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方工业大学坐落在北京风景秀丽的西山脚下,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近几年学校全面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以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实行按课程注册管理,允许学生辅修任何本科专业,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可选择3至8年毕业。
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高等教育近十年跨越式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在新的背景下,北方工业大学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地域教育差异,近几年招生生源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200多分,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试点,实施“多层次分流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目标为: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约20%的学生能够进入硕士研究生、二学位或出国留学等继续学习阶段;40%的学生成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40%的学生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工业现场应用工程师。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低年级基础课分层教学,高年级根据学生需求分流培养的完整培养体系,主要内容包括:
公共基础课实行分层教学:考研必须的公共必修课高等数学、英语,根据高考成绩将学生分为A、B班,并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使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基础好的学生进一步完成提高性学习目标。理论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将授课内容分为基础部分(必修课)和提高部分(选修课,主要为考研学生开设),既满足后续专业课学习的需要,又满足考研学生需要。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了不同的模块组,同学可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自行选择。增加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实践类课程,并与资格证书紧密挂钩,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在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把部分理论课程的学分用实践能力培养类课程替换。在实践教学中采取分层、分流,除有认知类实习实验模块、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外,还增加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模块和创新能力训练模块。强化“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办学理念。在高年级学习阶段,为直接就业的学生开设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认证课程,如数控机床操作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见习机械设计工程师认证等,为学生就业提供方便条件。
为多层次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为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学校不断整合教学资源,搭建了特色鲜明的实训平台。工程训练中心以金工实习、综合实训等技能培训为主,开展了数控机床操作、见习机械设计工程师、PRO/E、ANSYS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鉴定;机构创新实验室、冷弯成型实验室、三菱GN0培训中心,FMS物流生产线、振动与转子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等,以专项综合实践教学为主要特色。实验室建设与科研平台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科研平台,组织大学生科技与创新活动,扩宽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充分利用学科建设优势,注重与教师科研相结合,不断吸收教师最新科研成果,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升实验教学水平,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将教师自主开发的激光雕刻机的科研成果用于编程加工实验;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冷弯成型科研生产线用于学生毕业设计;将教师自行开发并出口韩国的全自动数控玻璃打胶机控制系统,作为数控技术在多轴运动控制领域应用的典型案例,纳入课程教学等。
根据国家紧缺人才需求状况,开展各种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势,开展数控机床操作、见习机械设计工程师、PPO/E、ANSYS等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并进行本科生数控机床操作高级工认证培训试点工作。几年来,校内外共有500余名学生取得了各种资格证书,这些学生的就业情况非常好。
在该中心培训的学生共获得20余项国家、北京市奖励,包括电子竞赛全国一、二等奖2项,北京市一、二、三等奖13项,在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中名列前茅。
另外,学校注重与社会应用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技术培训中心。例如与日本三菱电机合作,建设北方工业大学一三菱ONO技术培训中心,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学校的影响、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分层次人才培养提供良好资源
学校积极开展“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分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在质量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高质量,机械系教师编写出版了大量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具有使用价值的教材及影像资料,弥补了实践教学及技能实训中的教材匮乏现象。这些教学资源以数控技术应用为主,包括教材55部、音像教材80余集。其中3部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部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6部获部级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3部获部级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4部被中国书刊发行协会评为全国科技类畅销书。承担了北京市级教改课题、校级教改课题等共15项,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发表教改论文22篇。《工程制图》、《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这两门课程获北京市精品课程。
根据学校“培养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本着“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突出特色、统筹安置、和谐发展”的原则,整合实践教学资源,2004年3月成立了工程训练中心,并于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依托课程群建设,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现有工程训练中心等校内实习基地6个,首钢机械厂等校外实习基地7个,能够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
经过四届学生的实践多层次分流人才培养模式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全面提高了各类学生的培养质量。学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在96%以上,出国留学和考上研究生、二学位、出国继续深造的学生比例在20%左右,该专业学生考研率连续多年位居全校前2名。近几年来每年都有45%左右的学生获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统计表明:在2005年--2008年毕业且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就业率达100%。目前学校培养出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已经成为各企业的骨干力量,如2005年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陈海峰同学,目前担任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又如2005年毕业的袁野同学,尽管因英语四级没有通过而没有获得学位证书,但该生在校期间对数控非常感兴趣,获得了数控车床操作高级工证书,被安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破格录用并担任数控技术主讲教师……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多层次分流人才培养模式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上应用成效显著,该模式符合目前的生源状况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整体需要,是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其成果已成为我校教改的重要成果与学校发展的特色之一。学校于2004年10月接受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教育部专家组对该专业的多层次分流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2006年学校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上该培养模式引起关注并得到认可,2007年已被推广到全校所有理工科专业,并辐射到兄弟院校。
