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高职院校学生在数学基础和专业需求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高职院校进行数学分类分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为背景,分析其对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影响及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新诉求,探讨当前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适合高职院校数学分类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关键词: 招生制度改革;高职院校;分类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0-0002-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快速增长,成为了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大批具有高等职业技术的专门人才。然而随着高职院校高考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政策的提出,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招生制度。尤其是作为高职院校重要基础课程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对高职院校数学课程进行分类分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1 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类教学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提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制度改革,使得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生源有以下几种:1.通过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通高中生,2.通过对口考试招收的职业高中生,3.通过3+2,2+3考试招收的中专、中职生。高职院校生源的文化基础水平和知识结构呈现多样性和一定的层次性,这就促成了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多样化,因而学校很难顺利组织和实施统一的教学活动。尤其是不同生源的学生数学基础也有较大的差异性,普通高中生数学基础较好,职业高中生和中职生的数学基础较薄弱,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再实施统一的模式,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分类招生制度改革。如何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进行数学分类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数学为专业服务的作用是目前高职数学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高职院校数学分类教学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通过对这些文献研究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研究,如:云连英(2009)提出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构想,介绍了在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成果; 郑丽等(2011)针对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讨论了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二)对高职院校数学课程设置的研究,如:徐爱华(2012)研究了高职数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种种弊端,指出了数学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若干意见;王丽(2011)提出了积极改革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模式,建立新型数学课程设置体系,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在以上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中,对课程设置的研究较多,对数学分类教学改革的研究相对比较少,而探讨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数学分类分层教学改革的研究则几乎没有。充分考虑招生制度改革对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影响,制定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分类分层教学改革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高职院校实施数学分类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数学分类分层教学就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及专业需求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以期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3.1 高等数学分类培养教学设置。
实施数学分类教学首先要制定分类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各个专业学生对高等数学知识的需求不同,将全校学习高等数学学生按专业分为工科类和经管类,分别记为A类和B类。对不同类型学生从教学课时,教学内容方面都进行相应的设置。高等数学A类学生总学时108学时,第一学期周四学时,第二学期周四学时,每学期开课16周。高等数学B类学生总学时96学时,第一学期周四学时,第二学期周二学时,共计开课16周。
3.2 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在数学分类教学的基础上,按照高考成绩及入学考试成绩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原则下将学习高等数学的学生分为三层:普高型(1层)、职高型(2层)和中职型(3层)。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体现高等数学为专业服务的个性化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普高型(1层)教学目标:通过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及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为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职高型(2层)教学目标:要贯彻“实用,够用”的原则,通过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和方法,针对不同专业侧重讲授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学习及工作打下基础。
中职型(3层)教学目标:通过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思维模式,掌握简单的数学解题方法,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也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4 实施数学分类分层教学的保障措施
4.1 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数学分类分层教学打破了原有的班级界限,重新组班必然给学生管理造成困难,分层教学实行跨专业选课,这就要求学校教学管理系统配套適应选课要求。因此,要保障数学分类分层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模式,形成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學校需要根据具体分类,构建分类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层次设置差别化的课程体系。 4.2 转变教师观念,优化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进行数学分层、分类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分层分类教学对教师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进行数学分层分类教学不能再对高等数学知识搞一刀切,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需求和学生基础对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和相应的拓展。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技术手段上,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要努力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使二者相互促进,更好地为高职数学教学服务。
4.3 制定分类化考核评价形式。
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分类化的考核评价形式,采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合理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考核方式包括考试和考核两种方式。考试成绩又分为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二者分别占一定的百分比。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平时成绩可以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出勤情况及期中测试等几个方面。考试内容要差别化,适应和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高等数学A试卷内容要体现高等数学在工科类专业中的应用,高等数学B则应体现数学在经管类专业中的应用。考核评价结束后要适时反馈,为以后的教学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结语
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政策的提出,对我国高职院校数学教育提出了新诉求, 高职院校数学分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高职院校数学分类教学改革现状及意义,然后制定高职院校实施数学分类分层教学实施方案,最后分析实施数学分类分层教学的保障措施。高职院校数学分类教学改革對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云连英.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数学,2009,25(2),13-17.
[2] 郑丽.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3),78-80.
[3] 朱靖红.分类、分层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2015(02)158-160.
[4] 陈亮.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数学分类分層教学改革,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16,37(4)75-79.
基金项目:2017年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17SVE057);2016年山东协和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xh54).
