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校长提高班、研修班的学习,通过对我区内先进学校的考察,结合平时的管理经验,我认为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做一名合格的校长,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去努力:
一、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我们的学校是社会主义的学校,一个合格的校长,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不得有半点含糊。作为校长一定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有服务意识
管理就是服务。校长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学生、为家长、为老师搞好服务,这已是一种共识。所以,一名好校长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当好师生的公仆,站起来当伞,俯下来做牛,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热爱本职工作,具有敬业奉献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的领导只有精益求精地把教育与教学以及研究和了解儿童这些学校工作中最本质的东西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成为一个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能团结人的教师的教师。如果一位校长真正将满腔热忱和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很自然,他便会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来。
三、要有教育质量意识
校长的工作核心必须是抓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立校之本,是师生的荣誉。一所学校质量的高低,是否有竞争力,关键看这所学校校长的管理能力。要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就必须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还有,校长必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校长如果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不懂教育教学原则、方法,不通晓各科知识及内在规律,很有可能会出现瞎指挥现象。校长的质量意识,应该是一种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质量意识。
四、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
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寻,这就要求校长必须首先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拘泥于旧的一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多种措施,突出素质教育,办出学校特色。校长要不断地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心系学校,立足实际,不怕困难,敢于奋斗,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在自己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才能使学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学校赢得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真正把学校办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
五、要有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水平
从学校管理的实践来看,依照各种教育政策法规及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约束规范教师的行为,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完成,十分重要。古语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是一个集体,更需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使法规政策和各种制度真正行之有效,校长要做遵法守法的模范,在执法时切勿戴变色眼镜。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效完成。
六、要做教师的知心朋友
校长同教师之间不仅是组织领导和被组织领导的关系,还应建立一种和谐、亲密、统一的关系。校长要视教师为知心朋友,心里装着每一个教师。当教师在思想、工作及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校长要尽其所能地热情关怀和帮助;当教师取得了进步和荣誉时,校长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校长只要一心一意为教师着想,教师就会与校长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同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总的来说,要当好一名校长,需要的是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新时期的校长是学校思想的引领者、愿景的设计者、战略的决策者、组织的协调者、公共关系的构筑者。时代赋予校长神圣的责任,作为一校之长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以全新的理念不断开拓出教育的新局面。
一、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我们的学校是社会主义的学校,一个合格的校长,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不得有半点含糊。作为校长一定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有服务意识
管理就是服务。校长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学生、为家长、为老师搞好服务,这已是一种共识。所以,一名好校长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当好师生的公仆,站起来当伞,俯下来做牛,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热爱本职工作,具有敬业奉献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的领导只有精益求精地把教育与教学以及研究和了解儿童这些学校工作中最本质的东西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成为一个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能团结人的教师的教师。如果一位校长真正将满腔热忱和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很自然,他便会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来。
三、要有教育质量意识
校长的工作核心必须是抓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立校之本,是师生的荣誉。一所学校质量的高低,是否有竞争力,关键看这所学校校长的管理能力。要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就必须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还有,校长必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校长如果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不懂教育教学原则、方法,不通晓各科知识及内在规律,很有可能会出现瞎指挥现象。校长的质量意识,应该是一种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质量意识。
四、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
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寻,这就要求校长必须首先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拘泥于旧的一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多种措施,突出素质教育,办出学校特色。校长要不断地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心系学校,立足实际,不怕困难,敢于奋斗,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在自己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才能使学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学校赢得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真正把学校办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
五、要有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水平
从学校管理的实践来看,依照各种教育政策法规及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约束规范教师的行为,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完成,十分重要。古语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是一个集体,更需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使法规政策和各种制度真正行之有效,校长要做遵法守法的模范,在执法时切勿戴变色眼镜。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效完成。
六、要做教师的知心朋友
校长同教师之间不仅是组织领导和被组织领导的关系,还应建立一种和谐、亲密、统一的关系。校长要视教师为知心朋友,心里装着每一个教师。当教师在思想、工作及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校长要尽其所能地热情关怀和帮助;当教师取得了进步和荣誉时,校长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校长只要一心一意为教师着想,教师就会与校长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同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总的来说,要当好一名校长,需要的是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新时期的校长是学校思想的引领者、愿景的设计者、战略的决策者、组织的协调者、公共关系的构筑者。时代赋予校长神圣的责任,作为一校之长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以全新的理念不断开拓出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