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关于应用题的教学占据了很大的部分。这种题型旨在考察学生的知识综合掌握程度和题意分析能力,是学生六年学习成果的最好检验器。但也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特征,这使得它成为了六年级教学中最大的难点,成为了很多学生前进路上的障碍。因此,对于应用题的教学急需得到改善。本文通过对六年级数学教学实况的分析和对应用题解题模式的研究,提出了几种合理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同行起到一点帮助。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学策略
六年级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有着特殊地位的。在这一阶段,教学更加看重的是学生对过往知识的综合掌握和一系列数学能力的高低,这就使得应用题这种特殊的题型在这一阶段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并成为了很多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继续一些合理的应用题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提升结题能力,克服学习路上的这一困难。从以往的教学实际中来看,一味的单调的习题练习是无法起到很好的作用的,因此教师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从习题练习、解题分析和出题尝试这三个部分同时入手,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体系。
一、结合生活实际,加强习题练习
想要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通过与学生生活情况的结合来展开一系列有条理的习题练习,帮助学生熟悉应用题这种特殊的题型。应用题是一种特殊的题型,它不像其他的题型那样专注于某一知识点或者学生某一项能力的考察,而是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进行综合性的运用。而这样的方式对于没有接触过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难适应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多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对这种题型产生基础的认知。
比如,在“百分数”这一节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熟悉应用题,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各种营养物质标签,出一道应用题。糖是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物质,已知300克牛奶中糖的含量是12.3,200克空心菜中糖的含量是9.2克,问这两种食物哪一种的含糖量更高?这一道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充分利用好所学的知识,先算出两中事食物各自的含糖量,然后在进行百分数比较。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就对应用题的形式有了认知,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二、分析解题步骤,构建解题模板
想要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分析一下应用题的结题步骤,让学生学会从题目中提炼信息,找到解题的方法。在应用题的解答中,对题目的阅读理解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学生获取解题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带领学生分析一些例题,让学生完整地学习一下从阅读题目、提炼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到计算结果这个过程,从而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致的应用题解题模板。这样当学生遇到新的问题时,只要按照这个大致的步骤来就可以了,能够节省学生许多的解题时间。
比如,在“圆柱和圆锥”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进行一个完整例题的分析。在“某种饮料罐的形状为圆柱形,底面直径6.5cm,高为11cm,以4*6的形式恰好放满一个箱子,问这个箱子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这道应用题中,教师要首先带领学生阅读题目,从题目中获取“饮料罐形状、底面直径、高”等有用信息,接下来再结合问题就明白箱子的长宽实际上就是4倍和6倍的圆柱底面直径,而高就是圆柱的高。这样一来,这个问题就解答了出来,而通过这样的详细教学,学生也就学会了解应用题的方法。
三、鼓励学生出题,深化习题理解
想要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教师也要在学生拥有了一定解题能力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出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想要了解一种题型,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成为出题者。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进行一些出题方面的锻炼,让他们站在出题者的角度想一想如果自己想要考察某一知识,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出来。
比如,在“分数混合运算”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循序渐进地鼓励学生出题。在开始环节,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定的信息,让学生自由选择题意和问题的组合,從而组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而在学生能够正确地将信息与问题组合之后,就可以让学生独立地编写一道应用题。在编写完成后,学生要说一下这道题是想要考察哪些知识,都给了一些什么样的条件。这样一来,经过了换位思考,学生对应用题的了解就更加深刻了,解题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首先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熟悉一下应用题的模式;其次要通过完整地解题过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解题思路;最后还要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加深对应用题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吕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J].甘肃教育,2019(19):76.
[2]高玲.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5(30):150-151.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学策略
六年级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有着特殊地位的。在这一阶段,教学更加看重的是学生对过往知识的综合掌握和一系列数学能力的高低,这就使得应用题这种特殊的题型在这一阶段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并成为了很多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继续一些合理的应用题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提升结题能力,克服学习路上的这一困难。从以往的教学实际中来看,一味的单调的习题练习是无法起到很好的作用的,因此教师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从习题练习、解题分析和出题尝试这三个部分同时入手,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体系。
一、结合生活实际,加强习题练习
想要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通过与学生生活情况的结合来展开一系列有条理的习题练习,帮助学生熟悉应用题这种特殊的题型。应用题是一种特殊的题型,它不像其他的题型那样专注于某一知识点或者学生某一项能力的考察,而是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进行综合性的运用。而这样的方式对于没有接触过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难适应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多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对这种题型产生基础的认知。
比如,在“百分数”这一节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熟悉应用题,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各种营养物质标签,出一道应用题。糖是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物质,已知300克牛奶中糖的含量是12.3,200克空心菜中糖的含量是9.2克,问这两种食物哪一种的含糖量更高?这一道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充分利用好所学的知识,先算出两中事食物各自的含糖量,然后在进行百分数比较。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就对应用题的形式有了认知,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二、分析解题步骤,构建解题模板
想要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分析一下应用题的结题步骤,让学生学会从题目中提炼信息,找到解题的方法。在应用题的解答中,对题目的阅读理解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学生获取解题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带领学生分析一些例题,让学生完整地学习一下从阅读题目、提炼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到计算结果这个过程,从而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致的应用题解题模板。这样当学生遇到新的问题时,只要按照这个大致的步骤来就可以了,能够节省学生许多的解题时间。
比如,在“圆柱和圆锥”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进行一个完整例题的分析。在“某种饮料罐的形状为圆柱形,底面直径6.5cm,高为11cm,以4*6的形式恰好放满一个箱子,问这个箱子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这道应用题中,教师要首先带领学生阅读题目,从题目中获取“饮料罐形状、底面直径、高”等有用信息,接下来再结合问题就明白箱子的长宽实际上就是4倍和6倍的圆柱底面直径,而高就是圆柱的高。这样一来,这个问题就解答了出来,而通过这样的详细教学,学生也就学会了解应用题的方法。
三、鼓励学生出题,深化习题理解
想要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教师也要在学生拥有了一定解题能力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出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想要了解一种题型,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成为出题者。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进行一些出题方面的锻炼,让他们站在出题者的角度想一想如果自己想要考察某一知识,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出来。
比如,在“分数混合运算”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循序渐进地鼓励学生出题。在开始环节,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定的信息,让学生自由选择题意和问题的组合,從而组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而在学生能够正确地将信息与问题组合之后,就可以让学生独立地编写一道应用题。在编写完成后,学生要说一下这道题是想要考察哪些知识,都给了一些什么样的条件。这样一来,经过了换位思考,学生对应用题的了解就更加深刻了,解题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首先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熟悉一下应用题的模式;其次要通过完整地解题过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解题思路;最后还要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加深对应用题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吕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J].甘肃教育,2019(19):76.
[2]高玲.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5(30):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