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數学基本思想时,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该精准设计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培养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有效设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发展数学运用意识和能力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了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整合化”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使之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并加强数学知识与其他各个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如在教学“百分数”时,笔者以银行存款、取款作为教学素材,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获得数学知识,再利用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具体教学如下:
教师问:“同学们,经过几天的调查、思考,现在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应该怎么解决?”
学生1回答:“我请我的爸爸妈妈在周六陪同我去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查看了不同存款时间的利率,然后经过我的计算,求出了3年后的本息和。”
教师又问:“现在我们已知道银行的不同存期的利率,请你算一算10000元存3年后,可以取得本息共多少元?”
学生2回答:“ 因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所以10000元存3年后,到期后的利息是10000×3.905%×3=1171.5(元),那么3年后本息和为10000 1171.5=11171.5(元)”
…………
二、“系列化”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使之促使学生数学认知的完整
“系列化”综合实践活动是指相同的实践活动可以在不同的年级进行,这样既能减少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准备的材料和时间,又能让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充分体验综合实践活动。如在教学“七巧板”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动手实践等途径认知七巧板,让学生在个体和小组操作中创造出不同的图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和数学运用意识。具体的教学如下:
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认识七巧板了吗?它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益智玩具,人们利用它可以拼成各种不同的图形。下面,就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图形有几块板?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哪些是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
学生1回答:“我看到了一副七巧板中共有7块,有三种不同的图形,那就是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其中大三角形有2个;中等的三角形有2个;小三角形有1个。”
教师又问:“下面请大家用七巧板拼一拼,拼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好吗?”(学生自己操作)
学生2回答:“我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了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三、“全员化”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使之成为学生全员参与的活动
学生是数学学习与研究、操作与实践的主体,教师应该坚持让他们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体验与发展。如在教学“树叶中的比”时,笔者都坚持让学生亲力亲为,自己去获得印象深刻的体验,让他们自己发现,获得知识。具体的教学如下:
教师说:“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树叶,量出它的长与宽,再求出长与宽的比值。”接着,在小组内比较一下树叶与比值之间的关系。最后请小组推荐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数据。
学生1回答:“我发现,树叶长与宽的比值接近的,它们的形状也很相似。”
学生2回答:“我发现,树叶的长与宽的比值越大,它就越狭长;树叶的长与宽的比值越小,它就越宽短。”
教师总结说道:“同学们,小小的树叶里含有的学问真不少啊!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操作、计算,就会发现生活中含有的数学知识真的很丰富。”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利用多种感官参与数学的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运用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艳姝.优化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9).
[2]喻平.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的一个框架[J].数学教育学报,2017,(2).
[3]张伟俊.“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探索与实施建议——以“探究最短路径问题”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2015,(11).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先锋实验学校)
一、“整合化”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使之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并加强数学知识与其他各个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如在教学“百分数”时,笔者以银行存款、取款作为教学素材,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获得数学知识,再利用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具体教学如下:
教师问:“同学们,经过几天的调查、思考,现在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应该怎么解决?”
学生1回答:“我请我的爸爸妈妈在周六陪同我去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查看了不同存款时间的利率,然后经过我的计算,求出了3年后的本息和。”
教师又问:“现在我们已知道银行的不同存期的利率,请你算一算10000元存3年后,可以取得本息共多少元?”
学生2回答:“ 因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所以10000元存3年后,到期后的利息是10000×3.905%×3=1171.5(元),那么3年后本息和为10000 1171.5=11171.5(元)”
…………
二、“系列化”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使之促使学生数学认知的完整
“系列化”综合实践活动是指相同的实践活动可以在不同的年级进行,这样既能减少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准备的材料和时间,又能让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充分体验综合实践活动。如在教学“七巧板”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动手实践等途径认知七巧板,让学生在个体和小组操作中创造出不同的图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和数学运用意识。具体的教学如下:
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认识七巧板了吗?它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益智玩具,人们利用它可以拼成各种不同的图形。下面,就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图形有几块板?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哪些是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
学生1回答:“我看到了一副七巧板中共有7块,有三种不同的图形,那就是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其中大三角形有2个;中等的三角形有2个;小三角形有1个。”
教师又问:“下面请大家用七巧板拼一拼,拼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好吗?”(学生自己操作)
学生2回答:“我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了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三、“全员化”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使之成为学生全员参与的活动
学生是数学学习与研究、操作与实践的主体,教师应该坚持让他们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体验与发展。如在教学“树叶中的比”时,笔者都坚持让学生亲力亲为,自己去获得印象深刻的体验,让他们自己发现,获得知识。具体的教学如下:
教师说:“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树叶,量出它的长与宽,再求出长与宽的比值。”接着,在小组内比较一下树叶与比值之间的关系。最后请小组推荐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数据。
学生1回答:“我发现,树叶长与宽的比值接近的,它们的形状也很相似。”
学生2回答:“我发现,树叶的长与宽的比值越大,它就越狭长;树叶的长与宽的比值越小,它就越宽短。”
教师总结说道:“同学们,小小的树叶里含有的学问真不少啊!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操作、计算,就会发现生活中含有的数学知识真的很丰富。”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利用多种感官参与数学的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运用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艳姝.优化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9).
[2]喻平.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的一个框架[J].数学教育学报,2017,(2).
[3]张伟俊.“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探索与实施建议——以“探究最短路径问题”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2015,(11).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先锋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