨识和解读。在教学上能针对性地向学生讲解和讲授新型图像的识读和鉴赏,并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和阐释。
  (二)美术表现能力
  美术表现指运用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出视觉形象。是否具有相关美术表现的能力,是美术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而且美术创作不仅包括专业的艺术创作,也包括生活和工作中的设计制作,例如校园文创、教学简笔画、教具课件等。因此,全科教师应具备空间意识和造型意识,要能驾驭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创造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思想,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所教的其他学科,用美术的语言和表现力进行创作与设计,处理好生活工作与生活中的问题。对于不同艺术语言,如雕塑、版画、剪纸、陶艺、拼贴、摄影等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能够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媒介材料以及表现手法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三)审美判断能力
  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及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与表达的能力。少年儿童鉴赏美术作品或现实生活中的审美对象时,一般靠直觉进行判断,容易一叶障目,因而对事物缺少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看待美术作品和审美对象时,教师必须引导其进行全方位的感知、描述,学会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同时懂得以美术学科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认识美的独特性和多样化,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显示健康的审美趣味。
  (四)创意实践能力
  创意实践是指在美术活动中的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能力。美术创造是一个动态的思维和行为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师应以敏锐的视角指导少年儿童搜集、提供各种现有的方式帮助他们获得信息,鼓励他们运用美术创意和方法,进行分析、思考和探究,并且联系生活,对器物和环境进行融入,对实用功能与审美要求大胆构想,尝试创作出有新颖性的美术作品。   (五)文化理解能力
  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表达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理解和感受。教师指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情境的作品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从文化角度养成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艺术现象和概念的习惯;可以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中国文化的身份感;还有必要了解不同国家、地区和时代的艺术作品的文化多样性,并欣赏外国优秀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艺术家、设计师和工艺品以及对人文文化的贡献。
  三、小学全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全科)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两个系统:基础知识培养系统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系统。课程设置分为德育美育劳动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四大部分。总学分237,总学时4326,其中理论教学1911学时,所占比例4417%,实践教学2415学时,所占比例5583%。从知识结构的构成来说,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拓展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四个部分。文化基礎知识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10门学科的专业素质,通过开设汉语基础、高等数学、综合英语、音乐基础、体育与健康、小学美术、儿童文学、小学数学解题思维训练、小学语文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等16门专业课程来培养。由此看来,美术专业课程只是专业课程中的一部分,美术课程包括素描、色彩、中国画、图案涉及与应用、手工、美术鉴赏与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共14学分,占总学分的59%,242学时,占总学时的559%。具体课程的开课时间和学时统计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小学全科教师美术学科的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但是,要想顺利担任小学美术的教学工作,需要掌握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并不少。因此,小学全科教师美术素养的职前培养要解决美术学科学习时间较少与学习内容繁重的矛盾。
  四、将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与《美术课程标准》结合起来的解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以下简称《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深入研究《美术课程标准》,充分认识《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要求,并将它与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结合起来进行解读,能为课题研究开阔思路。
  美术学习活动形式多样,作为义务教育的《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概括为四个领域,它们分别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它将过去繁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了有机融入与整合,各个领域之间看似孤立,实为联系非常紧密,充体现了人类认知过程。“造型·表现”领域不仅仅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自由更开放,更重于创意性,外化为人的情感和表达;“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包括设计和工艺学习内容,既强调创意的形成,更强调以功能性为目的;“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在感受的同时更倾向于学生的理解与表达,并内化为知识,构成审美心理;“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超越美术学习领域,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美术学科领域学习的外延与拓展,最终为人的一般素养创造有利条件。
  在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图像识图能力”和“美术表现能力”是美术学科独有且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最根本的能力,它们对应《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是美术素养的基石和根本,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审美判断能力”,而与“审美判断能力”相对应的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这个阶段不是简单的递增关系,而是一种循环反复的量的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最终达到质的飞跃,形成更高级阶段的“创意实践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这两种能力所对应的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从而构成了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如图1所示,人的素养正是由类似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诸多其他学科素养共同组成的。
  五、“新师范”建设背景下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美术素养的职前培养策略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世行贷款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项目招收的这批学生是初中毕业生,以中考成绩进行录取,入学考试中没有设置美术专业考试,因此,在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上,大部分学生是从零开始。但由于有世行贷款项目的支持,这批学生在学习期间是免除一切学习费用并且还享受每年八千元的生活补贴的,针对这个项目,政府也出台很好的政策措施,学生在毕业前可以通过认定的方式取得教师资格证,而且学生在被录取之后入校之前就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合同,此项目培养的学生在学成毕业后,不需要参加当地教师上岗考试,直接应聘上岗。这一系列利好政策吸引了不少优质生源,以2020年罗定生源为例,录取的最高分为735分,最低分为660分,同年罗定市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92分。因此,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好的自律和学习主动性是这批学生的主要特点。
