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这门学科的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以观察、体验为手段,能够使小学生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在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这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保证了每个学生有平等的接受科学教育的权利,而且也反映了现代科学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
一、通过课堂教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然而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并用,要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
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于电磁铁感兴趣的问题:电磁铁能吸哪些物品?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区别?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把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活动的感悟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二、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小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针对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实践来的,再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如我在教学《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时,为了使它们的变化状况更为直观、形象,我特意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每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然后经充分讨论选出最佳探究观察和想象能手。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能主动做好事件的引探,并注意到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与协同作用,使每一小组的同学人人都有事可干,取得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喜人效果。
三、通过电教手段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如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如教学《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时,我设计了一个小课件,开始是家庭中室内空气污染的生活情境动画录像,当放到“灰尘、宠物的毛发”和“空气清新剂”等几个情节时,情景画面让小朋友头脑中出现了一个个的问号,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使学生先得出“室内空气也会被污染”的结论后,再出示一段课件——“珠穆朗玛峰上的垃圾清理活动”:美丽的珠峰在人们眼里是圣洁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最神秘、最美丽的地方之一。我们揭开珠峰神秘面纱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别让她的美丽面容被我们的行为所破坏。学生意识到了珠峰的环保问题,也让我们呼吁全球环境行动,携手保护家园。
四、通过以生活为大背景,寻找科学
科学源自于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科学也不是难事。特别是学习了新的科学知识后,更需要把新知再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需要时间来巩固。老师还必须安排一个“知识回归”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寻找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如在六年级科学《简单机械》一章的学习后,我多次布置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上课时就让学生来汇报了解到的情况。学生在了解和汇报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简单机械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有时省力,有时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方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它不是高深莫测的,而是无比有趣的。
总之,担负科学启蒙任务的小学科学教育,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比获取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它将决定着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追求科学甚至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通过课堂教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然而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并用,要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
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于电磁铁感兴趣的问题:电磁铁能吸哪些物品?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区别?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把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活动的感悟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二、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小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针对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实践来的,再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如我在教学《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时,为了使它们的变化状况更为直观、形象,我特意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每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然后经充分讨论选出最佳探究观察和想象能手。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能主动做好事件的引探,并注意到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与协同作用,使每一小组的同学人人都有事可干,取得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喜人效果。
三、通过电教手段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如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如教学《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时,我设计了一个小课件,开始是家庭中室内空气污染的生活情境动画录像,当放到“灰尘、宠物的毛发”和“空气清新剂”等几个情节时,情景画面让小朋友头脑中出现了一个个的问号,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使学生先得出“室内空气也会被污染”的结论后,再出示一段课件——“珠穆朗玛峰上的垃圾清理活动”:美丽的珠峰在人们眼里是圣洁的象征,它是自然界中最神秘、最美丽的地方之一。我们揭开珠峰神秘面纱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别让她的美丽面容被我们的行为所破坏。学生意识到了珠峰的环保问题,也让我们呼吁全球环境行动,携手保护家园。
四、通过以生活为大背景,寻找科学
科学源自于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科学也不是难事。特别是学习了新的科学知识后,更需要把新知再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需要时间来巩固。老师还必须安排一个“知识回归”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寻找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如在六年级科学《简单机械》一章的学习后,我多次布置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上课时就让学生来汇报了解到的情况。学生在了解和汇报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简单机械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有时省力,有时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方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它不是高深莫测的,而是无比有趣的。
总之,担负科学启蒙任务的小学科学教育,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比获取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它将决定着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追求科学甚至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