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让农业“膜拜”的地膜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a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时候地理考试会出现关于地膜的试题,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同学,可能很少接触到地膜,因此同学们可能会对这类题感到陌生。接下来,笔者就带同学们了解田野乡间,探究一下为何要给土地穿上一层塑料“衣服”。
  一、地膜为何物
  农用地膜是指直接覆盖于栽培畦或近地面的薄型农膜,一般厚度为0.01—0.015毫米,比普通成年人头发的直径还要薄。薄膜有的直接覆盖在地表,有的以大棚的形式出现,同学们切勿把它们画等号,具体解题时,要注意地膜与大棚之间的区别。
  
  1.地膜与大棚的异同点
  基本上地膜和大棚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塑料。它们都可以起到保温作用,都和大气逆辐射有关。但是相比之下,地膜与地面间的空气少,而大棚中的空气多,所以地膜侧重于通过减少地面辐射的损失来保地温,而大棚则以隔绝热交换的方式来起到保温作用——它們俩就相当于贴身保暖衣与羽绒服的区别。
  地膜与大棚的功能类似,但大棚的使用成本更高。在秦岭—淮河以北的暖温带区域,大棚更适用于冬季的农作物正常生长,而地膜则更多应用在春季播种时。
  不同的是,地膜大多贴在地表。地膜下的作物大多在播种后放置地膜,种子发芽后需要在上方破孔,利于作物后期继续生长。而大棚则用一些支撑物把塑料膜撑起,膜下有更多的空间,大棚内的作物不需要破孔就可以正常生长。
  2.大棚覆膜的原理
  大棚覆膜的原理图
  人们采用大棚和玻璃温室的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它们保暖增温的原理可以参照上图,其实也不难理解,就相当于地理教材上的大气受热过程图。
  大棚温室效应的保暖增温机制主要体现为:
  (1)覆盖物对太阳基本透明,而对温室内地面和物体发射的长波辐射较少透过。
  (2)温室内外的对流热交换被覆盖物切断或大大减少,阻止热量外逸。
  (3)覆盖物使温室内的凝结潜热只能在温室释放。
  (4)温室内使用一些肥料时也会产生保温效应。
  二、为何用地膜
  覆盖地膜可以通过减少地面辐射来实现增温效果,以此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地温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虫害、抑制杂草嫩芽的生长;还可以促进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有机物含量。
  土地穿上这层“衣服”,除“保暖”外还可以“保水”,可以减少因蒸发而造成的水分流失,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再也不怕风吹雨打,可以起到保护表土的作用,而减少雨水的冲刷后,土壤板结的情况也会变少。此外,覆盖地膜还有抑盐保苗和改善光照、利于果实均匀着色等积极作用。
  土地“白色污染”
  凡事有利就有弊,地膜虽然在农业生产中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利用不当也会对环境产生副作用。薄型农膜易碎,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容易造成土地的“白色污染”,不利于再次种植。所以,为减少残膜污染、提高回收率,从2018年5月1日起,农用地膜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始实施,最低厚度从0.008毫米提高到0.01毫米(此标准不适用于可降解地膜)。
  看完文章,同学们对地膜是不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学习地理不只要对教材上的知识点了如指掌,对生活中的地理也要细心观察。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更新知识库,做题时迎刃而解,还能让我们发现地理学科与生活中的乐趣。
其他文献
当年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药学。事实上家人对我的期望一直是学医学,但我胆子太小,惧怕血腥,只好采用“曲线救国”的方法,将药学作为奋斗的方向。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都是必修!  药学专业培养的几乎是一个全才!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所有高中所学的理科课程都排在“必修”一栏,须得我们稳扎稳打,谁敢不从,挂科处理!因此,校园深处往往能听到药学大军的扼腕叹息……很多人也许会问,学药和
期刊
【拓展阅读】  石油行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迁徙史  1859年,美国小镇梯特斯维尔钻成了世界上第一口现代油井,现代石油工业就此拉开序幕。而中国的石油工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才正式开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是在王之涣描绘的这片荒凉悲怆的大漠之中,我们国家的石油行业起步发轫。  我国的石油行业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大迁徙,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石油工人的家。寻找石油往往要行走在荒原戈壁