  (二)利用美术课程,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美术素养
  1.通过提高学生的造型和表现能力培养图像识图和美术表现素养
  绘画是平面造型艺术,良好的素描造型和色彩表现是绘画的基础,掌握较为系统的素描、色彩理论和一般造型规律,是形成图像识图和美术情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最直接方式。这些对于一名小学全科并且能胜任美术课程教学的教师来说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而这些技能更离不开造型和表现能力的培养。
  绘画造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点、线、面、明暗、色彩、肌理等不同的视觉元素加上美的基本法则,诸如:对比、变化、统一、比例、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构成的综合运用。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它是东方艺术的瑰宝,造型上以线条为主,讲究笔墨,较之西方绘画具有独到之处。这些不仅是绘画的基本原理,它也是所有美术与视觉有关的艺术门类的共同规律。学生在学习阶段对这些美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掌握,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训练积累的。在小学全科教育专业开设基础造型素描、色彩、中国画三门课程有助于学生图像识图和美术表现素养的养成,并将它们分别放在第一、第二、第三学期,每周两节课,共102课时,正是基于种种原因而考虑的。素描与色彩课程的开设着重解决造型的基本问题,中国画的开设,是素描、色彩课程基础造型的延伸和特设。因此,要想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按部就班地进行系统的学习,那简直是不可能的,教师只能结合学生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将技能学习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才能寻求质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刻意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允许有多种造型表现形式。课后,评价学生不唯结果,而在乎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   2.通过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进一步培养图像识图和美术表现素养
  设计与应用能力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美化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的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图案与设计应用和手工课程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图像识图和美术表现素养。从课时分配表看来,这两门课程分别设置在第四、五两个学期,每周两节课,共72课时。要提高这两种能力,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设计构思意识、工艺条件与流程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根据各种材料的特性,选取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手段,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才能帮助学生奠定实用性与美观性结合的精神实质,才能将学科知识融入社会生活,才能使课程内容更生动、更具体,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3.通过提高学生的欣赏述评能力培养审美判断素养
  欣赏评述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从单纯的鉴赏角度来说,就是让学生能从美术的造型、结构、明暗、色彩、肌理等方面整体对一般美术作品进行主观地赏评。在小学全科美术课程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开设每周2节,共36课时美术欣赏模块课程,是符合学生审美判断需要的。教学中,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水平,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多彩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领略中外优秀美术名家作品。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如美术馆、博物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将美术作品与当地历史、经济、民俗相联系,使欣赏与评述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4.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索能力培养实践创意和文化理解素养
  综合探索能力是指学生在综合性的美术活动中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研究的学习情境,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实践操作、调查询问、搜集整理信息、展示与交流等的探究方式)来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究学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学会合作学习。基于这种学习,学生自主报名,时间也很灵活,一般安排在课余时间,下午的7、8节或周六、日,美术文化活动,根据学期所学内容设置创意项目,例如:素描模块的形状的分割与组合、形体的结构与穿插;色彩模块的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冷暖的感知与调式;中国画模块的工笔画的严谨与程式、写意画的偶然与笔韵;手工模块的艺术与实用、装饰与美化,等等。以鼓励为主,采取独立完成与多人合作相结合,展示与竞赛相交错来考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创意,在文化中加深理解。
  5.通过开设美术教法课程提升职业综合素养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全科教师,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素养,能根据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及相关要求,设计出符合美术教育新课标基本要求的美术教学方案,并具备一定的说课、讲课和评课能力。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小學美术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美术教师职业素养。这门课程安排在第六学期,每周两节课,共32课时,加上第八学期设置的见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活动,为学生成为合格的美术教师助力前行。
  (三)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美术课外活动
  如前分析,学生学习美术学科的时间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对这批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不仅仅要提升课堂效率,还要合理地利用好课外的时间。
  首先,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闲暇时间。例如每星期四下午为教师学习的时间,学生不安排具体的课程。在这个时间就可以开放美术学习场地,集中现有优势资源——专业班学生,对小学全科教育班学生开展“传帮带”美术系列创意活动。学生也可以在这个时间自我学习教学简笔画、板报设计等美术基本方法和技能,如制作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辅导学生板报专栏、教室装饰美化等,这些都可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显身手。
  其次,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博物馆、美术馆浓缩了人类发展进程中许多文明和无限丰富的文化资源。不同时期的美术家,独具个性与风格,他们的作品展现了精湛技艺与思想内涵。多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各类画展,无论从思想和艺术上,可以将全科生引入到一个更高更深的艺术境界,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素养都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适当展示学生的作品。美术展览为学生提供互评、交流、展示的空间和平台。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经常性地展示学生的作品,既可以让学生分享成功的体验,又可以使学生获得同学们的经验。
  总而言之,在小学全科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大胆的尝试、探索与改革,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课程整合,同样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尹少淳.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J].美术观察,2017(05).
