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本色作文”,是指习作者凭着对生命和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内心的真实体验,用自己的语言,不拘形式、大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写作活动。“本色作文”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从感情和内容层面上看,应该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从语言风格上说,应采用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抒写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内心的真实体验,并力求朴实与自然;从表达形式而言,则不拘泥于固有形式,而是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提倡自由运用各种形式放胆表达。
纵览人教社义教课标版教材第二学段32次的习作内容,“记实作文”(写景物、人和事,写感受和体会等)共22次,想象作文7次,自由作文3次。可见“记实作文”占了绝对的比重。“课标”在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中前两条是这样表述的: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显然,在“记实作文”的教学活动中,对习作者的生命本色、习作内容的生活本色和习作形式的自然本色等命题应给予高度关注。以“本色作文”的理念作统领,第二学段作文教学必须在追求“真实、个性化”上夯实基础。
一、情感激发:重在“激趣”与“体验”
如果学生奉命而作,而少有体验或根本就没有体验,习作情感处于荒漠化状态,焉能真实表达?没有真情的所谓“无情作文”就大行其道了。欲使习作情感“荒漠”变为“绿洲”,关键要做足作文前的“热身运动”,即要重视情感激发和思路开拓。
1.“曲线写作”
作文生成前的情感激发,其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我们应努力追求情感诱导和开拓写作思路及语言文字的产生能同步进行。因此,写作指导首先要舍得花力气在推动学生的情感波澜上。变着法儿“曲线写作”不失为“推波助澜”的好方法。所谓“曲线习作”,即有意将习作目标隐藏起来,不让学生直接面对习作任务动笔,而且“绕个弯儿”去做。
比如,写人的文章,不让学生直接去写,而是绕个弯儿去做,比如进行“XXX访谈”——采访相关的人。先由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一些信息,对将要采访的对象作背景介绍,同时产生一些疑问,再把问题梳理出来,着手采访。学生三五成群合作进行访谈之后,对采访稿进行整理,一篇篇写人的作文就快乐诞生了。
【实例扫描】(来源:写敬佩的一个人)
重点关注:
指导学生进行采访,把原有的写作要求“隐藏”起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自己所敬佩的一个人。
体验过程:
确定了身边哪一个最值得敬佩之后,学生分头行动。有的学生采访爸爸的战友,有的学生采访爷爷,有的学生采访了超市的营业员,忙得不亦乐乎……
学生写了采访稿之后,教师煞有介事地推荐介绍堪称经典的访谈录。学生纷纷想办法找书报来读,看人家如何开头结尾、如何写得具体,有的学生上网查阅各种各样的“访谈录”,有的则向我借阅《杨澜访谈录》……当作文成为一种生活中的真实需要时,学生的潜能就被开掘出来。
效果描述:
凭借采访稿,对访谈录进行整理,一篇篇写人的作文应运而生。此次作文,学生写得有血有肉,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习作的角度比较灵活,材料较为丰富,这可都是通过访谈帮的大忙。“曲线写作”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其实,“曲线写作”受学生的欢迎,主要是这样做可以最大可能地为写作注入情趣,学生可以到生活中去体验一把,自然觉得有趣。方法一变,学生情感激起了波澜,思路拓开了,作文教学的实效性便得到保证。用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的话说,“获得第一手材料再动笔习作,写出的作文,内容更具体、更真实”。
2.“把激情点燃”
任何学习活动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有积极的学习动机。小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激励能力是很有限的,所以教师要在内容设计上引人入胜,激发学生产生兴趣,强化主观体验。因此,动笔之前,总应设法使学生先感动自己,激起认知动机。
在作文类别上,写景的作文是比较有难度的。“风景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而这都源于作者的主观体验。那么,以“写校园的景、事、物”为内容的写作指导,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在诱导习作的情感上动脑筋,即撬动写作的欲望。
【实例扫描】(来源:写校园的人、事、景、物)
时间安排:
课外观察(两天之内要全面观察校园一次);写前交流一节课(介绍学校里最有特点、最吸引人的景物和最动人的事情,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进行);写一节课;写后交流评议一节课。
重点关注:
作文前的情感驱动——把激情点燃,让学生感动起来!
