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文化与建筑艺术是欧洲文化的源泉与宝库,因此,谈西方建筑及其风格,就不能不先谈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古代希腊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上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海的广大地区。古代希腊文化和后来古罗马盛期的文化,同称为欧洲的古典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公元前11世纪,继爱琴海文明被湮没后,在希腊半岛上形成了30余个城邦式的奴隶制王国。其中最繁荣的有雅典、斯巴达、米利都等。这些国家从未统一,但却在相互交流中逐渐形成了称为“希腊”的统一的民族与文化。
古希腊建筑开创了欧洲建筑的先河。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梁柱体系,早期主要建筑都用石料。石柱以鼓状砌块垒叠而成,砌块之间有榫卯或金属销子连接。墙体也用石砌块垒成,砌缝严密,不用胶结材料。早期古希腊建筑分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为公元前11~前8世纪,称荷马文化时期,其建筑今已无存。第二时期为公元前8~前5世纪,称古风文化时期,其建筑遗迹以石砌神庙为主,建筑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爱奥尼亚人城邦形成了爱奥尼式建筑,风格端庄秀雅;多立安人城邦形成了多立克式建筑,风格雄健有力。到公元前6世纪,形成了特有的柱式建筑系统。柱式体系是古希腊人在建筑艺术上的独特创造。
迈锡尼狮子门
坐落地:希腊迈锡尼
结构:砖石结构
类型:防御工事
流派:古希腊建筑
狮子门是迈锡尼卫城的入口,门宽35米,可供骑兵和战车通过,门上的过梁是一整块巨石,重达20吨,中间厚两头薄。在巨石的门楣上有一个三角形的叠梁券,用以减少门楣的承重力。门楣中间镶着一块三角形的石板,上面刻着一对雄狮护柱的浮雕,狮子门也正是因此得名。而在两头狮子中间的柱子和王宫中的石柱一样,上粗下细,被人们当成是宫殿的象征。历经了几千年的自然与人为的损毁,这一对雄狮却雄姿犹存,庄严地俯视着从城门进出的人,见证着岁月的流逝,世事的变迁。
根据建筑年代推断,这座狮子门也算是人类建筑史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券式结构的遗迹之一。它于198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
坐落地:希腊奥林匹亚
结构:砖石结构
类型:宗教建筑队
流派:古希腊建筑
赫拉神庙是一座看上去狭长的神庙,在神庙的正立面入口处有两根多立克式石柱,整座神庙构筑在1米高的整齐且砌筑工整的石基上,它的垂直立面是白色砖石建成,而顶部则是木制的。约在公元前600年,神庙经历了一次改建,这次改建中神庙的后部也加上了一对石柱,并且以石柱替换掉了神庙内的一些木制的柱子。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神庙的遗址上的石柱会出现的两种风格的原因。
赫拉神庙后来被改造成了博物馆,直到现在这里珍藏着包括赫拉神庙在内的圣地建筑中的珍贵雕塑,其中最著名的应属原置于赫拉神庙中的《赫耳墨斯和小酒神》。它是古希腊后期著名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列斯的重要代表作,是现存的古希腊雕塑珍品。它于198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加尔桥
兴建者:马尔库斯·阿格里帕
坐落地:法国尼姆市
结构:砖石结构
尺寸:长约280 米
类型:输水道
流派:古罗马建筑
良好的供水系统是现代城市必不可缺的基础公共设施,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早在2000 年前,聪明的古罗马人便意识到供水系统的重要性。
坐落在法国尼姆市的加尔输水道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供水建筑,它负责将城市50 千米以外的泉水引入城里。古罗马人在建造时,按照惯例,输水道采用被埋入地下的形式,但在跨越加尔河峡谷时,输水道便成为一座宏伟的桥梁。三重拱券相架而成的加尔桥长约249 米,最高点高度达到49 米。在今天,人们在尼姆的城墙内仍能看到一个圆形蓄水池,附有沉淀槽和一系列闸门以及出水口,他们与加尔输水道一起构成了完备的城市供水系统。加尔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其优美的连续发券,崭新的拱券形式是古罗马艺术形象的经典,它的外观沉重稳定,给人以不可动摇的永恒感。它于1983 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鲁克索阿蒙神庙
