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新角度研究英语教育效益问题, 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快好省地解决英语教育问题的路子,素质教育正是顺应了这一需求。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实施,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课堂活动的组织。
【关键词】 课堂教学;中学英语;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166-02
1 引言
素质教育出台一段时间以来, 我国中学外语教育仍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徘徊, 把学习的目的定位在应试上,考则教,考则学。教学活动都围绕考试而设,学生说不出, 听不懂, 读不会, 写不通, 译不来, 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李岚清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批评英语教育“高投入、低产出”现象。我们必须从新角度研究英语教育效益问题, 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快好省地解决英语教育问题的路子,素质教育正是顺应了这一需求。在英语教育中提倡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我们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吸取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获取各方面有用的信息,参与国际活动,使英语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有力武器。
2 素质教育概述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 英语素质是指人对英语的相对稳定的、内化的、长期起作用的能力和品质。其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2.1社会文化素质。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用英语交际的能力;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英语语言审美能力;自学英语的能力。
2.2心理素质。包括用英语交际的欲望、信心和勇气;对英语语音、语法、词汇、语句、篇章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对英语语法结构、文学作品和语言逻辑问题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英语学习的正确动机、持续的兴趣和坚强的意志。
2.3生理素质。包括语言器官和身体其他器官的良好发育;在言语活动中的灵敏性、准确度和耐力。鉴于以上表述, 英语素质教育就是指对学生进行社会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和品质培养过程中的教育。英语素质教育有以下特点: 一,内涵的时代性。体现了现代工业社会政治、生产和经济对英语人才的的要求。二,对象的个体性。面向全体学生,不用英才教育的模式办整体教育,模糊优等生和后进生的界限,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三,内容的全面性。注重学生社会文化、心理和生理素质的培养, 使之全面发展。四, 方法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发挥特长,使个性发展与提高能力得到和谐统一。
3 课堂教学中的中学英语素质教育
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实施,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课堂活动的组织,因为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最直接获得和体现教学效果的天地。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应紧紧围绕目标、内容、活动这一根主线进行。
3.1 制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学目标应该首先体现育人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就英语学科而言,其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从语言素质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即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和修辞等等,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和社会文化能力。另一方面是指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合作与参与能力和创造力,增进学生一般人文和科学知识,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社会文化、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
综合素质目标与语言素质目标是相辅相成的。首先,我们是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它是语言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助于其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其次,一堂注重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课必然会把较多的时间用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或对语意的表达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参与交流的机会。再次,通过相互交流,学生获得信息的机会和数量也随之增多;而知识的丰富又无疑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听和读)、语意表达能力(说和写)和社会文化能力。
3.2 丰富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
丰富和拓宽英语教学内容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把能否按部就班完成教学进度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而现代教育观则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并把内容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当学生感到老师所教的内容与他们的需求和身心发展相吻合时,这种教学内容才比较容易消化。
对此,教师可以设置有一定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以SEFC Book 2B Unit 16为例,笔者先给出二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1) What does your hometown look like?(2)Describe a city in your province,what does it look like?讨论开始,学生各抒己见,谈论的话题中有一部分是基于课文进行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方,他们在谈论的内容中加入了许多超越了课文的信息。笔者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并不打断他们,让他们继续自己的讨论。踊跃的课堂气氛反馈了这样的信息:90%以上的同学在堂上积极地参与了对问题的讨论,互相交流了自己的见解,不少同学由此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很多同学认为,通过讨论拓宽和加深了对不同地方了解。可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破教材对教学的限制,设置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又适度开放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很有好处的。
3.3 明确英语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
这包括师生之间的交际和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我国哲学界己确认人类有三大活动: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交际活动。前两项活动都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活动,而交际活动则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活动。交际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际。师生构成两个主体,是一种平等、合作、协商的交际关系,其认识和实践的客体都是英语,学生是认识的承担者和实践者,教师也是认识的承担者,只是任务和角色不同而己。学生学习外语,靠学生主动地学,直接与英语信息源(如教材)发生作用;教师则是指导者,助学者和引路人,通过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教学不应该是我教你学,更不是我讲你听,而应该是一种师生双方互动的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学生认识的客体是英语,教师认识的客体则是教学规律。学生认识英语的进展快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依赖于教师对教学规律认识的深浅,而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客观效应,教学双方都在为对方提供信息。
3.4 创造性地应用交际法进行教学。
要做好上述一点,交际法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尤其是情景的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将学生的语言能力引导到更高的一个层面上。交际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从语言的意义和语言的功能出发,结合具体的语言使用来训练和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不仅能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而目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在不同的场合下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交际,并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积极投身到语言的学习中来。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法强调学习者个人经验在课堂学习中的作用,重视语言学习过程,并試图把课堂的语言学习同课外的语言激活运用联系起来,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应该就是一个交际过程,要有丰富的语言活动。
豐富生动的语言活动是实现培养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
途径。例如,SEFC Book 2B Unit19,教材中要求学生学会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反复记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但是,把这一语法点放在真实的生活情形中,学生就能积极参与,活学活用。具体步骤设计如下:
(1)教学示范:
教师:I feel sorry for you. You have come to face an enemy with a heart of stone, who knows neither pity nor mercy.
