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使命是把受教育者引到自我教育的道路上去。对班级管理工作而言,教师不能一手遮天,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在自律,由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本文以作者在职业高中的班级管理工作为例,简述了班级自主管理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法。
[关键词]:自我教育 自律 班级管理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育者的使命是把受教育者引到自我教育的道路上去。“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非强求一律”。由此可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决策者,重在引导,而不是执行者。
将上述观点引入到班级管理中,可形成这样的教育理论:所有的管理措施都要以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为目标,学生自身提高的愿望和为此做出的主观努力,即主体作用,是教育管理成功的关键所在,教育的过程应该是由教师协助学生规划人生,培养积极的人生观的过程。因此,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遮天,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在自律,由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此观念指导下我进行了为期2年的班级自主化管理实践,并收到一定成效,所带的班级连续几个学期都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现以本人在职业高中的班级管理工作为例,对班级自主管理实施略加阐述。
一、树立班级建设目标
接手新生班级后,我所做的第一项部署是: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班集体建设中来,亲手将班级建设成一个优秀班集体,并以自己是这个班集体的一员为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归属感。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班级才是优秀班集体。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次班会课上,我就和学生一起讨论了这个问题,并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在学校常规管理评价中名列前茅,获得“五项竞赛”评比优胜、教室中贴满奖状、在运动会中大出风头、文艺活动中表现出色诸如此类是一个优秀班集体应具备的充分条件,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一个真正的优秀班级,应该是被任课老师喜欢的班级,每位任课老师都觉得为这个班级的同学传授知识是一件心情愉悦的事;一个真正的优秀班级,应该是让同学们有归属感的班级,每一个同学都以自己是这个班级的成员而骄傲,觉得每天早晨踏进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在达成共识,有了班级建设的奋斗目标之后,再向学生宣布我的班级管理策略:自主管理。简单地说,我的自主管理策略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班主任是最高管理者,负责把握班级建设大方向,也是各项制度的最终决策者;班级日常管理由班干部、小组长执行,纪律委员、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等各位班委各司其职,领导小组长维持班级日常运作;每位班级成员学会自我约束,做好自我管理工作,如不能“兼济天下”,至少要能“独善其身”。如果自我管理失效,则由班委出面干涉、管理,班委无法解决的问题,再移交班主任处理。自主管理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做自己的主人,在自我教育中不断成长、积极向上,学会真、善、美。如自主管理实施得当,班主任不必时刻跟班,班级也能做到秩序井然,一切按部就班运作正常。当然,要达到这样的良好效果,班主任在班级建设过程中要循循善诱,做好引导工作。
二、如何通过自主管理实现班级管理目标
(一)学会自律,营造良好班风。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学生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两个阶段,十岁以前的学生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多半是根据别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十岁以上学生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根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他律的判断具有客观性,表现为向学生发出命令的权威性,他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出命令人是否在场,如命令人不在场,则命令会失去权威,违反命令只会引起学生短暂的不安。自律则是学生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所支配,道德判断具有主观性,是道德判断水平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准。要让学生适应自我管理,首先要引导学生从他律发展为自律,能自觉规范、调适自我行为。无论是学生消极地遵守班级制度,还是积极地表现道德行为,都应从培养自律行为做起。培养自律行为,制度很重要。
在班级建设初期,“规矩”一定要立好,规矩不需要立得太多,但一定要严格执行,例如:迟到是没有时间观念的表现。一定要受到处罚;诚实是人的基本道德素养,犯错误如果不能坦白承认,将加重处罚;尊师重教是学生立身之本,做得好会受到表扬,做得不好会被批评,等等。总之,要让学生明白遵守制度、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意识到老师赏罚分明,公平公正,不可存在侥幸心理。树立典型,发挥优秀学生示范作用,促使学生学会自我反省、自我纠错,并循序渐进,逐渐由他律学会自律,从自律发展为自治。一旦班级中大部分同学有了良好的自律意识,良好的班风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班级中将会充斥正直、积极向上的风气,良好的班风将引导班级进入良性循环,让同学们意识到“荣誉即吾命”,对班级有强烈的归属感,愿意为集体荣誉约束自身行为,加强自律,实现自我管理。
