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尝试、经历磨练和失误,最终达到成功的过程。下面是我两次执教“角的初步认识”的过程。两次完全不同的教学设计,两种教学效果对比,两轮教学实践反思。希望在课堂教学中就“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这方面,能引起教师的共鸣。
那天风和日丽,学校邀请了数学教研员来校进行听课指导。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一个篮球和一个纸箱,我想请两位同学上来比一比,一个滚球,另一个滚纸箱,看谁先到达终点。”比赛完以后(球先到),我把疑问抛出来了:“你们知道为什么球滚得快而纸箱滚得慢吗?”学生经过思考后认为:“纸箱有角,不好滚;而球是圆的,没角,所以好滚。”紧接着,我又请一名学生上来指出纸箱的角在哪里。本来我以为这样设计既别出心裁,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应该会有不错的教学效果。但随后在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找角”这个环节里,有的学生却指出,剪刀的头、钟的底座甚至是钟面上指针的顶端部分也是“角”。看来有部分学生误认为物体上尖尖的地方就是“角”,我只好停下来一一进行纠正,即费时又费力。
课还在继续。在学生学完角的各部分名称以后,我为了出新意,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给每组发了一个信封,让学生在信封里找一找角。因为信封里根本就没放角,所以不少学生不知所措,方才那种热闹的气氛有所回落。这时有个学生发言才打破了僵局:“我可以把小棒摆成一个角。”受了这位同学的启示,举手的学生才开始多起来。等到学生把角做完后,为了让大家都有表现的机会,我又请学生一个个地上台展示如何“做角”。这里时间用了不少,但学生的表现却比较冷漠,甚至有的学生在别人汇报时乘机讲话。课堂可谓事倍功半。
课后我反复思考这个环节,发现在这里,学生并没有这个“找角—发现无角—做角”的需要,这样设计反而显得多此一举。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要随时关注学生的需要,根据他们的需要去调整教学,不把他们不需要的硬塞给他们。
探索“比较角的大小”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这个环节时,我拿出大小明显不同的两个角问学生:“这两个角哪个大?”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左边的大。”接着我又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显然这个问题问得很多余——角的大小很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来,还需要提问吗?)随后我又拿出两个角(这两个角其实一样大,只是一个角的边较长,另一个角的边较短。)问:“你们认为现在哪个大?”出乎意料,全部学生都认为边长的那个角大,我一时不知该怎么继续下去,课堂上出现了暂时的冷场,教学重难点也没有很顺利地得到突破。
课后我反思这个环节,发现问题就出现在我的提问设计得太小、太细,想牵着学生小心翼翼地往我指定的轨道上走,不敢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索,结果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结果,也未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第二次执教时,我开门见山地就让学生去找一找生活中的“角”。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有的说黑板有角,有的说门有角,还有的学生说买东西时要用五“角”钱……答案五花八门。我顺势而下提出疑问:“同学们刚才找到了很多角,到底你们找的是不是数学上的‘角’呢?”学生的求知欲立刻被激起,这时我再恰到好处地用电脑课件来演示从生活实物抽象出“角”的过程。很多学生恍然大悟:哦!原来这才是数学上的“角”。
这样设计,结合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将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之上,并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时机合理提问。教学清晰、流畅,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为接下来突破“比较角的大小”这个重难点留下了大量的探讨时间。看来,设计并运用“到位”的教学情节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切忌情节不到位后造成学生的思路混乱、教师的顾此失彼。
在教学“动手做角”这个环节时,我直接说:“同学们刚才认识了角,现在我们自己来做一个角吧!说说你想怎么做?”话音刚落,几十双小手立刻高高举起。有的说:“我想用小棒摆一个角。”有的说:“我可以用剪刀剪出一个角。”……这时我情不自禁地说:“你们的办法真多!”然后,我给每组发了许多材料,小棒、吸管、纸片、一个大粘板等,让学生把做好的角都粘在上面并全部挂起来展示。学生看到自己做的角都被展示出来了,情绪非常高涨。
在教学“比较角的大小”这个环节时,我指着粘板上学生先前做好的角,说:“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了很多角,除了材料不同之外,它们还有什么不同?”马上有学生说它们的大小也不同,于是我趁热打铁:“我们刚才认识了角,还做了角,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角的大小,你们认为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这时,我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有的学生说跟角的边长有关,有的说跟角的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允许学生猜想就是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学生猜测后的心理状态是急切盼望得到证实。
