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1 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实现了968 亿总成交额的新纪录。根据《2011年国际艺术市场:艺术品交易25年之观察》,2011年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所占的份额由2010年的23%上升到30%,首次超越此前多年居于冠军的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与古董市场。美国以29%的份额屈居第二,较前一年下降5个百分点,欧盟27个国家所占总份额为34%,下降三个百分点。在欧盟国家中,最大的市场仍是英国,占全球22%,保持季军地位,而第四名的法国所占份额远远落后,仅为6%。.同时,报告指出,全球艺术品市场在2011年得到持续恢复,总成交额上升7个百分点,达到461亿欧元,相对2009年市场危机时上升63%;成交件数也上升5%,达到3680万件。而促使全球艺术品市场恢复的推动力来自于中国拍卖市场的活跃成交和艺术品销售的上升(超过装饰艺术品),特别是现、当代艺术品领域销售的上升。2010年,中国的艺术品和古董拍卖市场激增177%,2011年又继续上升64%,其中现、当代艺术品总成交额占艺术品市场的近70%。
对此,该报告撰稿主编,专业从事艺术和装饰艺术市场研究的文化经济学家、艺术经济学的创始人克莱尔·安德鲁博士表示,“艺术品市场除了规模上的快速扩大外,最近十年,我见证了艺术品市场销售在地域分布上的重大变化,下一个十年将是新兴市场国家对全球经济发展贡献大于发达国家的第一个阶段。”中国市场的强劲推动力来自于快速增长的财富、充足的国内供应和中国艺术品买家的投资性目的。虽然最近的经济危机使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买家都更加谨慎,但中国资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不景气及缺乏其它投资渠道,使中国顾客将大量资金投入艺术品市场作为一种替代性投资。但是,所有的地区在2012年都将面临各自的挑战: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是如何应付市场过热、促使市场更稳定、长期地发展;对于欧洲市场来说,是如何在面临持续调整和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保持竞争力;对于美国来说,作为近年来的一个市场供求中心,是如何应对失去霸主地位的挑战。
“第一”背后的隐患
尽管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与古董市场,但这并未让中国艺术品领域人士欣喜。因为早在去年3月,世界著名艺术市场信息公司Artprice就发布数据并宣布,中国已超越英、美,成为全球第一大文物艺术品交易市场,但当时就有不少人对于其统计的数据产生质疑。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仅仅是最近一个月时间,包括欧洲艺术基金会在内,就有相继5家国内外统计机构发布2011年度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数据报告,而这些数据最高和最低竟相差600多亿元。到底哪个数据更令人信服?让人无从得知。
资料数据显示,今年2月底,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拍协”)发布《2011年中国拍卖行业经营状况分析及2012年展望》的行业蓝皮书,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全年成交额576.2亿元,增幅为45.2%。
3月初,Artprice发布年度艺术品市场报告称,2011年全球艺术品交易额中,中国艺术品交易额达到48亿美元(合人民币约303.36亿元),排名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场的四成,相当于美国和英国交易额的总和。
3月7日,国内知名艺术品市场研究机构雅昌网发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11年)》,提到2011年国内文物艺术品成交总额从2010年的596.53亿元飙升至968.46亿元,同比增长62.35%。
3月14日,国内首个专门以研究国内外艺术市场动态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机构---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披露:2011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总额达到974.5亿元。
对比303.36亿元、576.2亿元、968.46亿元和974.5亿元这些数据,最高和最低相差两倍多,确实难以知晓到底哪个数字更真实地反映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状况。
对于数据的差异彼此较大,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增长的现象是真实的,但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水分过大,可信度较低,其主要原因主要源于各家机构统计口径不一,以及目前中国缺乏自己的权威数据。
除了统计标准不一,如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也是艺术品市场的一大问题。因为,除了拍卖和画廊这些看得见的交易,不少民间交易完全是无形的。可是,即便是拍卖公司的成交额,能否反映市场真实情况也有待考量。在每年的春秋拍中,买家拍下艺术品后不付款的情况时有发生,实际的成交额并没有公布的那么多,这也导致公司已交营业税额与理论上的佣金收入和纳税收入相差极大。而目前来看,短时间内还无法做到统计数据的完全准确。
此外,导致我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数据水分大、拍卖公司屡屡涉嫌假拍、拍假等混乱局面的更深层次原因,是目前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处于极为尴尬的监管环境:拍卖企业需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由商务部门负责核查企业拍卖资质;文物部门负责颁发文物拍卖资质;税务部门负责税收;文化部门负责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这就造成政出多门、监管出现真空。