(二)分工合理,责任明确。
以班级卫生工作为例:以7到8人为一组,共设7个卫生小组,各小组成员由同学们自由组合而成,各组轮流值日。每组推选一名卫生小组长,每天的值日工作由小组长全权负责,卫生工作岗位分配、卫生打扫质量把关等具体事项都由小组长执行,各组员应服从组长的管理。卫生委员负責安排值日表,监督各组卫生工作执行情况,记录每日卫生得分,并根据每天的卫生得分情况为值日生加品德分,每周一次将卫生打扫工作品德分加分情况上报至纪律委员处,再由纪律委员汇总记录。一旦卫生工作出现问题,班主任将问责卫生委员,卫生委员追究小组长责任,而小组长则应查出具体责任人,并立即整改。为加强各位同学的责任心,卫生工作质量直接与学生品德分加分扣分挂钩,赏罚分明。在制度的约束下,人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自动自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宏观管理,加强班干部培养。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执行者,是联系老师和学生的纽带。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一批能干的班干部做助手,可以大大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强度。然而,并非每一个人都天生具有领导才能,并不是每一个有工作热情的同学都能做一个称职的班干部。虽然班干部的选拔建立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但是做管理工作,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尤其在职高,有过班干部工作经验的同学很少,因此,我将班干部的培养工作看得和班干部的选拔工作一样重要。选出优秀的苗予之后,还要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如果转换身份做一个管理者,如何处理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如何以班干部的身份与同学和睦相处,如何树立威信,如何开展工作等等。优秀的班干部,是在班主任的日常熏陶下,潜移默化中慢慢养成的。当然,光有理论指导还不够,在适当的时候,要逐渐放手,慢慢地将权力移交到学生手上。但是放手让学生管理,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学生在工作中总会表现出稚嫩的一面,需要班主任及时指点,加以点拨;在班干部日常管理中,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让班干部在实践中逐渐成长,慢慢地变成能够独挡一面的优秀管理者。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通过每周的班会和其他途径收集信息,做到对班级现状了如指掌,有放有收,活而不乱,严而有度。
总之,两年的实践表明,高中阶段开展班级自主管理。教会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由他律转为自律,由被动接受管理转为自主自治,符合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能在日常锻炼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准职业人。毕业后能顺利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2]丁玉祥,现代班级学生自律行为的生成机制及其操作实践,2009
[关键词]:自我教育 自律 班级管理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育者的使命是把受教育者引到自我教育的道路上去。“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非强求一律”。由此可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决策者,重在引导,而不是执行者。
将上述观点引入到班级管理中,可形成这样的教育理论:所有的管理措施都要以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为目标,学生自身提高的愿望和为此做出的主观努力,即主体作用,是教育管理成功的关键所在,教育的过程应该是由教师协助学生规划人生,培养积极的人生观的过程。因此,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遮天,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在自律,由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此观念指导下我进行了为期2年的班级自主化管理实践,并收到一定成效,所带的班级连续几个学期都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现以本人在职业高中的班级管理工作为例,对班级自主管理实施略加阐述。
一、树立班级建设目标
接手新生班级后,我所做的第一项部署是: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班集体建设中来,亲手将班级建设成一个优秀班集体,并以自己是这个班集体的一员为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归属感。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班级才是优秀班集体。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次班会课上,我就和学生一起讨论了这个问题,并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在学校常规管理评价中名列前茅,获得“五项竞赛”评比优胜、教室中贴满奖状、在运动会中大出风头、文艺活动中表现出色诸如此类是一个优秀班集体应具备的充分条件,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一个真正的优秀班级,应该是被任课老师喜欢的班级,每位任课老师都觉得为这个班级的同学传授知识是一件心情愉悦的事;一个真正的优秀班级,应该是让同学们有归属感的班级,每一个同学都以自己是这个班级的成员而骄傲,觉得每天早晨踏进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在达成共识,有了班级建设的奋斗目标之后,再向学生宣布我的班级管理策略:自主管理。简单地说,我的自主管理策略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班主任是最高管理者,负责把握班级建设大方向,也是各项制度的最终决策者;班级日常管理由班干部、小组长执行,纪律委员、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等各位班委各司其职,领导小组长维持班级日常运作;每位班级成员学会自我约束,做好自我管理工作,如不能“兼济天下”,至少要能“独善其身”。如果自我管理失效,则由班委出面干涉、管理,班委无法解决的问题,再移交班主任处理。自主管理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做自己的主人,在自我教育中不断成长、积极向上,学会真、善、美。如自主管理实施得当,班主任不必时刻跟班,班级也能做到秩序井然,一切按部就班运作正常。当然,要达到这样的良好效果,班主任在班级建设过程中要循循善诱,做好引导工作。
