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态生成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时生成的超出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作为教师,就应该独具慧眼,及时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来演绎课堂上“节外生枝”的美。
一、生成于学生的“错误”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预料之中学生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但对于某些错误,则不够重视,甚至弃置不顾。其实,这种干扰你“稳定教学秩序”的因素,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资源。面对“意外”,教者不妨将问题抛还学生,机智地摆脱困窘,清除行进中的“磕碰”。
教学《卢沟桥烽火》中的第四、第五两小节,教师设计的自学要求是:仔细阅读第四、第五小节,画出表现敌我双方举动的词句,并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当课堂正随着教师精心设计的教案进行时,忽然一个学生站起来:
生1:我从“猝不及防”“人头滚落”“鬼哭狼嚎”“抱头鼠窜”这些词语中,体会到敌人的昏庸无能、贪生怕死。
师:(一愣)同学们赞同他的观点吗?(很多同学都纷纷摇头)
师:同学们不妨再读读课文来反驳刚才的那位同学。
生2:“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呀呀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这句话说明敌人并非昏庸无能、贪生怕死。
生3:日寇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进攻。这些语句都充分说明敌人并非贪生怕死,而是非常残暴、野心勃勃。(生1听后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师:(进一步追问)那么刚才提到的“人头滚落”“鬼哭狼嚎”“抱头鼠窜”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纷纷举手,一致认为这表现敌人的狼狈不堪。这一过程,既保护了第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把学习过程引向深入,显得水到渠成。
在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意外”无可厚非地存在于阅读之中,教师要善捕巧引,化解“疑误”,使学生感到学习过程是充满魅力和激情的探求活动。
二、生成于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作家创造出来的只是“文本”,而读者阅读参与创造而完成的才是“作品”。由于读者时代、经历、经验、个性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呈现多元化的势态。鲁迅说过,一部《红楼梦》单就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不满。因此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多元化的解读。新课堂在形式上是师生共同拥有、互动的,但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学生的。为人师者必须善待、慎待学生的提问。
在学习《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故事时,教者遇到这种情况:
生:张僧繇为什么不爱护公物,在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教室里一片哗然,其余学生也在下面议论纷纷)
生:这不是损坏公物,因为我在电视里看到很多古庙的墙壁上都画龙,看起来很漂亮,与个别同学在课桌上乱画不一样。
生:龙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代表着吉祥如意,所以古人在墙壁上画龙,算是一种艺术。
生:如果算是损坏公物,围观的人,为什么不制止,反而啧啧赞叹呢?
师:(因势利导)围观的人为什么会啧啧赞叹呢?
生:因为张僧繇画的龙太逼真了,点睛之后就腾空而去。
生:可见张僧繇画技高超。
教师应当把那些不拾牙慧的质疑与思索看成是创新思维的外显和物化,即使这个见解不够正确。那又何妨呢?它暴露了学生学习过程应有的矛盾和思维碰撞,呈现了鲜活的学情。
三、生成于学生的趣味性创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儿童具有创造的天性,假如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极大地得到发挥。而我们的种种不放心和不放手,最终将导致学生思想翅膀的退化而永远不能高飞。
如有位教师上《曹冲称象》,教案中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品质。在课堂推进过程中,有些学生举手:“老师,我们有更好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教师敢于接纳这一始料未及的信息,放手让学生回答。学生说:“石头又要开掘,又要抬上去、装上去,特别麻烦。曹操手下有的是兵,人站到船上方便、省力,最后只要每个人说出自己的体重,加一加,就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学生的智慧、潜力真是无穷无尽,他们敢于超越古人,勇于创新,而这些不可能是目标所能预设到的。教师在课堂上大为赞赏。预设目标就是在生成中添入了灵活、创新的成分,提升了水平,实现了超越!
