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初中班主任,教书育人是重任,但抓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关键。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归纳总结了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如何让做好德育教育的策略,以供业内人士交流之用。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生;班主任
引言
思想道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标准。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在学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高尚风格,形成青少年求知学习成长修身养德的好风气。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要把一个刚编凑起来的班级群体建设成一个真正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付出艰辛的、创造性的劳动。他必须把全班学生有序地组织起来,并结合班级具体情况,确立共同的风斗目标,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全班学生的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由于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迫切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一、提高个人修养,以为学生做好精神榜样
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经说过:“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故而,想要提升德育教育质量,影响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作为初中班主任应当首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及时为自己充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多与有经验的班主任交流,借鉴他者良好的教学方法,同时于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寻得符合自己班集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以自身魅力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以自身行为为学生做好道德榜样,方可让学生信服,且教育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二、从爱心出发,理解并尊重学生
一位优秀的教师于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仅要有耐心和恒心,还需有爱心,只有以爱心为出发点,方可于教育过程中严而有爱,方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付出的真实情感,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构建相互理解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人与人只有相互理解,方可形成共识。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识及人格,从学生角度出发,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师的言传身教,如此方可到达教书育人的目的。初中学生正处于角色混乱时期,对于教师和家长往往心存依赖却往往又急于摆脱前者束缚,急于自我独立。作为班主任,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应当于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谆谆教导,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以错误行为对抗教师。
三、制定和完善班级管理措施,营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笔者针对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行为习惯,组织班会由学生投票决选出多项管制措施,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中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守则》,人手一份。并建立班级特色评分表,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于每周班会上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评分等形式评判学生日常行为和人格,并记录在册,以便后期针对学生问题进行访谈。
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初步形成的阶段,学校环境及学习环境均会对其产生深远影响,其中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思想环境,故而,为学生营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及德育素质的提高均具有积极意义。由此,以管理措施束缚学生行为,以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双管齐下,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四、学习学生的优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与学生之间同样适用。作为初中班主任,应当积极发现学生道德素养之中的优点,并积极学习,用行动告知學生应当谦虚学习,善于发现周边同学和老师身上发现闪光点并积极学习。让学生及教师之间形成一种互动互助、互相引导的一种相处模式。由此,教师则可作为榜样和引导者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引导学生于学习他人过程中,审视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学习于互相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和健全人格。
五、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大的问题,而存在问题的主要是极个别现象,并且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作为班主任要从开始接触时就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有关情况,并通过日常的细致观察,确定主要教育对象,并制定出相应的教育计划、应对措施和方案,循序渐进的进行教育和辅导。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而言,心理方面的问题大多与关爱、理解和信任等方面的缺乏有关。因此,要做好他们的心理教育工作,就要求班主任必须用平等的态度、关爱的心态区教育和感化他们,是他们养成能够倾听别人意见,发扬民主的习惯,并以此来达到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标准的教育目的和效果。
六、以早会、班会和家长会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
于班级会议和家长会议中,可帮助学生回审自身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就以笔者今年所带班级为例。每日班级早会十分钟的时间,笔者会鼓励学生自主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及听闻的社会案例,让学生自己发表看法,并允许学生进行短暂的讨论,整理出其中的主要观点。而后结合案例针对性提出观点,有目的性的进行德育教育。这种教育方法因为结合了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故而更具说服力,且帮助学生解决了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问题。
本班每周周一都会召开主题班会,如“感恩父母”、“学会承受生活中的挫折并予以感恩”及“雷锋在我心中”等。让每个学生与主题班会中学会入何为感恩、何为责任感、何为永不言败、何为社会道德标杆等等道德观,让学生于学习过程中亲自体会到何为对,何为错,和为服务社会,何为危害人类等等判断标准,以此明确自身应当成为怎样一名初中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工作关乎学生个性塑造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形成,虽然工作本质烦躁且琐碎,但是应当明确德育教育的主体为学生,友好平等看待每位学生,并积极争取得到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以此来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参考文献:
[1]郝春佳.育人德为先--浅谈初中德育的重要性[J].黑河教育,2014(8)
[2]谭红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0)
