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浅探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lei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有着自己的结构特点——“块”状结构,那么,课堂教学导语就应符合这种结构特点。本文从模块、专题、板块、选文之间的衔接性、对比性、互补性、共同点及角度的不同等方面进行课堂教学导语举例探讨。体现苏教版教材结构特征的教学导语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保障这套教材教学目标的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导语;结构特点;整体意识;对策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则乐章,那么,精彩的导语就好比是教学乐章的一段优美序曲,正如好戏开头,先声夺人。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结构特点
  苏教版国标本高中语文新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国家首批通过的五套高中语文新教材之一,也是目前使用人数最多、得到评价最高的国标本高中语文新教材。该教材自2006年秋始在我省推行使用,今年已是第四个年头。在苏教版教材的教学使用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苏教版教材把单一的文选式教材结构改变为跨文本、超文选的块状的教材结构这样一个特点。
  传统的语文教材,虽然也先后发生过几次变化,但始终是单一的文选式结构。一本教材五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四五篇课文,一个单元一种文体,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知识,一个单元一个训练点。初中如此,高中也是如此,形式单一。而苏教版教材跨文本、超文选的块状的教材结构,则不仅给我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有其科学的内涵。“块”,是这一次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新的课程理念。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网”,由“网”到“块”的变化过程。所谓“点”,就是认为语文素养是由一个个知识点构成;所谓“线”是认为语文素养由听说读写四条线构成;所谓“网”是认为语文素养是由网状的双项目标构成。而新的课程理念则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块状的结构,具有很强的模糊性、混沌性,是无法清晰分解的,更是无法合成的。基于这样的认识,苏教版必修教材呈现为一种块状的结构。一个模块(一本书)由几个专题构成,每个专题,由两三个小板块组成,每个板块或者一篇课文,或者两三篇课文不等,以板块为单位组织学习活动。这样的“块”状结构,一方面体现新的语文课程理念,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所谓跨文本、超文选,就是学习材料突破了单一的文本形式,每个专题也不再是单一的文体。这样的安排,既是为了体现语文课程“块”的特点,也有利于更好地整合教材,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价值,拓展教学的空间,丰富教学的形式。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有四种:一是学科取向;二是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三是社会问题取向;四是混合取向。所谓学科取向就是指以学科自身的逻辑为根据,围绕学科核心结构来组织课程的倾向;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是指根据学生的心理结构、围绕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来组织课程的倾向;当课程以适应或改进社会生活为目的,围绕主要的社会问题组织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当课程综合考虑学科逻辑、学生的心理逻辑、当代社会生活问题的时候,就形成了混合取向的课程。混合取向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学校课程本质上是学科知识、学生经验、当代社会生活经验三方面的统一,因为人的经验本身具有整体性,任何从整体中截取部分加以片面强调的做法,对学生的健全发展都是不利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典型的混合取向性教材。
  二、课堂教学导语设计要符合教材的结构特点
  时下,不少教师对苏教版教材还是延续以往单课教学的方式,孤立起来教授课文。
   单篇课文的学习,是板块教学和专题教学的前提。单篇教学得不到落实,整个阅读教学就会架空。因此,必须要扎扎实实进行单篇课文的教学。但这与我们现行教材以人文主题为统领进行组元的初衷相违背。以前单一的文体组元教材,是以语文知识为序的教材,是典型的学科取向,其优势是学生能够掌握系统的语文知识及文学发展脉络,但缺陷也显而易见:由于学科取向教材是以语文知识的逻辑体系建立起来的,代表着成人世界,体现着成人意志,所以容易漠视高中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导致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的盛行;此外,由于语文学科课程有其悠久的逻辑系统和知识结构,学科取向容易导致忽视当下现实生活的不良倾向。
  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体现整体意识。整体意识,也指有些板块的教学,可以根据文本的情况采取跳出单篇将两篇或几篇文本整合起来进行教学的安排。因此,我们在实施教学时必须为体现苏教版教材特有的块状结构模式而使我们的课堂导语有别于以往,要求我们必须在教学中体现整体意识。
  三、苏教版教材导语设计的对策
  理想的导语设计应该是全盘考虑模块、专题、板块、选文之间的衔接性、对比性、互补性、共同点及角度的不同的。
  (1)同一专题不同板块之间的衔接性;
  (2)同一板块不同篇目之间的对比性;
  (3)不同专题之间相近主题的互补性;
  (4)发掘主旨的共同点与切入角度的不同。
  笔者现任教高一语文,学生对这种全局性的导语设计形式感到兴奋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受到来自思考的神奇,学生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将很多知识融会贯通,看来,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的决策,无形中也影响了学生的思维习惯。
  好的导语是优秀的作曲家谱出的一段序曲,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好的导语是架设在教师与学生心灵之间的彩虹桥,呈现出七色的神采,连接着通向语文理想国的神圣殿堂。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苏教版国标本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基本特点及教学建议[J].现代语文,2006.
