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课程改革倡导“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正在被老师们在不断地实践中得诠释。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育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学生培养模式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由此可见,思考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这几年来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和研究体会,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和看法。
一、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当小老师。
在数学课堂上我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数学题,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使他们学到知识,同时,也让他们充分地表现自己,展露自己的本领,通过丰富的实践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这也是创新教育的需要。
1、老师抛砖引玉,学生青出于蓝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新课知识点学习之后,有些孩子掌握的比较好。这时就可以让孩子上讲台模仿老师分析题意,孩子往往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有时候连老师都意想不到。经过手把手,重复的语言训练下,孩子竟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讲台。 有时候学生明明心理明白,但是因语言能力限制,常常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时候,老师可以给出一个范例,学生就能依样画葫芦。例如:例如:有一次,小老师在讲关于正方形的周长时,我向她发出了疑问:“请问小老师,为什么用边长乘以四呢?”她说“因为正方形有四条边”我继续问“我还是不怎么懂?”学生急了,脸涨得通红。我提醒她:“你怎么不考考大家啊?”小老师一下子又来了神气,请了个学生回答:“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根据乘法的意义,相同的加数相加可以变乘法。”我又接着提醒说:“你觉得他回答怎么样?”“好。”“那是不是该表扬他呢?”“你回答的真棒”她自信的看了看我。每到精彩之处,我会带头为这些小老师鼓掌,即便是孩子在展示的时候出现了尴尬的局面,我就及时补充小老师讲述不够完善的地方或不够准确的地方,再让全班学生加以辨析。
2、树立小老师的威信
在数学课堂中,小老师每次展示结束后,我们都会及时总结展示的精彩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存在对孩子的埋怨、指责,更多地是宽容与支持,还有的是在课下的动员工作和展示前的示范,都会做到心平气和、不厌其烦的和孩子做交流与指导,使学生打消对课堂上说错后怕被嘲笑和指责的恐惧与尴尬。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台发言培训,有几个同学的学习能力很强,表现特别优秀,从热烈的掌声中,你能真切的感受到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这种课堂模式。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
小老师在讲台上讲的知识点大多数停留在表面,时常遇到重难点不能突破,教师适时、适当地给予解释或分析,反而更能体现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但没有被淡化和忽略,反而起到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
例如:小老师在讲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会有好多同学举手,学生例举的长方形的计算方法有三种,(1)4+4+6+6=20厘米(2)2×4=8厘米,2×6=12厘米,8+12=20厘米(3)2×4+2×6=20厘米,从而又加大了学生的参与面,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这时候,这时候我从学生的座位上站起来说:我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借助一个长方形的相框,把它斜着拆成两半,就是两个长和宽,两个长和宽相加,根据乘法的意义,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同学们快来试一试吧,最后得出结论,(6+4)×2=20(长+宽)×2= 长方形周长,其实学生的表演欲望很强,我们不能小看他们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只要老师能给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及时实时的鼓励引导孩子,孩子就会不断地带给我们惊喜。
三、在课堂中创造有效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发挥集体的智慧去完成学习任务。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还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小组长是小组的核心,是管理者、组织者,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使每个小组长对自己的小组成员都能认真负责,所以要不时地找小组长个别谈心,赢得组长对自己的信任,让每个小组长深深地体会到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老师对他寄予了多么大的期望,以此来激发他们组织小组学习的热情。小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可以使他们在做“小老师”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自我决定感。并且由于小组学习允许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过程,学生的胜任感和自我效能感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增强。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只要我们努力去思考,就会让孩子们在精彩的数学课堂中自由地学习,快乐地成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老师上课会更加休闲轻松,孩子学得更有趣。
课程改革倡导“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正在被老师们在不断地实践中得诠释。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育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学生培养模式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由此可见,思考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这几年来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和研究体会,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和看法。
一、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当小老师。
在数学课堂上我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数学题,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使他们学到知识,同时,也让他们充分地表现自己,展露自己的本领,通过丰富的实践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这也是创新教育的需要。
1、老师抛砖引玉,学生青出于蓝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新课知识点学习之后,有些孩子掌握的比较好。这时就可以让孩子上讲台模仿老师分析题意,孩子往往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有时候连老师都意想不到。经过手把手,重复的语言训练下,孩子竟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讲台。 有时候学生明明心理明白,但是因语言能力限制,常常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时候,老师可以给出一个范例,学生就能依样画葫芦。例如:例如:有一次,小老师在讲关于正方形的周长时,我向她发出了疑问:“请问小老师,为什么用边长乘以四呢?”她说“因为正方形有四条边”我继续问“我还是不怎么懂?”学生急了,脸涨得通红。我提醒她:“你怎么不考考大家啊?”小老师一下子又来了神气,请了个学生回答:“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根据乘法的意义,相同的加数相加可以变乘法。”我又接着提醒说:“你觉得他回答怎么样?”“好。”“那是不是该表扬他呢?”“你回答的真棒”她自信的看了看我。每到精彩之处,我会带头为这些小老师鼓掌,即便是孩子在展示的时候出现了尴尬的局面,我就及时补充小老师讲述不够完善的地方或不够准确的地方,再让全班学生加以辨析。
2、树立小老师的威信
在数学课堂中,小老师每次展示结束后,我们都会及时总结展示的精彩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存在对孩子的埋怨、指责,更多地是宽容与支持,还有的是在课下的动员工作和展示前的示范,都会做到心平气和、不厌其烦的和孩子做交流与指导,使学生打消对课堂上说错后怕被嘲笑和指责的恐惧与尴尬。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台发言培训,有几个同学的学习能力很强,表现特别优秀,从热烈的掌声中,你能真切的感受到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这种课堂模式。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
小老师在讲台上讲的知识点大多数停留在表面,时常遇到重难点不能突破,教师适时、适当地给予解释或分析,反而更能体现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但没有被淡化和忽略,反而起到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
例如:小老师在讲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会有好多同学举手,学生例举的长方形的计算方法有三种,(1)4+4+6+6=20厘米(2)2×4=8厘米,2×6=12厘米,8+12=20厘米(3)2×4+2×6=20厘米,从而又加大了学生的参与面,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这时候,这时候我从学生的座位上站起来说:我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借助一个长方形的相框,把它斜着拆成两半,就是两个长和宽,两个长和宽相加,根据乘法的意义,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同学们快来试一试吧,最后得出结论,(6+4)×2=20(长+宽)×2= 长方形周长,其实学生的表演欲望很强,我们不能小看他们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只要老师能给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及时实时的鼓励引导孩子,孩子就会不断地带给我们惊喜。
三、在课堂中创造有效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发挥集体的智慧去完成学习任务。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还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小组长是小组的核心,是管理者、组织者,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使每个小组长对自己的小组成员都能认真负责,所以要不时地找小组长个别谈心,赢得组长对自己的信任,让每个小组长深深地体会到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老师对他寄予了多么大的期望,以此来激发他们组织小组学习的热情。小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可以使他们在做“小老师”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自我决定感。并且由于小组学习允许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过程,学生的胜任感和自我效能感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增强。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只要我们努力去思考,就会让孩子们在精彩的数学课堂中自由地学习,快乐地成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老师上课会更加休闲轻松,孩子学得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