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总是会因为好奇心的驱使而对一件事情充满了探究的欲望,因为好奇心的存在,让生活中有了多种多样的发现。好奇带给生活的是一种无尽的神秘感和无限的可能,它一直在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引领着科学探究的发展动态。所以说,探究重要吗?对于世界而言,它是创新产生的前提,只有探究之后才会出现一种新的可能,那才是一种创新;对于科学界而言,探究是对一些未知的延伸和揭示,它在用它的力量告诉世界一些答案。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260
探究就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进行问题的研究,最终取得一些理论成果。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更多所学知识进行调动整合,同样也是对自身品格的一种磨练。探究要有耐心也要有毅力,期间会经历失败,但要保有一种永远向上的心态,坚持不懈去完成探究的过程,直至结束。
一、探究式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发展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科学探究是需要一种精神的,那么是什么精神呢?学生首先要坚持,其次要钻研,再者刻苦,再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可能会有人要说了,这些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会不会有点培养过早了?恰恰相反,一点都不早,这些培养是重在让学生去养成一种习惯,不是说学生一定得怎样,是希望在小学这样一个阶段,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要有这样的一种核心素养的形成,它是对学生价值观的直观渗透,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明确一些好品质。
(二)改革创新小学科学教学
反观原先传统的一些教学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对学生知识的单方向灌输,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着一些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给学生一定的课堂展示机会,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而现阶段采用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是对教学的一种创新,因为它打破了原来被动学习的场景,将学生放在了课堂的主要位置,让学生去研究,去观察,给了学生一个特别的平台去发挥自身的一些聪明才智。这样的教学会使得学生更加主动,更愿意去接触课堂,是对兴趣的反向点燃,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二、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虽然说探究式教学法是有非常值得开展的必要,但在实际的小学教学阶段里,这种方法确实没有被广泛应用起来。一个原因是,受到当代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科学课程是不受重视的一门学科,多数老师和学生将精力都放在了语数英三门学科中,自然就会忽略了科学的学习。
基于这样的状况,许多创新方式也是难以展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探究式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较高,在现实中,许多教师无法将其与课堂进行有意义的结合,甚至因为结合不到位,上课中间出现一些卡壳、讲不下去的情况,这些都会影响教学的改革创新。
三、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的。所以说,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不断调动学生想要探究的欲望,可以是一些趣味性教学方式的运用,还可以是一些小游戏来达到课堂的暖场。总之,运用多样化的手段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一种憧憬,自然而然地进行一种深入的科学探究。
例如,在教学《生物与环境》时,主要是对植物生长环境的一些探索。可以选择让学生进行一些周期较短的种植,用一种亲身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探究中去收获对于未知的喜悦,在一次次的期待里发现植物生长环境的奥秘,相信这样的过程每一位学生都会充满了好奇与兴趣。
(二)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探究的前提是要有问题的提出,只有有了问题,才有探究的方向。所以说,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主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刚开始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甚至非常简单,但要耐心引导,逐渐提升学生提问的质量。
通过一些教学引导,情景导入等之类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进入一种提问的环境;课堂中,通过设置一些环节来让学生发问,或者也可以先是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回答,当学生有了感觉之后,再进行学生提问的环节;课后,要让学生多思考,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对于一些疑惑,及时解决。
比如,在教学《运动和力》时,研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教师可以首先发问,让同学们发表一些自己对于这些可能因素的猜测,并说明原因,在小小的问答过后,让学生开始自行探究,可以是对于课本上因素的探究,也可以是对自己猜想因素的实验,最好是两种都进行。
在实验里,得出结论,完成对实验的探究。课后,多反思,想清楚自己的出发点存在那些遗漏,或者说实验过程中有没有错误,及时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可以明白学生的困惑点,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在探究过程中的一系列操作,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通过完整的实验流程、思路引导,学生更能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也知晓了探究所需要经历的必要流程,日后再进行操作时,是更容易上手的。
(三)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对于学生来讲,一个人探究或许少了乐趣,也少了帮手,许多实验操作起来也不那么容易,所以,小组合作探究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在小组里,学生可以相互配合,通过凝聚力共同完成探究,不仅是一种成就感产生的喜悦,还会收获多样的思维角度。同时,以学生为主的小组探究,也是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綜上所述,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要将探究式教学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通过探究式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各方面的能力。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创新,教师要尽可能地使得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正荣.浅析提高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小学周刊,2019(36):81.
