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概念与法则的案例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zhao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概念与法则,并通过案例教学说明了教学数学概念与法则的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对比,以及教学概念与法则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概念法则 案例教学 教学策略
  一、概念与法则的案例
  代数式(字母表示数)概念一直是学生学习代数过程中的难点,有很多学生学过后只能记住代数式的形式特征,不能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代数式的本质在于将未知数和数字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运算。认识这一点,需要有以下四个层次:
  1.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具体的代数式。
  问题一:让学生用火柴棒按下面的方式搭正方形,并请填写好下表(略)。
  问题二:有一些矩形,长是宽的3倍,请填写下表(略)。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同类意义”的数表示的各种关系。
  2.探究阶段,体验代数式中的过程。
  针对活动阶段的情况,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探究:
  ①问题一中的3n+1与具体的数有什么样的关系?
  ②把各具体字母表示的式子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和意义?(需经反复体验、反思,抽象出代数式的特征:一种运算关系;字母表示一类数等。)
  这一阶段还包括列代数式和对代数式求值,可设计下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代数式的特征:
  ①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______册。
  ②温度由t℃下降2℃后是______℃。
  ③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x,那么它的面积是______。
  ④如果买了x平方米的地毯(每平方米a元),又付了y立方米自来水费(每立方米b元),共花去______元钱。
  3.对象阶段,对代数式的形式化表述。
  这一阶段包括建立代数式形式定义、对代数式的化简、合并同类项、因式分解及解方程等运算。学生在进行运算中就意识到运算的对象是形式化的代数式而不是数,代数式本身体现了一种运算结构关系,而不只是运算过程。这一阶段,学生必须理解字母的意义,识别代数式。
  4.图式阶段,建立综合的心理图式。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教学,学生在头脑中应该建立起如下的代数式的心理表征:具体的实例、运算过程、字母表示一类数的数学思想、代数式的定义,并能加以运用。
  二、有理数加法法则
  1.运算操作:计算一个足球队在一场足球比赛时的胜负可能结果的各种不同情形:
  (+3)+(+2)——+5 (-2)+(-1)——-3
  (+3)+(-2)——+1 (-3)+(+2)——-1
  (+3)+ 0——+3 ……
  (其中每个和式中的两个有理数是上、下半场中的得分数。)
  2.探究规律:把以上算式作为整体综合进行特征分析,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加、一个数与零相加等的过程和结果对照总结规律,理解运算意义。
  3.形成对象:把各种规律综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有理数加法法则,并产生有理数和的模式:有理数+有理数=①符号②数值。
  这一阶段还包括按照有理数和的模式及具体的运算律进行任意的有理数和的运算和代数式求值的运算等。
  4.形成图式:有理数加法法则以一种综合的心理图式建立在学生的头脑中,其中有具体的足球比赛的实例、有抽象的操作过程、有完整的运算律和形成的模式。而且通过以后的学习能获得和其他概念、规则的区别与联系。
  三、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对比分析
  与新课改理念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缺少“活动”阶段,对概念的形成过程没有充分体验,学生数学概念的建立靠教师代替快体验、快抽象。反映出的情况有:
  1.过快的抽象过程使得只能有小部分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难以引发全体学生的学习活动,大部分学生理解不了数学概念,只能靠死记硬背。例如学生学习有理数运算很长时间了,还经常出现符号运算错误,这就是学生对有理数运算没有理解而造成的。
  2.由教师代替学生快体验、快抽象出数学概念,即使是能跟随教师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学生,其学习活动也是不连贯的,建构的概念缺乏完整性。例如学生学习了代数式的概念,经常出现a+a+a×2=3a×2、25x-4=21x、5yz-5z=y等错误,这是因为学生“探究”的体验不完整造成的。
  3.学生建构概念的图式层面是学习的最高阶段,在现有教学环境下很多学生难以达到这一层面。例如,为什么要学习解方程?解方程的本质是什么?
  综上所述,数学概念教学应努力通过揭示概念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我们遵循认识规律,注意概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就不难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职晋 浅谈初中数学概念与法则的教学.新课程学习,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3。
  [2]王瑾斌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初中数学教参,陕西教育出版社,2012,8。
其他文献
“预设”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生成”是一个相对于“接受”的说法。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转变的结果。“生成”是一个思考活动的过程,不是借学生之口说老师想说的话。因此,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即如何在一节课中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的火花。
期刊
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认为:具体目标+科学方法+顽强毅力=成功。由此至理名言看出:要想成功,在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备了毅力的前提下,科学的学习方法也至关重要。学习目标好比灯塔,顽强毅力就是达到成功的动力,而科学方法就是正确的捷径。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在通过感恩教育唤醒学生责任意识和激发内在学习动力的基础上,采用六步学习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盲目探索只能是事倍功半。为此提出六步学习法
期刊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对于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  如何根据学科的特点,创设良好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境?笔者根据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信息技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期刊
摘 要:新课改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教师、教材和学生这三大要素,而教师介于教材和学生中间,作用自然不容小觑。因此,本文着重从教师这一要素入手,深入浅出地剖析,希望能给高中语文同仁一些有效启迪。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教师 电化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主 综合素质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崇高事业。当学生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的体验之旅时,教育给予他们的是欢声笑语还是备受苦楚,是凤凰涅槃还是蜕化变质,是破旧立新还是
期刊
摘 要:自教育部推行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化学教师在课改实验工作中热情高涨,积极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研究。但仍有不少化学教师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片面地认为:基础知识少讲或者不讲、探究问题越多、课堂越热闹、教学手段越多、资料越丰富,就越是新课程下的教学,只重视课堂的形式而忽略了课堂的实效,不能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很多同学借助“活跃的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改变。很多教师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死读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为知识的组织者,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思想,体现了新课程新的价值取向。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指导者,因此,语文教学只有以生为本,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就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四个方面来谈谈如何“以生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以生为本 调动 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在初中新版地理教学中运用创新性教学的方法,具体从教材的编写到案例教学,综合运用了创造性教学,达到了超常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 创新教学 案例教学 拓展延伸  现代教学论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传授结构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新版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版试验修订本)从教材结构到教材内容组织,均渗透了创新意识。下面对新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创新意识
期刊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意志旺盛,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学生的心理潜能会得到高效发挥;反之,消极不健康的情感则会使智力活动受到抑制,降低学习效果。学生的情感,最大的特点是直觉性与不稳定性,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而且一旦他们觉得外界事物不合自己的口味,就会变得兴趣索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正是因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具有积累感性认识、引发学生思维、激励学习兴趣、训练动手实践技能、培养优良品格等多种教育教学功能。演示实验因为具有以上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使用尤其广泛。但是演示实验也存在自己的弱点:一是教师演示,学生被动观察;二是实验可见度不一定都很好,导致部分同学看不清仪器和现象;三是学生不能亲手操作,影响到观察的广度和深度。对于见识较多、勇于挑战、好奇心较强的中学生来说,传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