对此,我们隐约可以察觉到当今我国艺术品市场中所存在的种种隐患,而这些隐患又非互相独立的个体,也非单方面因素所造成,所以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全方位解读这些隐患。
1.从投资的角度看隐患
让我们将目光转到2011年春拍,2011 年中国艺术品春拍屡屡创出“天价”,面对频出的“天价”,一些人看见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繁荣表象的背后,存在着虚假鉴定、虚报成交额、联手做局等行为。但是,在看到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种种失态、脱序的情况同时,更应该看到其背后的市场因素。
仅仅关注“天价”并没有太多的意义,更需要关注的是艺术品背后的买家,这无疑能够显示出投资趋势。从2005 年开始,陆续有投资性和投机性的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这种走向在2006 年到2011 年一直持续着,所以,如今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与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经济政策密不可分。而在2011年经济形势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持续的货币紧缩政策使得大量以投资、投机为目的的资金以及企业收藏性的资金受到很大冲击。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就像我们倒啤酒一样,速度快了,泡沫就会多。中国的拍卖行用十几年的时间,达到了国外同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所达到的规模,这样的成就中伴随着一些隐患是必然的。近年来,随着股市、楼市的清冷,大量的流动资金涌入艺术品市场。买家购买艺术品主要用于投资,“名作”被人为炒作、反复倒手,造成价格飙升。如果听任艺术品泡沫吹大,一下子破裂之后,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能小觑。虽然说,艺术品的价格只是反映供求关系,并不一定就与其艺术价值有关系。但是,我们现在太过关心价格,而忽略价值。一个成熟的艺术品市场一定是波浪型的,退潮的时候,投资者、投机者退去了,真正的藏家才会浮出来。在火热市场的背后,缺少艺术创作的火热作为支撑,也缺乏健全的体制与规范,清醒地看待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行情,理性地进行艺术品投资,对于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或许更加有利。 2.从诚信的角度看隐患
2011 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最贵的玉器,一把所谓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以1.8 亿元起拍,最终在北京一家并不知名的小型拍卖公司以2.2 亿元成交,创下了玉器拍卖新纪录。而后,爆出了这套家具是江苏邳州某玉器作坊,用22 位工人,花了7 个月时间,根据明代的老件仿造而成的。又是一场中国式的拍卖闹剧!
就专业而言,首先,汉代本来就没有凳子,又哪来的高价?稍微有些古代文物常识的人都知道,汉代时还没有适合高坐的凳子,《史记·礼书》记载:“疏房床第几席,所以养体也”,一句话几乎涵盖了汉代所有的坐具。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表明,类似高度的坐具隋唐之后才产生。汉代没有玉凳,更没有与之相配梳妆台。其次,从艺术风格上判断,汉代出土的玉器除了葬玉,如玉衣、玉棺、玉枕之类是实用大小之外,其余的多为小件的陈设器或装饰佩件,从未见同类实际尺寸的玉质家具。然而,就这样一套疑点重重的玉台凳组合,竟能在拍卖行上拍出2.2 亿元的天价。毋庸置疑,这个荒唐的事实背后有着一系列荒唐的营销手段,首先是业内专家的鉴定书。据悉,“汉代玉凳”的定代、定级均出自故宫“权威”老专家出具的鉴定书。凭着这些鉴定书,拍卖公司可以昂头挺胸地宣传拍品:“令人叹为观止”,“极具收藏和历史价值”,天花乱坠,胡吹一通。而购买者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有证书,有天价纪录,有媒体炒作,过几年再转手,或凭此向银行抵押贷款,都能顺利得到。
高价的汉代玉凳事件,上演了一出荒诞的闹剧。而这闹剧折射出的中国目前拍卖市场、鉴定专家、仿古作坊的无序状态和诚信问题,令人汗颜。艺术品最大的优势在于来源的可靠性,而艺术品诚信体系的建立和规范运作,将从根本上解决艺术品市场关于真伪的难题。就全球范围来讲,美国之所以成为艺术品市场最发达、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与它相对完善的法律监管制度以及对投资人利益有效保护的体系关系十分密切。在西方,艺术品造假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某人被发现造假,即使不会判很长的刑期,也一定会经过法律诉讼环节,而且在媒体上公开。在监狱服刑几年之后,这个人以后就再不能再造假了,不仅不能造假,大家都知道他的情况,不会有人再信任他了。但是中国没有这样的机制,所以现在造假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艺术品造假的人太多,这是造成市场混乱的一个特别大的原因。其次,就整个拍卖行业而言,假成交,做假账,假拍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所谓假拍,包括3种情况:拍假,即拍卖赝品;拍卖公司刻意抬高评估价以收取高额佣金;委托方、拍卖方和买受方联手做局制造天价成交额。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假拍的背后,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欺诈、自我炒作、洗钱行贿、贪污等不法行为。就中国目前而言,在这种恶劣的大环境下,国家应该建立机制确保对市场的激励与约束,拍卖机构必须怀着一种严肃、负责的心态去组织策划艺术品的运作,而专家更应该自律,不能因个人利益而损害市场健康,污染社会视听,甚至成为骗局的帮凶。唯有如此,才能在困境中真正改变中国艺术品市场混乱的局面,才能停止其滑向深渊的步伐。
