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们期待着在传统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有所革新。但遗憾的是“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还是“满堂灌”,还是奉行“逐句串讲”的老套路,课堂上堆砌着“字词疏解”等枯燥僵化的古汉语知识。“被填鸭”的同学埋头抄写,密密麻麻,唯恐漏了哪句话哪个词的“经典”解释;个别不耐烦的同学早就昏昏欲睡,书上是“一干二净”。教学的重点都落在对零零碎碎的字词句的注释和考证上,把承载着华夏民族丰富文化传统的名篇佳作肢解成文言文学习的语言零件。如此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导致了教学的低效,更使文言作品的人文价值丧失殆尽。
“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已为一些有识之士所诟病,但打着新课改的旗号,标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的另类现象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即把文言文当成现代文一样来教,天马行空,随便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人文点”切入,不顾及单元教学的专题目标,不顾及学生原有的文言文理解水平,把文言文完全当成现代文来教学,妄加拓展。学生对文本字面意思还设读懂,就急于评论发挥探究,华而不实。学生从“满堂记”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又误入了“满堂吹”的歧途。 上述两种教法,是从一个极端跑到另一个极端。
我们认为文言文的教学改革必须“文”“言”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偏废,二者应有机渗透。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曾这样强调:“学习文言文既要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又要通过学习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并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的智慧”。本着这样的教学定位,笔者在苏教版高一文言文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各种有效教学的尝试,努力打造文言文的活力课堂。活力来自于文言文本与学生心灵之间的对话。一方面千古文言文期待着我们的唤醒,学生一度封闭的心灵也期待着我们的唤醒。教师要通过丰富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创设、发掘沟通的渠道,搭建对话的平台。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着眼整体,打破常规,以“文”带“言”。
很多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都恪守着所谓先“言”后“文”的原则:先逐段阅读,逐句串讲后分析课文内容。其实,我们现在的选文大多是浅易文言文,且文下有较为详尽的注释,更何况面临着课程改革下教学内容增加而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客观上也不允许细嚼慢咽式的慢节奏的文言文教学,所以,文言文教学推行适度淡化“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教学理念已势在必行,让学生在适度的“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的轻松读书氛围中,品味文质兼美的精神食粮,吊起他们阅读的胃口。着眼整体,重在会意。朱熹说的“未晓处先放过”的用意也在此。在教学传统名篇《石钟山记》时,笔者践行了这种教学理念。为引导学生着眼整体,笔者围绕文题接连抛出了几个问题:说说作者主要记述的是石钟山哪方面的情况?它是一篇普通的游记写景散文吗?一般“记”这类文体写法上既有记叙又有议论,请关注议论性语段,看看作者有没有从这次经历中悟到什么道理?一开始就切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写法,学生既感到新鲜兴奋又有点紧张困惑,因为他们预习时大多没有考虑这些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谓五花八门,笔者暂不做评价,只是鼓励学生带着各自的疑惑回归文本。如果在自读中碰到了难以解决的字词句理解上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因为对文意的整体把握最终还需落实到关键语句的理解上。这堂课由对文意的探究带动对关键词句的准确推敲,打破了先“言”后“文”的机械模式,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空前高涨。这是教学内容的重新选择和教学方式的机动灵动,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在《季氏将伐颛臾》的教学中,笔者也大刀阔斧地运用这一策略,先用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孔子的三次批评,由对“文”的理解探讨带动对“言”(各类语言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感受孔子严师这一形象的同时又学到了高超的论辩技巧和扎实有效的文言知识。这样各层面教学内容相机渗透,“言”“文”兼顾,以“文”带“言”,让学生感受立体化的文言文学习,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妙。谁说文言文学习就只能是“之乎者也”?当然学生要学得活,前提是教师教得活,要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尝试。
其次,指导诵读,以“读”悟“文”,“文”顺“言”通。
很多学生认为学文言文就是死记硬背,他们学得很苦也很累。如何减轻文言文的学习负担,教师责无旁贷。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巧学,着眼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领悟运用。引导他们重视诵读,要指导他们如何去“因声求气、循声得情”,即根据文章的言之短长、声之抑扬来诵读,让读成为课堂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读,还要探究为什么要这样读,把朗读技巧与文本内涵的探究有机地融为一体,促使学生在读中体悟文言之奥妙,最终通过诵读理解作者倾注在作品里的情绪、态度和思想。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要读好烛之武游说秦伯的那段话,首先要了解秦、晋、郑三国形势,分析烛之武的外交策略,然后才可能真切地走近历史人物,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各种诵读技巧复活历史人物说话的神态、语气,使学生在一遍遍诵读练习中与古人神交,感受文言文饱满的生命活力,同时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而学生要真正能够把文言文诵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他们首先得看懂文意,在此基础上才能读得通畅,才能以“读”悟“文”,“文”顺“言”通。