  [2]袁红兵.略论职前小学全科教师美术素养培养策略[J].教师教育学报,2017(06).
  [3]高霞,蒋晓云.全科教师培养模式下广西全科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提升策略[J].高教论坛,2018(08).
  [4]张容舟.美术教育与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06).
  [5]蒋绍萍,周煦.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学美术教师美术素养的调查与提高研究——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J].广东教育,2020(09).
  [基金项目:2018年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点科研项目——特色创新类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师范’建设背景下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美术素养的职前培养研究”(2018GXJK385)。]
  责任编辑 何丽华
其他文献
生态类题材,一直是高考阅读考查的重点,毕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当看到今年高考阅读题时,我立刻联想到2014年的阅读题,因为这两篇阅读题的相似度太高了。下面我就文章的内容,出题的方向两个方面来说明它们为何是相似的。  第一组:动物数量减少—原因—措施  2021年新高考Ⅰ卷C篇  WhentheexplorersfirstsetfootuponthecontinentofNorthAmeri
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学试卷是广东省实施新高考的第一年独立自主命题,是广东省“3 X”生物选考后的第一次单科试卷,也是新高考旧教材过渡时期的第一次命题。在试卷结构和试题内容考查方面有新的探索,试卷分析可以为高中一线生物教学和复习备考提供参考。  一、试卷结构  1.试卷题型和分值。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共22题,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组成。试卷结构是16 4
混合学习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培训、学校教育, 教学方式由传统单一的面对面形式扩展为面对面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形式.混合学习不仅表现为形式上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期刊
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和创新, 深化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促进了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结合, 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
期刊
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同步发展,现代社会的教师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相比,其角色更加丰富,既是专业人员、教育者、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师,也是学生代表、监护人。[1]特别是技工院校教师,承担的角色更加丰富,来源也更加广泛,既有通过普通高校、企事业单位招聘引进,也有技工院校自我培养。在自我培养的教师中,部分来源于技能竞赛选手,其在参加技能竞赛获奖后,被学校聘为教师。  为进一步了解该类型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现状与
在续写中除了要关注结构协同、人物协同、情节协同、情感协同,还要关注语言协同。续写是对前文的延续和收尾,语言上也要顺承原文语言风格。因此,考生在阅读时需认真研析文本语言,并在续写输出中创造性地模仿原文语言风格,实现语言协同。下面让我们基于语言协同研析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的读后续写。  一、语言特征  1.语言形式  原文语言形式相对较简单,一共29个句子,简单句就独占21句。其中使用较多的复合句
一、引言rn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围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者开展了许多的探索与实践, 取得了很多好的经验和思路.课程思政是其中之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
期刊
一、引言  评价其实质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根据我国教育评价专家陈玉琨的定义,就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按照这一定义,可以把学生评价理解为期望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那么,职业教育如何进行学生评价?现有的评价方式是否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这些问题日益成为一个热点和关键问题,这也是我国推行“1 X”制度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于会计应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职业教育所培育的会计人才在社会会计人才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重。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意见与要求,越来越强调校企协同育人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重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深化,通过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工作室,加强中职学校的育人成效,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总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经验, 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质量为王、公平为要、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开放共享、合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