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的思考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o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学习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当高。新课程在农村小学的实施,远比在城市小学困难得多。例如农村的家长素质相对不如城市的高,其中相当一部分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有一些是文盲。虽然也支持孩子学习,但不知如何辅导孩子,或根本没有时间引导孩子,与孩子一块儿学习。再者在农村,从意识上到硬件上还远远无法达到新课程的要求。无论是家庭还是整个社区都缺少一种大语文课堂的氛围。使孩子们课内外的学习发生脱节,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得不到有效地巩固、运用。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而学习方式的养成,必须得到教师有效引导、培养,否则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但由于种种原因,”学困生”普遍存在,而且他们作文错别字连篇、病句成堆、叙述空乏。在一些教师眼中,”学困生”是一群不可教的低智群体,认为他们是不可能写好作文的。教师们在教学时还是传统做法,新课程改革似是而非,再加上班级授课制下,有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积累和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过早出现习作障碍,逐渐成为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学困生)。
  “学困生”写不好作文几乎成了不争的事实。如何摆脱困境走出低谷?笔者结合自身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与感受,归纳出以下几种导致小学“学困生”习作困难的根本原因,并进行成因分析,提出对策。
  困境之一:任意拔高要求,随意功利教作文
  调查中发现,学生怕写厌作的情况十分严重。对一个意志、毅力还稚嫩的小学生来说,完成习作只能是应付罢了,自然缺乏应有的愉悦体验,更不会产生神往。课标中提出的“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只能是纸上谈兵。
  对三、四年级学生同题习作进行调研,发现教师批改习作要求没多少差异。如人教版三上语文园地六的习作是“向同学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习作也是写一处景物。四上习作要求也是“围绕自己游览过的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分析发现三年级优秀生的写景作文和四年级学生所写的差不多,而且教师评价作文时就是按照优秀生的标准。这样任意拔高,向优秀生看齐,习作指导随意性和功利性让很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逐渐对习作失去兴趣。随意、功利教学只在“技术”上兜圈子,没有触及学生心灵的习作指导,忽视学生乐于表达这一习作状态的养成。尽管“学困生”写得语句生涩,但学生独特的情感与体验,以至真实的想法往往在教师的“看齐”下被封杀。这样一来,学生怎么会把习作当乐事?
  对策:降低习作要求,呵護习作热情,鼓励“学困生”乐于表达。
  困境之二:生活认识肤浅,缺乏生活源泉
  习作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种现象:学生即使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也不见得就有事可写,有情可抒。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电视网络,观光旅游,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同样是一件亲历的素材,有些学生能妙笔生花,而“学困生”照旧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
  很多教师也认为作文教学漫无边际,没有规律,主要靠学生的悟性,一味地强调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写,至于怎么读、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写却不甚了了,没有整体计划、合理步骤、科学安排,无视老师主导地位,使“学困生”和优生作文差距越来越大。
  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学困生”对生活的认识肤浅,造成了生活源泉的枯竭。学生对生活一定的认识程度和体验程度,才能让生活进入习作之中的根本因素,才是学生习作时有话可写,乐于表达的前提。诚如新课标指出的:“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写作是紧密相关的。当今的小学生,生活日趋安逸,大多父母骄惯。他们对生活的感受程度、敏锐程度也正日趋下降,生活往往不能进入小学生的心灵世界。“学困生”对生活缺乏了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对策:留住生活经验,提高对生活的认识程度,给孩子们架设积淀的桥梁。
  困境之三:阅读行为虚化,阅读能力低下
  大量阅读已成为当下小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背诵经典诗文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轰轰烈烈。“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从一年级开始就按照学校的要求,每天阅读相应的课外书。但是在大量阅读的背景下,文字背后的意蕴,遣词造句的精妙等精华能被学生吸纳的却少之又少。另外,“学困生”在完成学业后供阅读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这有限的时间,学生大多化在了“快餐文化”(卡通类图书)上。而他们文字作品阅读数量的严重不足,更证实学生阅读行为的虚化。
  对策:构建阅读主题,实化阅读行为,确立少而精的阅读起步观。
  尽管目前尚缺乏对语文“学困生”问题的系统理论阐述,有关语文教学的理论书刊缺少这方面的资料。从语文教学研究的特点看,目前也只有零星的关于语文“学困生”的学习研究,尚无有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但“学困生”只是暂时学习困难一点,让我们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了,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学困生”的潜能,给他们一片晴朗的天空。
其他文献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科目设置改为“3+X”;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都发生变化;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考查。在这种新的高考模式下,高三化学如何教学呢?原来的教法如何调整?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增强教改意识,确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    1、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方法的改革绝不是单纯的“方法”变化,很重要的是教学思想、观念
期刊
把创造性作为学习的重要目标,创造和学习交织在一起,创造需要深入的学习,深入地学习需要创造性学习方法。根据文献记载:现在已有几百种创造技法应用于世界各国。学生应该学习、研究这些人聪明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应用到学习中,进行创造性学习。  一、要激发自己的丰富想象,提高创造力水平  想象是人头脑中改造已有的表象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例如:中学生虽然没有到过战争前线,也没有亲眼见过我军将士英勇杀敌的情况,但
期刊
英语听力是英语的一部分,听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口语水平。即使听不懂别人的话,又如何能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更重要是英语素质教育中,老师在课堂上70%以英语口语教学,所以听力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英语成绩。而在英语考试中,听力部分所占比例也十分高,这更加刺激学生认识到听力的重要性。然而,大部分学生普遍反映听力难以提高。因此,如何提高英语听力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上好英语听力课并非易事。因为听力课不仅仅是传
期刊
初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课标的要求,而且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具体抓了以下几方面:  一、补充问题条件,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补”就是给不完整的题目补条件、补问题,使其成为一步或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来考虑问题和从问题
期刊
反思一: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  纯信息技术的世界是空洞的么?目前,我们很多教师只是教技术,一味追着技术的发展,而我们自己所能学到的只是浩瀚信息海洋中的一滴水,所能教给学生的更可能只是这滴水的几分之一。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能和使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已经没有精力去关注纯信息技术的世界空洞与否,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我们是不是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  现行
期刊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四大特点。思想品德课教学应遵循四个原则: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同时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但是,不少教师对新课程三
期刊
困难生是多数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措施,在自己的班级取得一定的成效。我们根据自己这几年教学实践,针对班级困难生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较为系统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结合我们的实践谈谈如何转化困难生。    一、生物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一百个学习困难学生的背后,就可能隐藏着一百种不同的原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渠道来调查这些隐藏在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告诉我们:“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
期刊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进一步提高听、说、写的能力的同时,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在对学生的英语测试中,语言最难、内容最深的部分,就是阅读理解;题量最大,分数最高的部分,也是阅读理解。中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不但是高考的要求,也是当今信息社会的
期刊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力更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学生学到的东西就越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法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用兴趣敲开学生心灵的门户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可见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在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