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苗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炼就了苗族同胞坚韧不拨的性格和坚强斗志。历史上苗族地区的疫病也和全国其它地区一样,数不胜数,几乎一百多年就要爆发一次,有些疫病使一个村一个村地消亡无一人,有的死亡、有的逃至他乡。苗族人民坚持以“防”为先,“治”为重,“研”为要的工作策略,集中优势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医治疫病。面对当前新型冠状肺炎,城步苗区全面开展疫病防治救治工作,作好打赢疫病防疫歼灭战。我成为抗疫工作中的光荣一员,在城步县蒋坊乡高速路口担负疫情检测工作。取得了新型冠肺炎疫情的抗疫斗争传染为零的伟大胜利。
关键词:苗族;抗疫;零确诊
一、苗族地区的抗疫情况
苗族人民长期处于高山峻岭的丘陵地带,通过顽强坚韧的磨炼,炼就了一身抗拒疾病与困难的坚强体魄。但也不时的受到凶猛的狮、虎、犳等猛兽威胁。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炼就了苗族同胞坚韧不拨的性格和坚强斗志。
历史上苗族地区的疫病也和全国其它地区一样,数不胜数,几乎一百多年就要爆发一次,甚至周期更短。主要疫病有虐疾、梅毒、麻疹、絲虫病、麻风病等十余种。有记载说三国蜀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南征时,在城步的南城建有诸葛城,南征时在几个地方碰到疫病,死伤将士甚多,埋葬染疫病的士兵先要用大火焚烧,再用大量的石灰将坟坑消毒。史志记载的有“六月全县大饥荒,斗米涨至六钱,接着出现大疫,死者甚多”。[清顺治十二年(1654)《城步县志》(湖南出版社)]“全县饥疫并行,死者甚多”。[清顺十三年《城步县志》(湖南出版社)]从县志记载看三年时间出现大疫病,而且“死者甚多”,在苗族地区疫病发生的次数是多的,笔者从小就听老人讲,要如何讲卫生如何将有毒物质消除,以免得到疫病传染。老人们说得了疫病,如果传染严重的,一定要将感染者或疫病患者烧死,埋葬后都要消毒。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有多次史料记载。
以上仅是一些历史重要关头中的典型事例,实际上不同程度的疫病严重危害民众的健康,有些疫病使一个村一个村地消亡无一人,有的死亡、有的逃至他乡。如儒林镇罗家村明朝以前是以罗姓为主的村落,后由于瘟疫的原因,听老人讲,一百多年了未见一个罗姓人的了,还有白毛坪镇畲塘村,元明时期据说有较多的畲族村民,现如今很久未见一畲族人了,蒋坊乡的谢(读jia)家坪村也是古代由于疫情而无一谢姓人了,畲塘村和谢家坪村已无原姓族人了,或死亡或逃亡。
二、苗族人民的抗疫防疫斗争
在古代和旧社会,苗族人民对疫病的防疫作了坚决的斗争。对各种疫病,如虐疾、梅毒、麻疹、丝虫病、麻风病等进行了各种消除斗争。
过去主要有预防、治疗、消灭疫病的行动。隔离主要以自然村寨为单位,预防以家庭、家族、自然村落为单位,治疗主要用中草进行预防,治疗低程度即现在的三级疫防区,以中医治疗为主,高程度或一级区就要用强隔离、火烧,用复合草药等残忍措施进行医治。解放前,城步有“八月谷子黄,摆子虐疾似虎狼,禾烂无人收,人死田地荒”的民谣,可见疫病的严重性。解放初期的1957年是虐疾流行高峰年,重点病区是和平乡,发病人数占全县发病人数的60%,丹口区的安乐、中心、地塘、新岭、白毛坪的大阳等村发病率达常住人口的50%,其中下小言村195户人家,仅10户未发病,可见疫情之严重,没有人民政府积极抗病防控,恐怕下小言村就要消亡无一人了。1949年前,麻疹是县内儿童致死率最高的传染病,有“只见孕妇大皮肚,不见崽路行”的民谣,意思是说:只见孕妇怀孕,没看到小孩在路上行走,小孩大部分得病死了。1955年西岩镇麻疹严重,有899名儿童患病,县政府与乡村联合地、县医务人员“封锁”疫区16天,由于隔离治疗抓得及时,措施得力,患者死亡仅10人。
城步苗区在解放后疫情由于省、地、县领导重视,四级医务人员深入疫病区,进行抗休止期药物治疗,开展群众性的抗病防控防疫性的整治工作,全县疫病发病率降至万分之一以下,有的传染性疾病得到彻底消灭。
三、苗族同胞对疫病的探索与认识