体验过程:
①谈话启情,以“魅力景点”和“动人故事”竞赛活动为驱动,撬动写作的欲望。
②活动融情。按照“魅力景点”和“动人故事”两个板块进行介绍。活动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看。一是选择出校园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景物;二是了解、回忆学校师生或其他人与这处景物或建筑之间发生的事情。特别要认真想一想: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样深的印象。
第二阶段:说(以“新闻发布会”的活动形式进行)。景物的特点是什么?怎样把这处景物或建筑介绍得细致、具体、特点突出?
第三阶段:写。每个人都写自己认为校园内最值得介绍的景物和动人的事情。
第四阶段:评。交流展评,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把学生的激情点燃,学生就怀着一种跃跃欲试的参与心理,大有渐入佳境而欲罢不能的发展态势。这正印证了教育家巴班斯基的两句话,“认知动机较具体地表现在,譬如说,学生渴求很急需的内容,或内容中有一些引人入胜、不平常的和离奇的东西。……他们特别向往认知性游戏,学习讨论、争论及其他可激发学习的方法。”学生一旦对表达的对象充满向往之情,将体验到的内容转化成语言文字往往能水到渠成了。
二、内容选择:讲究“求易”与“求新”
根据巴班斯基的教育教学最优化原则,在习作材料的选择上,教师有义务引导学生探索更加良好的、更有成效的表达内容,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合理的自我组织、自我激励和自我检查”,实现从“自然状态”的表达到“有选择”的表达。在组织和表现习作内容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去粗存精”的眼光和“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选择最适合的表达内容,力求表现生命本色和生活本色。
1.“注意身边的!”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著名作家肖复兴所说的这种情况应引起我们的警惕:“孩子拿过作文题目,心里首先想起的往往是老师或者作文参考上讲过的范文、例文,恰恰容易忽略自己身边的事例。”
写什么?“注意身边的!”因为这样既保证有内容可写,又最大可能地保证了作文的真实。否则,学生一下子找不到材料,可能就会胡编乱造。
打开思路的最好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漫谈这次习作都可以写什么,或者小组进行“商量商量”,大家“讨论讨论”,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并能写身边的、最近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内容,即记录“现在进行时”。这样,每次作文,学生感到想写的内容很多。“注意身边的!”——其实是对学生强化选材意识,即从身边找材料。
如果学生每次都能够轻而易举地从身边找到材料,写出各自容易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内容,作文自然保留了孩子各自拥有的天然纯真的情趣。如此良性循环,写作文不是很容易吗?