学生1:What did the teacher say?
学生2: She felt sorry for us. We had come to face an enemy with a heart of stone, who knew neither pity nor mercy.
(2)让学生和老师互换角色练习。
(3)学生之间扮演不同角色,尝试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情景进行表演,练习此语法点。
(4)让学生练习熟悉后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
(5)教师就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观察此句型中时态和人称的变化,并引出如有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也应做相应变化。
(6)让学生能够使用不同场合的句型来表演,加深认识和记忆。
活动只要精心组织,根据阶段要求把时态和人称等方面的情况联系起来进行周密的考虑,找出最佳结合点,保证活动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下面结合此例谈一谈这种教学模式5个基本步骤及其具体操作:
(1)引入(Lead in)。进行有目的的“联旧引新”的复习,创造新情景,旧内容和新信息有机结合并组成文字材料,引发动机,创造期待,以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上例的1,2,3,4步均为“引入”。
(2)启动(Elicitation)。新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师应启而不发,要设计出引人入胜的活动启动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下,通过师生相互交际自然地呈现新的内容。如上例第5步。
(3)输入(Input)。一般可分为两步:首先是打开课本,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信息整体接受;让学生带着问题先听课文录音或者快速阅读,使呈现内容能落实到文字,此步可反复进行,保证学生的信息输入密集、有序和确切。然后是教师的讲解和概括,有重点的讲解能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是信息输入中画龙点睛的一环。
(4)加工(Produce)。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围绕教材重复,回忆教学内容,要力求组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活动以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吸引学生参与。见上例第6步。
(5)输出(Output)。即新旧内容结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组织生动有趣的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上例从去商场买衣服,可以扩展到购物的各个方面,使学生模拟进入各种真实的生活情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4 结语
素质教育是目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题,应试教育要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们只要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和交际法原则,精心组织英语课堂教学,并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就能使英语教学不断升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 C. E. Eckersley.基础英语(Essential English for Foreign Students)[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Z].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3] 陈光旨, 郭道明. 素质概念的泛化与素质教育[J]. 基础教育研究, 1998, (增刊).
[4] 舒达,蒋民好.素质教育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5] 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6] 韦国峰. 试论面向知识经济的基础教育[J]. 基础教育研究, 1998, (增刊) .
All-Competent Education of English in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Activity
【Abstract】All-Competent Education is the way to adapt the resarch on English education efficiency from new perspective and find a new way to solve English education problem which matches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An important poi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ll-competent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is classroom activity.
【Keywords】Classroom activity; Middle school English; all- competent education
【关键词】 课堂教学;中学英语;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166-02
1 引言
素质教育出台一段时间以来, 我国中学外语教育仍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徘徊, 把学习的目的定位在应试上,考则教,考则学。教学活动都围绕考试而设,学生说不出, 听不懂, 读不会, 写不通, 译不来, 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李岚清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批评英语教育“高投入、低产出”现象。我们必须从新角度研究英语教育效益问题, 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快好省地解决英语教育问题的路子,素质教育正是顺应了这一需求。在英语教育中提倡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我们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吸取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获取各方面有用的信息,参与国际活动,使英语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有力武器。
2 素质教育概述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 英语素质是指人对英语的相对稳定的、内化的、长期起作用的能力和品质。其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2.1社会文化素质。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用英语交际的能力;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英语语言审美能力;自学英语的能力。
2.2心理素质。包括用英语交际的欲望、信心和勇气;对英语语音、语法、词汇、语句、篇章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对英语语法结构、文学作品和语言逻辑问题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英语学习的正确动机、持续的兴趣和坚强的意志。
2.3生理素质。包括语言器官和身体其他器官的良好发育;在言语活动中的灵敏性、准确度和耐力。鉴于以上表述, 英语素质教育就是指对学生进行社会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和品质培养过程中的教育。英语素质教育有以下特点: 一,内涵的时代性。体现了现代工业社会政治、生产和经济对英语人才的的要求。二,对象的个体性。面向全体学生,不用英才教育的模式办整体教育,模糊优等生和后进生的界限,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三,内容的全面性。注重学生社会文化、心理和生理素质的培养, 使之全面发展。四, 方法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发挥特长,使个性发展与提高能力得到和谐统一。
3 课堂教学中的中学英语素质教育
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实施,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课堂活动的组织,因为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最直接获得和体现教学效果的天地。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应紧紧围绕目标、内容、活动这一根主线进行。
3.1 制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学目标应该首先体现育人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就英语学科而言,其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从语言素质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即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和修辞等等,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和社会文化能力。另一方面是指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合作与参与能力和创造力,增进学生一般人文和科学知识,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社会文化、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
综合素质目标与语言素质目标是相辅相成的。首先,我们是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它是语言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助于其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其次,一堂注重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课必然会把较多的时间用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或对语意的表达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参与交流的机会。再次,通过相互交流,学生获得信息的机会和数量也随之增多;而知识的丰富又无疑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听和读)、语意表达能力(说和写)和社会文化能力。
3.2 丰富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
