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学习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当高。新课程在农村小学的实施,远比在城市小学困难得多。例如农村的家长素质相对不如城市的高,其中相当一部分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有一些是文盲。虽然也支持孩子学习,但不知如何辅导孩子,或根本没有时间引导孩子,与孩子一块儿学习。再者在农村,从意识上到硬件上还远远无法达到新课程的要求。无论是家庭还是整个社区都缺少一种大语文课堂的氛围。使孩子们课内外的学习发生脱节,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得不到有效地巩固、运用。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而学习方式的养成,必须得到教师有效引导、培养,否则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但由于种种原因,”学困生”普遍存在,而且他们作文错别字连篇、病句成堆、叙述空乏。在一些教师眼中,”学困生”是一群不可教的低智群体,认为他们是不可能写好作文的。教师们在教学时还是传统做法,新课程改革似是而非,再加上班级授课制下,有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积累和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过早出现习作障碍,逐渐成为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学困生)。
“学困生”写不好作文几乎成了不争的事实。如何摆脱困境走出低谷?笔者结合自身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与感受,归纳出以下几种导致小学“学困生”习作困难的根本原因,并进行成因分析,提出对策。
困境之一:任意拔高要求,随意功利教作文
调查中发现,学生怕写厌作的情况十分严重。对一个意志、毅力还稚嫩的小学生来说,完成习作只能是应付罢了,自然缺乏应有的愉悦体验,更不会产生神往。课标中提出的“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只能是纸上谈兵。
对三、四年级学生同题习作进行调研,发现教师批改习作要求没多少差异。如人教版三上语文园地六的习作是“向同学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习作也是写一处景物。四上习作要求也是“围绕自己游览过的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分析发现三年级优秀生的写景作文和四年级学生所写的差不多,而且教师评价作文时就是按照优秀生的标准。这样任意拔高,向优秀生看齐,习作指导随意性和功利性让很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逐渐对习作失去兴趣。随意、功利教学只在“技术”上兜圈子,没有触及学生心灵的习作指导,忽视学生乐于表达这一习作状态的养成。尽管“学困生”写得语句生涩,但学生独特的情感与体验,以至真实的想法往往在教师的“看齐”下被封杀。这样一来,学生怎么会把习作当乐事?
对策:降低习作要求,呵護习作热情,鼓励“学困生”乐于表达。
困境之二:生活认识肤浅,缺乏生活源泉
习作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种现象:学生即使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也不见得就有事可写,有情可抒。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电视网络,观光旅游,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同样是一件亲历的素材,有些学生能妙笔生花,而“学困生”照旧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
很多教师也认为作文教学漫无边际,没有规律,主要靠学生的悟性,一味地强调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写,至于怎么读、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写却不甚了了,没有整体计划、合理步骤、科学安排,无视老师主导地位,使“学困生”和优生作文差距越来越大。
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学困生”对生活的认识肤浅,造成了生活源泉的枯竭。学生对生活一定的认识程度和体验程度,才能让生活进入习作之中的根本因素,才是学生习作时有话可写,乐于表达的前提。诚如新课标指出的:“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写作是紧密相关的。当今的小学生,生活日趋安逸,大多父母骄惯。他们对生活的感受程度、敏锐程度也正日趋下降,生活往往不能进入小学生的心灵世界。“学困生”对生活缺乏了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对策:留住生活经验,提高对生活的认识程度,给孩子们架设积淀的桥梁。
困境之三:阅读行为虚化,阅读能力低下
大量阅读已成为当下小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背诵经典诗文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轰轰烈烈。“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从一年级开始就按照学校的要求,每天阅读相应的课外书。但是在大量阅读的背景下,文字背后的意蕴,遣词造句的精妙等精华能被学生吸纳的却少之又少。另外,“学困生”在完成学业后供阅读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这有限的时间,学生大多化在了“快餐文化”(卡通类图书)上。而他们文字作品阅读数量的严重不足,更证实学生阅读行为的虚化。
对策:构建阅读主题,实化阅读行为,确立少而精的阅读起步观。
