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lxx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基本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那么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呢?本文以《十里长街送总理》为例,从“初读感知,诱发情感,把握朗读基调;细读理解,诱导情感,揣摩朗读技巧;创设情境,诱达情感,领悟朗读真谛;反复朗读,培养朗读能力”四方面阐述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
  关键词:朗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2-038-010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非常重视。四个学段的阅读部分都率先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教学建议部分也提出:“各個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朗读被认为是贯串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还强调“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的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由此看出,《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朗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活动,更是一种主体的生命活动。朗读与“理解、把握、体验、领悟”等密不可分,朗读不应外在于这些活动形式,而应包孕于这些活动形式。也就是说,朗读在性质上应从属于“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语文实践活动”。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呢?下面以《十里长街送总理》为例,谈谈我的体会。
  一、初读感知,诱发情感,把握朗读基调
  在认定目标后,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表达了首都人民的什么感情?然后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教师表情达意的语调的高低快慢。听完教师的范读后,大多数学生都注意到了教师主要是用缓慢、低沉的语调来朗读的。“缓慢”表达了首都人民对周总理的依依惜别之情。“低沉”表现了首都人民对周总理逝世的无比悲痛心情。这时,我就告诉学生,一篇文章反映的总的思想倾向就是感情基调,朗读一篇文章的主要语调就是朗读基调。朗读基调是由感情基调决定的。要朗读好一篇课文,首先要把握好基调。
  二、细读理解,诱导情感,揣摩朗读技巧
  在感知课文内容,把握全文基调后,我就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运用朗读技巧来表达思想感情。比如,学习“望灵车、忆总理”一段时,当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明确了虽然没人指挥,但人民的心和灵车、和总理紧紧地连在一起,随灵车的移动而移动。因此,虽无人指挥,却比有人指挥还要整齐。从而理解了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衷心爱戴、深切哀悼和永恒怀念的思想感情。那么,如何在朗读中表达这种真挚深沉的爱呢?我先让学生试读,然后再做指导。学生试读时,普遍存在语调一直低下去的倾向。这样的朗读弊病是语调没有变化,悲痛时的低沉也不够强烈。因此,表达感情就不深。这时,我就让学生自由读“忆总理”一层,思考:人们眼望徐徐开来的灵车想到了什么?学生经过讨论,很快地回答了我的问题。我又接着问:人们想到的仅仅是这些吗?如果你是长安街送行队伍中的一员,你会怎样想?以此引导学生思维转入对总理光辉业绩的回忆。通过回忆,促进了学生对总理光辉业绩和平易近人崇高品质的认识,很自然地明白了,这一层要怀着幸福、激动、自豪的感情来读。随着我的范读,学生很流利地、有感情地以相对高亢、激越的语调朗读了“忆总理”一层。“昔日”见总理的幸福,更增添了今天失去总理的悲痛。我又以极其低沉的语调读到:“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走越远,和我们永别了!”此句读罢,语调急剧变化产生的强烈的对比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带着极富感情的语调读了课文,尤其“永别了”三字的颤读声泪俱下,感染力强。这样,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调的恰当变化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引导学生揣摩怎样运用朗读技巧表达感情。
  三、创设情境,诱达情感,领悟朗读真谛
  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感最为强烈。我便在如泣如诉的哀乐声中运用声情并茂的文学语言描绘了人们悲声大放,追着灵车奔跑的感人场景,然后又引导学生看图、联想,做到了如临其境。我再以动情的引读激发学生情感的波涛,学生便在随读中真切地表达出了人民群众对总理的一片敬爱之心和与总理诀别时的悲痛之情。通过引读,让学生明白,只有做到了以情带声,才能做到以声传情。
  四、反复朗读,培养朗读能力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手段,反复的情感朗读,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推动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在本文教学中,我始终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促进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文章内蕴的感情。读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既有教师的范读、引读,又有学生的个别读、集体读、自由读。反复地读,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水平的高低对提高英语成绩至关重要。除了教授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外,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实践中跨越阅读过程中的“cultural shock”,增加文化积累,并拓宽知识面和词汇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阅读能力;课外阅读;拓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69-01  一、利用英
摘要:“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之重点成为既重又难之“焦点”。笔者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习作兴趣、习作的素材,缺乏表达的语言,缺乏写作的基本方法和修改的能力等。  关键词:作文教学;愿写;会写;乐写;爱写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7-060-1  一、拉近学生的
摘要: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合理的英语教学模式,那么,英语教学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当代教学论一致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就英语而言,“教学的实质是交际”,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交际能力,然而交际则要求本身要有足够的词汇量。  关键词:交际;词汇;乐趣;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4-079-2  
摘要: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内容的丰富性,特别是在许多无法用实物教学的课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多媒体教学也存在局限性,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利用。  关键词:多媒体;优越性;激发兴趣;活跃气氛;局限性;动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96-1  一、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摘 要: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朗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语言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英语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听, 说, 读, 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读是前提和基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朗读教学,注重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朗读;英语朗读;朗读能力;朗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41-01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重点由注重学习结果转向注重学习过程,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的教学行为能给学生提供去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和经历的机会,最终有效促进学生教学知识的自主建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以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调查、分析、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方法。如何增强学生探究的自信心和求解问题的耐心,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主动进行决策的兴趣、意识和能
摘要:生活是一个大课堂,生活是数学学科丰富的源泉,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生活问题,体会应用数学的价值。  关键词:数学;生活;应用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7-047-1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激发学生“应用”意识  新的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瓶颈,尤其是面临拆迁的乡镇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更是普遍较低,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笔者作为一个乡镇初中的语文教师,对任教学校的作文教学现状做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代乡镇初中的环境及人文差异,提出对策,把合作教学理念引入作文教学,建立乡镇初中合作式作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作文教学;合作教学;乡镇初中;新课程;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摘 要:学校文化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学校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等学校精神,都是隐性的文化,而学校的物质、制度、行为等则是显性文化。目前,许多学校在文化建设中更多的注重了显性文化,而忽视了隐性文化。其实,实现隐性文化的显性化,才能充分发挥隐性文化的作用;显性文化也只有赋予隐性文化的精神,才能丰富显性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融入;融和;融合;融美  中图分类号:G47
摘要:农村教育的现实让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感到困惑,如:缺少教学经验,不能迅速适应新角色;初涉教坛,新教师教育技能不强,无法立足新的工作岗位;平时课务较多不知如何提升自己。这些困惑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和期待。  关键词:农村;新教师;困惑;期望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12-1  作为一名新教师,这两年每逢学年放假,笔者在盘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