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冷疗技术在骨科患者术前护理中作用进行探讨。
方法:对136例骨科患者采取冰袋冷疗处理,并由护士对其局部进行每1-2小时的观测,每班交接,避免冻伤情况的出现。每隔6至8个小时更换一次冰袋,从而使冷敷有效性得到保障。通常情况下,冷敷时间在伤后24到72小时之间。
结果:使皮肤水泡的产生得以减少,使止血和止痛的作用得以达到。
结论:在对骨科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使用冰袋冷疗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冰敷和加压包扎方式,此种方式能使患者受伤部位的肿胀程度得到改善,使手术前的消肿时间得以缩短,从而对患者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冷疗技术 骨科患者 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39-01
肿痛是骨科中关节以及软组织被损伤之后最常见的症状,假如在手受伤之后能立刻对其进行冷敷处理,能使疼痛和肿胀得以减轻[1]。采用冷敷形式能使微血管收缩,降低通透性,使出血减少,使神经传导速率得以减慢,使细胞代谢和组织温度得以减低,从而起到消肿、止痛和止血的功效[2]。在临床上常会采用冰块进行冷敷,但由于冰块具有较高的硬度,并且难于固定,低温的维持时间短,必须经常更换。我院采取冰袋来对骨折肿胀肢体进行治疗,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选取自2009年1月以来运用冰袋来进行四肢骨折治疗的患者136例。其中女性32例,男性104例,年龄介于13到70岁之间,都是外伤之后住院的,入院的时间介于0.5至6小时之间。
1.2 方法。
1.2.1 准备用物:此种冷疗方式所用物品为冰袋。将大小粗细均匀的冰块装入冰袋中。
1.2.2 患者的准备:将冷疗的注意事项、方法、目的向病人解释,尤其在冬季要对其详加指导,从而方便病人能在治疗中密切配合。在患者的受伤部位前方套上冰袋,并确保用以固定的搭扣带不能太紧,保证患处和冰袋之间有一定间隙。对冰袋方向加以调整,让患处与冰袋能完全接触,接着再将搭扣带扣好,但不能太紧。
1.2.3 观察病情:由专人对记录和评估加以负责,对患者患肢疼痛状况,冷敷时间段肿胀情况及止痛剂应用状况进行观察。肿胀的判断采用重、中、轻来进行。重度肿胀皮肤会产生水泡,中度肿胀皮肤的皱纹会消失,轻度肿胀皮肤的皱纹存在。对判断软组织可否进行耐受手术极为重要的一项指标便是皮肤皱纹。
1.2.4 在使用过程中,不要使用具有弹性的固定带来对冰袋套加以固定,应在冰袋套下面少用敷料。对病人的主诉予以重视,一旦发现任何不适,必须停止使用。护士要对局部状况进行每1-2小时的观测,每班交接,避免冻伤情况的出现。每隔6至8个小时更换一次冰袋,从而使冷敷有效性得到保障。通常情况下,冷敷的时间介于伤后24至72小时之间。
1.2.5 功能锻炼:在对冷疗冰袋加以使用之时,要对患者锻炼患肢的方式加以指导。踝、足背伸、屈趾活动,下肢行股四头肌长收缩,上肢伸指握拳活动。从而帮助血液循环,使肿胀消退得以加快,从而使冷敷疗效得到提升。
2 结果
2.1 冷敷能使皮肤水泡得到有效减少:在骨折之后由于软组织被损伤,可能造成患肢出现肿胀,在受伤之后的48至72小时之内是水肿出现的高峰期,经常会导致张力性水泡的产生,但手术中的禁忌便是皮肤出现水泡[3]。经由冷敷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进而使水泡的产生得以减少,从而满足消肿的需要,为手术的提早进行争取了一定时间。
2.2 止血、止痛的目的得以达到:在发生骨折的时候,骨膜、骨髓及其四周的血管出血以及软组织损伤,于是便出现局部肿胀的情况,并伴有剧烈疼痛[4]。通过冷敷能使末梢神经敏感性得以降低,对皮肤冷感受器起到刺激作用,进而使血管收缩,使血管通透性得到改善,从而达到减轻水肿以及止血的目的,进而使由于肿胀而造成的疼痛得以解除。
3 讨论
3.1 冷敷是骨科护理中常用护理方式,需对患者冷敷状况进行及时评估,从而满足预期效果要求。在使用之前一定将冷敷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让患者能配合治疗。在使用时要对冷敷局部血运以及全身感受进行观察,在发现问题后要立刻采取处理措施。
3.2 由于冰袋接触面大、重量轻,治疗功效非常好,并且具有不易移位、方便护理等优点,它的应用范围很广,能帮助缩短康复的周期,并且有助于并发症产生的减少,在患者中受到了广泛欢迎。该项产品的操作方便,对患者锻炼不产生影响,方便护理工作的展开,同时也非常受护士欢迎。
参考文献
[1] 杨超兰.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2,11:1128-1129
[2] 张凤,黎悦.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34:677-678
[3] 燕红卫.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04:813-814
[4] 沈郁,虞伟琴.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03:117-118
[5] 陈少琴.探讨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2:603-604
