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作为21世纪的热门学科,其学科发展速度、学科内容更新速度日趋加快,生物科学对于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愈见深刻。传统的教学媒体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生物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在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學整合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不当使用,以及使用时机把握不好等原因,出现了明显的误区。
一、形式过于多样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本质的科学。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是如此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生物教学要体现学科特点,坚持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实物性”原则。再完善的技术展示也只能作为实物的模式或模拟,生物的多样性和生命活动的多变化决定了直接观察研究生物更有利于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体验。
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的整合过程中,不是通过生物教学提高信息技术水平,而是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中去,以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直观、高效等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结合生物教学特点,才能实现有效的整合。然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追求教学媒体的多样化,追求技术的表面形式,忽视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忘记了信息技术的辅助性,整堂课又是课件,又是教学录象,又是实物投影,又是网络教学,整堂课如同技术展示,学生也如同雾里看花。
二、画蛇添足
普通课件制作工具主要有Powerpoint、Flash、Authware等软件,许多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常常追求课件形式的优美,技术运用的充分,如图片的大量插入,动画的大量运用,色彩和背景的多变等等,这些形式上的优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但长期使用,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新鲜感、兴奋度会不断下降。所以,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注意技术的服务性,即技术的运用要为学科教学服务,符合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规律,使技术的运用恰到好处。
(1)简洁。课件制作要注意文字简洁、图片精要、动画得体、不要过于花哨。(2)便捷。课件制作要界面友好,运行快捷,便于操作。(3)及时。课件使用要及时得体,做到及时展示,及时关闭,这样有利于集中的学生注意力。(4)实效。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要为教学服务,能真正解决难点,突出重点,能启迪思维,能引导发现。此外课件的使用最好还要体现个性化教学的要求,课件中要包含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内容。
三、整合质量不高
低层次的整合是指计算机辅助生物教学。这种整合过于突出学科目标,忽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信息技术仅当成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未体现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互动”的整合要求。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多停留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步阶段。教师们是在传统的教学框架下,依靠一些生物教学软件——即课件的制作,使“课本搬家、挂图搬家、实验搬家”。此外,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包括一些题库建设系统和试卷生成系统。
高层次的整合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有利于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转变的全新教育环境,实现学生生物学学科素养与信息素养共同提高的过程。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的整合应成为学生获得丰富的全新的生物学知识的途径,应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生物学特长,培养生物学兴趣的手段,也应成为学生提高信息能力,拓宽生物学信息渠道的重要环境。生物学教师要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新的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搜索、创建、优化网络资源。教师应逐渐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由单向的教学实施者变为师生共学的组织者。要逐步发挥信息技术的资源功能,交流功能,支架功能和评价功能。要研究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生物学教学规律。
四、忽视学生的实践
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整合是生物学教学的必由之路,但信息技术并不能代替学生丰富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直接来源,用计算机模拟的生物学现象代替不了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网络调查也代替不了学生走入社会开展的社会调查。信息技术要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不可再现或难以观察到的生物学现象的演示,高等动植物解剖的计算机演示等等。
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实验性学科的生物学,要不断加大实验教学的总量,创造条件开展实践活动。只有丰富的实践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学生才有发现的舞台,学生的认识也才能深入发展。
综合上述种种原因,我个人认为,在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整合中,应注意: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它强调的是“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一、形式过于多样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本质的科学。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是如此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生物教学要体现学科特点,坚持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实物性”原则。再完善的技术展示也只能作为实物的模式或模拟,生物的多样性和生命活动的多变化决定了直接观察研究生物更有利于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体验。
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的整合过程中,不是通过生物教学提高信息技术水平,而是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中去,以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直观、高效等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结合生物教学特点,才能实现有效的整合。然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追求教学媒体的多样化,追求技术的表面形式,忽视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忘记了信息技术的辅助性,整堂课又是课件,又是教学录象,又是实物投影,又是网络教学,整堂课如同技术展示,学生也如同雾里看花。
二、画蛇添足
普通课件制作工具主要有Powerpoint、Flash、Authware等软件,许多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常常追求课件形式的优美,技术运用的充分,如图片的大量插入,动画的大量运用,色彩和背景的多变等等,这些形式上的优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但长期使用,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新鲜感、兴奋度会不断下降。所以,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注意技术的服务性,即技术的运用要为学科教学服务,符合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规律,使技术的运用恰到好处。
(1)简洁。课件制作要注意文字简洁、图片精要、动画得体、不要过于花哨。(2)便捷。课件制作要界面友好,运行快捷,便于操作。(3)及时。课件使用要及时得体,做到及时展示,及时关闭,这样有利于集中的学生注意力。(4)实效。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要为教学服务,能真正解决难点,突出重点,能启迪思维,能引导发现。此外课件的使用最好还要体现个性化教学的要求,课件中要包含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内容。
三、整合质量不高
低层次的整合是指计算机辅助生物教学。这种整合过于突出学科目标,忽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信息技术仅当成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未体现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互动”的整合要求。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多停留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步阶段。教师们是在传统的教学框架下,依靠一些生物教学软件——即课件的制作,使“课本搬家、挂图搬家、实验搬家”。此外,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包括一些题库建设系统和试卷生成系统。
高层次的整合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有利于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转变的全新教育环境,实现学生生物学学科素养与信息素养共同提高的过程。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的整合应成为学生获得丰富的全新的生物学知识的途径,应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生物学特长,培养生物学兴趣的手段,也应成为学生提高信息能力,拓宽生物学信息渠道的重要环境。生物学教师要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新的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搜索、创建、优化网络资源。教师应逐渐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由单向的教学实施者变为师生共学的组织者。要逐步发挥信息技术的资源功能,交流功能,支架功能和评价功能。要研究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生物学教学规律。
四、忽视学生的实践
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整合是生物学教学的必由之路,但信息技术并不能代替学生丰富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直接来源,用计算机模拟的生物学现象代替不了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网络调查也代替不了学生走入社会开展的社会调查。信息技术要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不可再现或难以观察到的生物学现象的演示,高等动植物解剖的计算机演示等等。
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实验性学科的生物学,要不断加大实验教学的总量,创造条件开展实践活动。只有丰富的实践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学生才有发现的舞台,学生的认识也才能深入发展。
综合上述种种原因,我个人认为,在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整合中,应注意: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它强调的是“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