期刊
职业小贴士  从业者:七海里  从业年限:11年  从业地点:上海→深圳→广州→深圳→成都  一句话感受:忙并快乐着  对口专业:计算机、自动化、电气信息……偏工科类,没有特别针对的专业  从业门槛:应届毕业生亦可,但要求游戏经验比较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能力要求: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强大的执行力  晋升路径:执行策划—核心策划—主策划—制作人  薪资水平:视具体公司而定,游戏大厂的应届毕
期刊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无论是正在求职的应届生,还是已经工作多年的职场人,都面对许多机会和选择。在这些机会面前,有的人从一而终,死心塌地做好当下的事情;有的人则另辟道路,选择改变现状和追求自我。选择太多,不免迷茫,我们或许可以从以下人物的“职场经历”中得到启迪。  政治家冯道:  朝代更迭的“不倒翁”  五代十国更迭,而冯道是“不倒翁”,他的五次“跳槽”,可谓空前绝后。  冯道历仕后唐、后晋、后汉、
期刊
每到季节更替的时候,冷暖变化大,大家就容易感冒发烧。同理,一国经济也会感冒,甚至会历经“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不过不用担心,及时对经济进行调控,还是能够使经济恢复生机、平稳运行的。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如何给经济把脉吧!  一、经济高烧——通货膨胀  经济高烧的明显症状就是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注意这个“货”字,不是指“货物”,而是指“货币”,也就是市场上流通的钱太多了,多到都膨胀了。  那么,通货膨胀最明
期刊
职场小名片  从业者:古岳  从业年限:2018年至今  从业地点:广西南宁市  一句话感受:职场不易,且行且珍惜  对口专业:土木工程类  从业门槛:具备本科学历,土木工程相关专业为优  能力要求:熟悉工程材料工作的相关流程  晋升路径:升为主管或转职当安全总监  薪资水平:5000元/月(城市、企业、学历不同,薪酬不同)  入职提醒:晋升艰难,工作艰辛,三思而后行  “干一项工程,建一座丰碑,
期刊
在一次日常的教室值日工作中,甲、乙两个同学因“谁去倒垃圾”这件事发生了分歧,眼看两个同学就快要吵起来了,一旁的丙同学提议:“你们俩都不要争了,干脆‘石头、剪刀、布’吧。”两个同学欣然同意,友好地解决了这次的争议。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  “石头、剪刀、布”作为猜拳的一种,在中国早有文献记载。根据明代谢肇淛所撰的《五杂俎》一书记载,猜拳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汉朝的手势令与豁拳。《全唐诗》录诗
期刊
职业小贴士  从业者:王佳一  从业年限:8年  从业地点:北京  一句话感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归宿,就让这生长石油的土地成为我们一生不离不弃的温馨家园吧!  对口专业:石油类专业  从业门槛:本科及以上  能力要求:具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平、研发能力,或具有先进的企业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经验的综合能力  晋升路径:初级研究员→业务条线主管→研究室主任  薪资水平: 20万/年  入职提醒:“想做
期刊
现实的耳光  新闻学是一个在国内众多高校都能觅得踪影的万金油专业。作为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我选择成为一名网站编辑,专门搜集博人眼球的新闻,终日与“复制”“粘贴”为伍,在各种狗血、八卦的信息中消磨宝贵的时光。连续几天几夜加班后,我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从昏迷中醒来,我眼前是一片黑暗的世界,对于未来的希望如同一点光亮,若隐若现。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尽管头疼欲裂,我依然不停地追问自己。  出院后,没等老板下
期刊
我们都知道,科举制始创于隋朝,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后逐渐完善,成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在唐朝,要在科举中金榜题名,获得官职,一般须经过这几个阶段——县试、州府试、省试、吏部复试。  在县试之前,你要先走过漫漫求学之路。如果你是官宦人家的子弟,那么可以去中央官学或地方官学上学,也可以在家塾上学。如果你是寒门学子,当然也有机会去地方官学,但首先你得交得起钱,所以你大概率会去村学、坊巷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