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还必须引导学生掌握解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如: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如何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如果工具书没有合适的义项,怎样根据上下文的文义进行合适的解释;如何结合句子的语法结构,判断词性,准确解释;怎样梳理文言特殊用法,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怎样处理好重点词语的落实和整体翻译之间的关系等。当然方法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师在具体文章的教学时要不断地渗透方法的指导。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切不可为了赶教学进度,教师越俎代庖,一讲到底。学生方法的掌握与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在他们自主学习的反复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
第三,观照古今,深究文本,挖掘价值。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文言文教学应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吸取民族的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性。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古”是为了“鉴今”,联系当今是为了更好地“学古”。这样观照古今,文言并重,从而拉近历史与现实,文本和学生心灵的距离。然而在文言文的家常课上,我们很少看到触动心灵的阅读,面对隐藏在“之乎者也”背后鲜活的生命气息和深邃灵动的哲思,常常使师生都面无表情,仿佛那是很遥远的过去,离真实的现在相距甚远,内心掀不起一丝涟漪。面对现状我们期待着作某种程度的改变。如在传统名篇《指南录后序》和《五人墓碑记》的教学中,笔者围绕“烈士的抉择”这一专题设计了以读促写的作文题。文天祥九死一生,历经千难万险,恪守人臣的职责,因为坚守民族气节是他一生的精神坐标,这是他矢志追求的“节义”;五人蹈死不顾,慷慨赴死是不满阉党暴政,用淋漓的鲜血证明“正义”长存。古往今来的先贤圣哲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他们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反观现实生活,一张图片在网上传播:船老大一手牵着泡在水中的三位长江大学的救人英雄的尸体,一边厚颜无耻地讨价还价,利欲熏心,见利忘义的卑劣行径令人愤慨。我要求同学:请以“义”为话题写篇议论文,可以指陈时弊,也可以弘扬正义,立意自定。谁说文言文是一堆枯死的古籍?创设“读写互动”的学习活动,搭起古典与现代的桥梁,让学生在大善与大恶、崇高与猥琐的鲜明比照中深究文本,探索真理;让历史人物身上高贵的人性光辉烛照着我们幽暗的心灵,激起内心的波澜。师生共同仰望历史的星空,寻找自己精神的坐标,进而走出古典文本,感悟现实生活,在一次次心灵的对话中提升自己的人格追求。北京大学林焘教授曾语重心长地说:文言文教学有传承文化的作用。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文言文的精神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将之内化为学生的完美人格。
学生是一支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激情需要教师创设丰富而有效的教学活动来点燃。而要唤醒沉闷的文言文课堂教学,首先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才是最人性的课堂,也是我们最终追求的文言文的活力课堂。
“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已为一些有识之士所诟病,但打着新课改的旗号,标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的另类现象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即把文言文当成现代文一样来教,天马行空,随便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人文点”切入,不顾及单元教学的专题目标,不顾及学生原有的文言文理解水平,把文言文完全当成现代文来教学,妄加拓展。学生对文本字面意思还设读懂,就急于评论发挥探究,华而不实。学生从“满堂记”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又误入了“满堂吹”的歧途。 上述两种教法,是从一个极端跑到另一个极端。
我们认为文言文的教学改革必须“文”“言”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偏废,二者应有机渗透。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曾这样强调:“学习文言文既要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又要通过学习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并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的智慧”。本着这样的教学定位,笔者在苏教版高一文言文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各种有效教学的尝试,努力打造文言文的活力课堂。活力来自于文言文本与学生心灵之间的对话。一方面千古文言文期待着我们的唤醒,学生一度封闭的心灵也期待着我们的唤醒。教师要通过丰富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创设、发掘沟通的渠道,搭建对话的平台。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着眼整体,打破常规,以“文”带“言”。