丰富和拓宽英语教学内容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把能否按部就班完成教学进度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而现代教育观则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并把内容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当学生感到老师所教的内容与他们的需求和身心发展相吻合时,这种教学内容才比较容易消化。
对此,教师可以设置有一定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以SEFC Book 2B Unit 16为例,笔者先给出二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1) What does your hometown look like?(2)Describe a city in your province,what does it look like?讨论开始,学生各抒己见,谈论的话题中有一部分是基于课文进行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方,他们在谈论的内容中加入了许多超越了课文的信息。笔者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并不打断他们,让他们继续自己的讨论。踊跃的课堂气氛反馈了这样的信息:90%以上的同学在堂上积极地参与了对问题的讨论,互相交流了自己的见解,不少同学由此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很多同学认为,通过讨论拓宽和加深了对不同地方了解。可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破教材对教学的限制,设置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又适度开放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很有好处的。
3.3 明确英语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
这包括师生之间的交际和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我国哲学界己确认人类有三大活动: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交际活动。前两项活动都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活动,而交际活动则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活动。交际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际。师生构成两个主体,是一种平等、合作、协商的交际关系,其认识和实践的客体都是英语,学生是认识的承担者和实践者,教师也是认识的承担者,只是任务和角色不同而己。学生学习外语,靠学生主动地学,直接与英语信息源(如教材)发生作用;教师则是指导者,助学者和引路人,通过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教学不应该是我教你学,更不是我讲你听,而应该是一种师生双方互动的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学生认识的客体是英语,教师认识的客体则是教学规律。学生认识英语的进展快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依赖于教师对教学规律认识的深浅,而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客观效应,教学双方都在为对方提供信息。
3.4 创造性地应用交际法进行教学。
要做好上述一点,交际法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尤其是情景的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将学生的语言能力引导到更高的一个层面上。交际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从语言的意义和语言的功能出发,结合具体的语言使用来训练和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不仅能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而目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在不同的场合下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交际,并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积极投身到语言的学习中来。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法强调学习者个人经验在课堂学习中的作用,重视语言学习过程,并試图把课堂的语言学习同课外的语言激活运用联系起来,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应该就是一个交际过程,要有丰富的语言活动。
豐富生动的语言活动是实现培养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
途径。例如,SEFC Book 2B Unit19,教材中要求学生学会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反复记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但是,把这一语法点放在真实的生活情形中,学生就能积极参与,活学活用。具体步骤设计如下:
(1)教学示范:
教师:I feel sorry for you. You have come to face an enemy with a heart of stone, who knows neither pity nor mercy.
学生1:What did the teacher say?
学生2: She felt sorry for us. We had come to face an enemy with a heart of stone, who knew neither pity nor mercy.
(2)让学生和老师互换角色练习。
(3)学生之间扮演不同角色,尝试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情景进行表演,练习此语法点。
(4)让学生练习熟悉后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
(5)教师就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观察此句型中时态和人称的变化,并引出如有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也应做相应变化。
(6)让学生能够使用不同场合的句型来表演,加深认识和记忆。
活动只要精心组织,根据阶段要求把时态和人称等方面的情况联系起来进行周密的考虑,找出最佳结合点,保证活动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下面结合此例谈一谈这种教学模式5个基本步骤及其具体操作:
(1)引入(Lead in)。进行有目的的“联旧引新”的复习,创造新情景,旧内容和新信息有机结合并组成文字材料,引发动机,创造期待,以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上例的1,2,3,4步均为“引入”。
(2)启动(Elicitation)。新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师应启而不发,要设计出引人入胜的活动启动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下,通过师生相互交际自然地呈现新的内容。如上例第5步。
(3)输入(Input)。一般可分为两步:首先是打开课本,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信息整体接受;让学生带着问题先听课文录音或者快速阅读,使呈现内容能落实到文字,此步可反复进行,保证学生的信息输入密集、有序和确切。然后是教师的讲解和概括,有重点的讲解能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是信息输入中画龙点睛的一环。
(4)加工(Produce)。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围绕教材重复,回忆教学内容,要力求组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活动以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吸引学生参与。见上例第6步。
(5)输出(Output)。即新旧内容结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组织生动有趣的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上例从去商场买衣服,可以扩展到购物的各个方面,使学生模拟进入各种真实的生活情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4 结语
素质教育是目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题,应试教育要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们只要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和交际法原则,精心组织英语课堂教学,并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就能使英语教学不断升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 C. E. Eckersley.基础英语(Essential English for Foreign Students)[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Z].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3] 陈光旨, 郭道明. 素质概念的泛化与素质教育[J]. 基础教育研究, 1998, (增刊).
[4] 舒达,蒋民好.素质教育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5] 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6] 韦国峰. 试论面向知识经济的基础教育[J]. 基础教育研究, 1998, (增刊) .
All-Competent Education of English in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Activity
【Abstract】All-Competent Education is the way to adapt the resarch on English education efficiency from new perspective and find a new way to solve English education problem which matches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An important poi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ll-competent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is classroom activity.
【Keywords】Classroom activity; Middle school English; all- competent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