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运用教材蕴涵的情感因素、教学过程激发情感兴趣、发挥教学评价情感作用、用平等师生关系和言传身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达到最佳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情感起着号召、感染和动力的作用,它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快乐学习起着推动、调节和心理催化作用。在教学中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充分运用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
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有目的、有意识地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把教材中传递出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整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同时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在英语教材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往往有许多的小对话、小故事供学生表演,而这其中也总是含有一定的情感因素,教师应把这些内容的情感通过自己巧妙的加工、提炼而展示出来,使学生在认识接受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的效果。 如在At the farm活动中,首先请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资料,增加对动物的了解,在活动中以What do you like?I like…的句型学习动物名,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最后通过Animal friends的三个小对话的表演,让学生体会到动物之间也存在相互帮助的情谊,而在情景表演中,同学们更是升华到了人与动物亲如一家的情感高度。在有主题、有情感的表演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手段。情景教学在英语情感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情景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讲解操练英语知识,使英语教学趣味化、形象化,能促进理解、记忆所学英语和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通过情景教学对学生灵活分组、角色转换等进行情感处理。如:(1)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巧设情景。实物、图片、录像、幻灯、模型、简笔画等是最常用的直观道具,教师可以利用那些易于准备和携带的实物,如在教What do you want to eat?时,可让同学们带上自己喜欢的水果和食物,有了具体的东西,整节课也就有血有肉了。(2)生活情景。教师可结合贴近有关日常生活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如以“Happy Family”为主题,请同学们带上家人的照片,然后再让同桌提问:Who is she? Who is he?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3.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情感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中当学生热情高涨地正确回答出教师的问题时,教师满意地说:"Very good! ""Wonderful! ""I'm pleased,thank you."之类的话。如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教师勿用 "Be quick!"等语言,而说 "Don't worry. ""Think it over.It doesn't matter.Try again,please,I'm sur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等,即使答错也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用鼓励的话语,加上教师温和的眼神,会在学生的心理涌起一股股暖流。有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尽量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特色性评价,使学生了解区别于别人的特点和优点,产生一种真正被老师重视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其自尊和自信水平。在教学评价中我们还应发挥主体性评价的功能,通过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和主体意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精神。
4.用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师生双方在共同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交流情感。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情感;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也会流露在他们的语言、动作、表情中。师生彼此间情绪交融,相互调适,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温馨的师生关系正是在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和共鸣中建立起来的。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更多更大量的交往是发生在极平凡、细琐的接触中。如在英语课中,为了活跃气氛,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让学生动一动、演一演的游戏,此时的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不能控制自己而随意讲话,大部分学生,教师只要用眼神或悄悄地走进他就可以了,而有的学生可以先请他加入游戏,课后再告诉他:如果在做游戏时不遵守纪律,不但影响了游戏的效果,也是不尊重教师的表现。正面的引导,会使学生慢慢地改正身上所存在的缺点。师生之间的交往并不仅仅限于教学活动中,课余生活中所建立的良好师生关系往往有力地促进了教学中师生的情感交流。“交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个主要方式,谈兴趣爱好,谈家人,还不时插上几句英语,如问兴趣爱好的“What do you like?”问家庭情况的“What’s your father?”等。此外,还可以把课堂游戏带到课外,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这些做法都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所学范围,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5.用言传身教体现情感教育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如果老师步入学校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就会不知不觉地感染每一个学生,鼓舞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育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总之,我们应充分认识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情感起着号召、感染和动力的作用,它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快乐学习起着推动、调节和心理催化作用。在教学中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充分运用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
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有目的、有意识地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把教材中传递出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整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同时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在英语教材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往往有许多的小对话、小故事供学生表演,而这其中也总是含有一定的情感因素,教师应把这些内容的情感通过自己巧妙的加工、提炼而展示出来,使学生在认识接受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的效果。 如在At the farm活动中,首先请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资料,增加对动物的了解,在活动中以What do you like?I like…的句型学习动物名,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最后通过Animal friends的三个小对话的表演,让学生体会到动物之间也存在相互帮助的情谊,而在情景表演中,同学们更是升华到了人与动物亲如一家的情感高度。在有主题、有情感的表演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手段。情景教学在英语情感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情景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讲解操练英语知识,使英语教学趣味化、形象化,能促进理解、记忆所学英语和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通过情景教学对学生灵活分组、角色转换等进行情感处理。如:(1)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巧设情景。实物、图片、录像、幻灯、模型、简笔画等是最常用的直观道具,教师可以利用那些易于准备和携带的实物,如在教What do you want to eat?时,可让同学们带上自己喜欢的水果和食物,有了具体的东西,整节课也就有血有肉了。(2)生活情景。教师可结合贴近有关日常生活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如以“Happy Family”为主题,请同学们带上家人的照片,然后再让同桌提问:Who is she? Who is he?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3.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情感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中当学生热情高涨地正确回答出教师的问题时,教师满意地说:"Very good! ""Wonderful! ""I'm pleased,thank you."之类的话。如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教师勿用 "Be quick!"等语言,而说 "Don't worry. ""Think it over.It doesn't matter.Try again,please,I'm sur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等,即使答错也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用鼓励的话语,加上教师温和的眼神,会在学生的心理涌起一股股暖流。有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尽量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特色性评价,使学生了解区别于别人的特点和优点,产生一种真正被老师重视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其自尊和自信水平。在教学评价中我们还应发挥主体性评价的功能,通过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和主体意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精神。
4.用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师生双方在共同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交流情感。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情感;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也会流露在他们的语言、动作、表情中。师生彼此间情绪交融,相互调适,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温馨的师生关系正是在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和共鸣中建立起来的。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更多更大量的交往是发生在极平凡、细琐的接触中。如在英语课中,为了活跃气氛,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让学生动一动、演一演的游戏,此时的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不能控制自己而随意讲话,大部分学生,教师只要用眼神或悄悄地走进他就可以了,而有的学生可以先请他加入游戏,课后再告诉他:如果在做游戏时不遵守纪律,不但影响了游戏的效果,也是不尊重教师的表现。正面的引导,会使学生慢慢地改正身上所存在的缺点。师生之间的交往并不仅仅限于教学活动中,课余生活中所建立的良好师生关系往往有力地促进了教学中师生的情感交流。“交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个主要方式,谈兴趣爱好,谈家人,还不时插上几句英语,如问兴趣爱好的“What do you like?”问家庭情况的“What’s your father?”等。此外,还可以把课堂游戏带到课外,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这些做法都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所学范围,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5.用言传身教体现情感教育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如果老师步入学校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就会不知不觉地感染每一个学生,鼓舞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育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总之,我们应充分认识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