3.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隐患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迅速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新格局转变,市场管理体制、市场体系、经营管理观念等都处于变革与构建的过程中,艺术品市场热点、焦点的增多,矛盾与问题的沉积,使立法问题逐步浮出水面。
法律是被国家赋予的强制性社会规范,而规范的形成与落实需要基础与土壤。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的基础与土壤就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国家一直没有出台有关艺术品机构运营的法规,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处于任意发展、自生自灭的状态。不少有识之士也指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混乱、无序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制度建设的滞后。可以说,政策、法规等问题已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重要难题。
完善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体系不仅是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需要,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与要求,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法制管理的规律与内在要求。当前急需要有一部既能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本概念、立法目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责任承担、责任范围、承担方式和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等问题做出全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又能涵盖和指导中国艺术品市场活动全部内容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艺术品市场法》。
我们认为,我国应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应重点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1.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确权问题。
2.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适用范围问题。
3.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艺术品品质问题。
4.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禁止行为。
5.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交易秩序与规范问题。
6.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中介机构的规范问题。
7.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法律责任问题。
注释:
[1]以上数据均来自于雅昌艺术网艺术品市场监测中心.
[2]陈明.艺术品的商品属性与价格分析[J].东方艺术,2011.
[3]祝君波.艺术品投资的价格决策[J].收藏界,2002.7
[4]孙冰.艺术品市场,跌回2008[J].中国经济周刊,2012.2.6
[5]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亟待立法规范[J].上海证券报,2012.2.3
(作者简介:吕勤娟,女,汉族,安徽阜阳人,馆员,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文物管理所。)
对此,该报告撰稿主编,专业从事艺术和装饰艺术市场研究的文化经济学家、艺术经济学的创始人克莱尔·安德鲁博士表示,“艺术品市场除了规模上的快速扩大外,最近十年,我见证了艺术品市场销售在地域分布上的重大变化,下一个十年将是新兴市场国家对全球经济发展贡献大于发达国家的第一个阶段。”中国市场的强劲推动力来自于快速增长的财富、充足的国内供应和中国艺术品买家的投资性目的。虽然最近的经济危机使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买家都更加谨慎,但中国资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不景气及缺乏其它投资渠道,使中国顾客将大量资金投入艺术品市场作为一种替代性投资。但是,所有的地区在2012年都将面临各自的挑战: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是如何应付市场过热、促使市场更稳定、长期地发展;对于欧洲市场来说,是如何在面临持续调整和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保持竞争力;对于美国来说,作为近年来的一个市场供求中心,是如何应对失去霸主地位的挑战。
“第一”背后的隐患
尽管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与古董市场,但这并未让中国艺术品领域人士欣喜。因为早在去年3月,世界著名艺术市场信息公司Artprice就发布数据并宣布,中国已超越英、美,成为全球第一大文物艺术品交易市场,但当时就有不少人对于其统计的数据产生质疑。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仅仅是最近一个月时间,包括欧洲艺术基金会在内,就有相继5家国内外统计机构发布2011年度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数据报告,而这些数据最高和最低竟相差600多亿元。到底哪个数据更令人信服?让人无从得知。