坐落地:埃及鲁克索
结构:砖石结构
类型:神庙
流派:远古建筑
鲁克索阿蒙神庙位于尼罗河中游的岸边的底比斯古城中,底比斯古城在1979 年被收入到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鲁克索阿蒙神庙是埃及新王国第18 王朝的国王阿梅诺菲斯三世所建,供奉埃及的太阳神阿蒙。后来的国王拉美西斯二世、图坦卡蒙等都曾对神庙进行修复,并在神庙中题写碑铭。神庙中最著名的建筑是奈克坦尼布一世修建的通往卡纳克阿蒙神庙的狮身人面像地道,大约有67 座狮身人面像将200 米长的地道连接。后殿的墙壁上有许多浮雕,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亚历山大大帝向阿蒙神敬献祭品的画面。神庙正面的
大门是拉美西斯二世所建,原来有6 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像,现在只剩下2 尊,巨像旁边竖立着布满象形文字的拉美西斯方尖塔。鲁克索阿蒙神庙是古埃及神庙建筑的代表。
皮雷内泉
坐落地:希腊科斯林
结构:砖石
类型:公共设施
流派:古希腊建筑
传说有一位名叫皮雷内的女人,她的爱子被月神阿尔忒弥斯所杀,她因为伤心而流泪不止,泪水便化成一眼泉水。作为科斯林城最重要的公共设施,皮雷内泉是全城人生活用水的源头。
那时在建筑的正中央是巨大的长方形蓄水池,以花纹大理石做砌面,整个建筑为敞开式结构。陶制的水草环绕在蓄水池周围,不远处是一座廊式建筑,在它所经历的最辉煌的时代,人们将其修筑成双层建筑,第一层石柱为多立克式,第二层石柱则为爱奥尼式。现在我们仍然能见到的拱券只是建筑之初所建造的六个拱券之中的五个。在拱券之后的则是水流的聚集区域,在这里干净的水源被收集到了一起,以供给城市中的居民。
卫城山门
坐落地:希腊雅典
结构:砖石结构
类型:防御工事
流派:古希腊建筑
卫城山门是雅典卫城的入口,在此之前曾有一座旧的山门,新的山门则始建于公元前438年,建筑工程一直持续到了公元前432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遗憾的是此后建造一直停滞。
山门正面向西,前后柱廊各有6根多立克柱,且门前的空间被周围的建筑三面围合,恰似张开的双臂迎接祭祀队伍。其构造为迈锡尼式双门廊构造,分别面向西方及东方,并且以一个三道主门及两个侧门的墙分隔。整个建筑很好地呈现出了高低、方向、开合、明暗的变化。除此之外,它的构造还很强调运动的连续性,随着在山门通道上步移景换,不远处的伊瑞克忒翁神庙及巴特农神殿一点点展露给朝圣者,相对于那些轴线排列的建筑群,更多了些许神秘。它于1987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奥林匹亚圆形神庙
坐落地:希腊奥林匹亚
结构:砖石结构
类型:宗教建筑
流派:古希腊建筑
坐落于奥林匹亚最著名的宗教祭祀地阿卑斯神城的众多建筑中有一座小巧的圆形神庙,据说这座神庙是在公元前338年后,古希腊人为了纪念马其顿大败雅典而修建的。这座神庙虽然规模不大,但当时的建筑工作还是持续了数年,直到公元前336年马其顿国王去世时,神庙还没有完成。
这座圆形神庙体积虽小,但却被设计者当作精美的首饰一般设计,所以仍不失大型建筑的气势。建筑之初外部拥有18根爱奥尼式石柱,在其内殿也有9根科林斯式石柱,神庙中还有雕刻传神的国王以及皇族的雕像。神庙的穹顶是以大理石瓷片装饰,并且在边缘配以棕榈树叶的雕饰,以及狮头水流槽,现在这些精美的雕刻品大多随着时间流逝风化消失了,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保留下来,在博物馆中供游人凭吊。它于198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雅典卫城建筑群
坐落地:希腊雅典
结构:砖石结构
类型:宗教建筑
流派:古希腊建筑
在希腊境内遍布着许多卫城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卫城。它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主要由帕特农神庙、厄瑞克忒神庙、卫城入口等宏伟的建筑组成,是古希腊建筑鼎盛时期最杰出的建筑创作。
坐落于雅典的一座海拔156米的岩丘上,东西向长280米,南北最宽处130米。卫城的设计与布局不是按平行或直角关系布置建筑物,而是使之各自形成一定角度,从而创造了变化极为丰富的景观和透视效果。这样当人们环绕卫城时,就可以看到不断变化的建筑景象。
