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实现教育公平,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追求的目标。然而,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 农村教育和教育公平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和焦点。成为制约农村小学教育进一步发展最为突出和集中的矛盾。因此,解决和改善农村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迫在眉捷。
一、乡镇村小教育的现状。
2005年,随着农村教师工资划入县财政,县、乡、村三级办学机制转变为县政府统一管理这一重要举措的实施,利弊相辅、喜忧参半。一方面彻底解决了克扣、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小学(村小)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
1教育投入失衡
实行三级办学机制时,村小的校舍建设隶属乡、村两级政府投入和管理,两级政府会定期地为村小修缮校舍。县财政统一管理后,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迅速转变为以城市为重点的价值取向,优质教育资源向中心校及县城小学大幅倾斜。这样一来,村小教育遭到前所未有的冷遇。
2教师年龄老化
由于教师编制的硬性规定,近几年村小几乎没有招聘过教师,老教师年老体弱下不去,新教师难以充实进来。村小教师年龄偏大,老龄化问题严重。
3教师学历水平低下
目前,村小教师大部分学历还停留在“函授中师”层次。小部分通过函授取得“专科”学历,由于办公条件艰苦,上下班路途遥远,福利待遇低。学历较高的教师即使分配到村小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大部分都“鲤鱼跳龙门”被调进乡镇中心校或其它部门工作。留在村小的教师,除了年龄偏大,家离学校近的。就是学历不高、体弱多病或等待退休的老教师。
4“生源”大幅度减少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三十年以来,农村孩子的人数呈阶梯式递减。此外,随着“村村通”公路的实现和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绝大多数的村小学生都转到了中心校或者条件更好的县城学校上学,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村小剩下来的学生多数为智力偏低或家境贫困的留守儿童。
4教育教学质量差
村小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不落实,课堂效果差。面对教育教学改革,常常觉得力不从心,无法把握。
二、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的几点策略
要想改善村小教育当前的不利条件,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笔者认为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发挥政府职能 加大村小投入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对村小的财力投入, 用于村小的基础建设和校园设施、教育教学设备的购置。切实改变村小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 减少城乡教育之间的差异。
(二)整合师资配置 促进均衡发展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有计划地招聘一定数量的教师,定向充实到村小教师队伍中来。实现老、中、轻教师互相补充及语、数、外学科与小科教师的合理搭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三)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村小教师队伍建设, 是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
1重视村小教师师德和心理品质建设。
针对村小教师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缺乏进取心,心理素质不好,存在强烈自卑感的普遍状况,应认真组织他们学习,增强村小教师的法制观念和奉献精神。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坚韧的意志力,强烈的自信心和使命感,重塑农村教师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风采。
2努力提升村小教师自身和业务素质。
教育行政部門可通过脱产进修、函授学习、高教自考、电大学习等多种渠道为村小教师及时“充电”,提高他们的自身和业务素质,更好地适应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3切实抓好农村小学教师的教研培训工作。
有关部门要定期开展教科研培训工作,使村小教师及时了解课改的新理念、新政策和新做法,抓好理论培训,指导他们把好课程观,提高对教材的研究和驾驭能力,能够解决新课改中出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四)设立奖励机制 提高福利待遇
建立健全奖励机制,让优秀教师进得来,留得住。
1建立奖励制度,每学期对工作在偏远村小的教师进行补贴,用优厚的福利待遇吸引优秀的教师到村小去任教。
2把工作在偏远村小的工作经历作为教师晋级、提升、考核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在政策上向他们倾斜。
3为工作在偏远村小多年的教师提供住房奖励等,改善村小教师的生活状态。
4建立学校班车或乘车路程补助制度,为工作在偏远村小的教师免去上班路远之忧。
总之,关注村小教育发展,促进农村教育公平,保障农村孩子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农村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年龄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村小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需要各方共同探索,付出艱辛的努力。
一、乡镇村小教育的现状。
2005年,随着农村教师工资划入县财政,县、乡、村三级办学机制转变为县政府统一管理这一重要举措的实施,利弊相辅、喜忧参半。一方面彻底解决了克扣、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小学(村小)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
1教育投入失衡
实行三级办学机制时,村小的校舍建设隶属乡、村两级政府投入和管理,两级政府会定期地为村小修缮校舍。县财政统一管理后,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迅速转变为以城市为重点的价值取向,优质教育资源向中心校及县城小学大幅倾斜。这样一来,村小教育遭到前所未有的冷遇。
2教师年龄老化
由于教师编制的硬性规定,近几年村小几乎没有招聘过教师,老教师年老体弱下不去,新教师难以充实进来。村小教师年龄偏大,老龄化问题严重。
3教师学历水平低下
目前,村小教师大部分学历还停留在“函授中师”层次。小部分通过函授取得“专科”学历,由于办公条件艰苦,上下班路途遥远,福利待遇低。学历较高的教师即使分配到村小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大部分都“鲤鱼跳龙门”被调进乡镇中心校或其它部门工作。留在村小的教师,除了年龄偏大,家离学校近的。就是学历不高、体弱多病或等待退休的老教师。
4“生源”大幅度减少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三十年以来,农村孩子的人数呈阶梯式递减。此外,随着“村村通”公路的实现和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绝大多数的村小学生都转到了中心校或者条件更好的县城学校上学,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村小剩下来的学生多数为智力偏低或家境贫困的留守儿童。
4教育教学质量差
村小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不落实,课堂效果差。面对教育教学改革,常常觉得力不从心,无法把握。
二、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的几点策略
要想改善村小教育当前的不利条件,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笔者认为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发挥政府职能 加大村小投入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对村小的财力投入, 用于村小的基础建设和校园设施、教育教学设备的购置。切实改变村小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 减少城乡教育之间的差异。
(二)整合师资配置 促进均衡发展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有计划地招聘一定数量的教师,定向充实到村小教师队伍中来。实现老、中、轻教师互相补充及语、数、外学科与小科教师的合理搭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三)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村小教师队伍建设, 是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
1重视村小教师师德和心理品质建设。
针对村小教师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缺乏进取心,心理素质不好,存在强烈自卑感的普遍状况,应认真组织他们学习,增强村小教师的法制观念和奉献精神。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坚韧的意志力,强烈的自信心和使命感,重塑农村教师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风采。
2努力提升村小教师自身和业务素质。
教育行政部門可通过脱产进修、函授学习、高教自考、电大学习等多种渠道为村小教师及时“充电”,提高他们的自身和业务素质,更好地适应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3切实抓好农村小学教师的教研培训工作。
有关部门要定期开展教科研培训工作,使村小教师及时了解课改的新理念、新政策和新做法,抓好理论培训,指导他们把好课程观,提高对教材的研究和驾驭能力,能够解决新课改中出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四)设立奖励机制 提高福利待遇
建立健全奖励机制,让优秀教师进得来,留得住。
1建立奖励制度,每学期对工作在偏远村小的教师进行补贴,用优厚的福利待遇吸引优秀的教师到村小去任教。
2把工作在偏远村小的工作经历作为教师晋级、提升、考核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在政策上向他们倾斜。
3为工作在偏远村小多年的教师提供住房奖励等,改善村小教师的生活状态。
4建立学校班车或乘车路程补助制度,为工作在偏远村小的教师免去上班路远之忧。
总之,关注村小教育发展,促进农村教育公平,保障农村孩子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农村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年龄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村小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需要各方共同探索,付出艱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