可以这样说,课堂“意外”是智慧火花的闪烁,是课堂自然“曲线美”的展现,当教师遭遇课堂“意外”时,只要准确辨识,灵活应变,选择合适的策略,定能“曲径通幽”展现语文课堂之美。
一、生成于学生的“错误”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预料之中学生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但对于某些错误,则不够重视,甚至弃置不顾。其实,这种干扰你“稳定教学秩序”的因素,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资源。面对“意外”,教者不妨将问题抛还学生,机智地摆脱困窘,清除行进中的“磕碰”。
教学《卢沟桥烽火》中的第四、第五两小节,教师设计的自学要求是:仔细阅读第四、第五小节,画出表现敌我双方举动的词句,并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当课堂正随着教师精心设计的教案进行时,忽然一个学生站起来:
生1:我从“猝不及防”“人头滚落”“鬼哭狼嚎”“抱头鼠窜”这些词语中,体会到敌人的昏庸无能、贪生怕死。
师:(一愣)同学们赞同他的观点吗?(很多同学都纷纷摇头)
师:同学们不妨再读读课文来反驳刚才的那位同学。
生2:“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呀呀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这句话说明敌人并非昏庸无能、贪生怕死。
生3:日寇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进攻。这些语句都充分说明敌人并非贪生怕死,而是非常残暴、野心勃勃。(生1听后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师:(进一步追问)那么刚才提到的“人头滚落”“鬼哭狼嚎”“抱头鼠窜”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纷纷举手,一致认为这表现敌人的狼狈不堪。这一过程,既保护了第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把学习过程引向深入,显得水到渠成。
在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意外”无可厚非地存在于阅读之中,教师要善捕巧引,化解“疑误”,使学生感到学习过程是充满魅力和激情的探求活动。
二、生成于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作家创造出来的只是“文本”,而读者阅读参与创造而完成的才是“作品”。由于读者时代、经历、经验、个性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呈现多元化的势态。鲁迅说过,一部《红楼梦》单就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不满。因此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多元化的解读。新课堂在形式上是师生共同拥有、互动的,但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学生的。为人师者必须善待、慎待学生的提问。
在学习《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故事时,教者遇到这种情况:
生:张僧繇为什么不爱护公物,在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教室里一片哗然,其余学生也在下面议论纷纷)
生:这不是损坏公物,因为我在电视里看到很多古庙的墙壁上都画龙,看起来很漂亮,与个别同学在课桌上乱画不一样。
生:龙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代表着吉祥如意,所以古人在墙壁上画龙,算是一种艺术。
生:如果算是损坏公物,围观的人,为什么不制止,反而啧啧赞叹呢?
师:(因势利导)围观的人为什么会啧啧赞叹呢?
生:因为张僧繇画的龙太逼真了,点睛之后就腾空而去。
生:可见张僧繇画技高超。
教师应当把那些不拾牙慧的质疑与思索看成是创新思维的外显和物化,即使这个见解不够正确。那又何妨呢?它暴露了学生学习过程应有的矛盾和思维碰撞,呈现了鲜活的学情。
三、生成于学生的趣味性创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儿童具有创造的天性,假如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极大地得到发挥。而我们的种种不放心和不放手,最终将导致学生思想翅膀的退化而永远不能高飞。
如有位教师上《曹冲称象》,教案中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品质。在课堂推进过程中,有些学生举手:“老师,我们有更好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教师敢于接纳这一始料未及的信息,放手让学生回答。学生说:“石头又要开掘,又要抬上去、装上去,特别麻烦。曹操手下有的是兵,人站到船上方便、省力,最后只要每个人说出自己的体重,加一加,就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学生的智慧、潜力真是无穷无尽,他们敢于超越古人,勇于创新,而这些不可能是目标所能预设到的。教师在课堂上大为赞赏。预设目标就是在生成中添入了灵活、创新的成分,提升了水平,实现了超越!
可以这样说,课堂“意外”是智慧火花的闪烁,是课堂自然“曲线美”的展现,当教师遭遇课堂“意外”时,只要准确辨识,灵活应变,选择合适的策略,定能“曲径通幽”展现语文课堂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