在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制造的一次浩劫中雅典卫城遭到严重的破坏。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雅典卫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科林斯城的阿波罗神庙
坐落地:希腊科林斯
结构:砖石结构
类型:宗教建筑
流派:古希腊建筑
古科林斯城坐落于一些石质小山上,小山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而在古城的北面侧有一条狭长的沙质地段。就是在这里,公元前550年,古希腊人建造了一座神庙献给太阳神阿波罗。
在建造之初,神庙是一座长边有15根,宽边有6根多立克式石柱的绕柱式建筑,内部有一面横向的墙壁将神庙分成了两部分、每一部分又恰如一座小型的神庙,各有各自的正立面,门廊以及内殿,在内殿的后部还有两排梁柱,辅助支撑着雕刻精美、色彩艳丽的神殿殿顶。
这座阿波罗神庙全面地体现了科林斯的建筑成就,但是在公元前146年左右,因为作为与侵略者战争主要战场的原因,科林斯一度衰落,城中的建筑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直到一个世纪后,朱利叶斯·恺撒在这里建立殖民地,解放罗马,生机才得以重现。
狄俄尼索斯圆形剧场
坐落地:希腊雅典
结构:砖石结构
类型:剧场
流派:古希腊建筑
公元前6世纪,人们在雅典卫城的山脚下为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建造了一座小的神庙。而到了公元前6世纪末,人们对酒神的崇拜愈演愈烈,他们在固定的日子里在神庙痛饮狂欢,歌颂酒神,后来便衍生出了酒神节。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在酒神节坐在山城上观赏人们的表演,后来他们还在山坡上安装上木头的座椅。到了公元前4世纪,人们将木制的座椅换成了石灰石制的,其中的一些一直保存到了今天,这便是圆形剧场的雏形。
与这些座位相对的则是剧场不可缺少的舞台部分,称为“Orchestra”,另外用来衬托舞台效果的还有那些精美的雕刻,但是在哥特人肆虐的时代中,那些在公元2世纪便完成的精美雕刻,在战争中都受到严重损坏。它于1987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古代希腊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上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海的广大地区。古代希腊文化和后来古罗马盛期的文化,同称为欧洲的古典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公元前11世纪,继爱琴海文明被湮没后,在希腊半岛上形成了30余个城邦式的奴隶制王国。其中最繁荣的有雅典、斯巴达、米利都等。这些国家从未统一,但却在相互交流中逐渐形成了称为“希腊”的统一的民族与文化。
古希腊建筑开创了欧洲建筑的先河。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梁柱体系,早期主要建筑都用石料。石柱以鼓状砌块垒叠而成,砌块之间有榫卯或金属销子连接。墙体也用石砌块垒成,砌缝严密,不用胶结材料。早期古希腊建筑分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为公元前11~前8世纪,称荷马文化时期,其建筑今已无存。第二时期为公元前8~前5世纪,称古风文化时期,其建筑遗迹以石砌神庙为主,建筑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爱奥尼亚人城邦形成了爱奥尼式建筑,风格端庄秀雅;多立安人城邦形成了多立克式建筑,风格雄健有力。到公元前6世纪,形成了特有的柱式建筑系统。柱式体系是古希腊人在建筑艺术上的独特创造。
迈锡尼狮子门
坐落地:希腊迈锡尼
结构:砖石结构
类型:防御工事
流派:古希腊建筑
狮子门是迈锡尼卫城的入口,门宽35米,可供骑兵和战车通过,门上的过梁是一整块巨石,重达20吨,中间厚两头薄。在巨石的门楣上有一个三角形的叠梁券,用以减少门楣的承重力。门楣中间镶着一块三角形的石板,上面刻着一对雄狮护柱的浮雕,狮子门也正是因此得名。而在两头狮子中间的柱子和王宫中的石柱一样,上粗下细,被人们当成是宫殿的象征。历经了几千年的自然与人为的损毁,这一对雄狮却雄姿犹存,庄严地俯视着从城门进出的人,见证着岁月的流逝,世事的变迁。