2.从“有”到“新”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是“课标”中关于第二学段的作文提出的总体要求。因此,在打开思路之后,选材应该努力“求新”,即从“无”到“有”,从“有”到“新”。显然,“新”体现了更高层次的“真实”,即个性化。这种真实,就是作文真实的力量。如果使用“公共材料”,写的就是“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公共作文”了。因此,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表达新的发现、新的内容、新的认识。
【实例扫描】(来源: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发现和启示)
学情分析:
这是基于阅读而进行的一次习作。学生已搜集到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要会利用资料,既要从中学习写法,又不囿于这些内容。否则容易“假性占有”资料。
重点关注:
要有自己的发现。一是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二是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有自己的发现。
体验过程:
①举行一次主题探究活动——“我发现,我思考,我快乐”,共享发现之乐。
②动笔前,要在头脑中“放电影”,静静回想一下自己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再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重点写什么,对习作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构思和安排。
③把新的发现和思考写出来。介绍,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你的发现。
效果描述:
有一学生写了题为《鸡迟宿》的作文,描写了自己家的鸡为何迟迟不肯进窝——他没有囿于别人的观察与思考,而是能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有自己的发现,并能把新的发现和思考写出来。在发现的旅程中,在选材的内容和认识的新颖性上,享受到发现和表达的快乐。
学生从新的角度,有新的发现,写新的内容,反映新的认识,又向个性化写作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语言运用:把握“真情”与“个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个体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包括个体的生命与精神。每一个个体所观察、体验到的生活无疑是千差万别的,那么,从他笔尖流淌出来的字句自然应是千差万别、各具灵性的。所以,从本质上说,学生的习作是心灵的播种,自然也是一种创造。如果我们的学生只是按照某个公共的套路——某种特定的思维模式、语言程式人云亦云,只会用“共性语言”进行鹦鹉学舌,那将远远背离作文教学的宗旨乃至教育的宗旨。我们应努力通过作文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感受生活,描绘自己的生活,抒写自己的灵性,简言之,就是播种个性,创生语言,逐步向“共性语言”说“不”,加速写作的个性化进程。
1.体验和观察是基础
要认真观察,仔细描摹。观察越仔细,体验越深刻,描写就越细腻,表达就越真实,就越有情趣。
【实例扫描】(来源:写家乡的景物)
习作撷英:
请看一位学生的习作《江滨公园》中的这几句话——
一到夏天,人们就可以到树下乘凉,会觉得非常凉爽。这里有一片片碧绿的草坪,我常常在草坪上滚来滚去,简直比小狗还要快乐。……
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汽车的灯光照着前面,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落下来,串成星星链;一盏盏灯照在江面上,像一条条仙女五颜六色的丝带,掉入宽宽的江中……(杨融)
读后印象:
笔下流露的是真情,是对美好生活的真切体验。有赖于认真观察,仔细描摹。对景物的刻画比较细腻,有情趣。
可见,观察越仔细,体验越深刻,描写越细腻,就越能体现自己的语言风格,作文自然就越有个性。师生一起欣赏、评价习作,应聚焦习作者表达时如何将观察和体验之所得在笔下“细化”。
2.感受更重要
作文仅仅停留在“再现生活”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如果那样,作文就显得只有共性,没有个性。而要写得有个性,必须在感受上做一些文章。什么叫感受?肖复兴认为,所谓的感受就是“你对人、对事、对物在具体的一刹那从心底油生的感触和情感”。感受的真切、细致、独到,是最宝贵的。要写好作文,就得重视内心的感受。
例如,巴乌斯托夫斯基在一篇散文中写下的倾听树叶落地的感受,将落叶之音喻为婴儿的低语。这语言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具有独特感受的语句给我们的心灵带来的是强烈的震撼——这就是“独特感受”的力量!
文贵乎于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语)能打动人的是真情实感!所以,作文的真实,说到底,是感情的真实。只有真实而细致的感受,才会写出真情,写出细腻动人的情境。可以说,这是衡量学生是否基本达到本学段应达到的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标准。
感受来自对生活的思考。于永正老师说,同一班学生参加了同一项活动,为什么有人写得好,有人写得不好?写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感受,或者感受不深。比如上文提及的习作《江滨公园》,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跃动着小作者独特的灵性,闪烁着个性表达的光芒,需要我们十分珍视。引导学生品评这样的语句,学生就会慢慢有所悟——作文不能仅仅“再现生活”,感受更重要!如果学生能抓住感受的一点,就一个点,把它细化,深化,小作者的笔端同样会令人震撼!
