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1日中午至22日凌晨,特大暴雨降临北京,致190万人受灾,交通大面积瘫痪。截至23日17时,因灾死亡人数达到37人。
北京市气象台于21日上午启动暴雨蓝色预警,随后,下午14时和18时30分分别升级为暴雨黄色预警和暴雨橙色预警,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雨夜的北京,10万参与抢险、救援、排水的市民和干部,无数爱心志愿者和交通参与者,站在了大雨中。乃至普通市民所体现出的“最美精神”,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微博,传递着灾情,也传递着救援信息,激发了这个城市每一公民的责任与道义。
虽然北京市政府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抗击这场暴雨,也涌现许多感人的故事,但道路被淹、市民被堵、人员伤亡依旧成为暴雨留给人们的心头之痛。新华网刊发了评论文章《追问北京暴雨下的应急之痛》。
是的,这是一次值得我们思考的天灾,它使中国城市之营建与管理的漏洞显示出来。
城市建设思路存在严重偏差。中国文明实以治水为开端,那就是著名的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原则只是一个字:导。北京虽在北方,然查看明清两代北京城市图,或许让人惊讶:城内湖泊与自然、人工河道相连、纵横,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这个水系既可储存宝贵的雨水,也可以排泄多余的雨水。这个水系可以湿润冬春干燥的环境,改善北京生态。该水系与公共建筑、民居交错分布,也让城市整体格局疏朗、开阔。
本来,这个水系是这座北方城市的巨大优势。然而,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建设,却缺乏对于古人建城智慧之敬意,有意、无意地破坏、切断这个水系。城市丧失了最重要的蓄水、排水系统,无雨则旱,有雨则涝。填平水系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建筑空间,但由此,城市空间过于紧密,更使得这座城市经受不住不到24小时的连续暴雨的冲击。
很多人援引法国文豪雨果的一句话: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而北京,当然,还有国内迅速扩张的其他城市,下水道建设存在很大缺陷。几乎所有城市都在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一栋栋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然而,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则用心明显不够。
最严重的问题是,过去十几年来,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被房地产开发业所左右。地方政府集两个身份于一身:它既是城市的公共管理者,又是城市国有土地的所有者。这样的身份交叠导致城市政府角色错乱,而且经常按后一个身份行动:城市营造围绕着土地增值而展开。这种激励推动了城市规模的大跃进。但在利益驱动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政府对城市之根基——基础设施——重视不够,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带来当下显性利益。
还有就是,政府主政官员任期越来越短,官员急于追求政绩。这一制度导致各地城市规划均存在短期化倾向,规划者只考虑自己任期内的城市建设,不管十几年、几十年后城市的可能发展。规划对主政官员没有约束力,主政官员频繁更换,规划总会大幅度调整,由此导致城市建设缺乏连续性,也就缺乏长远打算。这种短期化倾向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为不利,因为基础设施是对城市长远未来进行投资,如果没有稳定的长期规划,这种投资是无从保障的。
近些年来,北京年年发生大暴雨,某些路段年年严重积水,对此,有关市政部门或者本应予以改造,交管部门则应将此记录在案,一旦发生大暴雨,当立即派遣警员到现场观察。一旦发现可能严重积水,即采取封闭道路措施。如此,即可有效控制风险。
气象、水利等部门在灾害预警方面也没有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本次大暴雨之后,气象部门表示,无法通过短信向全体市民发出预警信息。然而,移动通信公司明确表示,这方面不存在技术难题。
政府的救灾工作和相关信息发布工作,应该从此次暴雨之后吸取教训。比如,在一些最为严重的灾害现场,没有重要官员现场指挥。对于发生严重灾害而民众最为关心的地点、场所的灾害情况、死伤情况,比如,京石高速16公里路段的灾情,有关方面没有及时提供可信信息,引发民众广泛猜测。
应当说,灾害前后,政府做了很多努力,但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灾害控制、救助等各个领域,还有许多可以总结的教训。归根到底,城市管理者和市政管理部门需要深思一个问题:城市究竟为何而建,城市的主人究竟是谁,城市政府的宗旨究竟应当如何践行。
近些年来,城市管理层特别喜欢说一句话:“经营城市”,建设城市似乎成为一桩生意。在这样的心态下,城市建设和管理不可能不出偏。完全对上负责的政绩观,也让城市管理不可能不出偏。明智而健全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必须以人为本,也即以民为本,确保民众的生命安全、生活便利以及人格尊严。