方法:对136例骨科患者采取冰袋冷疗处理,并由护士对其局部进行每1-2小时的观测,每班交接,避免冻伤情况的出现。每隔6至8个小时更换一次冰袋,从而使冷敷有效性得到保障。通常情况下,冷敷时间在伤后24到72小时之间。
结果:使皮肤水泡的产生得以减少,使止血和止痛的作用得以达到。
结论:在对骨科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使用冰袋冷疗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冰敷和加压包扎方式,此种方式能使患者受伤部位的肿胀程度得到改善,使手术前的消肿时间得以缩短,从而对患者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冷疗技术 骨科患者 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39-01
肿痛是骨科中关节以及软组织被损伤之后最常见的症状,假如在手受伤之后能立刻对其进行冷敷处理,能使疼痛和肿胀得以减轻[1]。采用冷敷形式能使微血管收缩,降低通透性,使出血减少,使神经传导速率得以减慢,使细胞代谢和组织温度得以减低,从而起到消肿、止痛和止血的功效[2]。在临床上常会采用冰块进行冷敷,但由于冰块具有较高的硬度,并且难于固定,低温的维持时间短,必须经常更换。我院采取冰袋来对骨折肿胀肢体进行治疗,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选取自2009年1月以来运用冰袋来进行四肢骨折治疗的患者136例。其中女性32例,男性104例,年龄介于13到70岁之间,都是外伤之后住院的,入院的时间介于0.5至6小时之间。
1.2 方法。
1.2.1 准备用物:此种冷疗方式所用物品为冰袋。将大小粗细均匀的冰块装入冰袋中。
1.2.2 患者的准备:将冷疗的注意事项、方法、目的向病人解释,尤其在冬季要对其详加指导,从而方便病人能在治疗中密切配合。在患者的受伤部位前方套上冰袋,并确保用以固定的搭扣带不能太紧,保证患处和冰袋之间有一定间隙。对冰袋方向加以调整,让患处与冰袋能完全接触,接着再将搭扣带扣好,但不能太紧。
1.2.3 观察病情:由专人对记录和评估加以负责,对患者患肢疼痛状况,冷敷时间段肿胀情况及止痛剂应用状况进行观察。肿胀的判断采用重、中、轻来进行。重度肿胀皮肤会产生水泡,中度肿胀皮肤的皱纹会消失,轻度肿胀皮肤的皱纹存在。对判断软组织可否进行耐受手术极为重要的一项指标便是皮肤皱纹。
1.2.4 在使用过程中,不要使用具有弹性的固定带来对冰袋套加以固定,应在冰袋套下面少用敷料。对病人的主诉予以重视,一旦发现任何不适,必须停止使用。护士要对局部状况进行每1-2小时的观测,每班交接,避免冻伤情况的出现。每隔6至8个小时更换一次冰袋,从而使冷敷有效性得到保障。通常情况下,冷敷的时间介于伤后24至72小时之间。
1.2.5 功能锻炼:在对冷疗冰袋加以使用之时,要对患者锻炼患肢的方式加以指导。踝、足背伸、屈趾活动,下肢行股四头肌长收缩,上肢伸指握拳活动。从而帮助血液循环,使肿胀消退得以加快,从而使冷敷疗效得到提升。
2 结果
2.1 冷敷能使皮肤水泡得到有效减少:在骨折之后由于软组织被损伤,可能造成患肢出现肿胀,在受伤之后的48至72小时之内是水肿出现的高峰期,经常会导致张力性水泡的产生,但手术中的禁忌便是皮肤出现水泡[3]。经由冷敷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进而使水泡的产生得以减少,从而满足消肿的需要,为手术的提早进行争取了一定时间。
2.2 止血、止痛的目的得以达到:在发生骨折的时候,骨膜、骨髓及其四周的血管出血以及软组织损伤,于是便出现局部肿胀的情况,并伴有剧烈疼痛[4]。通过冷敷能使末梢神经敏感性得以降低,对皮肤冷感受器起到刺激作用,进而使血管收缩,使血管通透性得到改善,从而达到减轻水肿以及止血的目的,进而使由于肿胀而造成的疼痛得以解除。
3 讨论
3.1 冷敷是骨科护理中常用护理方式,需对患者冷敷状况进行及时评估,从而满足预期效果要求。在使用之前一定将冷敷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让患者能配合治疗。在使用时要对冷敷局部血运以及全身感受进行观察,在发现问题后要立刻采取处理措施。
3.2 由于冰袋接触面大、重量轻,治疗功效非常好,并且具有不易移位、方便护理等优点,它的应用范围很广,能帮助缩短康复的周期,并且有助于并发症产生的减少,在患者中受到了广泛欢迎。该项产品的操作方便,对患者锻炼不产生影响,方便护理工作的展开,同时也非常受护士欢迎。
参考文献
[1] 杨超兰.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2,11:1128-1129
[2] 张凤,黎悦.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34:677-678
[3] 燕红卫.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04:813-814
[4] 沈郁,虞伟琴.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03:117-118
[5] 陈少琴.探讨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2:60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