四、表达形式:兼顾“自由”与“规则”
余秋雨先生在《作文连着健康的生命》中有一段颇有见地的话:“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和沟通的训练。……要表达生命,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手段;要沟通生命,又必须掌握能被别的生命理解的一些共通规则。语文老师讲授的,就是这些技术手段与共通规则,为了讲清楚又必须提供一些范例和范文,这都无可厚非。问题是,这些手段、规则和范文,都不能代替学生要表达的自我生命。”
这一段话透露了这样的信息:一是规则写作是必须的。为了书面交际的效果,必须掌握写作的基本技术手段和简单的共通规则。二是自由写作的地位无可替代。唯有大力倡导自由写作,儿童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话语才有保障。否则,作文仅仅是重复别人的意思,就失去了习作者自我生命的活力与张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兼顾这两种写作状态,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用周一贯先生的话说,我们应该主张“在儿童精神基础上的自由写作与规则写作的有机结合”。
1.教给学生一定规则
在学生动笔之前与学生漫谈,要有意识地提供一定的范式,或以“建议”的形式告诉学生“怎样做更好”,这样往往能立竿见影。
【实例扫描】(来源:写自己的心里话)
重点关注:
本次习作一是注意真实的“深度”(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二是必须教给孩子一些写作规则。
指导要点:
①说真话:用自己的心感触过的,曾激起自己感情波澜的人和事(即必须以具体的事例为依托)。
②抒真情:不同于一般的告诉,字里行间要抒发独特而丰富的情感,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和思考。
③善于说:要有清晰的思路,把“对谁说”“为什么说”“说什么”“怎样说”综合起来考虑。
“要使儿童掌握比较娴熟的用词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技能……只有在形式多样而正确地使用丰富的语言时才不会失去每个学生的个性。要使叙述有逻辑不能靠形式主义的训练,而是要靠儿童自己琢磨各种现象或各种思想之间的联系。”赞科夫的观点对我们不无启发。培养“儿童自己琢磨各种现象或各种思想之间的联系”这种能力,一要强化学生积累语言和情感;二要引导学生琢磨鲜活的语言现象,并着眼于运用。
2.自由表达并非“自流表达”
第二学段特别强调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所谓“不拘形式”,即让学生自由表达,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让他们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不仅能焕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强学生学习作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写作的兴趣,而且会使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愉悦的事,从而爱上写作。
这一学段中有三册教材都安排了一次自主式习作,看似雷同,其实变化很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知识、能力、生活经验都相应地得到了增长。教师要从每次自由作文中的相同之处看到不同之处,要根据年段要求,对每一次自由作文提出不同的、明确的要求。
【实例扫描】(来源:记实作文的自由表达)
重点关注:
在内容选择、顺序安排、语言运用上,不重复自己,能与他人有点不同,有点新意。
习作撷英:
且看一位学生自由拟题作文的片段——
有时,如果我先到奶奶家,就上楼找弟弟玩,妈妈要是还没下班,我是不下楼吃饭的。等我们吃完饭回家后,你不要以为我会乖乖地跟妈妈上楼,我会趁妈妈一不留神的时候,去找邻居小孩,因为我还没玩够呢!……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上学时爱睡懒觉。可到了星期天我又不用人催我起床了,我会起个大早,那样我又可以找朋友多玩一会了。……有时想想自己还真有点玩得走火入魔了。…… 你们说我是不是很贪玩?哈哈我又要去玩了……(柳思扬)
读后印象:
围绕“贪玩”这个词语,这个小女孩儿大胆表达,快意抒写,语言流畅。凭借自由的表达方式展示了自由的灵性,张扬着生命本真的力量,享受着“不拘形式”表达的乐趣。
当然,不拘形式不是不要形式。从大量的阅读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形式,在适当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介绍一些形式。学生在掌握了各种形式后,就能根据表达的需要,自由运用各种形式,这是“不拘形式”的另外一种意思。
