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既能培养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明精神,使学生思维能力向高层次发展,本文从教学实践中提出了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分别是:鼓励学生开阔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理解物理概念、注意利用多种形式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等四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求异思维 认识 理解 创新能力
牛顿、阿基米德、法拉第、奥斯特等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无一不是能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并通过多种途径去解决问题的。历史事实一一印证了在物理科学上,“求异思维”是科学创造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物理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年代,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是教学的趋势,历史的必然,科学发展的需要。
一、鼓励学生开阔思维,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经常地向学生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研究,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灵活。例如98中考题:电路中一个阻值为18欧姆的电阻R,它两端的电压为U,若想使R两端的电压变为1/3U,应给R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教学解答此题时,可启发学生从三个角度来分析,找出解答方法。
解:应串联一个RX的电阻。如右图所示
解法一:欧姆定律解答
解法二:串联电阻特点解答
解法三:串联电路等流分压特点解答
如果要求大部分学生做得面面俱到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题目没有具体数据而进行运算,学生解题更难。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启发思路,让学生从题目的已知和所求入手,从题目重点字眼和作图来分析,结合本题的特点,利用逆向思维推导和等量关系的特点解决此题。教师还要善于设计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小实验来让学生自己去提出各种设想或假设、并尝试,只要符合科学原理,设计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热情地加以鼓励。
二、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理解物理概念,使学生思维能力向高层次发展。
“密度”这一概念,新教材是通过实验求出铁块、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引入,这比旧教材在要求的层次上明显有了提高。对这类表征物质特性的物理概念,如物质的密度()、物质的比热()、导体的电阻()等的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上理解。先让学生认识它们是表征物质特性的,然后进一步从定义入手理解,如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再次引导学生用比值表示来理解,到复习时,将同一类的物理概念加以比较,通过对它们的同异之处来加深理解。这样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分类、比较、形成对物理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学得活,吃得透”,更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螺旋式上升。
三、注意利用多种形式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向“求异思维”方向发展。
在练习、测验、考试中,教师往往习惯出一些课本有现成答案的填空、选择等形式题目。这些题目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牢固有一定的作用,但对考核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是否领会贯通,学生的思维是否灵活、独创,则远远不够,也压抑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长此下去,学生势必走进死记硬背的死胡同。因此,教师可以抓“一题多变,形式不一”来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例如:一只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它受到的重力,它受到的浮力 ,它排开水的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样的一道填空题,教师可将其改为选择题,改为说理题,或者给出具体的数据变成计算题。
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物理科学的每一发现,都是科学工作者在批判继承前人的经验和理论上,大胆地对不正确的观点提出异议中得以实现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大胆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异议。例如:有的学生提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一样的见解,他们认为反正a等于b,则b等于a也应该一样。于是,我举日常生活事例作为说明,如日常中我们说“;甲长得像他的父亲,而不能说甲的父亲长得像甲”一样的道理。这里有着前因后果的关系,入射为因,反射为果,是入射角决定反射角,也就是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说明物理与数学有不同之处,它既要注意“数”的相等,还要注意“理”的通彻。若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千万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压制学生的意见,相反,教师要为学生的观点而感到欣慰,热情地鼓励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独创性。
在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更能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在竞赛中起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明精神,有利于科学的进展,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 求异思维 认识 理解 创新能力
牛顿、阿基米德、法拉第、奥斯特等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无一不是能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并通过多种途径去解决问题的。历史事实一一印证了在物理科学上,“求异思维”是科学创造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物理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年代,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是教学的趋势,历史的必然,科学发展的需要。
一、鼓励学生开阔思维,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经常地向学生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研究,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灵活。例如98中考题:电路中一个阻值为18欧姆的电阻R,它两端的电压为U,若想使R两端的电压变为1/3U,应给R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教学解答此题时,可启发学生从三个角度来分析,找出解答方法。
解:应串联一个RX的电阻。如右图所示
解法一:欧姆定律解答
解法二:串联电阻特点解答
解法三:串联电路等流分压特点解答
如果要求大部分学生做得面面俱到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题目没有具体数据而进行运算,学生解题更难。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启发思路,让学生从题目的已知和所求入手,从题目重点字眼和作图来分析,结合本题的特点,利用逆向思维推导和等量关系的特点解决此题。教师还要善于设计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小实验来让学生自己去提出各种设想或假设、并尝试,只要符合科学原理,设计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热情地加以鼓励。
二、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理解物理概念,使学生思维能力向高层次发展。
“密度”这一概念,新教材是通过实验求出铁块、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引入,这比旧教材在要求的层次上明显有了提高。对这类表征物质特性的物理概念,如物质的密度()、物质的比热()、导体的电阻()等的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上理解。先让学生认识它们是表征物质特性的,然后进一步从定义入手理解,如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再次引导学生用比值表示来理解,到复习时,将同一类的物理概念加以比较,通过对它们的同异之处来加深理解。这样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分类、比较、形成对物理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学得活,吃得透”,更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螺旋式上升。
三、注意利用多种形式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向“求异思维”方向发展。
在练习、测验、考试中,教师往往习惯出一些课本有现成答案的填空、选择等形式题目。这些题目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牢固有一定的作用,但对考核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是否领会贯通,学生的思维是否灵活、独创,则远远不够,也压抑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长此下去,学生势必走进死记硬背的死胡同。因此,教师可以抓“一题多变,形式不一”来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例如:一只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它受到的重力,它受到的浮力 ,它排开水的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样的一道填空题,教师可将其改为选择题,改为说理题,或者给出具体的数据变成计算题。
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物理科学的每一发现,都是科学工作者在批判继承前人的经验和理论上,大胆地对不正确的观点提出异议中得以实现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大胆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异议。例如:有的学生提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一样的见解,他们认为反正a等于b,则b等于a也应该一样。于是,我举日常生活事例作为说明,如日常中我们说“;甲长得像他的父亲,而不能说甲的父亲长得像甲”一样的道理。这里有着前因后果的关系,入射为因,反射为果,是入射角决定反射角,也就是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说明物理与数学有不同之处,它既要注意“数”的相等,还要注意“理”的通彻。若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千万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压制学生的意见,相反,教师要为学生的观点而感到欣慰,热情地鼓励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独创性。
在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更能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在竞赛中起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明精神,有利于科学的进展,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