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例乙肝患者的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v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我中心体检的25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于2007年到2009年2月在我中心体检的乙型肝炎病人中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本组25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 都显示有不同指标阳性,其中HBsAg阳性率最高,为94.9%,30岁年龄组更容易患乙肝。结论:乙肝五项是乙型肝炎治疗依据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乙型肝炎;生化检验;乙肝五项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54-01
  
  根据有关资料报导,我国人口的乙型肝炎病毒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乙肝病毒(HBV-DNA)携带率达9.75%。目前,已知HBV的传播途径有多种。乙型肝炎血清标记物之两对半检查仍作为目前临床诊断、治疗、分析和判断乙肝感染者病程及传染性的主要依据之一。我中心于2007年到2009年2月对体检的250例乙肝患者进行了乙肝五项检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选择2007年到2009年2月期间到我中心体检的乙肝患者250例,其中男180例,女70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39.8岁。
  1.2试剂与方法抽取静脉血5ml,经离心沉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期内使用。所有操作及结果判定均按试剂说明书进行,可疑者重复检测,仍阳性者定为阳性。HBV-DNA定量以1.00×103copies/mL为判定阳性的标准,<1.00×103copies/mL判为阴性,>1.00×103copies/mL判为阳性。
  
  2结果
  
  2.1感染情况本组25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 都显示有不同指标阳性。其中HBsAg阳性率最高,为95.6%(239/250),其次抗-HBc阳性率为84.4%(211/250) 。具体情况见表1。
  


  2.2感染者年龄分布本次检测的250例HBV感染者年龄在8-85岁之间,30岁年龄组所占例最高达27.9%,10岁以下及60岁以上年龄组所占比例较低。具体情况见表2。
  
  3讨论
  
  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机体的免疫系统将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应答清除病毒。目前临床上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的主要血清学指标是乙肝五项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在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时,血清中出现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抗-HBcAb),而以后e抗原消失,便出现了e抗体和核心抗体(抗体-HBcAb )。表面抗原长期持续阳性数年甚至终身,这是个典型的慢性乙肝患者。其中抗-HBV一般出现于乙肝患者的恢复期;另外,注射过乙肝疫苗的人,也可以出现抗-HBs阳性。抗-HBc是HBV感染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HBV标志性抗体,在HBV 感染的“窗口期”,抗-HBc往往是唯一可检测出的HBV血清标志物。出现单独HBeAg阳性可能是非典型感染,但很少见。抗-HBe常存在于HBeAg消失和无症状的HBV携带者中,仍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乙型肝炎患者恢复期和机体开始产生免疫力时,血清中可有多种抗体阳性,抗-HBs、抗-HBe和抗-HBc三抗体之间可出现多种组合。另外,HBV 五项指标的检测结果之间一般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往往出现多种组合。本组标本中,HBsAg总阳性239例,占总数的95.6%。而单项HBsAg阳性者才52例,占总数的20.8%。这可以说明两对半检查比单项表面抗原检测意义更大,除能反映乙肝表面抗原的有无外,尚可了解体内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存在组合情况,是否具有传染性,有利于乙肝诊断和预后判定。总之,乙肝五项是乙型肝炎治疗依据的重要指标,我们检验工作者要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尽量使检测结果能反映出体内的真实实际,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服务。
  


   (收稿日期:2009.03.1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服刑人员肺结核影像特点及临床类型。方法:对普查发现的129例肺结核病例拍摄后前位胸片,部分病例加拍侧位片,分析其影像形成的病理机制,病变特点和临床类型。结果:原发性肺结核10例,占7.8%;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例,占1.5%;继发性肺结核70例,占54.3%;结核性胸膜炎47例,占36.4%。结论:服刑人员肺结核以继发性多见,其次为结核性胸膜炎。  [关键词]:肺结核;平片分析;
期刊
[摘要]:手足口病是以手掌、脚掌、口腔黏膜上发生水疱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其中以CoxA16及EV71型最为常见。本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易在夏秋季流行。该病在我市呈小流行趋势的2007年3月-2008年7月部分月份我科共收治,63例手足口病患儿,经精心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取
期刊
[摘要]:将全方位管理模式(OEC)应用于护理管理中,确定护理管理目标,明确护理服务宗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健全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提高了护理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OEC管理模式;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5-0155-02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咽炎片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怯,以AichromBond色谱柱为分离柱,乙腈-0.05%磷酸(1:99)为流动相,273nm为检测波长,柱温为室温。结果:没食子酸在(0.5~50.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2.9%,RSD为0.28%(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含量测定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并研究了其病原菌分布和临床抗生素耐药性状况,为治疗及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收治的21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体温异常、黄疸、精神萎靡等为主。21例血标本中分离出2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5株,药敏试验发现大多数菌株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对头孢菌素类也有不同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吉林省餐饮业食物中毒发生原因及规律,为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有效控制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按时间、地区、季节、场所、致病因素项目对中毒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8年共上报餐饮业食物中毒案件75起,发病2 050人,死亡6人。工地食堂、农村家庭中毒人数18人,分别死亡2人、4人,占死亡人数的33.33%、66.67%。夏、秋季中毒构成较大,分别占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雷尼替丁与麦滋林-S颗粒合用对大鼠胃溃疡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酸灼烧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及雷尼替丁与麦滋林-S颗粒合用组。造模3天后,连续给药7天,处死大鼠,考察各组大鼠胃溃疡面积的变化及给药组的溃疡抑制率。运用One-way ANOVA进行组间多重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雷尼替丁组及复合给药组均使溃疡面积显著缩小(P<0.01),溃疡抑制率分别为76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大脑表浅肿瘤的CT MRI表现并探讨其影像诊断特征。材料和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大脑表浅肿瘤80例,行CT、MRI检查。结果:少枝胶质瘤47例,间变性少枝胶质瘤10例,节细胞胶质瘤15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5例,多形黄色细胞瘤3例。结论:脑浅表肿瘤存在影像特征,CT及MRI对其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少枝胶质细胞瘤;节细胞肿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的疗效差异。结果:采用a-2b干扰素的治疗组的HbsAg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偏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明显差异性。治疗组32例患者,应用干扰素后,发热25例,占78.13%,流感样,症状17例,占53.1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的变化与胰岛素的关系。方法:实验分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优降糖类降糖药,检测血浆内ET-1和Ang-Ⅱ的含量变化。结果:ET-1和Ang-Ⅱ的含量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各项指标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