“本色作文”表现的是本我、自我、真我,抒写的是童真、童心、童音,展示的是真感受、真体验、真性情。在第二学段中,如果我们坚持追求“真实”和“个性化”,引导习作者把感受细化,把体验的过程拉长,换来的就是习作者饱含着真性情的生命之花尽情地绽放;如果夯实“真实”和“个性化”这两大基石,便能催生本色作文,习作者的才情便会畅情萌发,文思便会自由奔放地激情喷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P7-8
2.[苏] Ю.K. 巴班斯基.吴文侃译.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P117
3.[苏] Л.B. 赞科夫.俞翔辉 杜殿坤译.教学论与生活[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P96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鳌江小学)
纵览人教社义教课标版教材第二学段32次的习作内容,“记实作文”(写景物、人和事,写感受和体会等)共22次,想象作文7次,自由作文3次。可见“记实作文”占了绝对的比重。“课标”在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中前两条是这样表述的: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显然,在“记实作文”的教学活动中,对习作者的生命本色、习作内容的生活本色和习作形式的自然本色等命题应给予高度关注。以“本色作文”的理念作统领,第二学段作文教学必须在追求“真实、个性化”上夯实基础。
一、情感激发:重在“激趣”与“体验”
如果学生奉命而作,而少有体验或根本就没有体验,习作情感处于荒漠化状态,焉能真实表达?没有真情的所谓“无情作文”就大行其道了。欲使习作情感“荒漠”变为“绿洲”,关键要做足作文前的“热身运动”,即要重视情感激发和思路开拓。
1.“曲线写作”
作文生成前的情感激发,其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我们应努力追求情感诱导和开拓写作思路及语言文字的产生能同步进行。因此,写作指导首先要舍得花力气在推动学生的情感波澜上。变着法儿“曲线写作”不失为“推波助澜”的好方法。所谓“曲线习作”,即有意将习作目标隐藏起来,不让学生直接面对习作任务动笔,而且“绕个弯儿”去做。
比如,写人的文章,不让学生直接去写,而是绕个弯儿去做,比如进行“XXX访谈”——采访相关的人。先由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一些信息,对将要采访的对象作背景介绍,同时产生一些疑问,再把问题梳理出来,着手采访。学生三五成群合作进行访谈之后,对采访稿进行整理,一篇篇写人的作文就快乐诞生了。
【实例扫描】(来源:写敬佩的一个人)
重点关注:
指导学生进行采访,把原有的写作要求“隐藏”起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自己所敬佩的一个人。
体验过程:
确定了身边哪一个最值得敬佩之后,学生分头行动。有的学生采访爸爸的战友,有的学生采访爷爷,有的学生采访了超市的营业员,忙得不亦乐乎……
学生写了采访稿之后,教师煞有介事地推荐介绍堪称经典的访谈录。学生纷纷想办法找书报来读,看人家如何开头结尾、如何写得具体,有的学生上网查阅各种各样的“访谈录”,有的则向我借阅《杨澜访谈录》……当作文成为一种生活中的真实需要时,学生的潜能就被开掘出来。
效果描述:
凭借采访稿,对访谈录进行整理,一篇篇写人的作文应运而生。此次作文,学生写得有血有肉,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习作的角度比较灵活,材料较为丰富,这可都是通过访谈帮的大忙。“曲线写作”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其实,“曲线写作”受学生的欢迎,主要是这样做可以最大可能地为写作注入情趣,学生可以到生活中去体验一把,自然觉得有趣。方法一变,学生情感激起了波澜,思路拓开了,作文教学的实效性便得到保证。用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的话说,“获得第一手材料再动笔习作,写出的作文,内容更具体、更真实”。
2.“把激情点燃”
任何学习活动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有积极的学习动机。小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激励能力是很有限的,所以教师要在内容设计上引人入胜,激发学生产生兴趣,强化主观体验。因此,动笔之前,总应设法使学生先感动自己,激起认知动机。
在作文类别上,写景的作文是比较有难度的。“风景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而这都源于作者的主观体验。那么,以“写校园的景、事、物”为内容的写作指导,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在诱导习作的情感上动脑筋,即撬动写作的欲望。
【实例扫描】(来源:写校园的人、事、景、物)
时间安排:
课外观察(两天之内要全面观察校园一次);写前交流一节课(介绍学校里最有特点、最吸引人的景物和最动人的事情,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进行);写一节课;写后交流评议一节课。
重点关注:
作文前的情感驱动——把激情点燃,让学生感动起来!
