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展现出教学的低效性,教师的教学模式需要进行相应的革新,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分层异步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它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让所有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这样他们才会积极的表现,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实施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更为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与全面发展,应该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实际的教学需求。分层异步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学习,并且真正的能够从中有所收获,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因而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思考如何有效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一、分层异步教学的概述
分层异步教学,指的是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差异性较强,教师基于此点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标准,同时应用小组学习模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展开针对性指导,并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小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逐渐学会主动研究问题、探讨交流,养成自主学习习惯[1]。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学习数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学生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觉吃力,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水平始终得不到提升。学生的教学活动的主体,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特征,采取分层异步教学法,灵活设计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知识需求,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有助于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分层异步教学法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平衡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有助于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二、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
1.对学生分层
由于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不同、兴趣特点的不同、逻辑思维的不同,在教学中表现出较强的差异性,尤其在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划分,构成学生分层,这也是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关键。通过学生分层划分,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掌握数学概念知识。而后,教师按照其他内外因素影响综合分组,但前提条件是要保护学生的学习信心。比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划分为基础A、中等B、拔高C等不同小组,每组4~6 人;而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剪出与教师同样的左右相同的蝴蝶;最后,教师通过层层引导,在无形中渗透轴对称的知识点,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感,鼓励学生形成合作学习意识。
2.教学任务分层
当学生小组分层后,教师进行教学任务的划分,进而有目的地展開小组指导,同时保证任务布置与每组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同,适合学生发展,进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确保不影响教学时间的前提下进行任务划分,提倡学以致用。学数学教师要掌握每一层学生的学习能力,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时应注意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目标设定过高就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目标过低也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满情绪。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小组,应该设置一些基础性习题;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小组,布置一些探究性问题,循序渐进,逐渐增加任务难度,进而得到整体提升[2]。比如在讲到“认识图形”的时候,在教师对不同的图形进行讲解和分析之后,可以请学生拿出小工具进行多边形的裁剪。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进行多边形的裁剪,尝试多种形式的裁剪。对于成绩一般或者是较差的学生可以采取先裁剪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这种简单的图形,让学习自己体会图形的特点和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另外,还可以对裁剪完成之后的图形作品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3.问题分层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问题意识,学会自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设置分层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大胆提出问题,进而学会以问题为依据找到解决方法,逐步培养,同时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神奇魅力。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发散性、开放性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能够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还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答对问题后的喜悦[3]。例如在讲“盈利问题”时,可让学生进行商店店员的扮演,给不同的学生分发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进行购物,高层的学生可以练习元以及角之间钱币的计算,低层的学生可以采取元之间的加减。与此同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及时进行辅导,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合作互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并将其作为课程中的重要学习资源,通过不断发掘这些内在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体现出集体教学的巨大优势。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具有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合作互助,对问题不断补充和完善,从而解决学习问题。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优带差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4]。
5.分层评价
一直以来,我国教学评价的形式为:不同考试检测展开教学评价,这种考核方式显然不够合理。随着现代化教学的改革,这种评价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并且这种评价形式对于学生而言缺少公正、公平。因此,在教学评价中需要被打破,构建分层评价形式。分层评价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课堂参与性、回答问题率,再加上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确保教学评价的公平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努力达到学习目标。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新课程背景下,通过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根据学生自身个性设定科学的教学方针,有助于增强教学方式的灵活性,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教学设计,做好各个阶段的分层设计,保证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得到提高,实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克礼 .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4):80-81.
[2]李艳玲 .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02):55-56.
[3]刘青岩 .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22.
[4]田景琼 .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16(08):44-45.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实施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更为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与全面发展,应该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实际的教学需求。分层异步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学习,并且真正的能够从中有所收获,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因而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思考如何有效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一、分层异步教学的概述
分层异步教学,指的是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差异性较强,教师基于此点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标准,同时应用小组学习模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展开针对性指导,并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小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逐渐学会主动研究问题、探讨交流,养成自主学习习惯[1]。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学习数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学生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觉吃力,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水平始终得不到提升。学生的教学活动的主体,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特征,采取分层异步教学法,灵活设计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知识需求,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有助于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分层异步教学法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平衡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有助于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二、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
1.对学生分层
由于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不同、兴趣特点的不同、逻辑思维的不同,在教学中表现出较强的差异性,尤其在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划分,构成学生分层,这也是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关键。通过学生分层划分,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掌握数学概念知识。而后,教师按照其他内外因素影响综合分组,但前提条件是要保护学生的学习信心。比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划分为基础A、中等B、拔高C等不同小组,每组4~6 人;而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剪出与教师同样的左右相同的蝴蝶;最后,教师通过层层引导,在无形中渗透轴对称的知识点,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感,鼓励学生形成合作学习意识。
2.教学任务分层
当学生小组分层后,教师进行教学任务的划分,进而有目的地展開小组指导,同时保证任务布置与每组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同,适合学生发展,进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确保不影响教学时间的前提下进行任务划分,提倡学以致用。学数学教师要掌握每一层学生的学习能力,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时应注意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目标设定过高就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目标过低也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满情绪。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小组,应该设置一些基础性习题;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小组,布置一些探究性问题,循序渐进,逐渐增加任务难度,进而得到整体提升[2]。比如在讲到“认识图形”的时候,在教师对不同的图形进行讲解和分析之后,可以请学生拿出小工具进行多边形的裁剪。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进行多边形的裁剪,尝试多种形式的裁剪。对于成绩一般或者是较差的学生可以采取先裁剪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这种简单的图形,让学习自己体会图形的特点和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另外,还可以对裁剪完成之后的图形作品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3.问题分层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问题意识,学会自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设置分层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大胆提出问题,进而学会以问题为依据找到解决方法,逐步培养,同时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神奇魅力。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发散性、开放性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能够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还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答对问题后的喜悦[3]。例如在讲“盈利问题”时,可让学生进行商店店员的扮演,给不同的学生分发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进行购物,高层的学生可以练习元以及角之间钱币的计算,低层的学生可以采取元之间的加减。与此同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及时进行辅导,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合作互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并将其作为课程中的重要学习资源,通过不断发掘这些内在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体现出集体教学的巨大优势。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具有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合作互助,对问题不断补充和完善,从而解决学习问题。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优带差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4]。
5.分层评价
一直以来,我国教学评价的形式为:不同考试检测展开教学评价,这种考核方式显然不够合理。随着现代化教学的改革,这种评价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并且这种评价形式对于学生而言缺少公正、公平。因此,在教学评价中需要被打破,构建分层评价形式。分层评价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课堂参与性、回答问题率,再加上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确保教学评价的公平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努力达到学习目标。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新课程背景下,通过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根据学生自身个性设定科学的教学方针,有助于增强教学方式的灵活性,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教学设计,做好各个阶段的分层设计,保证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得到提高,实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克礼 .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4):80-81.
[2]李艳玲 .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02):55-56.
[3]刘青岩 .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22.
[4]田景琼 .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16(0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