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难点以及知识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设计并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那天风和日丽,学校邀请了数学教研员来校进行听课指导。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一个篮球和一个纸箱,我想请两位同学上来比一比,一个滚球,另一个滚纸箱,看谁先到达终点。”比赛完以后(球先到),我把疑问抛出来了:“你们知道为什么球滚得快而纸箱滚得慢吗?”学生经过思考后认为:“纸箱有角,不好滚;而球是圆的,没角,所以好滚。”紧接着,我又请一名学生上来指出纸箱的角在哪里。本来我以为这样设计既别出心裁,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应该会有不错的教学效果。但随后在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找角”这个环节里,有的学生却指出,剪刀的头、钟的底座甚至是钟面上指针的顶端部分也是“角”。看来有部分学生误认为物体上尖尖的地方就是“角”,我只好停下来一一进行纠正,即费时又费力。
课还在继续。在学生学完角的各部分名称以后,我为了出新意,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给每组发了一个信封,让学生在信封里找一找角。因为信封里根本就没放角,所以不少学生不知所措,方才那种热闹的气氛有所回落。这时有个学生发言才打破了僵局:“我可以把小棒摆成一个角。”受了这位同学的启示,举手的学生才开始多起来。等到学生把角做完后,为了让大家都有表现的机会,我又请学生一个个地上台展示如何“做角”。这里时间用了不少,但学生的表现却比较冷漠,甚至有的学生在别人汇报时乘机讲话。课堂可谓事倍功半。
课后我反复思考这个环节,发现在这里,学生并没有这个“找角—发现无角—做角”的需要,这样设计反而显得多此一举。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要随时关注学生的需要,根据他们的需要去调整教学,不把他们不需要的硬塞给他们。
探索“比较角的大小”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这个环节时,我拿出大小明显不同的两个角问学生:“这两个角哪个大?”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左边的大。”接着我又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显然这个问题问得很多余——角的大小很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来,还需要提问吗?)随后我又拿出两个角(这两个角其实一样大,只是一个角的边较长,另一个角的边较短。)问:“你们认为现在哪个大?”出乎意料,全部学生都认为边长的那个角大,我一时不知该怎么继续下去,课堂上出现了暂时的冷场,教学重难点也没有很顺利地得到突破。
课后我反思这个环节,发现问题就出现在我的提问设计得太小、太细,想牵着学生小心翼翼地往我指定的轨道上走,不敢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索,结果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结果,也未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第二次执教时,我开门见山地就让学生去找一找生活中的“角”。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有的说黑板有角,有的说门有角,还有的学生说买东西时要用五“角”钱……答案五花八门。我顺势而下提出疑问:“同学们刚才找到了很多角,到底你们找的是不是数学上的‘角’呢?”学生的求知欲立刻被激起,这时我再恰到好处地用电脑课件来演示从生活实物抽象出“角”的过程。很多学生恍然大悟:哦!原来这才是数学上的“角”。
这样设计,结合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将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之上,并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时机合理提问。教学清晰、流畅,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为接下来突破“比较角的大小”这个重难点留下了大量的探讨时间。看来,设计并运用“到位”的教学情节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切忌情节不到位后造成学生的思路混乱、教师的顾此失彼。
在教学“动手做角”这个环节时,我直接说:“同学们刚才认识了角,现在我们自己来做一个角吧!说说你想怎么做?”话音刚落,几十双小手立刻高高举起。有的说:“我想用小棒摆一个角。”有的说:“我可以用剪刀剪出一个角。”……这时我情不自禁地说:“你们的办法真多!”然后,我给每组发了许多材料,小棒、吸管、纸片、一个大粘板等,让学生把做好的角都粘在上面并全部挂起来展示。学生看到自己做的角都被展示出来了,情绪非常高涨。
在教学“比较角的大小”这个环节时,我指着粘板上学生先前做好的角,说:“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了很多角,除了材料不同之外,它们还有什么不同?”马上有学生说它们的大小也不同,于是我趁热打铁:“我们刚才认识了角,还做了角,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角的大小,你们认为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这时,我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有的学生说跟角的边长有关,有的说跟角的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允许学生猜想就是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学生猜测后的心理状态是急切盼望得到证实。
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难点以及知识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设计并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