尽管目前尚缺乏对语文“学困生”问题的系统理论阐述,有关语文教学的理论书刊缺少这方面的资料。从语文教学研究的特点看,目前也只有零星的关于语文“学困生”的学习研究,尚无有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但“学困生”只是暂时学习困难一点,让我们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了,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学困生”的潜能,给他们一片晴朗的天空。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而学习方式的养成,必须得到教师有效引导、培养,否则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但由于种种原因,”学困生”普遍存在,而且他们作文错别字连篇、病句成堆、叙述空乏。在一些教师眼中,”学困生”是一群不可教的低智群体,认为他们是不可能写好作文的。教师们在教学时还是传统做法,新课程改革似是而非,再加上班级授课制下,有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积累和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过早出现习作障碍,逐渐成为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学困生)。
“学困生”写不好作文几乎成了不争的事实。如何摆脱困境走出低谷?笔者结合自身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与感受,归纳出以下几种导致小学“学困生”习作困难的根本原因,并进行成因分析,提出对策。
困境之一:任意拔高要求,随意功利教作文
调查中发现,学生怕写厌作的情况十分严重。对一个意志、毅力还稚嫩的小学生来说,完成习作只能是应付罢了,自然缺乏应有的愉悦体验,更不会产生神往。课标中提出的“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只能是纸上谈兵。
对三、四年级学生同题习作进行调研,发现教师批改习作要求没多少差异。如人教版三上语文园地六的习作是“向同学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习作也是写一处景物。四上习作要求也是“围绕自己游览过的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分析发现三年级优秀生的写景作文和四年级学生所写的差不多,而且教师评价作文时就是按照优秀生的标准。这样任意拔高,向优秀生看齐,习作指导随意性和功利性让很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逐渐对习作失去兴趣。随意、功利教学只在“技术”上兜圈子,没有触及学生心灵的习作指导,忽视学生乐于表达这一习作状态的养成。尽管“学困生”写得语句生涩,但学生独特的情感与体验,以至真实的想法往往在教师的“看齐”下被封杀。这样一来,学生怎么会把习作当乐事?
对策:降低习作要求,呵護习作热情,鼓励“学困生”乐于表达。
困境之二:生活认识肤浅,缺乏生活源泉
习作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种现象:学生即使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也不见得就有事可写,有情可抒。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电视网络,观光旅游,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同样是一件亲历的素材,有些学生能妙笔生花,而“学困生”照旧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
很多教师也认为作文教学漫无边际,没有规律,主要靠学生的悟性,一味地强调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写,至于怎么读、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写却不甚了了,没有整体计划、合理步骤、科学安排,无视老师主导地位,使“学困生”和优生作文差距越来越大。
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学困生”对生活的认识肤浅,造成了生活源泉的枯竭。学生对生活一定的认识程度和体验程度,才能让生活进入习作之中的根本因素,才是学生习作时有话可写,乐于表达的前提。诚如新课标指出的:“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写作是紧密相关的。当今的小学生,生活日趋安逸,大多父母骄惯。他们对生活的感受程度、敏锐程度也正日趋下降,生活往往不能进入小学生的心灵世界。“学困生”对生活缺乏了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对策:留住生活经验,提高对生活的认识程度,给孩子们架设积淀的桥梁。
困境之三:阅读行为虚化,阅读能力低下
大量阅读已成为当下小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背诵经典诗文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轰轰烈烈。“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从一年级开始就按照学校的要求,每天阅读相应的课外书。但是在大量阅读的背景下,文字背后的意蕴,遣词造句的精妙等精华能被学生吸纳的却少之又少。另外,“学困生”在完成学业后供阅读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这有限的时间,学生大多化在了“快餐文化”(卡通类图书)上。而他们文字作品阅读数量的严重不足,更证实学生阅读行为的虚化。
对策:构建阅读主题,实化阅读行为,确立少而精的阅读起步观。
尽管目前尚缺乏对语文“学困生”问题的系统理论阐述,有关语文教学的理论书刊缺少这方面的资料。从语文教学研究的特点看,目前也只有零星的关于语文“学困生”的学习研究,尚无有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但“学困生”只是暂时学习困难一点,让我们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了,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学困生”的潜能,给他们一片晴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