城步苗区在解放前发生疫病或由民间大医生运用中医中药救治,苗医苗药救治,解放后则由省、地(市)、县、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多层医务人员进行中西医药物治疗,对严重的疫病一般进行火烧,石灰烧和土地深埋。对麻风患者除进行强行隔离用药,再就是火烧高温灭毒,但行为很残酷,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再是用古人传下的病人自己抗疫用药,用药和自身抵抗力战胜疫魔,传统医疗方法是医师根据古代医学专家专医药经典,如《汉书》中的“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元始二年公元2年),这就是古代流传的抗疫治疫的方法。或运用中药经典《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传统方法给患者或未患者进行治疗和预防。在我们民间一到开春季节或接近春季的季节就要吃一些或喝一些能够治疫或防疫的植物粑或汤。民间常有吃“鲜菜粑”、“豆心粑”、“水米花粑”、“五谷油茶”等等在疫情容易发生的季节吃,大人小孩大家吃,吃了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一直要到端午节,家家户户屋门前还要挂上艾叶草为止,以净化霉毒空气。总之是用一切能运用的防疫的办法都用上,其实像水米花、鲜菜花、艾叶草等植物都是在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提供的防治疾病的辩证方法与药物处理知识。城步苗区每年如此,从不间断。尤以,城步民间还一年四季喝油茶,油茶以豆、花生、阴米、玉米、红薯等五谷杂粮炒制,用山上茶叶炒热熬制而成,城步苗民世代传授着吃。相传油茶的发明者是后汉的孟姓媳妇发明,有人还叫为阳间的“孟婆汤”。是否是常年喝油茶原因,有待进一步科学论证,但油茶的五谷茶汤确实含有多种抗疫强体元素,最终未有一人感染新冠状肺炎。
二是对本地区所发生的各种病情严格掌握到位。过去以民间中草药郎中和族众群体组成抗疫防疫的集体防控体系,并要求村寨中的每位成员自觉遵守,否则赶出村寨或本家族群。由于有严格的管控措施,发现疫情也不会有太大的漫延。清顺治十三年的那次疫情持续时间达三年之久,是由于消毒不彻底使控制的疫情病毒死灰复燃,出现了几个村“空村”稻谷无人收的现象。有资料记载:城步1949年-1952年的三年羊石村、长形村、星火村、玉坪村、小溪村等33个村,麻风还是不治之症死了几百人,使人谈“麻”色变。53年县政府邀请省地医务人员深入这些村寨,运用“氨苯砜”、“扫砜庄”药物和强制隔离,把患者集中于白毛坪乡、兰蓉乡的牛毛冲,四周是高山一个冲口,无与外人接触。到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艰苦努力麻风病才全部被遏制住。
关键词:苗族;抗疫;零确诊
一、苗族地区的抗疫情况
苗族人民长期处于高山峻岭的丘陵地带,通过顽强坚韧的磨炼,炼就了一身抗拒疾病与困难的坚强体魄。但也不时的受到凶猛的狮、虎、犳等猛兽威胁。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炼就了苗族同胞坚韧不拨的性格和坚强斗志。
历史上苗族地区的疫病也和全国其它地区一样,数不胜数,几乎一百多年就要爆发一次,甚至周期更短。主要疫病有虐疾、梅毒、麻疹、絲虫病、麻风病等十余种。有记载说三国蜀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南征时,在城步的南城建有诸葛城,南征时在几个地方碰到疫病,死伤将士甚多,埋葬染疫病的士兵先要用大火焚烧,再用大量的石灰将坟坑消毒。史志记载的有“六月全县大饥荒,斗米涨至六钱,接着出现大疫,死者甚多”。[清顺治十二年(1654)《城步县志》(湖南出版社)]“全县饥疫并行,死者甚多”。[清顺十三年《城步县志》(湖南出版社)]从县志记载看三年时间出现大疫病,而且“死者甚多”,在苗族地区疫病发生的次数是多的,笔者从小就听老人讲,要如何讲卫生如何将有毒物质消除,以免得到疫病传染。老人们说得了疫病,如果传染严重的,一定要将感染者或疫病患者烧死,埋葬后都要消毒。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有多次史料记载。
以上仅是一些历史重要关头中的典型事例,实际上不同程度的疫病严重危害民众的健康,有些疫病使一个村一个村地消亡无一人,有的死亡、有的逃至他乡。如儒林镇罗家村明朝以前是以罗姓为主的村落,后由于瘟疫的原因,听老人讲,一百多年了未见一个罗姓人的了,还有白毛坪镇畲塘村,元明时期据说有较多的畲族村民,现如今很久未见一畲族人了,蒋坊乡的谢(读jia)家坪村也是古代由于疫情而无一谢姓人了,畲塘村和谢家坪村已无原姓族人了,或死亡或逃亡。