资料数据显示,今年2月底,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拍协”)发布《2011年中国拍卖行业经营状况分析及2012年展望》的行业蓝皮书,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全年成交额576.2亿元,增幅为45.2%。
3月初,Artprice发布年度艺术品市场报告称,2011年全球艺术品交易额中,中国艺术品交易额达到48亿美元(合人民币约303.36亿元),排名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场的四成,相当于美国和英国交易额的总和。
3月7日,国内知名艺术品市场研究机构雅昌网发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11年)》,提到2011年国内文物艺术品成交总额从2010年的596.53亿元飙升至968.46亿元,同比增长62.35%。
3月14日,国内首个专门以研究国内外艺术市场动态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机构---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披露:2011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总额达到974.5亿元。
对比303.36亿元、576.2亿元、968.46亿元和974.5亿元这些数据,最高和最低相差两倍多,确实难以知晓到底哪个数字更真实地反映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状况。
对于数据的差异彼此较大,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增长的现象是真实的,但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水分过大,可信度较低,其主要原因主要源于各家机构统计口径不一,以及目前中国缺乏自己的权威数据。
除了统计标准不一,如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也是艺术品市场的一大问题。因为,除了拍卖和画廊这些看得见的交易,不少民间交易完全是无形的。可是,即便是拍卖公司的成交额,能否反映市场真实情况也有待考量。在每年的春秋拍中,买家拍下艺术品后不付款的情况时有发生,实际的成交额并没有公布的那么多,这也导致公司已交营业税额与理论上的佣金收入和纳税收入相差极大。而目前来看,短时间内还无法做到统计数据的完全准确。
此外,导致我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数据水分大、拍卖公司屡屡涉嫌假拍、拍假等混乱局面的更深层次原因,是目前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处于极为尴尬的监管环境:拍卖企业需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由商务部门负责核查企业拍卖资质;文物部门负责颁发文物拍卖资质;税务部门负责税收;文化部门负责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这就造成政出多门、监管出现真空。
对此,我们隐约可以察觉到当今我国艺术品市场中所存在的种种隐患,而这些隐患又非互相独立的个体,也非单方面因素所造成,所以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全方位解读这些隐患。
1.从投资的角度看隐患
让我们将目光转到2011年春拍,2011 年中国艺术品春拍屡屡创出“天价”,面对频出的“天价”,一些人看见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繁荣表象的背后,存在着虚假鉴定、虚报成交额、联手做局等行为。但是,在看到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种种失态、脱序的情况同时,更应该看到其背后的市场因素。
仅仅关注“天价”并没有太多的意义,更需要关注的是艺术品背后的买家,这无疑能够显示出投资趋势。从2005 年开始,陆续有投资性和投机性的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这种走向在2006 年到2011 年一直持续着,所以,如今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与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经济政策密不可分。而在2011年经济形势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持续的货币紧缩政策使得大量以投资、投机为目的的资金以及企业收藏性的资金受到很大冲击。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就像我们倒啤酒一样,速度快了,泡沫就会多。中国的拍卖行用十几年的时间,达到了国外同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所达到的规模,这样的成就中伴随着一些隐患是必然的。近年来,随着股市、楼市的清冷,大量的流动资金涌入艺术品市场。买家购买艺术品主要用于投资,“名作”被人为炒作、反复倒手,造成价格飙升。如果听任艺术品泡沫吹大,一下子破裂之后,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能小觑。虽然说,艺术品的价格只是反映供求关系,并不一定就与其艺术价值有关系。但是,我们现在太过关心价格,而忽略价值。一个成熟的艺术品市场一定是波浪型的,退潮的时候,投资者、投机者退去了,真正的藏家才会浮出来。在火热市场的背后,缺少艺术创作的火热作为支撑,也缺乏健全的体制与规范,清醒地看待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行情,理性地进行艺术品投资,对于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或许更加有利。 2.从诚信的角度看隐患
2011 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最贵的玉器,一把所谓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以1.8 亿元起拍,最终在北京一家并不知名的小型拍卖公司以2.2 亿元成交,创下了玉器拍卖新纪录。而后,爆出了这套家具是江苏邳州某玉器作坊,用22 位工人,花了7 个月时间,根据明代的老件仿造而成的。又是一场中国式的拍卖闹剧!
