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方法初探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1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教师绞尽脑汁的命题设计,煞费苦心的点拨提示,呕心沥血的精批细改,不厌其烦的优劣评析,教师成了作文教学中的主角;另一方面,学生却习惯地、被动地按老师的意图作文,少不了无中生有,少不了虚情假意,少不了矫揉造作,少不了改头换面……对老师的评语批改,或一看了之,或熟视无睹,对老师的评析,或漫不经心,或充耳不闻。新课标下,变传统的作文模式为:“学生积累材料――师生互动命题――学生快速写作――学生自主批改――学生自由评析――学生结册编集”的写作模式。
  关键词:作文主体作用方法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遵循着:“教师命题点拨——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样的模式。教师绞尽脑汁的命题设计,煞费苦心的点拨提示,呕心沥血的精批细改,不厌其烦的优劣评析,教师成了作文教学中的主角;另一方面,学生却习惯地、被动地按老师的意图作文,少不了无中生有,少不了虚情假意,少不了矫揉造作,少不了改头换面……对老师的评语批改,或一看了之,或熟视无睹,对老师的评析,或漫不经心,或充耳不闻。这种单调呆板的训练方式,没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发掘学生对知识、生活的积累,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感……这样的作文教学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反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望而生畏,或平时消极应付,或考试临时抱佛脚背范文,作文教学步履维艰。
  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教师没有改变传统作文的教学观念,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经念及实践,觉得应变传统的作文模式为:“学生积累材料――师生互动命题――学生快速写作――学生自主批改――学生自由评析――学生结册编集”的写作模式。让学生在作文各环节中体验成功的欢乐,产生强烈的写作兴趣,让教师从沉重的虚耗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時间、精力在作文教学的各环节中适时、巧妙点拨。
  一、学生材料积累
  让学生改变无写作素材或材料陈旧的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一点一滴、持之以恒地积累材料,通过电视等媒体、网络、或留心生活,对身边的材料积累,当然,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积累名特教师整理分类好的写作素材,为我所用,为我所选,每日一则,日积月累。老师需要对这些积累的材料教会学生如何巧妙运用,不囫囵吞枣,不东施效颦。
  二、师生互动命题
  与教材教学同步,教师可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对经典篇目中的不同侧重点命题立意。从而挖掘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新内容。有序训练培养学生习作能力。进而,教师开始征集命题活动,对命题新颖别致、寓意深刻的学生予以表扬,并把这些命题作为该次的习作命题。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为写作环节的积极性奠定了基础。
  三、学生快速写作
  由于命题多来自学生贴身实际,这样的文题能让他们写自己最想说的话,叙自己最想讲的事,抒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树自己认为最正确的观点,评自己对人事物的看法。学生有话可说,想一吐为快,往往下笔千言,一气呵成,从而写出富有生活气息、个性张扬的好文章,变写作中的“愁写”为“乐写”。
  四、学生自主批改
  让学生批改作文的目的,不仅仅是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更主要的是在批改过程中让学生学方法、知得失、明优劣,最终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在学生批改环节中,老师的主导点拨作用同样重要:(1)让学生掌握作文批改的基本方法和使用的修改符号。(2)对学生完成的作文要认真阅读,掌握学生习作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3)作文批改的方式宜灵活多样:或学生自己批改,或同桌之间互相批改,或指定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批改,或印发典型文章让学生一同改等,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往往闪现出智慧的火花。(4)指导学生写批改评语。学生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有了当小老师的感受,有了当好老师的责任和愿望,做事认真负责,批改严格慎重。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活跃了学生思维,达到了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的目的。
  五、学生自由评析
  评析课是学生之间激烈争论,碰撞思想,明辨是非,获益匪浅的时候。评析课上可让学生推荐优秀习作的作者谈构思意图,创作感受,再让学生七嘴八舌地加以评论;可让批改者谈批改文章的可取之处和不足,再由习作者谈对批改的看法,两者往往有一些分歧:批改者力图多找毛病,极尽挑剔;写作者据理力争,寸步不让。“理越辩越明”老师应在恰当的时候加以引导、裁决,主持公道。这样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的和谐交流,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提高了能力,又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和表现欲望。使他们明白作文不是件枯燥乏味的事,作文过程原来这样丰富多彩。
  六、学生结册编集
  学生作文过程中凝聚着学生的汗水和智慧,优秀的习作具有永久的保存价值。让学生编集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整理、收藏劳动成果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当小作家经历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感受成功、喜悦的过程。对收集的作品,学生往往倍加呵护:给集子漂亮的装帧,给集了取一个漂亮的名字,对习作漂亮的誊写甚至打印等。老师应很好地利用这一契机,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发表机会:班黑板报、校园刊物、校园广播稿、网上发表、习作交流、或向刊物投稿等,以刺激、保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打破作文教学的沉闷局面,变作文“要我写”为“我要写”、“我想写”、“我乐写”,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告诉我们:“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