二、如何通过自主管理实现班级管理目标
(一)学会自律,营造良好班风。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学生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两个阶段,十岁以前的学生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多半是根据别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十岁以上学生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根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他律的判断具有客观性,表现为向学生发出命令的权威性,他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出命令人是否在场,如命令人不在场,则命令会失去权威,违反命令只会引起学生短暂的不安。自律则是学生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所支配,道德判断具有主观性,是道德判断水平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准。要让学生适应自我管理,首先要引导学生从他律发展为自律,能自觉规范、调适自我行为。无论是学生消极地遵守班级制度,还是积极地表现道德行为,都应从培养自律行为做起。培养自律行为,制度很重要。
在班级建设初期,“规矩”一定要立好,规矩不需要立得太多,但一定要严格执行,例如:迟到是没有时间观念的表现。一定要受到处罚;诚实是人的基本道德素养,犯错误如果不能坦白承认,将加重处罚;尊师重教是学生立身之本,做得好会受到表扬,做得不好会被批评,等等。总之,要让学生明白遵守制度、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意识到老师赏罚分明,公平公正,不可存在侥幸心理。树立典型,发挥优秀学生示范作用,促使学生学会自我反省、自我纠错,并循序渐进,逐渐由他律学会自律,从自律发展为自治。一旦班级中大部分同学有了良好的自律意识,良好的班风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班级中将会充斥正直、积极向上的风气,良好的班风将引导班级进入良性循环,让同学们意识到“荣誉即吾命”,对班级有强烈的归属感,愿意为集体荣誉约束自身行为,加强自律,实现自我管理。
(二)分工合理,责任明确。
以班级卫生工作为例:以7到8人为一组,共设7个卫生小组,各小组成员由同学们自由组合而成,各组轮流值日。每组推选一名卫生小组长,每天的值日工作由小组长全权负责,卫生工作岗位分配、卫生打扫质量把关等具体事项都由小组长执行,各组员应服从组长的管理。卫生委员负責安排值日表,监督各组卫生工作执行情况,记录每日卫生得分,并根据每天的卫生得分情况为值日生加品德分,每周一次将卫生打扫工作品德分加分情况上报至纪律委员处,再由纪律委员汇总记录。一旦卫生工作出现问题,班主任将问责卫生委员,卫生委员追究小组长责任,而小组长则应查出具体责任人,并立即整改。为加强各位同学的责任心,卫生工作质量直接与学生品德分加分扣分挂钩,赏罚分明。在制度的约束下,人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自动自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宏观管理,加强班干部培养。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执行者,是联系老师和学生的纽带。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一批能干的班干部做助手,可以大大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强度。然而,并非每一个人都天生具有领导才能,并不是每一个有工作热情的同学都能做一个称职的班干部。虽然班干部的选拔建立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但是做管理工作,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尤其在职高,有过班干部工作经验的同学很少,因此,我将班干部的培养工作看得和班干部的选拔工作一样重要。选出优秀的苗予之后,还要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如果转换身份做一个管理者,如何处理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如何以班干部的身份与同学和睦相处,如何树立威信,如何开展工作等等。优秀的班干部,是在班主任的日常熏陶下,潜移默化中慢慢养成的。当然,光有理论指导还不够,在适当的时候,要逐渐放手,慢慢地将权力移交到学生手上。但是放手让学生管理,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学生在工作中总会表现出稚嫩的一面,需要班主任及时指点,加以点拨;在班干部日常管理中,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让班干部在实践中逐渐成长,慢慢地变成能够独挡一面的优秀管理者。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通过每周的班会和其他途径收集信息,做到对班级现状了如指掌,有放有收,活而不乱,严而有度。
总之,两年的实践表明,高中阶段开展班级自主管理。教会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由他律转为自律,由被动接受管理转为自主自治,符合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能在日常锻炼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准职业人。毕业后能顺利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2]丁玉祥,现代班级学生自律行为的生成机制及其操作实践,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