就专业而言,首先,汉代本来就没有凳子,又哪来的高价?稍微有些古代文物常识的人都知道,汉代时还没有适合高坐的凳子,《史记·礼书》记载:“疏房床第几席,所以养体也”,一句话几乎涵盖了汉代所有的坐具。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表明,类似高度的坐具隋唐之后才产生。汉代没有玉凳,更没有与之相配梳妆台。其次,从艺术风格上判断,汉代出土的玉器除了葬玉,如玉衣、玉棺、玉枕之类是实用大小之外,其余的多为小件的陈设器或装饰佩件,从未见同类实际尺寸的玉质家具。然而,就这样一套疑点重重的玉台凳组合,竟能在拍卖行上拍出2.2 亿元的天价。毋庸置疑,这个荒唐的事实背后有着一系列荒唐的营销手段,首先是业内专家的鉴定书。据悉,“汉代玉凳”的定代、定级均出自故宫“权威”老专家出具的鉴定书。凭着这些鉴定书,拍卖公司可以昂头挺胸地宣传拍品:“令人叹为观止”,“极具收藏和历史价值”,天花乱坠,胡吹一通。而购买者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有证书,有天价纪录,有媒体炒作,过几年再转手,或凭此向银行抵押贷款,都能顺利得到。
高价的汉代玉凳事件,上演了一出荒诞的闹剧。而这闹剧折射出的中国目前拍卖市场、鉴定专家、仿古作坊的无序状态和诚信问题,令人汗颜。艺术品最大的优势在于来源的可靠性,而艺术品诚信体系的建立和规范运作,将从根本上解决艺术品市场关于真伪的难题。就全球范围来讲,美国之所以成为艺术品市场最发达、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与它相对完善的法律监管制度以及对投资人利益有效保护的体系关系十分密切。在西方,艺术品造假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某人被发现造假,即使不会判很长的刑期,也一定会经过法律诉讼环节,而且在媒体上公开。在监狱服刑几年之后,这个人以后就再不能再造假了,不仅不能造假,大家都知道他的情况,不会有人再信任他了。但是中国没有这样的机制,所以现在造假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艺术品造假的人太多,这是造成市场混乱的一个特别大的原因。其次,就整个拍卖行业而言,假成交,做假账,假拍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所谓假拍,包括3种情况:拍假,即拍卖赝品;拍卖公司刻意抬高评估价以收取高额佣金;委托方、拍卖方和买受方联手做局制造天价成交额。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假拍的背后,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欺诈、自我炒作、洗钱行贿、贪污等不法行为。就中国目前而言,在这种恶劣的大环境下,国家应该建立机制确保对市场的激励与约束,拍卖机构必须怀着一种严肃、负责的心态去组织策划艺术品的运作,而专家更应该自律,不能因个人利益而损害市场健康,污染社会视听,甚至成为骗局的帮凶。唯有如此,才能在困境中真正改变中国艺术品市场混乱的局面,才能停止其滑向深渊的步伐。
3.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隐患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迅速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新格局转变,市场管理体制、市场体系、经营管理观念等都处于变革与构建的过程中,艺术品市场热点、焦点的增多,矛盾与问题的沉积,使立法问题逐步浮出水面。
法律是被国家赋予的强制性社会规范,而规范的形成与落实需要基础与土壤。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的基础与土壤就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国家一直没有出台有关艺术品机构运营的法规,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处于任意发展、自生自灭的状态。不少有识之士也指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混乱、无序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制度建设的滞后。可以说,政策、法规等问题已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重要难题。
完善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体系不仅是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需要,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与要求,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法制管理的规律与内在要求。当前急需要有一部既能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本概念、立法目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责任承担、责任范围、承担方式和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等问题做出全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又能涵盖和指导中国艺术品市场活动全部内容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艺术品市场法》。
我们认为,我国应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应重点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1.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确权问题。
2.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适用范围问题。
3.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艺术品品质问题。
4.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禁止行为。
5.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交易秩序与规范问题。
6.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中介机构的规范问题。
7.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法律责任问题。
注释:
[1]以上数据均来自于雅昌艺术网艺术品市场监测中心.
[2]陈明.艺术品的商品属性与价格分析[J].东方艺术,2011.
[3]祝君波.艺术品投资的价格决策[J].收藏界,2002.7
[4]孙冰.艺术品市场,跌回2008[J].中国经济周刊,2012.2.6
[5]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亟待立法规范[J].上海证券报,2012.2.3
(作者简介:吕勤娟,女,汉族,安徽阜阳人,馆员,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