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民间舞课不仅是一门以肢体训练为目的的课程,同时它更强调动作背后蕴含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格。本文从民族民间舞课堂中的风格性出发,通过回归民俗文化、设立特色风格性组合、深入田野感受的教学理念,将民族文化融入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在力求肢体动作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对民族民间舞蹈风格性的追求,让肢体动作的表达拥有民族文化的支撑,从而更加凸显民族的风格性。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 风格性 教学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6-0114-02
一、民间舞教学现状
目前在各综合类院校民族民间舞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采取老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方式,按照动律动态、传统短句、教学组合这种由单一到复合,逐步深入的教學内容,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首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动作是老一辈舞蹈家在已有原生动作基础上提炼整理形成的,使得学生在民族民间舞的学习中脱离了与原生态民间舞蹈之间接触。其次学生大多限于对外部肢体形态的模仿,老师在教授过程中也缺少对民族文化以及动作根源的讲授,使学生忽略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最终很可能导致学生在民族民间舞的训练过程造成有其形而缺其神的结果。“神”是民族民间舞的一枚关键按钮,是民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审美思想等的体现,因此“神”在民族民间舞课堂的训练中尤为重要。舞蹈中“神”指神情,概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在力求肢体训练的基础上增强对民族风格性的追求。
二、风格性训练的重要性
(一)动律动态中的风格性
民族民间舞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肢体的协调性、通过不同民族节奏的变化使肌肉达到收放自如、灵活多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和表演力,从而更好的把握不同民族的风格。海阳秧歌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性。动态上表现为“上动下随,三弯多变,向心离心”,以动作“磨拧”为例,是以腰为轴心,上下反方向持续磨拧,并在磨拧过程中产生流动;再如流动中的“滚浪缠头”,是在左右肋骨的相互交替中产生的向心离心的变化。可以看出这些动作都是以腰部发力为主,而腰部作为身体中段部位是身体的核心。因此通过海阳秧歌动态风格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中段的力量,从而在动作的流动和连接中产生稳定的重心。在动律特点上体现为“节节相连、连绵不断”,如动作“斜圆”是以腰部为中心力量,向外发散带动背、肩、颈、头、臂、手、胯、膝、脚的相互连接变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各个关节和肌肉的灵活性,达到力量的相互传导和协调配合。气息特点上表现为“提聚沉延、一惊一乍”,如动作“鬼上身”是由于呼吸的变化造成身体呈凝聚性和蔓延性的变化,这样的气息特点有利于加强学生呼吸与身体的配合。
(二)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风格性
民族民间舞蹈深受民族历史文化的影响,不同的历史文化以及地理环境孕育出各具风格特色的民间舞蹈,因此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性就要从它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海阳秧歌深受齐鲁文化和儒家思想影响,在动作和表演形式上呈现出强烈的祭祀性、礼仪性及圆道思想。鞠春山的《海阳秧歌杂谈》中对海阳秧歌的礼仪性是这样描述的:“舞队相遇要礼让,外来秧歌要迎接。拜牌坊、拜大旗,拜寺庙、拜圣佛。参天地、拜大海,再拜财神关老爷。拜松门、拜大堂,县官老爷赏钱多。大夫拂尘举齐眉,屈膝躬身顿前额。一番上前三叩首,九九归一成传说”①。至今海阳秧歌也保留很强的礼仪性,如典型动作齐眉遮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托案齐眉”的典故。再如现今原生态的海阳秧歌在表演形式上还保留着“三进三出”“三拜九叩”的礼仪,这些都凸显了海阳地区强烈的礼仪性。其次在儒家思想影响下,海阳地区的人民也形成了以“圆”为美的思想,在生活上要求过得圆圆满满,在说话的语调上讲究字正腔圆,这些审美观念映射到海阳秧歌的表演中,使其在队形和动作上形成围圆、跑圆、跳圆的表演特色。
(三)民族情感中的风格性体现
海阳秧歌灵活自如、古朴粗犷、一惊一乍的动作风格气派基于海阳地区两种农耕文化的结合和海阳劳动人民淳朴豪爽、心胸宽广的性格。其众多行当和民间传说是当地独有的风格特色,有一定的标志性。如典型人物形象王大娘具有“村妇”和“狐狸精”两个身份,在性格上时而热情奔放,泼辣豪爽;时而矜持娇羞,端庄大方。第二个典型人物丑婆,在海阳秧歌中与傻儿子跳对舞,她时而装模作样,故作娇态;时而挤眼弄腮,洋相百出。在动作上如“招扇”表现的是狐狸精妩媚风流的形象,“仰身羞扇”表现王大娘娇羞的性格,“丑婆拱花”表现丑婆粗放、泼辣的性格等。由此可见,民族民间的舞蹈动作不是毫无感情,毫无情景的肢体姿态,其背后也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和情节。因此应要求学生在学习这些动作时,注重了解动作所代表的人物形象以及动作背后的情绪,从而更好的凸显海阳地区独特的人文风情。同时学生通对人物性格的表演,可以激发内心情感的外放,锻炼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从而使肢体语言的表达获得内心情感的支撑,达到神形兼备。