  [2]魏书生.魏书生精讲学生高效学习法[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3]丁凡.语文必修一教学参考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杨天平,范诗武.课程:跨文化比较的观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
  (永康市综合高中)
其他文献
〔关键词〕心理干预;家庭心理辅导;亲子互动  一、基本情况  六一节刚过,一所农村中心小学的心理老师就打来电话,请求我对该校的一个男孩进行危机后的心理干预。该老师对男孩的情况作了大体的描述:  江××,男,10岁,五年级学生,平时表现良好,学习认真,是公认的乖巧、省心的学生。但近来,他的行为敏感而且偏激,令人非常担心。如,同学不小心碰撞了他就要立即给他道歉,否则他就会很委屈地觉得自己被欺负了。一次
她叫吴胜明,今年86岁。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她就是上海滩有名的千萬富婆,因为走私汽车、合同欺诈等,她被判了死刑,后改为死缓、无期又减刑。最终,她在狱中度过了18年。  因为入狱,丈夫和她离婚,女儿也自杀了。她本想追随女儿而去,但女儿的遗嘱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  2003年8月,70岁的她出狱回到社会,为了实现女儿的遗愿,72岁时她从零开始,再次创业,又成了千万富婆。为女儿9岁生日,她花了20多万
在机械专业的课程中,有一门至关重要的课,它就是机械制图。它是工程界的语言,也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根据教育学理论:学生在学习时,浓厚的兴趣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而在厌烦的情绪下,学习的效率较低。所以,教学应具备一定的方法和艺术,特别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机械制图课较抽象,若将理论教学与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相结合,就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too… to…”句型,无论是在口语中还是在书面语中,“too…to…”句型的使用频率都是很高的。那么,这个句型结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可能大多数人会说:“太……而不能……”。其实不是所有带有“too…to…”结构的句子都表示否定意义,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这种结构就具有肯定的功能,现分析、总结如下。     一、too adj/adv to do     这里too为
關键词:不合理想法;情绪;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1-0026-04  【活动背景】  我校(山东省青岛李沧实验初级中学)最近在学生中开展了MHT心理普查,通过访谈发现,学生的困扰很大一部分来自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合理的想法,这些想法阻碍了他们成长,主要有“我必须考上某某高中”“自从上次物理考砸了,现在每次考试都惧怕这个学科”“如果考不
“君子如玉,触手可温。”一个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人,应该都是我们最想结交的人,这些人的心里总是装着别人,相处起来,让人如沐春风。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其实是相互的,让人舒适的待人之道,并非圆滑世故的手段,反倒是善待自己的基础。  身边曾有一些年轻人,疑惑地问过我:“做人做自己就好了嘛,做一件事如果总在考虑别人舒不舒服,这是不是在有意讨好别人呀?”  可是对于那些优秀的人来说,这并非献媚,而是深植在骨
如果不是那一声“磨剪子锵菜刀”唤起我尘封已久的记忆,我还能想起老屋的胡同吗?  我所熟悉的胡同不幽深,不古朴,也不雅致,它只是城市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前后端详,它像一条游走于陆地上的河流,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瓦房隔离开;左右观望,它又像一根无形的引线串连起每一户的情结。  我小时候,游走的生意人常常在每一條胡同中穿行,他们各具特色的吆喝声极具爆发力地穿过整条胡同,剃头的、卖冰糖葫芦的、卖冰棍的……
〔摘要〕恐惧是儿童正常的情绪体验。视力障碍儿童视力受限,生活经验、认知能力不足,当他们面对陌生环境和事物时,更容易产生恐惧退缩心理。该个案为轻微恐惧症伴随泛化,在全面分析了个案的身心发展特点、家庭和社会影响因素后,将心理辅导的原则、过程和方法渗透于日常生活和教学中,通过家校合作和活动参与等多种方式,个案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恐怖症;泛化;视障儿童;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作为哲学家,斯宾诺莎的伟大毋庸置疑。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辟专章讨论斯宾诺莎思想,将斯宾诺莎哲学作为“一切哲学研究的重要开端”, 甚至进一步断言:“要开始研究哲学,就必须首先做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但斯学具有充分的整体性,理解斯学需完全把握其中的内在整体性。整体性之外,斯学又太过复杂,体系庞大,表达晦涩。“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唯我主義和利他主义—这些所有
摘要:初二女生Q同学,成绩优异,却突然因为不明原因的头晕频繁请假在家休息,表现出厌学症状,母亲因此着急万分,常和女儿发生冲突。辅导中发现,“成绩第一”和“情绪有错”的教育理念使Q同学在家庭中难以通过正常的渠道释放自己的压力,只能在“头晕”的帮助下按下暂停键。心理教师通过叙事家庭疗法,帮助母女看到头晕的意义,发展与头晕不同的支线故事,改善家庭氛围,帮助Q同学逐步摆脱头晕的困扰。  关键词:叙事家庭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