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价值观教育”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即以思想情感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等三者相辅相成,进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主要以数学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周密、严谨的科学精神,并使他们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而敢于用批判和质疑的眼光看待问题,进行锲而不舍的思考和探究。最后,要求学生将这种精神品质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待人处事之中,旨在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将从三方面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
一、发挥教师的影响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行为以及情绪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塑造他们的性格、培养他们的习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课堂上,教师饱满的情绪会使学生充满活力,既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又使学生具备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1.做热爱数学的教师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即对数学问题的执着探索和不懈追求。只有教师热爱数学,才能感染学生,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最终使他们明确对数学应怀有的情感和秉持的态度。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融入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既使学生吸取经验和总结教训,又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还培养他们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做颇有修养的教师
高中数学教学不仅展示教师的教学能力,更体现教师的个人修养。例如: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能反映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教学语言的使用能呈现教师的个人魅力。总之,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幽默的语言、耐心的引导和巧妙的设计展现自身的修养,以使学生肃然起敬,并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
二、加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具体有四点:一是以情景为载体的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二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数据说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三是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世界中蕴涵的数学模式,并作出恰切的判断,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树立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四是指点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以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最终较好地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与技巧。总之,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对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识理”
“识理”,即辨认与理解。在数学情景设计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辨认与深入理解。具体而言,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要求他们审视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善于辨认与深入理解的能力。例如,已知y2 3x2-2x=0,求x2 y2的最大值。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会忽视y2=2x-3x2>0中x的取值范围,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将所取得的x值代入y2 3x2-2x=0中,看y的值是否能取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发现问题,更能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总之,培养学生“识理”,即培养他们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使他们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价值观教育”。
2.要求学生“合作”
“合作”不仅是学生必备的意识,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内容,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并以交流、探讨的形式探究学习任务的解决方案,最终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如果不停地往一只空箱子里放东西,箱子会满吗?为什么?”这一问题不仅将数学的抽象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更颇具探究意味,适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交流与探讨,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在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认为箱子一定能被装满,少数学生认为箱子可能不会被装满。后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借助道具进行实验。认为箱子能被装满的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如果将粉笔一根根不停地放进粉笔盒,那么粉笔盒一定能被装满。认为箱子可能不会被装满的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实验:首先,将一支粉笔的一半放入粉笔盒;其次,再放入剩下粉笔的一半,如此循环往复;最后,粉笔盒中最多只放一支粉笔,也就是说,粉笔盒不会被装满。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可在三个层面受益:一是加强了交流与沟通,并使群体关系更为融洽;二是激发了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并体验克服困难的过程;三是强化了合作意识,并树立尊重和依赖他人的信念。
3.磨炼学生的“意志”
磨炼学生的“意志”,即让学生具有挑战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因此,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例如,“挑战极限”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做一些具有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并对正确解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充满趣味的挑战活动,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他们挑战的热情,还使他们具有开动脑筋的不竭动力。磨炼学生的“意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的全程参与、悉心引导:当学生信心不足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耐心不够时,教师要及时调整战术,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三、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反思”不仅在于概括和总结实践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更重要的是吸取教训与总结经验,进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例如,在考试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学生从试题难度、答卷时间安排、答题错误分析(即分析做错题目的原因)和下次目标制定等四个层面进行反思,以便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数学。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既能树立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又能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还能拓宽数学学习的视野,最终明晰数学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具体而言,教师应做好两方面工作。其一,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明细概念以及获得结论的过程中,掌握解题方法,体会数学思想,并逐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而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与崇尚科学的理性精神,最终以周密、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生活。其二,在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空间想象以及推理论证等基本能力,旨在树立他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梁金)
一、发挥教师的影响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行为以及情绪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塑造他们的性格、培养他们的习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课堂上,教师饱满的情绪会使学生充满活力,既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又使学生具备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1.做热爱数学的教师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即对数学问题的执着探索和不懈追求。只有教师热爱数学,才能感染学生,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最终使他们明确对数学应怀有的情感和秉持的态度。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融入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既使学生吸取经验和总结教训,又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还培养他们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做颇有修养的教师
高中数学教学不仅展示教师的教学能力,更体现教师的个人修养。例如: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能反映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教学语言的使用能呈现教师的个人魅力。总之,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幽默的语言、耐心的引导和巧妙的设计展现自身的修养,以使学生肃然起敬,并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
二、加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具体有四点:一是以情景为载体的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二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数据说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三是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世界中蕴涵的数学模式,并作出恰切的判断,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树立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四是指点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以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最终较好地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与技巧。总之,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对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识理”
“识理”,即辨认与理解。在数学情景设计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辨认与深入理解。具体而言,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要求他们审视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善于辨认与深入理解的能力。例如,已知y2 3x2-2x=0,求x2 y2的最大值。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会忽视y2=2x-3x2>0中x的取值范围,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将所取得的x值代入y2 3x2-2x=0中,看y的值是否能取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发现问题,更能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总之,培养学生“识理”,即培养他们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使他们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价值观教育”。
2.要求学生“合作”
“合作”不仅是学生必备的意识,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内容,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并以交流、探讨的形式探究学习任务的解决方案,最终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如果不停地往一只空箱子里放东西,箱子会满吗?为什么?”这一问题不仅将数学的抽象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更颇具探究意味,适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交流与探讨,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在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认为箱子一定能被装满,少数学生认为箱子可能不会被装满。后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借助道具进行实验。认为箱子能被装满的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如果将粉笔一根根不停地放进粉笔盒,那么粉笔盒一定能被装满。认为箱子可能不会被装满的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实验:首先,将一支粉笔的一半放入粉笔盒;其次,再放入剩下粉笔的一半,如此循环往复;最后,粉笔盒中最多只放一支粉笔,也就是说,粉笔盒不会被装满。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可在三个层面受益:一是加强了交流与沟通,并使群体关系更为融洽;二是激发了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并体验克服困难的过程;三是强化了合作意识,并树立尊重和依赖他人的信念。
3.磨炼学生的“意志”
磨炼学生的“意志”,即让学生具有挑战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因此,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例如,“挑战极限”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做一些具有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并对正确解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充满趣味的挑战活动,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他们挑战的热情,还使他们具有开动脑筋的不竭动力。磨炼学生的“意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的全程参与、悉心引导:当学生信心不足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耐心不够时,教师要及时调整战术,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三、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反思”不仅在于概括和总结实践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更重要的是吸取教训与总结经验,进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例如,在考试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学生从试题难度、答卷时间安排、答题错误分析(即分析做错题目的原因)和下次目标制定等四个层面进行反思,以便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数学。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既能树立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又能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还能拓宽数学学习的视野,最终明晰数学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具体而言,教师应做好两方面工作。其一,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明细概念以及获得结论的过程中,掌握解题方法,体会数学思想,并逐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而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与崇尚科学的理性精神,最终以周密、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生活。其二,在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空间想象以及推理论证等基本能力,旨在树立他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