体验过程:
①谈话启情,以“魅力景点”和“动人故事”竞赛活动为驱动,撬动写作的欲望。
②活动融情。按照“魅力景点”和“动人故事”两个板块进行介绍。活动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看。一是选择出校园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景物;二是了解、回忆学校师生或其他人与这处景物或建筑之间发生的事情。特别要认真想一想: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样深的印象。
第二阶段:说(以“新闻发布会”的活动形式进行)。景物的特点是什么?怎样把这处景物或建筑介绍得细致、具体、特点突出?
第三阶段:写。每个人都写自己认为校园内最值得介绍的景物和动人的事情。
第四阶段:评。交流展评,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把学生的激情点燃,学生就怀着一种跃跃欲试的参与心理,大有渐入佳境而欲罢不能的发展态势。这正印证了教育家巴班斯基的两句话,“认知动机较具体地表现在,譬如说,学生渴求很急需的内容,或内容中有一些引人入胜、不平常的和离奇的东西。……他们特别向往认知性游戏,学习讨论、争论及其他可激发学习的方法。”学生一旦对表达的对象充满向往之情,将体验到的内容转化成语言文字往往能水到渠成了。
二、内容选择:讲究“求易”与“求新”
根据巴班斯基的教育教学最优化原则,在习作材料的选择上,教师有义务引导学生探索更加良好的、更有成效的表达内容,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合理的自我组织、自我激励和自我检查”,实现从“自然状态”的表达到“有选择”的表达。在组织和表现习作内容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去粗存精”的眼光和“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选择最适合的表达内容,力求表现生命本色和生活本色。
1.“注意身边的!”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著名作家肖复兴所说的这种情况应引起我们的警惕:“孩子拿过作文题目,心里首先想起的往往是老师或者作文参考上讲过的范文、例文,恰恰容易忽略自己身边的事例。”
写什么?“注意身边的!”因为这样既保证有内容可写,又最大可能地保证了作文的真实。否则,学生一下子找不到材料,可能就会胡编乱造。
打开思路的最好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漫谈这次习作都可以写什么,或者小组进行“商量商量”,大家“讨论讨论”,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并能写身边的、最近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内容,即记录“现在进行时”。这样,每次作文,学生感到想写的内容很多。“注意身边的!”——其实是对学生强化选材意识,即从身边找材料。
如果学生每次都能够轻而易举地从身边找到材料,写出各自容易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内容,作文自然保留了孩子各自拥有的天然纯真的情趣。如此良性循环,写作文不是很容易吗?
2.从“有”到“新”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是“课标”中关于第二学段的作文提出的总体要求。因此,在打开思路之后,选材应该努力“求新”,即从“无”到“有”,从“有”到“新”。显然,“新”体现了更高层次的“真实”,即个性化。这种真实,就是作文真实的力量。如果使用“公共材料”,写的就是“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公共作文”了。因此,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表达新的发现、新的内容、新的认识。
【实例扫描】(来源: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发现和启示)
学情分析:
这是基于阅读而进行的一次习作。学生已搜集到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要会利用资料,既要从中学习写法,又不囿于这些内容。否则容易“假性占有”资料。
重点关注:
要有自己的发现。一是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二是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有自己的发现。
体验过程:
①举行一次主题探究活动——“我发现,我思考,我快乐”,共享发现之乐。