三、风格性教学方法研究
(一)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民族民间舞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产物,它的产生离不开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人文风情的影响。而部分教师在民族民间舞风格性的教学过程中,对历史源流、动作成因失去了重视,使学生在表演中造成有其形而缺其神的结果,如胶州秧歌中的步伐“踩碾”,很多学生只知道这个步伐是胶州秧歌的标志动作,却很少有学生了解该动作的成因。学院派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机械化的动作传承,而是将单纯的动律风格性传授与传统文化理念有机结合,为肢体动作的表达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撑和精神依托。
所以教师在教授民族民间舞课程时要注重技能课堂与理论课堂的结合,在此将其细分为三个具体措施:第一重视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但也不是一味的教授理论知识,而是将民间传统文化恰到好处的融入其中;第二剖析动作体态的由来,在遇到一些典型动作时,应及时给学生介绍动作的来由和背后所蕴含的意义,而不是机械的让学生模仿外形:第三在课堂中开创思维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就笔者而言,在民间舞课堂学习中,已经有老师开启了这种模式,自己也深有体会。笔者认为启发性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能力,有意识的思考动作的产生和发力方式,从而使动作的表达不再苍白无力。同时老师的循循善导有利于加深动作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从而更高效的达到课程的完成效果。 (二)特色风格性组合
民族民间舞产生于百姓自娱自乐的日常生活,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人文性格、精神面貌等,因此在风格性组合的编排中,可以将民间舞中的典型人物、民间传说等素材编排成特色风格性组合。如海阳秧歌中货郎翠花的故事,讲述的是乡间小商人穿巷走街,村姑挑选小百货的生活场景。王大娘与錮漏匠表现的是土地神化为“锢漏匠”下凡捉拿狐狸精“王大娘”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由内而外,深层面的从人文性格上把握民间的风格性。同时部分老师在编排风格性组合时,在队形上还采用规范刻板的正方形等,这让学生很难全身心的融入到民族民间舞的表演中,造成对风格性把握的缺失,因此在风格性组合的编创中,可以适当的加入民间特有队形,或表演形式,尽可能的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田野的气息。
(三)深入田野
新一代青年所学的民间舞是老一辈舞蹈家经过提炼整理后的教材,并且在现代化的教室中学生很难感受到田间地头的原始性,从而在民族民间舞的表演中难以把握其风格性。田野调查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它能使学生深入民间,身临其境,更直观的感受原生态的民间舞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解放天性,激发学习的热情、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民族民间舞风格性组合的学习中,要深入民间调查,潜心学习、保护民族民间舞的根性。在进行田野采风时,也不能局限于动作层面的采集,而是应该将民间舞蹈放置于整体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注动作背后的文化源流、审美理念等,并要求在深入挖掘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并探索两者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全方面多方位的把握一个民族独特的风格性。
四、结语
风格性是一个民族的核心。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过程中,众多优秀的舞蹈工作者都在不断强调民间舞的风格性,然而在课堂中真正从文化层面反应风格性的却不多。因此需要广大舞蹈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回归民俗的理念、探索动作背后的风格性,使学生对民族民间舞的学习,不仅止于肢体动律上的学习,而是在此基础上为肢体寻求民族文化的支撑和内心情感的精神依托,从而凸显民族独特的风格性,更好的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注释:
①鞠春山:《海阳秧歌杂谈》。
参考文献:
[1]裴亚建.论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的“风格性”[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张荫松,田璐.山东海阳秧歌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3]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 风格性 教学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6-0114-02
一、民间舞教学现状