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高等教育近十年跨越式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在新的背景下,北方工业大学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地域教育差异,近几年招生生源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200多分,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试点,实施“多层次分流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目标为: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约20%的学生能够进入硕士研究生、二学位或出国留学等继续学习阶段;40%的学生成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40%的学生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工业现场应用工程师。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低年级基础课分层教学,高年级根据学生需求分流培养的完整培养体系,主要内容包括:
公共基础课实行分层教学:考研必须的公共必修课高等数学、英语,根据高考成绩将学生分为A、B班,并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使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基础好的学生进一步完成提高性学习目标。理论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将授课内容分为基础部分(必修课)和提高部分(选修课,主要为考研学生开设),既满足后续专业课学习的需要,又满足考研学生需要。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了不同的模块组,同学可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自行选择。增加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实践类课程,并与资格证书紧密挂钩,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在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把部分理论课程的学分用实践能力培养类课程替换。在实践教学中采取分层、分流,除有认知类实习实验模块、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外,还增加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模块和创新能力训练模块。强化“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办学理念。在高年级学习阶段,为直接就业的学生开设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认证课程,如数控机床操作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见习机械设计工程师认证等,为学生就业提供方便条件。
为多层次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为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学校不断整合教学资源,搭建了特色鲜明的实训平台。工程训练中心以金工实习、综合实训等技能培训为主,开展了数控机床操作、见习机械设计工程师、PRO/E、ANSYS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鉴定;机构创新实验室、冷弯成型实验室、三菱GN0培训中心,FMS物流生产线、振动与转子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等,以专项综合实践教学为主要特色。实验室建设与科研平台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科研平台,组织大学生科技与创新活动,扩宽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充分利用学科建设优势,注重与教师科研相结合,不断吸收教师最新科研成果,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升实验教学水平,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将教师自主开发的激光雕刻机的科研成果用于编程加工实验;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冷弯成型科研生产线用于学生毕业设计;将教师自行开发并出口韩国的全自动数控玻璃打胶机控制系统,作为数控技术在多轴运动控制领域应用的典型案例,纳入课程教学等。
根据国家紧缺人才需求状况,开展各种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势,开展数控机床操作、见习机械设计工程师、PPO/E、ANSYS等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并进行本科生数控机床操作高级工认证培训试点工作。几年来,校内外共有500余名学生取得了各种资格证书,这些学生的就业情况非常好。
在该中心培训的学生共获得20余项国家、北京市奖励,包括电子竞赛全国一、二等奖2项,北京市一、二、三等奖13项,在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中名列前茅。
另外,学校注重与社会应用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技术培训中心。例如与日本三菱电机合作,建设北方工业大学一三菱ONO技术培训中心,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学校的影响、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分层次人才培养提供良好资源
学校积极开展“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分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在质量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高质量,机械系教师编写出版了大量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具有使用价值的教材及影像资料,弥补了实践教学及技能实训中的教材匮乏现象。这些教学资源以数控技术应用为主,包括教材55部、音像教材80余集。其中3部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部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6部获部级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3部获部级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4部被中国书刊发行协会评为全国科技类畅销书。承担了北京市级教改课题、校级教改课题等共15项,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发表教改论文22篇。《工程制图》、《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这两门课程获北京市精品课程。
根据学校“培养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本着“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突出特色、统筹安置、和谐发展”的原则,整合实践教学资源,2004年3月成立了工程训练中心,并于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依托课程群建设,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现有工程训练中心等校内实习基地6个,首钢机械厂等校外实习基地7个,能够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
经过四届学生的实践多层次分流人才培养模式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全面提高了各类学生的培养质量。学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在96%以上,出国留学和考上研究生、二学位、出国继续深造的学生比例在20%左右,该专业学生考研率连续多年位居全校前2名。近几年来每年都有45%左右的学生获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统计表明:在2005年--2008年毕业且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就业率达100%。目前学校培养出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已经成为各企业的骨干力量,如2005年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陈海峰同学,目前担任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又如2005年毕业的袁野同学,尽管因英语四级没有通过而没有获得学位证书,但该生在校期间对数控非常感兴趣,获得了数控车床操作高级工证书,被安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破格录用并担任数控技术主讲教师……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多层次分流人才培养模式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上应用成效显著,该模式符合目前的生源状况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整体需要,是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其成果已成为我校教改的重要成果与学校发展的特色之一。学校于2004年10月接受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教育部专家组对该专业的多层次分流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2006年学校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上该培养模式引起关注并得到认可,2007年已被推广到全校所有理工科专业,并辐射到兄弟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