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所以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由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断发展的,经过“有一定兴趣——产生较大兴趣——稳定的兴趣——成为内心乐趣”这四个阶段。因此,数学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若干举措,以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愿意学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新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如在教学“数序”时,笔者准备了大量色彩艳丽的动物图片作为直观教具,并依次向学生出示。笔者问学生:“你们看这儿有几座美丽的小房子?第一座房子里住着谁?第二座房子里住着谁?第三座房子里住着谁?第四座房子里住着谁?第五座房子里住着谁?”学生很快回答出房子的數量,以及5座房子里分别住着的动物。由此可见,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创设教学情境,并添加一些情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以便他们进入更好的学习状态。
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学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悉心指导学生将静态知识转换为动态探索现象,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
如在教学“6的组成”时,笔者在多媒体上出示了一棵桃树,桃树上面有6个桃子的图片。笔者对学生说道:“小猴摘了桃子,并把桃子装进两个筐子,准备送给朋友,请你们帮它分成两份,好吗?”学生马上兴高采烈地将“桃子”装在两个筐里,说出6可以分成4和2,或者5和1这两种分法。把抽象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三、开展启发教学,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学
创新思维是学习的重要基石,教师可通过联想,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如在教学数字3时,笔者出示了3个气球、3朵花的图片,然后问学生:“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3表示?”学生回答道:“3个人、3个书包、3个班级等。”在认识形状时,笔者出示圆柱体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联想,有的学生说圆柱体像垃圾桶,有的学生说圆柱体像金箍棒,有的学生说圆柱体像小娃娃,有的学生说圆柱体像圆圆的汽车等,学生们积极发言,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四、组织富有童趣的教学游戏,促使学生活泼地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巧妙设计新颖的练习,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情境。如笔者开展“小鸡找家”的游戏,笔者当鸡妈妈,学生当小鸡,鸡妈妈带着小鸡去草地上捉虫。鸡妈妈说:“天快要下雨,小鸡赶快回家。”小鸡们看着自己手上的图片,按照图片去找相同图形的家,比一比谁找得又快又准。通过游戏进行图形分类的强化练习,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优化了教学过程,寓教于乐。
五、加强直观教学,促使学生愉快地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远远不够,要想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和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笔者让每位学生把长方体的牙膏盒六个面都糊上纸,且每两个相对的面糊上一样颜色的纸,让学生先观察长方体的六个面,再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面与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因为动手糊过牙膏盒,又对牙膏盒进行了仔细观察,所以他们能较快说出观察结果。最后,笔者又引导学生观察牙膏盒的其他部分,让学生完整地叙述长方体的特征。在学生叙述的基础上,笔者再使用准确、简明的数学用语进行总结。
又如在教学“同样多,比多,比少”时,笔者利用图像和实物,先出示一幅8个红球的图片,再展示一幅有8个黄球的图片,让学生比较观察红球和黄球的个数。学生得出结果:红球和黄球的个数一样多。然后,笔者利用实物帮助学生建立“比多、比少”的概念。笔者先把6个红球放进一个袋子里,袋子刚好装满,然后取出红球,再放进8个黄球,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放不进去8个红球?”让学生自主总结“大数比小数多,小数比大数少”的道理。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桃花学校)
一、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愿意学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新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如在教学“数序”时,笔者准备了大量色彩艳丽的动物图片作为直观教具,并依次向学生出示。笔者问学生:“你们看这儿有几座美丽的小房子?第一座房子里住着谁?第二座房子里住着谁?第三座房子里住着谁?第四座房子里住着谁?第五座房子里住着谁?”学生很快回答出房子的數量,以及5座房子里分别住着的动物。由此可见,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创设教学情境,并添加一些情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以便他们进入更好的学习状态。
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学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悉心指导学生将静态知识转换为动态探索现象,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
如在教学“6的组成”时,笔者在多媒体上出示了一棵桃树,桃树上面有6个桃子的图片。笔者对学生说道:“小猴摘了桃子,并把桃子装进两个筐子,准备送给朋友,请你们帮它分成两份,好吗?”学生马上兴高采烈地将“桃子”装在两个筐里,说出6可以分成4和2,或者5和1这两种分法。把抽象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三、开展启发教学,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学
创新思维是学习的重要基石,教师可通过联想,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如在教学数字3时,笔者出示了3个气球、3朵花的图片,然后问学生:“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3表示?”学生回答道:“3个人、3个书包、3个班级等。”在认识形状时,笔者出示圆柱体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联想,有的学生说圆柱体像垃圾桶,有的学生说圆柱体像金箍棒,有的学生说圆柱体像小娃娃,有的学生说圆柱体像圆圆的汽车等,学生们积极发言,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四、组织富有童趣的教学游戏,促使学生活泼地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巧妙设计新颖的练习,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情境。如笔者开展“小鸡找家”的游戏,笔者当鸡妈妈,学生当小鸡,鸡妈妈带着小鸡去草地上捉虫。鸡妈妈说:“天快要下雨,小鸡赶快回家。”小鸡们看着自己手上的图片,按照图片去找相同图形的家,比一比谁找得又快又准。通过游戏进行图形分类的强化练习,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优化了教学过程,寓教于乐。
五、加强直观教学,促使学生愉快地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远远不够,要想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和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笔者让每位学生把长方体的牙膏盒六个面都糊上纸,且每两个相对的面糊上一样颜色的纸,让学生先观察长方体的六个面,再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面与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因为动手糊过牙膏盒,又对牙膏盒进行了仔细观察,所以他们能较快说出观察结果。最后,笔者又引导学生观察牙膏盒的其他部分,让学生完整地叙述长方体的特征。在学生叙述的基础上,笔者再使用准确、简明的数学用语进行总结。
又如在教学“同样多,比多,比少”时,笔者利用图像和实物,先出示一幅8个红球的图片,再展示一幅有8个黄球的图片,让学生比较观察红球和黄球的个数。学生得出结果:红球和黄球的个数一样多。然后,笔者利用实物帮助学生建立“比多、比少”的概念。笔者先把6个红球放进一个袋子里,袋子刚好装满,然后取出红球,再放进8个黄球,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放不进去8个红球?”让学生自主总结“大数比小数多,小数比大数少”的道理。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桃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