作者简介:高秀芝(1983年4月),女,山东临沂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微分方程与控制理论,数学教育感谢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应葳老师的指导。
关键词: 招生制度改革;高职院校;分类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0-0002-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快速增长,成为了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大批具有高等职业技术的专门人才。然而随着高职院校高考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政策的提出,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招生制度。尤其是作为高职院校重要基础课程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对高职院校数学课程进行分类分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1 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类教学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提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制度改革,使得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生源有以下几种:1.通过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通高中生,2.通过对口考试招收的职业高中生,3.通过3+2,2+3考试招收的中专、中职生。高职院校生源的文化基础水平和知识结构呈现多样性和一定的层次性,这就促成了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多样化,因而学校很难顺利组织和实施统一的教学活动。尤其是不同生源的学生数学基础也有较大的差异性,普通高中生数学基础较好,职业高中生和中职生的数学基础较薄弱,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再实施统一的模式,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分类招生制度改革。如何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进行数学分类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数学为专业服务的作用是目前高职数学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高职院校数学分类教学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通过对这些文献研究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研究,如:云连英(2009)提出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构想,介绍了在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成果; 郑丽等(2011)针对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讨论了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二)对高职院校数学课程设置的研究,如:徐爱华(2012)研究了高职数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种种弊端,指出了数学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若干意见;王丽(2011)提出了积极改革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模式,建立新型数学课程设置体系,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在以上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中,对课程设置的研究较多,对数学分类教学改革的研究相对比较少,而探讨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数学分类分层教学改革的研究则几乎没有。充分考虑招生制度改革对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影响,制定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分类分层教学改革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高职院校实施数学分类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数学分类分层教学就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及专业需求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以期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3.1 高等数学分类培养教学设置。
实施数学分类教学首先要制定分类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各个专业学生对高等数学知识的需求不同,将全校学习高等数学学生按专业分为工科类和经管类,分别记为A类和B类。对不同类型学生从教学课时,教学内容方面都进行相应的设置。高等数学A类学生总学时108学时,第一学期周四学时,第二学期周四学时,每学期开课16周。高等数学B类学生总学时96学时,第一学期周四学时,第二学期周二学时,共计开课16周。
3.2 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在数学分类教学的基础上,按照高考成绩及入学考试成绩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原则下将学习高等数学的学生分为三层:普高型(1层)、职高型(2层)和中职型(3层)。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体现高等数学为专业服务的个性化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普高型(1层)教学目标:通过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及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为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职高型(2层)教学目标:要贯彻“实用,够用”的原则,通过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和方法,针对不同专业侧重讲授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学习及工作打下基础。
中职型(3层)教学目标:通过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思维模式,掌握简单的数学解题方法,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也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4 实施数学分类分层教学的保障措施
4.1 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数学分类分层教学打破了原有的班级界限,重新组班必然给学生管理造成困难,分层教学实行跨专业选课,这就要求学校教学管理系统配套適应选课要求。因此,要保障数学分类分层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模式,形成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學校需要根据具体分类,构建分类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层次设置差别化的课程体系。 4.2 转变教师观念,优化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进行数学分层、分类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分层分类教学对教师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进行数学分层分类教学不能再对高等数学知识搞一刀切,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需求和学生基础对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和相应的拓展。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技术手段上,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要努力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使二者相互促进,更好地为高职数学教学服务。
4.3 制定分类化考核评价形式。
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分类化的考核评价形式,采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合理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考核方式包括考试和考核两种方式。考试成绩又分为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二者分别占一定的百分比。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平时成绩可以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出勤情况及期中测试等几个方面。考试内容要差别化,适应和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高等数学A试卷内容要体现高等数学在工科类专业中的应用,高等数学B则应体现数学在经管类专业中的应用。考核评价结束后要适时反馈,为以后的教学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结语
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政策的提出,对我国高职院校数学教育提出了新诉求, 高职院校数学分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高职院校数学分类教学改革现状及意义,然后制定高职院校实施数学分类分层教学实施方案,最后分析实施数学分类分层教学的保障措施。高职院校数学分类教学改革對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云连英.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数学,2009,25(2),13-17.
[2] 郑丽.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3),78-80.
[3] 朱靖红.分类、分层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2015(02)158-160.
[4] 陈亮.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数学分类分層教学改革,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16,37(4)75-79.
基金项目:2017年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17SVE057);2016年山东协和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xh54).
作者简介:高秀芝(1983年4月),女,山东临沂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微分方程与控制理论,数学教育感谢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应葳老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