根据建筑年代推断,这座狮子门也算是人类建筑史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券式结构的遗迹之一。它于198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
坐落地:希腊奥林匹亚
结构:砖石结构
类型:宗教建筑队
流派:古希腊建筑
赫拉神庙是一座看上去狭长的神庙,在神庙的正立面入口处有两根多立克式石柱,整座神庙构筑在1米高的整齐且砌筑工整的石基上,它的垂直立面是白色砖石建成,而顶部则是木制的。约在公元前600年,神庙经历了一次改建,这次改建中神庙的后部也加上了一对石柱,并且以石柱替换掉了神庙内的一些木制的柱子。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神庙的遗址上的石柱会出现的两种风格的原因。
赫拉神庙后来被改造成了博物馆,直到现在这里珍藏着包括赫拉神庙在内的圣地建筑中的珍贵雕塑,其中最著名的应属原置于赫拉神庙中的《赫耳墨斯和小酒神》。它是古希腊后期著名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列斯的重要代表作,是现存的古希腊雕塑珍品。它于198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加尔桥
兴建者:马尔库斯·阿格里帕
坐落地:法国尼姆市
结构:砖石结构
尺寸:长约280 米
类型:输水道
流派:古罗马建筑
良好的供水系统是现代城市必不可缺的基础公共设施,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早在2000 年前,聪明的古罗马人便意识到供水系统的重要性。
坐落在法国尼姆市的加尔输水道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供水建筑,它负责将城市50 千米以外的泉水引入城里。古罗马人在建造时,按照惯例,输水道采用被埋入地下的形式,但在跨越加尔河峡谷时,输水道便成为一座宏伟的桥梁。三重拱券相架而成的加尔桥长约249 米,最高点高度达到49 米。在今天,人们在尼姆的城墙内仍能看到一个圆形蓄水池,附有沉淀槽和一系列闸门以及出水口,他们与加尔输水道一起构成了完备的城市供水系统。加尔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其优美的连续发券,崭新的拱券形式是古罗马艺术形象的经典,它的外观沉重稳定,给人以不可动摇的永恒感。它于1983 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鲁克索阿蒙神庙
坐落地:埃及鲁克索
结构:砖石结构
类型:神庙
流派:远古建筑
鲁克索阿蒙神庙位于尼罗河中游的岸边的底比斯古城中,底比斯古城在1979 年被收入到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鲁克索阿蒙神庙是埃及新王国第18 王朝的国王阿梅诺菲斯三世所建,供奉埃及的太阳神阿蒙。后来的国王拉美西斯二世、图坦卡蒙等都曾对神庙进行修复,并在神庙中题写碑铭。神庙中最著名的建筑是奈克坦尼布一世修建的通往卡纳克阿蒙神庙的狮身人面像地道,大约有67 座狮身人面像将200 米长的地道连接。后殿的墙壁上有许多浮雕,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亚历山大大帝向阿蒙神敬献祭品的画面。神庙正面的
大门是拉美西斯二世所建,原来有6 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像,现在只剩下2 尊,巨像旁边竖立着布满象形文字的拉美西斯方尖塔。鲁克索阿蒙神庙是古埃及神庙建筑的代表。
皮雷内泉
坐落地:希腊科斯林
结构:砖石
类型:公共设施
流派:古希腊建筑
传说有一位名叫皮雷内的女人,她的爱子被月神阿尔忒弥斯所杀,她因为伤心而流泪不止,泪水便化成一眼泉水。作为科斯林城最重要的公共设施,皮雷内泉是全城人生活用水的源头。
那时在建筑的正中央是巨大的长方形蓄水池,以花纹大理石做砌面,整个建筑为敞开式结构。陶制的水草环绕在蓄水池周围,不远处是一座廊式建筑,在它所经历的最辉煌的时代,人们将其修筑成双层建筑,第一层石柱为多立克式,第二层石柱则为爱奥尼式。现在我们仍然能见到的拱券只是建筑之初所建造的六个拱券之中的五个。在拱券之后的则是水流的聚集区域,在这里干净的水源被收集到了一起,以供给城市中的居民。
卫城山门
坐落地:希腊雅典
结构:砖石结构
类型:防御工事
流派:古希腊建筑
卫城山门是雅典卫城的入口,在此之前曾有一座旧的山门,新的山门则始建于公元前438年,建筑工程一直持续到了公元前432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遗憾的是此后建造一直停滞。