期刊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进一步提高听、说、写的能力的同时,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在对学生的英语测试中,语言最难、内容最深的部分,就是阅读理解;题量最大,分数最高的部分,也是阅读理解。中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不但是高考的要求,也是当今信息社会的
期刊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力更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学生学到的东西就越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法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用兴趣敲开学生心灵的门户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可见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在做
期刊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学习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当高。新课程在农村小学的实施,远比在城市小学困难得多。例如农村的家长素质相对不如城市的高,其中相当一部分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有一些是文盲。虽然也支持孩子学习,但不知如何辅导孩子,或根本没有时间引导孩子,与孩子一块儿学习。再者在农村,从意识上到硬件上还远远无法达到新课程的要求。无论是家庭还是整个社区都缺少一种大语文课堂的氛围。使孩子们课内外的学习发生脱节,
期刊
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课文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句段乃至篇章结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抽象思维变为具体的感知,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艺术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就会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促使学生动手动脑,进入主动学习的境界。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理解课文 
期刊
当今世界正日益受到新的科学技术的冲击。信息科技迅猛发展造成信息量剧增,“知识爆炸”,这就要求21世纪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能力。怎样教育下一代能学会学习,进而学会生存,已经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多次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相比的最大差异∶中国学生虽能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但比美国学生缺乏创造力、
期刊
生物学作为21世纪的热门学科,其学科发展速度、学科内容更新速度日趋加快,生物科学对于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愈见深刻。传统的教学媒体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生物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在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學整合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不当使用,以及使用时机把握不好等原因,出现了明显的误区。    一、形式过于多样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
期刊
中学英语教学中历来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但在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特别是交际能力方面做得很不够,学生尤其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在课堂学习中渴望获得较大的信息量,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然而中学英语作为基础技能性课程,受限与母语差异和词汇量,不少学习材料内容本身的信息量明显滞后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加之教学中语言实践通常远远超过语言理论,机械性识记活动多,课程疲乏值高,矛盾十分突出。高中学生对“童话
期刊
生物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是当前生物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生物》新教材体现出STS教育精神,为生物学教学实施STS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STS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参与,认为学生是未來社会的主人,是社会的一员,应通过各种程序参与到未来社会生活、生产的发展中去。生物学教学实施STS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与他们生活有关的事物入手,并且强调学生亲自参与和充当决策者的角色,一般多采用讨论、探究
期刊
《麻雀》是人教板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八册的第九课。是一篇传播爱的种子,创造构建和谐社会因素的好文章。教学好这篇文章,能使学生在心底萌发爱的信念,理解爱的力量之伟大的同时,自发地产生关爱弱小心关心他人,为构建和谐社会种下一颗坚实的种子。  我教学这篇文章后,感受颇深。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这篇文章比较短小,但意蕴丰富,耐人品味。如果按常规教法,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不易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