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运用标准化、流程式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不注重构建互动性的教学氛围,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消磨。随着新课改教学的浪潮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更为注重让学生参与知识理解、运用过程中。小组合作是新课改浪潮下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为学生提供相对自主的探究氛围,激发他们政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应用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既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合作学习的成就感,也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促进促进学习和教学的良性发展。本文主要从情境导入,创设层次性问题以及开展全面评价的方式,讲授小组合作的具体运用。
  一、巧用情境导入,奠定高效合作效果的基础
  情境导入对合作教学具有奠定性的作用,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开端。因此,教师应注重合作教学之前的情境创设,立足于寻找与学生认知的契合点,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应注重与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衔接,从而聚焦学生关注的基础上,提升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为高效合作教学效果的实现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授“让友谊之树常情”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从学生的认知着眼,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情境,调动他们的合作探究热情。在开课后,教师创设如下的情境,进行导入。情境如下:小明和小冉商量好,在周末一块打篮球。由于小明的奶奶突发脑溢血,突然住院了。当小冉找到小明家时,他发现小冉家没有人。因而小冉很气愤,并埋怨小明。假如你是小明,当你再次见到小冉,你会如何做?小冉是不是不应该原谅小明?因为教师创设的情境,较为接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发言热情。教师抓住此种情境,对本班的学生进行分组,并让学生进行此情景的讨论。如此方式,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小组讨论中,为实现高效化的小组讨论结果,奠定基础。
  二、创设层次问题,保证小组合作的高效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有意识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门槛,让不同成绩层的学生加入到课程教学中来,保证小组合作的高效性。为了达到以上效果,教师可以创设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注重问题设置的由易到难性。此外,层次性问题的设置更加有利于更多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参与更深层次问题的讨论,为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创设条件,从而保证整体合作教学的高效性。
  例如,在讲授“坚持宪法之上”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创设如下的案例:在2017的两会上,由12名学生撰写的《关于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案的提案》获得两会的全票通过。而此提案获得了最佳提案奖。教师根据此案例,并遵循由易到难的设题原则,创设如下的层次性问题:(1)你能从此项提案中,提炼出我国公民所拥有的的那些权利?(2)两会通过学生提案的这个事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何意义?(3)两会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对此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创设较为简单题目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后进生的学习热情,而后两道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难度,也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提供条件,也能让后进生在与其他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增强整体合作的高效性。
  三、开展全面评价,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在合作教学的后期,教师应开展全面性地评价,让学生和教师更为全面地看待整体的合作教学,也为后期合作教学的开展,奠定经验积累,进而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本文中的教学评价具体从以下三个步骤有序执行。步骤一,展示探究成果。教师制定严格的交流模式,保证学生展示成果的有效进行,并鼓励其他学生对分享的成果进行质疑和补充,从而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提升他们运用知识的广度、深度和高度。步骤二,进行组内互评。教师在此过程中,颁发相应的评价表格,让小组内的成员进行客观评价,从而在及时发现和弥补小组合作中的不足,提升合作学习的高效性。步骤三,开展师生评价。教师会鼓励学生对整体的教学,进行评价,并发表他们的学习看法,从而为教师创设更具贴合学生认知的合作教学模式,提供参照。通过对学习成果、教学主体的评价,可以让师生对教学中的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提升合作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运用小组合作法,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给与学生展示他们才华的舞台,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提升他们汲取知识营养的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為了达到更好地合作教学效果,教师应真正从道德与法治的内容着力,分析小组合作在各个教学阶段的作用,创设多样性的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  郁新兰.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10)
  [2]  呼秀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浅论[J].内蒙古教育.2016(0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不断提升,传统文化逐渐“回温”,作为一名高中教师,笔者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能够优化思政教学,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传统文化是人民进行道德教育的“好教材”。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教会学生相应思政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因此,将
期刊
摘 要:为了进一步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改的要求,必须进一步转变教师过去的课堂教学理念,引导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促使教师以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理念来指导完成教学任务。分析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转变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理念的途径,解决过去的课堂教学理念与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理念存在的矛盾。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转变  一、教学理念的内涵  
期刊
摘 要:在教育理念的更新下,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很多新兴的教学方式。针对一个班级中教育背景差异导致的学生接受知识速度不同的问题,分层教学应用而生。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积极探讨多种合理的实施策略,如因材施教,平等的对待学生;循序渐进,给予学生自信;分散资源,由先知带动后知。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语文;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分散资源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将一个班级内的学生按照接受知识能力高低的标准划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阅读能力作为学生语文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言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而且对今后的成长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优化导入过程、掌握阅读方法、加强课外阅读”三个角度入手,具体阐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阅读方法  阅
期刊
摘 要: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学习的方式。  关键词:中学美术;体验性学习;主客体交融;实践  在美术教学中,开展体验性學习的方式多种多样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所以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学质量的提高便成为了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深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处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之下充分吸收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学习小组;实际生活;信息技术  在社会的进步之下,如今现实身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讲究质量,而学生作为
期刊
摘 要: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正是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化的教学收益,已然成为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展开论述,以望进一步深化数学课程改革,促进有效教学目标的更好达成。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自新课改推行以来,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现了出来,由于教师习惯性地将学生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年来的新课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点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然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承担起这一角色,帮助学生转变了学习化学的态度,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學生的化学成绩。其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课程学习中需要重点记住两个概念,而化学反应速率更是贯穿于整个学生时代的数学教学中,通常运用它来指导学生如何便捷地处理化学问题,破解重点难点,解决思维障碍,从而全面的获得对化
期刊
摘 要: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班级的管理效率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很深远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初中课堂实践活动,分别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效率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初中班级;自主管理;价值观;师生关系  提高初中班級管理效率,在我看来,需要我们初中班主任在平时教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新型的数学教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之时,需要让学生成为数学教学课堂的主角,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积极对学生开展有效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每一节数学课堂当中都有所收获,从而不断增强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兴趣激发;信息技术;学科融合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当中,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师进行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