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广大的教师队伍积极响应,为探索更多、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型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是当前教育教学领域比较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并且将该种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笔者结合自身高中英语任教实践经验,探讨了合作学习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望能够对相关的高中英语教师提供教学方面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 合作学习 小组组织形式 评价
就我国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而言,基于高中班级学生多,教学组织形式以集体授课为主。不过这种集体授课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多数学生在氛围比较压抑,授课形式单一的学习环境下学习兴趣不高。为此,作为英语任课教师,应透彻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内涵,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同新课改要求保持一致的新的教学方法。
一、合作学习小组组织形式和模式
1.合理划分小组和安排座位组织形式。合理划分小组和安排座位组织形式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笔者就合作学习的小组划分和座位组织形式做以下安排。一是,教师指令性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根据不同各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学习能力、性别等划分学习小组。二是,由学生自己划分小组。学生可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找自己日常关系好同学组合为小组。
2.科学设计和安排座次。合作学习的分组设计和座次安排很重要,笔者根据长期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就学生的合作学习分组座次做如下安排:比如以同桌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的“pair work”;以四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的“group discussion”座次可设计为田字格形式;以六个学生为一组的“teawork”可将座次设计为U型;如果是全班学生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则将座次设计成为了一个圆圈;这样的座次设计不仅能够有效拉近师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距离,而且也方便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谈论。
3.合理地分配角色。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完毕后,下一步要对角色进行合理分配。尽可能地做到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在小组中担任角色。并明确各个角色的责任。比如,小组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程的控制和管理;记录员负责本小组学习讨论结果;报告员负责报告本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的成果;检查员负责对本小组各个学生学习具体情况的检查;需要提出的是,各个小组中的角色要定期的轮换,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各个角色多担负的责任。这对学生综合能力是很好的锻炼。
二、教师要在合作学习教学中担任好角色
1.决策者。教师是整个合作学习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同样也是决策者。教师在划分小组时会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情况来合理分组,开展不同的合作学习活动在小组成员人数上也要科学设置。对于各个小组长的选择,应征求小组成员意见后有教师指认。
2.指挥者。教师应根据各个小组学习任务,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的座位。力争做到各个小组都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这样方便学生们间的学习交流。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监督者。在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巡查,对于各个小组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应给予指导,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讨论中遇到难点问题,教师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启发,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4.评价者。每次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后,教师都要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各个小组进行评价。评价以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效果为主要标准,并将评价结果记录存档,以便为下次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三、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活动中,评价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进行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性差异,即根据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成绩等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平时英语成绩不是很好、学习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应多对其鼓励和表扬,尽量使用积极性的语言对其进行评价、表扬和批评。这样才不会挫伤这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才能敢于发表自己对学习的观点,展现自己。进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不过对于学生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应对其提出严格要求,在对其学习能力肯定的基础上,找出其学习上存在的不足,提出新的要求,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2.尽可能给学生肯定评价。为了能够不挫伤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对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成果评价时,应尽可能多地给合作学习小组肯定性评价。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对合作学习活动成果不是很理想的小组,教师也尽量不要给予其否定的评价,要用委婉批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尽量使用 “再努力点……就或者如果……就……”等语句来评价合作学习小组。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会打击学生学习自信心,从而积极主动查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予以纠正。
四、结语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法不仅符合新课改学习理念,而且也有效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极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高艳.合作学习的分类、研究与课堂应用初探[J].教育评论,2001(02).
[2]尹小宇.重庆合作学习在运用中存在的不足[J].教书育人,2001(01).
[3]李国强.选择与超越:关于竞争还是合作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02).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 合作学习 小组组织形式 评价
就我国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而言,基于高中班级学生多,教学组织形式以集体授课为主。不过这种集体授课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多数学生在氛围比较压抑,授课形式单一的学习环境下学习兴趣不高。为此,作为英语任课教师,应透彻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内涵,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同新课改要求保持一致的新的教学方法。
一、合作学习小组组织形式和模式
1.合理划分小组和安排座位组织形式。合理划分小组和安排座位组织形式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笔者就合作学习的小组划分和座位组织形式做以下安排。一是,教师指令性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根据不同各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学习能力、性别等划分学习小组。二是,由学生自己划分小组。学生可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找自己日常关系好同学组合为小组。
2.科学设计和安排座次。合作学习的分组设计和座次安排很重要,笔者根据长期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就学生的合作学习分组座次做如下安排:比如以同桌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的“pair work”;以四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的“group discussion”座次可设计为田字格形式;以六个学生为一组的“teawork”可将座次设计为U型;如果是全班学生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则将座次设计成为了一个圆圈;这样的座次设计不仅能够有效拉近师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距离,而且也方便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谈论。
3.合理地分配角色。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完毕后,下一步要对角色进行合理分配。尽可能地做到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在小组中担任角色。并明确各个角色的责任。比如,小组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程的控制和管理;记录员负责本小组学习讨论结果;报告员负责报告本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的成果;检查员负责对本小组各个学生学习具体情况的检查;需要提出的是,各个小组中的角色要定期的轮换,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各个角色多担负的责任。这对学生综合能力是很好的锻炼。
二、教师要在合作学习教学中担任好角色
1.决策者。教师是整个合作学习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同样也是决策者。教师在划分小组时会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情况来合理分组,开展不同的合作学习活动在小组成员人数上也要科学设置。对于各个小组长的选择,应征求小组成员意见后有教师指认。
2.指挥者。教师应根据各个小组学习任务,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的座位。力争做到各个小组都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这样方便学生们间的学习交流。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监督者。在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巡查,对于各个小组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应给予指导,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讨论中遇到难点问题,教师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启发,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4.评价者。每次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后,教师都要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各个小组进行评价。评价以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效果为主要标准,并将评价结果记录存档,以便为下次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三、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活动中,评价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进行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性差异,即根据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成绩等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平时英语成绩不是很好、学习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应多对其鼓励和表扬,尽量使用积极性的语言对其进行评价、表扬和批评。这样才不会挫伤这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才能敢于发表自己对学习的观点,展现自己。进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不过对于学生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应对其提出严格要求,在对其学习能力肯定的基础上,找出其学习上存在的不足,提出新的要求,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2.尽可能给学生肯定评价。为了能够不挫伤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对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成果评价时,应尽可能多地给合作学习小组肯定性评价。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对合作学习活动成果不是很理想的小组,教师也尽量不要给予其否定的评价,要用委婉批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尽量使用 “再努力点……就或者如果……就……”等语句来评价合作学习小组。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会打击学生学习自信心,从而积极主动查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予以纠正。
四、结语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法不仅符合新课改学习理念,而且也有效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极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高艳.合作学习的分类、研究与课堂应用初探[J].教育评论,2001(02).
[2]尹小宇.重庆合作学习在运用中存在的不足[J].教书育人,2001(01).
[3]李国强.选择与超越:关于竞争还是合作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