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蓬勃的生命活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鸟的天堂》,属于经典课文,所记叙的是作者巴金先生与他的朋友们先后两次游览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美丽榕树以及群鸟鸣叫的热闹情景,表达出其对于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文章的主旨为线索,深入浅出地指导学生们精读课文中的语言,结合前、后语段,体会文中那蓬勃而富有生命张力的鸟的天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6-0078-02
  对文本实施全面而深入的解读,肯定是师生之间在课堂上进行高质量对话的重要基础。要想深入解读课文的文本,就应当结合作者创作过程之中的人生经验以及社会环境加以剖析。正是因为有了对于创作者人生经历的了解,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才会有更全面而深入的把握,才能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对文章的含义有更加深入的思考,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让师生们的教学活动以及相互对话变得更加富有情感、更加具有温度和深度。生成应当说是新课程改革中经常提及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作为应当充满了人性之美的语文教学,必须更加深入地倾听孩子们发出的声音,更加尊重孩子们独有的体验,积极鼓励孩子们展示自身思维所具有的独特性,指导孩子们更加深入地进行阅读、合作与交流,从而让其在课堂上体验到真切的生命活力。
  一、分析作者心态,掌握文章主题
  虽然《鸟的天堂》是一篇非常纯粹的写景类文章,并无大量的心理、人物方面的描写, 但是作者描写景物的风格与角度,也是作者心态的一种自觉和不自觉投射。对于《鸟的天堂》应当如何理解,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对作者进行全面分析。第一步是要探讨作者巴金先生的生平。我们发现,这篇文章的创作时间为1933年,正好是作者在《时代》上连载小说《家》这段时间。所以,可推断出作者在《家》这部作品之中所抒发出来的对于旧式文明具有的厌恶之情以及对于新生活充满希冀与向往之情,这就是作者这时最为真实的想法。对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说,1933年时的中国,外有日本入侵,内有蒋介石的攘共政策。但是,实现大同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国家,依然还是当时知识分子共同的梦想。巴金先生自然也不会例外。当时,他在《旅途随笔》之中的相关南方之行文章中,处处流露出对工人阶级强大力量的赞颂,也可从中发现他对今后社会发展所持有的坚定信念和热情。正如他在《机器的诗》一文当中所描写的:“在每一台机器之旁,最少站着一位着香云纱衫裤的工厂工人。他们不仅管理着机器,而且还指挥着轮船向前进。看到这些站于机器之旁的工人们昂扬自若的神情,我在心底上生出了满满的感动……就在这一背景之中,显示出了管理着机器的工人们的飒爽英姿。机器在有规律地发出响声。火车则趴在那边,如同一条被人所完全制服的毒蛇。我就在这里看着一切,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诗情。我如同读到了一首美妙的诗。所以,一种喜悦的感情牢牢抓住了我……”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这分明是巴金先生对当前新生产力以及社会生产者的一种由衷的赞美与讴歌。所以,可以让人确信的是,这次广州之行让他从对于原来古旧文化的痛恨与失望,转为在看到新阶级以及新生产方式之后的对改变原有生活的期望,从而提升了让国家强大、推动社会发展的强烈自信心。
  由此可见,这棵繁茂而又养育着众多鸟儿的大树,分明是作者对于今后蓬勃而又富有生命活力的未来社会强烈期盼的一种心理投射。因此,当作者由衷地赞美这美丽的南国之树时,不仅是爱上了榕树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更是抒发出其对于今后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鸟的天堂》正是集中讴歌了这棵大榕树所具备的生命活力。所以说,这篇文章充满了朴素的力量感。但是,对小学生们来说,这样抽象而又复杂的社会心理分析,肯定并不适合于其年龄特征。所以自然也不需要作如此复杂的背景方面分析。那么,怎样才能在排除抽象分析的前提下,让小学生们能够体味到作者既深沉、又热烈的情感呢?笔者觉得重点是要在教师全面掌握以上背景知识以后,以文章的主旨为纲要,全面指导学生们进行深入品读,通过前后紧密联系,真正领略作者笔下富有生命活力的“鸟的天堂”的无穷魅力。
  二、实施个性改编,提升学习素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以《鸟的天堂》为主题,制作一部独特的风光片,从而激发出小学生们自主学习与积极探索的兴趣与驱动力。首先,让学生们自行选取数个镜头,并指导其依据自身喜爱的形式加以阅读,尤其是要运用自身所喜爱的形式去阅读课文,从而为其个性化改编选择最美丽的镜头。要集体讨论哪些画面是特别美的,是最能代表鸟的天堂的风光的。不仅要学生们进行选择,而且还要其说出选择的原因,并且要读出其他层面上的美。比如,枝叶繁茂的大榕树呈现出来的远景与近景、对大榕树根与叶子所做的特写、全鸟齐鸣与纷飞的美丽景觀、画眉鸟如何纵情加以歌唱等。然后,还要积极鼓励学生们自行撰写关于这一景点的解说词。要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让学生们依据自身之理解来组织相应的画面,既可以依据课文所叙述的顺序加以描写,也可依据别的顺序加以描写,或增加,或减少画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们确定小组组合类镜头,并依据画面撰写解说词。下一步,再确定风光片的片名,比如,《天堂畅想曲》、《蓬勃的鸟儿王国》……最后,进行编后总结以达到升华情感的目的。
  这一教学设计方案对问题情境进行了深入创设,指导小学生们在挑选镜头、撰写解说词以及确定风光片片名等联系之中,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层面实施自主性探索与小组合作,从而实现了对语言文字的内化以及积累、应用。小学生群体学习的主动性愈来愈高,其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全面发挥,其学习能力以及思维品质也能得到更好地培养与开发。学生们在刚开始阅读一篇课文时,一般都很有兴趣,但是在阅读几遍下来之后,尤其是在教师进行讲解之后,其兴趣往往会消失殆尽。这是因为教师们所口述的美景,是难以直接欣赏到的。鉴于审美的主体为学生,所以与其告诉他们文章有多么精彩,还不如积极鼓励与引导其去当好编导,去认真改编文本,并且从审美者的角度去发现与展示,并且给予小学生们更加多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全面跳出文本的制约,用别的方式去感悟与解读文章,不断缩短小学生们和文本间存在的距离,不断深化学生们对文章的认识。长此以往,自然也就能够提升小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认真指导学生们阅读过程中对前后进行密切联系,从而体味到巴金先生作品中鸟飞鸟鸣之动态,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命活力。联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介绍的作者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就能理解作者内心深处对于光明之赞颂、对于美好未来之期盼。在这次课之后,教师还可继续引领学生们去学习巴金先生的其他散文作品,还可观看依据巴金先生创作的小说所改编的相关影视剧。