[3]达瓦次仁.素质教育下初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的困境和措施[J].科学导报,2014(21)
[4]刘强,马丽芬.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4(9).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生;班主任
引言
思想道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标准。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在学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高尚风格,形成青少年求知学习成长修身养德的好风气。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要把一个刚编凑起来的班级群体建设成一个真正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付出艰辛的、创造性的劳动。他必须把全班学生有序地组织起来,并结合班级具体情况,确立共同的风斗目标,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全班学生的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由于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迫切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一、提高个人修养,以为学生做好精神榜样
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经说过:“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故而,想要提升德育教育质量,影响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作为初中班主任应当首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及时为自己充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多与有经验的班主任交流,借鉴他者良好的教学方法,同时于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寻得符合自己班集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以自身魅力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以自身行为为学生做好道德榜样,方可让学生信服,且教育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二、从爱心出发,理解并尊重学生
一位优秀的教师于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仅要有耐心和恒心,还需有爱心,只有以爱心为出发点,方可于教育过程中严而有爱,方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付出的真实情感,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构建相互理解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人与人只有相互理解,方可形成共识。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识及人格,从学生角度出发,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师的言传身教,如此方可到达教书育人的目的。初中学生正处于角色混乱时期,对于教师和家长往往心存依赖却往往又急于摆脱前者束缚,急于自我独立。作为班主任,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应当于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谆谆教导,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以错误行为对抗教师。
三、制定和完善班级管理措施,营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笔者针对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行为习惯,组织班会由学生投票决选出多项管制措施,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中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守则》,人手一份。并建立班级特色评分表,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于每周班会上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评分等形式评判学生日常行为和人格,并记录在册,以便后期针对学生问题进行访谈。
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初步形成的阶段,学校环境及学习环境均会对其产生深远影响,其中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思想环境,故而,为学生营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及德育素质的提高均具有积极意义。由此,以管理措施束缚学生行为,以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双管齐下,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四、学习学生的优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与学生之间同样适用。作为初中班主任,应当积极发现学生道德素养之中的优点,并积极学习,用行动告知學生应当谦虚学习,善于发现周边同学和老师身上发现闪光点并积极学习。让学生及教师之间形成一种互动互助、互相引导的一种相处模式。由此,教师则可作为榜样和引导者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引导学生于学习他人过程中,审视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学习于互相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和健全人格。
五、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大的问题,而存在问题的主要是极个别现象,并且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作为班主任要从开始接触时就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有关情况,并通过日常的细致观察,确定主要教育对象,并制定出相应的教育计划、应对措施和方案,循序渐进的进行教育和辅导。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而言,心理方面的问题大多与关爱、理解和信任等方面的缺乏有关。因此,要做好他们的心理教育工作,就要求班主任必须用平等的态度、关爱的心态区教育和感化他们,是他们养成能够倾听别人意见,发扬民主的习惯,并以此来达到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标准的教育目的和效果。
六、以早会、班会和家长会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
于班级会议和家长会议中,可帮助学生回审自身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就以笔者今年所带班级为例。每日班级早会十分钟的时间,笔者会鼓励学生自主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及听闻的社会案例,让学生自己发表看法,并允许学生进行短暂的讨论,整理出其中的主要观点。而后结合案例针对性提出观点,有目的性的进行德育教育。这种教育方法因为结合了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故而更具说服力,且帮助学生解决了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问题。
本班每周周一都会召开主题班会,如“感恩父母”、“学会承受生活中的挫折并予以感恩”及“雷锋在我心中”等。让每个学生与主题班会中学会入何为感恩、何为责任感、何为永不言败、何为社会道德标杆等等道德观,让学生于学习过程中亲自体会到何为对,何为错,和为服务社会,何为危害人类等等判断标准,以此明确自身应当成为怎样一名初中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工作关乎学生个性塑造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形成,虽然工作本质烦躁且琐碎,但是应当明确德育教育的主体为学生,友好平等看待每位学生,并积极争取得到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以此来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参考文献:
[1]郝春佳.育人德为先--浅谈初中德育的重要性[J].黑河教育,2014(8)
[2]谭红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0)
[3]达瓦次仁.素质教育下初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的困境和措施[J].科学导报,2014(21)
[4]刘强,马丽芬.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