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批评是盲校班主任教育学生不可缺少的方法。由于视力缺失,盲生容易出现偏执、偏激、自卑等不良心理。因此,盲校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应注意方式方法,讲究批评艺术,从而达到满意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盲校 班级管理 批评艺术
批评是盲校班主任教育学生不可缺少的方法。恰当地运用批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而不合理的批评会影响师生和谐,甚至伤害学生自尊,导致学生自暴自弃。由于视力缺失,盲生容易出现偏执、偏激、自卑等不良心理。因此,盲校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应注意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从而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一、批语要客观公正,就事论事
当学生出现违规违纪等不良行为时,班主任不要急于批评,要深入了解事实,调查具体情况。通过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不可道听途说,或者凭借个人臆断而盲目批评学生,这样导致批评有失公正,学生对批评不认可,甚至抵触,起不到任何教育效果。
在批评时,班主任要就事论事,不要翻旧账,更不能全面否定学生。即使学生出现多个问题时,也要抓住主要矛盾,找准问题关键,进行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
二、批评要心平气和,循循善诱
学生犯错后,老师往往非常生气,特别是学生的过错对整个班级造成不好影响时。这时,班主任理智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批评时不使用训斥、威胁的口气,也不要用斩钉截铁的语气,不拍桌子,不大声叫嚷等。如果班主任不能心平气和,情绪失控,会使学生产生对抗的逆反心理,起不到教育效果;同时,也有损于班主任的形象,在学生心目当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班主任在批评时要用平等和气的态度,考虑环境条件、时间、场合,设身处地为接受批评的学生着想,保护学生的自尊。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点名批评同学,可以点事不点名,表明批评是对事不对人,这样既照顾到了被批评学生的面子,也能达到教育全班同学的目的。
班主任满怀爱心,满怀理解,用平等和气的态度点明学生的错误,真情感化学生,启迪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自我批评的意识,并能主动改正自己的错误。
三、批评要用词得当,态度严谨
批评时,语言要简洁明了,不要唠唠叨叨,长篇大论。言语千万不可含讽刺、嘲笑、污辱的意思,尤其不能去提学生生理缺陷,切忌出现“瞎”等难听字眼。语言难听,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悲观情绪,伤害学生自尊。有些学生会针对那些刺耳的字眼辩驳起来或耿耿于怀,而忽视老师的批评教育。所以班主任要用词得当,在学生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
要认真对待批评教育,不随便去批评学生。班主任对自己所说出的评语当一回事,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发自内心深处。批评学生是班主任关心他们成长,有责任且乐意帮助他们进步,并且让学生感到老师是期待他受批评的影响而有所改进的。
四、批评要注意引导,灵活转化
一般的批评多半把重点放在“错”的地方,而未指明“对的”应是如何。班主任是学生的引路人,批评时要说明该做的事,指出改正的方向,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思考批评的问题。
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后悔,这时班主任不须批评,而应给予关心和体贴,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
五、批评过后还要多留心观察
1.关注情绪变化,防止过激行为。严厉批评后,班主任按排其他同学关注被批评学生情绪变化,防止意外发生。个别情绪过激的学生可能会出现离校出走、破坏、报复、轻生等不良行为。
2.关注改正错误的情况,及时引导。批评的目的是指出学生出现的错误,并促其改正错误。所以批评结束后,班主任还要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和引导,学生有了进步还要及时表扬。
3.对学生心理安抚,消除感情隔膜。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批评的目的是在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必要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向学生表明为什么要批评,为什么要这样批评,以消除感情上的隔膜。对确属自己认定事实有误或批评过火,要坦诚地表示歉意。但是,批评后一般不要立即找学生解释,否则,不但不利于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还会有损于班主任自己威信,危及以后的教育效果。
总之,批评是手段,教育學生是目的。班主任要“以人为本”,根据盲生的特点,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才能在班级管理中收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盲校 班级管理 批评艺术
批评是盲校班主任教育学生不可缺少的方法。恰当地运用批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而不合理的批评会影响师生和谐,甚至伤害学生自尊,导致学生自暴自弃。由于视力缺失,盲生容易出现偏执、偏激、自卑等不良心理。因此,盲校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应注意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从而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一、批语要客观公正,就事论事
当学生出现违规违纪等不良行为时,班主任不要急于批评,要深入了解事实,调查具体情况。通过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不可道听途说,或者凭借个人臆断而盲目批评学生,这样导致批评有失公正,学生对批评不认可,甚至抵触,起不到任何教育效果。
在批评时,班主任要就事论事,不要翻旧账,更不能全面否定学生。即使学生出现多个问题时,也要抓住主要矛盾,找准问题关键,进行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
二、批评要心平气和,循循善诱
学生犯错后,老师往往非常生气,特别是学生的过错对整个班级造成不好影响时。这时,班主任理智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批评时不使用训斥、威胁的口气,也不要用斩钉截铁的语气,不拍桌子,不大声叫嚷等。如果班主任不能心平气和,情绪失控,会使学生产生对抗的逆反心理,起不到教育效果;同时,也有损于班主任的形象,在学生心目当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班主任在批评时要用平等和气的态度,考虑环境条件、时间、场合,设身处地为接受批评的学生着想,保护学生的自尊。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点名批评同学,可以点事不点名,表明批评是对事不对人,这样既照顾到了被批评学生的面子,也能达到教育全班同学的目的。
班主任满怀爱心,满怀理解,用平等和气的态度点明学生的错误,真情感化学生,启迪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自我批评的意识,并能主动改正自己的错误。
三、批评要用词得当,态度严谨
批评时,语言要简洁明了,不要唠唠叨叨,长篇大论。言语千万不可含讽刺、嘲笑、污辱的意思,尤其不能去提学生生理缺陷,切忌出现“瞎”等难听字眼。语言难听,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悲观情绪,伤害学生自尊。有些学生会针对那些刺耳的字眼辩驳起来或耿耿于怀,而忽视老师的批评教育。所以班主任要用词得当,在学生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
要认真对待批评教育,不随便去批评学生。班主任对自己所说出的评语当一回事,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发自内心深处。批评学生是班主任关心他们成长,有责任且乐意帮助他们进步,并且让学生感到老师是期待他受批评的影响而有所改进的。
四、批评要注意引导,灵活转化
一般的批评多半把重点放在“错”的地方,而未指明“对的”应是如何。班主任是学生的引路人,批评时要说明该做的事,指出改正的方向,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思考批评的问题。
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后悔,这时班主任不须批评,而应给予关心和体贴,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
五、批评过后还要多留心观察
1.关注情绪变化,防止过激行为。严厉批评后,班主任按排其他同学关注被批评学生情绪变化,防止意外发生。个别情绪过激的学生可能会出现离校出走、破坏、报复、轻生等不良行为。
2.关注改正错误的情况,及时引导。批评的目的是指出学生出现的错误,并促其改正错误。所以批评结束后,班主任还要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和引导,学生有了进步还要及时表扬。
3.对学生心理安抚,消除感情隔膜。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批评的目的是在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必要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向学生表明为什么要批评,为什么要这样批评,以消除感情上的隔膜。对确属自己认定事实有误或批评过火,要坦诚地表示歉意。但是,批评后一般不要立即找学生解释,否则,不但不利于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还会有损于班主任自己威信,危及以后的教育效果。
总之,批评是手段,教育學生是目的。班主任要“以人为本”,根据盲生的特点,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才能在班级管理中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