这样一来,就能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促使学生们对于作者加以关注,对其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更为重要的是,使得学生们学会从整体上来看待文学作品,从而进一步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不少语文教师,对于习作教学存在着认知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儿童原本不会写作,习作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孩子学习写作、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是小学习作教学与中学的作文教学方式基本一样,只是学段不同,写作内容不同,写作要求也不同。三是习作教学是为了完成教材中规定的习作训练而预设的,每次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儿童按照写作要求顺利完成习作。正因为这样的认知定位,让习作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个性,陷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新课程理念已经走进我们普通课堂,在师生阅读对话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个性得到了解放,个人体验得到了深入。怎样让阅读更为自主,更加有效,让学生读出“本我”,读出“超我”呢?读了毕闫学老师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的课堂教学实录,我颇受启发,现在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一、在观察学生的“本我”中扩充内容  案例描述  课程伊始,闫老师从跟学生聊童年趣事入手,一下子拉近
[摘 要]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之一。单元学习活动设计要立足单元整体,以单元语文要素为内容导向,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对单元的阅读活动和习作活动进行整体设计。在设计时,要基于单元整体视域,确立活动目标、明确活动任务、规划活动过程和确定评价要求,目的是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语言实践活动。这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升阅读、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单元学习;活动设计;语文要素;活动
[摘要]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常常能发挥学习支架的作用,究其原因,妙在一个“导”字。立足习作准备,导在构思的生发点;关注习作过程,导在表达的着力点;重视习作修改,导在评价的落脚点。顺学而导,让学生获得我存在的姿态、我经历的动态和我发展的状态,这正是我们所追寻的习作教学的本真之境。  [关键词]思维导图;习作;本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
今后3~5年,中国不断增长的高科技行业。不太可能挑战印度在全球外包服务业的领头羊地位。但这股力量的崛起仍不可小觑。这是印度国家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在考察中国的软件和服务业之后得出的结论。  Nasscom称,中国的技术市场与印度早期很相似,但中国没有提供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的机会,中国必须克服许多挑战才能对印度构成威胁。  印度国家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副总裁阿米特·尼夫萨克说,这些挑战包
[摘要]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课文以及相关的练习。在研究教材时,教师不仅要读懂人文主题——人物伟大的品质,理解它在選文中体现的角度、练习中的表现,更要读懂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品质和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它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在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以及习作表达中的。这一切都了然于胸,再结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就能很好地构建“教”路。只有以学生为主体,顺学
儿子比我高了。  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间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你病了。”我说。“噢,这感觉就是病了?我还以为我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药品的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你都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为高考评价机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改革方向。高考命题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创新,折射出国家对于新时代全面育人目标的要求,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情境和情境活动两类载体,实现“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拓展试题情境来源,巧设情境呈现方式和创新设问方式,已成
[摘 要]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想要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堂上的有意注意,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课堂是主阵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关键,而关注课文内容,重新打造学生关注的重力也是提升注意力的必要条件。低年级的课堂有别于中高年级,唯有把握课堂的灵魂——注意,才能使学生任意驰骋于语文学习中。  [关键词]低年级;阅读课堂;注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
《怀疑与学问》一课,位于统编本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提示明确了主题:“阅读这些文章,可以锤炼思想,提高思辨能力,增进对社会人生的理解……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更好地落实课文的思想价值,单元提示还提供了策略:教学中要“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议论文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那么,如何在《怀疑与学问》这一课的教学中,通过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去领会“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