山门正面向西,前后柱廊各有6根多立克柱,且门前的空间被周围的建筑三面围合,恰似张开的双臂迎接祭祀队伍。其构造为迈锡尼式双门廊构造,分别面向西方及东方,并且以一个三道主门及两个侧门的墙分隔。整个建筑很好地呈现出了高低、方向、开合、明暗的变化。除此之外,它的构造还很强调运动的连续性,随着在山门通道上步移景换,不远处的伊瑞克忒翁神庙及巴特农神殿一点点展露给朝圣者,相对于那些轴线排列的建筑群,更多了些许神秘。它于1987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奥林匹亚圆形神庙
坐落地:希腊奥林匹亚
结构:砖石结构
类型:宗教建筑
流派:古希腊建筑
坐落于奥林匹亚最著名的宗教祭祀地阿卑斯神城的众多建筑中有一座小巧的圆形神庙,据说这座神庙是在公元前338年后,古希腊人为了纪念马其顿大败雅典而修建的。这座神庙虽然规模不大,但当时的建筑工作还是持续了数年,直到公元前336年马其顿国王去世时,神庙还没有完成。
这座圆形神庙体积虽小,但却被设计者当作精美的首饰一般设计,所以仍不失大型建筑的气势。建筑之初外部拥有18根爱奥尼式石柱,在其内殿也有9根科林斯式石柱,神庙中还有雕刻传神的国王以及皇族的雕像。神庙的穹顶是以大理石瓷片装饰,并且在边缘配以棕榈树叶的雕饰,以及狮头水流槽,现在这些精美的雕刻品大多随着时间流逝风化消失了,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保留下来,在博物馆中供游人凭吊。它于198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雅典卫城建筑群
坐落地:希腊雅典
结构:砖石结构
类型:宗教建筑
流派:古希腊建筑
在希腊境内遍布着许多卫城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卫城。它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主要由帕特农神庙、厄瑞克忒神庙、卫城入口等宏伟的建筑组成,是古希腊建筑鼎盛时期最杰出的建筑创作。
坐落于雅典的一座海拔156米的岩丘上,东西向长280米,南北最宽处130米。卫城的设计与布局不是按平行或直角关系布置建筑物,而是使之各自形成一定角度,从而创造了变化极为丰富的景观和透视效果。这样当人们环绕卫城时,就可以看到不断变化的建筑景象。
在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制造的一次浩劫中雅典卫城遭到严重的破坏。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雅典卫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科林斯城的阿波罗神庙
坐落地:希腊科林斯
结构:砖石结构
类型:宗教建筑
流派:古希腊建筑
古科林斯城坐落于一些石质小山上,小山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而在古城的北面侧有一条狭长的沙质地段。就是在这里,公元前550年,古希腊人建造了一座神庙献给太阳神阿波罗。
在建造之初,神庙是一座长边有15根,宽边有6根多立克式石柱的绕柱式建筑,内部有一面横向的墙壁将神庙分成了两部分、每一部分又恰如一座小型的神庙,各有各自的正立面,门廊以及内殿,在内殿的后部还有两排梁柱,辅助支撑着雕刻精美、色彩艳丽的神殿殿顶。
这座阿波罗神庙全面地体现了科林斯的建筑成就,但是在公元前146年左右,因为作为与侵略者战争主要战场的原因,科林斯一度衰落,城中的建筑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直到一个世纪后,朱利叶斯·恺撒在这里建立殖民地,解放罗马,生机才得以重现。
狄俄尼索斯圆形剧场
坐落地:希腊雅典
结构:砖石结构
类型:剧场
流派:古希腊建筑
公元前6世纪,人们在雅典卫城的山脚下为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建造了一座小的神庙。而到了公元前6世纪末,人们对酒神的崇拜愈演愈烈,他们在固定的日子里在神庙痛饮狂欢,歌颂酒神,后来便衍生出了酒神节。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在酒神节坐在山城上观赏人们的表演,后来他们还在山坡上安装上木头的座椅。到了公元前4世纪,人们将木制的座椅换成了石灰石制的,其中的一些一直保存到了今天,这便是圆形剧场的雏形。
与这些座位相对的则是剧场不可缺少的舞台部分,称为“Orchestra”,另外用来衬托舞台效果的还有那些精美的雕刻,但是在哥特人肆虐的时代中,那些在公元2世纪便完成的精美雕刻,在战争中都受到严重损坏。它于1987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