北京市气象台于21日上午启动暴雨蓝色预警,随后,下午14时和18时30分分别升级为暴雨黄色预警和暴雨橙色预警,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雨夜的北京,10万参与抢险、救援、排水的市民和干部,无数爱心志愿者和交通参与者,站在了大雨中。乃至普通市民所体现出的“最美精神”,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微博,传递着灾情,也传递着救援信息,激发了这个城市每一公民的责任与道义。
虽然北京市政府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抗击这场暴雨,也涌现许多感人的故事,但道路被淹、市民被堵、人员伤亡依旧成为暴雨留给人们的心头之痛。新华网刊发了评论文章《追问北京暴雨下的应急之痛》。
是的,这是一次值得我们思考的天灾,它使中国城市之营建与管理的漏洞显示出来。
城市建设思路存在严重偏差。中国文明实以治水为开端,那就是著名的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原则只是一个字:导。北京虽在北方,然查看明清两代北京城市图,或许让人惊讶:城内湖泊与自然、人工河道相连、纵横,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这个水系既可储存宝贵的雨水,也可以排泄多余的雨水。这个水系可以湿润冬春干燥的环境,改善北京生态。该水系与公共建筑、民居交错分布,也让城市整体格局疏朗、开阔。
本来,这个水系是这座北方城市的巨大优势。然而,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建设,却缺乏对于古人建城智慧之敬意,有意、无意地破坏、切断这个水系。城市丧失了最重要的蓄水、排水系统,无雨则旱,有雨则涝。填平水系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建筑空间,但由此,城市空间过于紧密,更使得这座城市经受不住不到24小时的连续暴雨的冲击。
很多人援引法国文豪雨果的一句话: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而北京,当然,还有国内迅速扩张的其他城市,下水道建设存在很大缺陷。几乎所有城市都在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一栋栋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然而,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则用心明显不够。
最严重的问题是,过去十几年来,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被房地产开发业所左右。地方政府集两个身份于一身:它既是城市的公共管理者,又是城市国有土地的所有者。这样的身份交叠导致城市政府角色错乱,而且经常按后一个身份行动:城市营造围绕着土地增值而展开。这种激励推动了城市规模的大跃进。但在利益驱动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政府对城市之根基——基础设施——重视不够,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带来当下显性利益。
还有就是,政府主政官员任期越来越短,官员急于追求政绩。这一制度导致各地城市规划均存在短期化倾向,规划者只考虑自己任期内的城市建设,不管十几年、几十年后城市的可能发展。规划对主政官员没有约束力,主政官员频繁更换,规划总会大幅度调整,由此导致城市建设缺乏连续性,也就缺乏长远打算。这种短期化倾向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为不利,因为基础设施是对城市长远未来进行投资,如果没有稳定的长期规划,这种投资是无从保障的。
近些年来,北京年年发生大暴雨,某些路段年年严重积水,对此,有关市政部门或者本应予以改造,交管部门则应将此记录在案,一旦发生大暴雨,当立即派遣警员到现场观察。一旦发现可能严重积水,即采取封闭道路措施。如此,即可有效控制风险。
气象、水利等部门在灾害预警方面也没有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本次大暴雨之后,气象部门表示,无法通过短信向全体市民发出预警信息。然而,移动通信公司明确表示,这方面不存在技术难题。
政府的救灾工作和相关信息发布工作,应该从此次暴雨之后吸取教训。比如,在一些最为严重的灾害现场,没有重要官员现场指挥。对于发生严重灾害而民众最为关心的地点、场所的灾害情况、死伤情况,比如,京石高速16公里路段的灾情,有关方面没有及时提供可信信息,引发民众广泛猜测。
应当说,灾害前后,政府做了很多努力,但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灾害控制、救助等各个领域,还有许多可以总结的教训。归根到底,城市管理者和市政管理部门需要深思一个问题:城市究竟为何而建,城市的主人究竟是谁,城市政府的宗旨究竟应当如何践行。
近些年来,城市管理层特别喜欢说一句话:“经营城市”,建设城市似乎成为一桩生意。在这样的心态下,城市建设和管理不可能不出偏。完全对上负责的政绩观,也让城市管理不可能不出偏。明智而健全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必须以人为本,也即以民为本,确保民众的生命安全、生活便利以及人格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