二、苗族人民的抗疫防疫斗争
在古代和旧社会,苗族人民对疫病的防疫作了坚决的斗争。对各种疫病,如虐疾、梅毒、麻疹、丝虫病、麻风病等进行了各种消除斗争。
过去主要有预防、治疗、消灭疫病的行动。隔离主要以自然村寨为单位,预防以家庭、家族、自然村落为单位,治疗主要用中草进行预防,治疗低程度即现在的三级疫防区,以中医治疗为主,高程度或一级区就要用强隔离、火烧,用复合草药等残忍措施进行医治。解放前,城步有“八月谷子黄,摆子虐疾似虎狼,禾烂无人收,人死田地荒”的民谣,可见疫病的严重性。解放初期的1957年是虐疾流行高峰年,重点病区是和平乡,发病人数占全县发病人数的60%,丹口区的安乐、中心、地塘、新岭、白毛坪的大阳等村发病率达常住人口的50%,其中下小言村195户人家,仅10户未发病,可见疫情之严重,没有人民政府积极抗病防控,恐怕下小言村就要消亡无一人了。1949年前,麻疹是县内儿童致死率最高的传染病,有“只见孕妇大皮肚,不见崽路行”的民谣,意思是说:只见孕妇怀孕,没看到小孩在路上行走,小孩大部分得病死了。1955年西岩镇麻疹严重,有899名儿童患病,县政府与乡村联合地、县医务人员“封锁”疫区16天,由于隔离治疗抓得及时,措施得力,患者死亡仅10人。
城步苗区在解放后疫情由于省、地、县领导重视,四级医务人员深入疫病区,进行抗休止期药物治疗,开展群众性的抗病防控防疫性的整治工作,全县疫病发病率降至万分之一以下,有的传染性疾病得到彻底消灭。
三、苗族同胞对疫病的探索与认识
城步苗区在解放前发生疫病或由民间大医生运用中医中药救治,苗医苗药救治,解放后则由省、地(市)、县、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多层医务人员进行中西医药物治疗,对严重的疫病一般进行火烧,石灰烧和土地深埋。对麻风患者除进行强行隔离用药,再就是火烧高温灭毒,但行为很残酷,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再是用古人传下的病人自己抗疫用药,用药和自身抵抗力战胜疫魔,传统医疗方法是医师根据古代医学专家专医药经典,如《汉书》中的“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元始二年公元2年),这就是古代流传的抗疫治疫的方法。或运用中药经典《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传统方法给患者或未患者进行治疗和预防。在我们民间一到开春季节或接近春季的季节就要吃一些或喝一些能够治疫或防疫的植物粑或汤。民间常有吃“鲜菜粑”、“豆心粑”、“水米花粑”、“五谷油茶”等等在疫情容易发生的季节吃,大人小孩大家吃,吃了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一直要到端午节,家家户户屋门前还要挂上艾叶草为止,以净化霉毒空气。总之是用一切能运用的防疫的办法都用上,其实像水米花、鲜菜花、艾叶草等植物都是在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提供的防治疾病的辩证方法与药物处理知识。城步苗区每年如此,从不间断。尤以,城步民间还一年四季喝油茶,油茶以豆、花生、阴米、玉米、红薯等五谷杂粮炒制,用山上茶叶炒热熬制而成,城步苗民世代传授着吃。相传油茶的发明者是后汉的孟姓媳妇发明,有人还叫为阳间的“孟婆汤”。是否是常年喝油茶原因,有待进一步科学论证,但油茶的五谷茶汤确实含有多种抗疫强体元素,最终未有一人感染新冠状肺炎。
二是对本地区所发生的各种病情严格掌握到位。过去以民间中草药郎中和族众群体组成抗疫防疫的集体防控体系,并要求村寨中的每位成员自觉遵守,否则赶出村寨或本家族群。由于有严格的管控措施,发现疫情也不会有太大的漫延。清顺治十三年的那次疫情持续时间达三年之久,是由于消毒不彻底使控制的疫情病毒死灰复燃,出现了几个村“空村”稻谷无人收的现象。有资料记载:城步1949年-1952年的三年羊石村、长形村、星火村、玉坪村、小溪村等33个村,麻风还是不治之症死了几百人,使人谈“麻”色变。53年县政府邀请省地医务人员深入这些村寨,运用“氨苯砜”、“扫砜庄”药物和强制隔离,把患者集中于白毛坪乡、兰蓉乡的牛毛冲,四周是高山一个冲口,无与外人接触。到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艰苦努力麻风病才全部被遏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