②动笔前,要在头脑中“放电影”,静静回想一下自己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再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重点写什么,对习作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构思和安排。
③把新的发现和思考写出来。介绍,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你的发现。
效果描述:
有一学生写了题为《鸡迟宿》的作文,描写了自己家的鸡为何迟迟不肯进窝——他没有囿于别人的观察与思考,而是能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有自己的发现,并能把新的发现和思考写出来。在发现的旅程中,在选材的内容和认识的新颖性上,享受到发现和表达的快乐。
学生从新的角度,有新的发现,写新的内容,反映新的认识,又向个性化写作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语言运用:把握“真情”与“个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个体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包括个体的生命与精神。每一个个体所观察、体验到的生活无疑是千差万别的,那么,从他笔尖流淌出来的字句自然应是千差万别、各具灵性的。所以,从本质上说,学生的习作是心灵的播种,自然也是一种创造。如果我们的学生只是按照某个公共的套路——某种特定的思维模式、语言程式人云亦云,只会用“共性语言”进行鹦鹉学舌,那将远远背离作文教学的宗旨乃至教育的宗旨。我们应努力通过作文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感受生活,描绘自己的生活,抒写自己的灵性,简言之,就是播种个性,创生语言,逐步向“共性语言”说“不”,加速写作的个性化进程。
1.体验和观察是基础
要认真观察,仔细描摹。观察越仔细,体验越深刻,描写就越细腻,表达就越真实,就越有情趣。
【实例扫描】(来源:写家乡的景物)
习作撷英:
请看一位学生的习作《江滨公园》中的这几句话——
一到夏天,人们就可以到树下乘凉,会觉得非常凉爽。这里有一片片碧绿的草坪,我常常在草坪上滚来滚去,简直比小狗还要快乐。……
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汽车的灯光照着前面,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落下来,串成星星链;一盏盏灯照在江面上,像一条条仙女五颜六色的丝带,掉入宽宽的江中……(杨融)
读后印象:
笔下流露的是真情,是对美好生活的真切体验。有赖于认真观察,仔细描摹。对景物的刻画比较细腻,有情趣。
可见,观察越仔细,体验越深刻,描写越细腻,就越能体现自己的语言风格,作文自然就越有个性。师生一起欣赏、评价习作,应聚焦习作者表达时如何将观察和体验之所得在笔下“细化”。
2.感受更重要
作文仅仅停留在“再现生活”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如果那样,作文就显得只有共性,没有个性。而要写得有个性,必须在感受上做一些文章。什么叫感受?肖复兴认为,所谓的感受就是“你对人、对事、对物在具体的一刹那从心底油生的感触和情感”。感受的真切、细致、独到,是最宝贵的。要写好作文,就得重视内心的感受。
例如,巴乌斯托夫斯基在一篇散文中写下的倾听树叶落地的感受,将落叶之音喻为婴儿的低语。这语言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具有独特感受的语句给我们的心灵带来的是强烈的震撼——这就是“独特感受”的力量!
文贵乎于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语)能打动人的是真情实感!所以,作文的真实,说到底,是感情的真实。只有真实而细致的感受,才会写出真情,写出细腻动人的情境。可以说,这是衡量学生是否基本达到本学段应达到的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标准。
感受来自对生活的思考。于永正老师说,同一班学生参加了同一项活动,为什么有人写得好,有人写得不好?写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感受,或者感受不深。比如上文提及的习作《江滨公园》,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跃动着小作者独特的灵性,闪烁着个性表达的光芒,需要我们十分珍视。引导学生品评这样的语句,学生就会慢慢有所悟——作文不能仅仅“再现生活”,感受更重要!如果学生能抓住感受的一点,就一个点,把它细化,深化,小作者的笔端同样会令人震撼!