很多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都恪守着所谓先“言”后“文”的原则:先逐段阅读,逐句串讲后分析课文内容。其实,我们现在的选文大多是浅易文言文,且文下有较为详尽的注释,更何况面临着课程改革下教学内容增加而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客观上也不允许细嚼慢咽式的慢节奏的文言文教学,所以,文言文教学推行适度淡化“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教学理念已势在必行,让学生在适度的“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的轻松读书氛围中,品味文质兼美的精神食粮,吊起他们阅读的胃口。着眼整体,重在会意。朱熹说的“未晓处先放过”的用意也在此。在教学传统名篇《石钟山记》时,笔者践行了这种教学理念。为引导学生着眼整体,笔者围绕文题接连抛出了几个问题:说说作者主要记述的是石钟山哪方面的情况?它是一篇普通的游记写景散文吗?一般“记”这类文体写法上既有记叙又有议论,请关注议论性语段,看看作者有没有从这次经历中悟到什么道理?一开始就切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写法,学生既感到新鲜兴奋又有点紧张困惑,因为他们预习时大多没有考虑这些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谓五花八门,笔者暂不做评价,只是鼓励学生带着各自的疑惑回归文本。如果在自读中碰到了难以解决的字词句理解上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因为对文意的整体把握最终还需落实到关键语句的理解上。这堂课由对文意的探究带动对关键词句的准确推敲,打破了先“言”后“文”的机械模式,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空前高涨。这是教学内容的重新选择和教学方式的机动灵动,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在《季氏将伐颛臾》的教学中,笔者也大刀阔斧地运用这一策略,先用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孔子的三次批评,由对“文”的理解探讨带动对“言”(各类语言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感受孔子严师这一形象的同时又学到了高超的论辩技巧和扎实有效的文言知识。这样各层面教学内容相机渗透,“言”“文”兼顾,以“文”带“言”,让学生感受立体化的文言文学习,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妙。谁说文言文学习就只能是“之乎者也”?当然学生要学得活,前提是教师教得活,要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尝试。
其次,指导诵读,以“读”悟“文”,“文”顺“言”通。
很多学生认为学文言文就是死记硬背,他们学得很苦也很累。如何减轻文言文的学习负担,教师责无旁贷。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巧学,着眼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领悟运用。引导他们重视诵读,要指导他们如何去“因声求气、循声得情”,即根据文章的言之短长、声之抑扬来诵读,让读成为课堂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读,还要探究为什么要这样读,把朗读技巧与文本内涵的探究有机地融为一体,促使学生在读中体悟文言之奥妙,最终通过诵读理解作者倾注在作品里的情绪、态度和思想。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要读好烛之武游说秦伯的那段话,首先要了解秦、晋、郑三国形势,分析烛之武的外交策略,然后才可能真切地走近历史人物,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各种诵读技巧复活历史人物说话的神态、语气,使学生在一遍遍诵读练习中与古人神交,感受文言文饱满的生命活力,同时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而学生要真正能够把文言文诵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他们首先得看懂文意,在此基础上才能读得通畅,才能以“读”悟“文”,“文”顺“言”通。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还必须引导学生掌握解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如: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如何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如果工具书没有合适的义项,怎样根据上下文的文义进行合适的解释;如何结合句子的语法结构,判断词性,准确解释;怎样梳理文言特殊用法,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怎样处理好重点词语的落实和整体翻译之间的关系等。当然方法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师在具体文章的教学时要不断地渗透方法的指导。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切不可为了赶教学进度,教师越俎代庖,一讲到底。学生方法的掌握与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在他们自主学习的反复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
第三,观照古今,深究文本,挖掘价值。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文言文教学应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吸取民族的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性。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古”是为了“鉴今”,联系当今是为了更好地“学古”。这样观照古今,文言并重,从而拉近历史与现实,文本和学生心灵的距离。然而在文言文的家常课上,我们很少看到触动心灵的阅读,面对隐藏在“之乎者也”背后鲜活的生命气息和深邃灵动的哲思,常常使师生都面无表情,仿佛那是很遥远的过去,离真实的现在相距甚远,内心掀不起一丝涟漪。面对现状我们期待着作某种程度的改变。如在传统名篇《指南录后序》和《五人墓碑记》的教学中,笔者围绕“烈士的抉择”这一专题设计了以读促写的作文题。文天祥九死一生,历经千难万险,恪守人臣的职责,因为坚守民族气节是他一生的精神坐标,这是他矢志追求的“节义”;五人蹈死不顾,慷慨赴死是不满阉党暴政,用淋漓的鲜血证明“正义”长存。古往今来的先贤圣哲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他们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反观现实生活,一张图片在网上传播:船老大一手牵着泡在水中的三位长江大学的救人英雄的尸体,一边厚颜无耻地讨价还价,利欲熏心,见利忘义的卑劣行径令人愤慨。我要求同学:请以“义”为话题写篇议论文,可以指陈时弊,也可以弘扬正义,立意自定。谁说文言文是一堆枯死的古籍?创设“读写互动”的学习活动,搭起古典与现代的桥梁,让学生在大善与大恶、崇高与猥琐的鲜明比照中深究文本,探索真理;让历史人物身上高贵的人性光辉烛照着我们幽暗的心灵,激起内心的波澜。师生共同仰望历史的星空,寻找自己精神的坐标,进而走出古典文本,感悟现实生活,在一次次心灵的对话中提升自己的人格追求。北京大学林焘教授曾语重心长地说:文言文教学有传承文化的作用。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文言文的精神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将之内化为学生的完美人格。
学生是一支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激情需要教师创设丰富而有效的教学活动来点燃。而要唤醒沉闷的文言文课堂教学,首先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才是最人性的课堂,也是我们最终追求的文言文的活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