[2]黄锦丰.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课程资源中的作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36(11):66-67.
[3]张光怀.小学科学与创客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模式研究[J].名师在线,2019(32):31-32.
[4]毕晓清.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09.
[5]李群义.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7).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260
探究就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进行问题的研究,最终取得一些理论成果。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更多所学知识进行调动整合,同样也是对自身品格的一种磨练。探究要有耐心也要有毅力,期间会经历失败,但要保有一种永远向上的心态,坚持不懈去完成探究的过程,直至结束。
一、探究式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发展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科学探究是需要一种精神的,那么是什么精神呢?学生首先要坚持,其次要钻研,再者刻苦,再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可能会有人要说了,这些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会不会有点培养过早了?恰恰相反,一点都不早,这些培养是重在让学生去养成一种习惯,不是说学生一定得怎样,是希望在小学这样一个阶段,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要有这样的一种核心素养的形成,它是对学生价值观的直观渗透,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明确一些好品质。
(二)改革创新小学科学教学
反观原先传统的一些教学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对学生知识的单方向灌输,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着一些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给学生一定的课堂展示机会,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而现阶段采用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是对教学的一种创新,因为它打破了原来被动学习的场景,将学生放在了课堂的主要位置,让学生去研究,去观察,给了学生一个特别的平台去发挥自身的一些聪明才智。这样的教学会使得学生更加主动,更愿意去接触课堂,是对兴趣的反向点燃,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二、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虽然说探究式教学法是有非常值得开展的必要,但在实际的小学教学阶段里,这种方法确实没有被广泛应用起来。一个原因是,受到当代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科学课程是不受重视的一门学科,多数老师和学生将精力都放在了语数英三门学科中,自然就会忽略了科学的学习。
基于这样的状况,许多创新方式也是难以展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探究式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较高,在现实中,许多教师无法将其与课堂进行有意义的结合,甚至因为结合不到位,上课中间出现一些卡壳、讲不下去的情况,这些都会影响教学的改革创新。
三、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的。所以说,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不断调动学生想要探究的欲望,可以是一些趣味性教学方式的运用,还可以是一些小游戏来达到课堂的暖场。总之,运用多样化的手段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一种憧憬,自然而然地进行一种深入的科学探究。
例如,在教学《生物与环境》时,主要是对植物生长环境的一些探索。可以选择让学生进行一些周期较短的种植,用一种亲身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探究中去收获对于未知的喜悦,在一次次的期待里发现植物生长环境的奥秘,相信这样的过程每一位学生都会充满了好奇与兴趣。
(二)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探究的前提是要有问题的提出,只有有了问题,才有探究的方向。所以说,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主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刚开始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甚至非常简单,但要耐心引导,逐渐提升学生提问的质量。
通过一些教学引导,情景导入等之类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进入一种提问的环境;课堂中,通过设置一些环节来让学生发问,或者也可以先是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回答,当学生有了感觉之后,再进行学生提问的环节;课后,要让学生多思考,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对于一些疑惑,及时解决。
比如,在教学《运动和力》时,研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教师可以首先发问,让同学们发表一些自己对于这些可能因素的猜测,并说明原因,在小小的问答过后,让学生开始自行探究,可以是对于课本上因素的探究,也可以是对自己猜想因素的实验,最好是两种都进行。
在实验里,得出结论,完成对实验的探究。课后,多反思,想清楚自己的出发点存在那些遗漏,或者说实验过程中有没有错误,及时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可以明白学生的困惑点,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在探究过程中的一系列操作,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通过完整的实验流程、思路引导,学生更能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也知晓了探究所需要经历的必要流程,日后再进行操作时,是更容易上手的。
(三)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对于学生来讲,一个人探究或许少了乐趣,也少了帮手,许多实验操作起来也不那么容易,所以,小组合作探究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在小组里,学生可以相互配合,通过凝聚力共同完成探究,不仅是一种成就感产生的喜悦,还会收获多样的思维角度。同时,以学生为主的小组探究,也是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綜上所述,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要将探究式教学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通过探究式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各方面的能力。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创新,教师要尽可能地使得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正荣.浅析提高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小学周刊,2019(36):81.
[2]黄锦丰.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课程资源中的作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36(11):66-67.
[3]张光怀.小学科学与创客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模式研究[J].名师在线,2019(32):31-32.
[4]毕晓清.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09.
[5]李群义.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