四、表达形式:兼顾“自由”与“规则”
余秋雨先生在《作文连着健康的生命》中有一段颇有见地的话:“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和沟通的训练。……要表达生命,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手段;要沟通生命,又必须掌握能被别的生命理解的一些共通规则。语文老师讲授的,就是这些技术手段与共通规则,为了讲清楚又必须提供一些范例和范文,这都无可厚非。问题是,这些手段、规则和范文,都不能代替学生要表达的自我生命。”
这一段话透露了这样的信息:一是规则写作是必须的。为了书面交际的效果,必须掌握写作的基本技术手段和简单的共通规则。二是自由写作的地位无可替代。唯有大力倡导自由写作,儿童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话语才有保障。否则,作文仅仅是重复别人的意思,就失去了习作者自我生命的活力与张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兼顾这两种写作状态,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用周一贯先生的话说,我们应该主张“在儿童精神基础上的自由写作与规则写作的有机结合”。
1.教给学生一定规则
在学生动笔之前与学生漫谈,要有意识地提供一定的范式,或以“建议”的形式告诉学生“怎样做更好”,这样往往能立竿见影。
【实例扫描】(来源:写自己的心里话)
重点关注:
本次习作一是注意真实的“深度”(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二是必须教给孩子一些写作规则。
指导要点:
①说真话:用自己的心感触过的,曾激起自己感情波澜的人和事(即必须以具体的事例为依托)。
②抒真情:不同于一般的告诉,字里行间要抒发独特而丰富的情感,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和思考。
③善于说:要有清晰的思路,把“对谁说”“为什么说”“说什么”“怎样说”综合起来考虑。
“要使儿童掌握比较娴熟的用词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技能……只有在形式多样而正确地使用丰富的语言时才不会失去每个学生的个性。要使叙述有逻辑不能靠形式主义的训练,而是要靠儿童自己琢磨各种现象或各种思想之间的联系。”赞科夫的观点对我们不无启发。培养“儿童自己琢磨各种现象或各种思想之间的联系”这种能力,一要强化学生积累语言和情感;二要引导学生琢磨鲜活的语言现象,并着眼于运用。
2.自由表达并非“自流表达”
第二学段特别强调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所谓“不拘形式”,即让学生自由表达,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让他们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不仅能焕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强学生学习作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写作的兴趣,而且会使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愉悦的事,从而爱上写作。
这一学段中有三册教材都安排了一次自主式习作,看似雷同,其实变化很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知识、能力、生活经验都相应地得到了增长。教师要从每次自由作文中的相同之处看到不同之处,要根据年段要求,对每一次自由作文提出不同的、明确的要求。
【实例扫描】(来源:记实作文的自由表达)
重点关注:
在内容选择、顺序安排、语言运用上,不重复自己,能与他人有点不同,有点新意。
习作撷英:
且看一位学生自由拟题作文的片段——
有时,如果我先到奶奶家,就上楼找弟弟玩,妈妈要是还没下班,我是不下楼吃饭的。等我们吃完饭回家后,你不要以为我会乖乖地跟妈妈上楼,我会趁妈妈一不留神的时候,去找邻居小孩,因为我还没玩够呢!……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上学时爱睡懒觉。可到了星期天我又不用人催我起床了,我会起个大早,那样我又可以找朋友多玩一会了。……有时想想自己还真有点玩得走火入魔了。…… 你们说我是不是很贪玩?哈哈我又要去玩了……(柳思扬)
读后印象:
围绕“贪玩”这个词语,这个小女孩儿大胆表达,快意抒写,语言流畅。凭借自由的表达方式展示了自由的灵性,张扬着生命本真的力量,享受着“不拘形式”表达的乐趣。
当然,不拘形式不是不要形式。从大量的阅读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形式,在适当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介绍一些形式。学生在掌握了各种形式后,就能根据表达的需要,自由运用各种形式,这是“不拘形式”的另外一种意思。
“本色作文”表现的是本我、自我、真我,抒写的是童真、童心、童音,展示的是真感受、真体验、真性情。在第二学段中,如果我们坚持追求“真实”和“个性化”,引导习作者把感受细化,把体验的过程拉长,换来的就是习作者饱含着真性情的生命之花尽情地绽放;如果夯实“真实”和“个性化”这两大基石,便能催生本色作文,习作者的才情便会畅情萌发,文思便会自由奔放地激情喷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P7-8
2.[苏] Ю.K. 巴班斯基.吴文侃译.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P117
3.[苏] Л.B. 赞科夫.俞翔辉 杜殿坤译.教学论与生活[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P96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鳌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