目前在各综合类院校民族民间舞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采取老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方式,按照动律动态、传统短句、教学组合这种由单一到复合,逐步深入的教學内容,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首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动作是老一辈舞蹈家在已有原生动作基础上提炼整理形成的,使得学生在民族民间舞的学习中脱离了与原生态民间舞蹈之间接触。其次学生大多限于对外部肢体形态的模仿,老师在教授过程中也缺少对民族文化以及动作根源的讲授,使学生忽略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最终很可能导致学生在民族民间舞的训练过程造成有其形而缺其神的结果。“神”是民族民间舞的一枚关键按钮,是民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审美思想等的体现,因此“神”在民族民间舞课堂的训练中尤为重要。舞蹈中“神”指神情,概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在力求肢体训练的基础上增强对民族风格性的追求。
二、风格性训练的重要性
(一)动律动态中的风格性
民族民间舞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肢体的协调性、通过不同民族节奏的变化使肌肉达到收放自如、灵活多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和表演力,从而更好的把握不同民族的风格。海阳秧歌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性。动态上表现为“上动下随,三弯多变,向心离心”,以动作“磨拧”为例,是以腰为轴心,上下反方向持续磨拧,并在磨拧过程中产生流动;再如流动中的“滚浪缠头”,是在左右肋骨的相互交替中产生的向心离心的变化。可以看出这些动作都是以腰部发力为主,而腰部作为身体中段部位是身体的核心。因此通过海阳秧歌动态风格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中段的力量,从而在动作的流动和连接中产生稳定的重心。在动律特点上体现为“节节相连、连绵不断”,如动作“斜圆”是以腰部为中心力量,向外发散带动背、肩、颈、头、臂、手、胯、膝、脚的相互连接变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各个关节和肌肉的灵活性,达到力量的相互传导和协调配合。气息特点上表现为“提聚沉延、一惊一乍”,如动作“鬼上身”是由于呼吸的变化造成身体呈凝聚性和蔓延性的变化,这样的气息特点有利于加强学生呼吸与身体的配合。
(二)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风格性
民族民间舞蹈深受民族历史文化的影响,不同的历史文化以及地理环境孕育出各具风格特色的民间舞蹈,因此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性就要从它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海阳秧歌深受齐鲁文化和儒家思想影响,在动作和表演形式上呈现出强烈的祭祀性、礼仪性及圆道思想。鞠春山的《海阳秧歌杂谈》中对海阳秧歌的礼仪性是这样描述的:“舞队相遇要礼让,外来秧歌要迎接。拜牌坊、拜大旗,拜寺庙、拜圣佛。参天地、拜大海,再拜财神关老爷。拜松门、拜大堂,县官老爷赏钱多。大夫拂尘举齐眉,屈膝躬身顿前额。一番上前三叩首,九九归一成传说”①。至今海阳秧歌也保留很强的礼仪性,如典型动作齐眉遮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托案齐眉”的典故。再如现今原生态的海阳秧歌在表演形式上还保留着“三进三出”“三拜九叩”的礼仪,这些都凸显了海阳地区强烈的礼仪性。其次在儒家思想影响下,海阳地区的人民也形成了以“圆”为美的思想,在生活上要求过得圆圆满满,在说话的语调上讲究字正腔圆,这些审美观念映射到海阳秧歌的表演中,使其在队形和动作上形成围圆、跑圆、跳圆的表演特色。
(三)民族情感中的风格性体现
海阳秧歌灵活自如、古朴粗犷、一惊一乍的动作风格气派基于海阳地区两种农耕文化的结合和海阳劳动人民淳朴豪爽、心胸宽广的性格。其众多行当和民间传说是当地独有的风格特色,有一定的标志性。如典型人物形象王大娘具有“村妇”和“狐狸精”两个身份,在性格上时而热情奔放,泼辣豪爽;时而矜持娇羞,端庄大方。第二个典型人物丑婆,在海阳秧歌中与傻儿子跳对舞,她时而装模作样,故作娇态;时而挤眼弄腮,洋相百出。在动作上如“招扇”表现的是狐狸精妩媚风流的形象,“仰身羞扇”表现王大娘娇羞的性格,“丑婆拱花”表现丑婆粗放、泼辣的性格等。由此可见,民族民间的舞蹈动作不是毫无感情,毫无情景的肢体姿态,其背后也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和情节。因此应要求学生在学习这些动作时,注重了解动作所代表的人物形象以及动作背后的情绪,从而更好的凸显海阳地区独特的人文风情。同时学生通对人物性格的表演,可以激发内心情感的外放,锻炼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从而使肢体语言的表达获得内心情感的支撑,达到神形兼备。
三、风格性教学方法研究
(一)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民族民间舞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产物,它的产生离不开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人文风情的影响。而部分教师在民族民间舞风格性的教学过程中,对历史源流、动作成因失去了重视,使学生在表演中造成有其形而缺其神的结果,如胶州秧歌中的步伐“踩碾”,很多学生只知道这个步伐是胶州秧歌的标志动作,却很少有学生了解该动作的成因。学院派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机械化的动作传承,而是将单纯的动律风格性传授与传统文化理念有机结合,为肢体动作的表达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撑和精神依托。
所以教师在教授民族民间舞课程时要注重技能课堂与理论课堂的结合,在此将其细分为三个具体措施:第一重视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但也不是一味的教授理论知识,而是将民间传统文化恰到好处的融入其中;第二剖析动作体态的由来,在遇到一些典型动作时,应及时给学生介绍动作的来由和背后所蕴含的意义,而不是机械的让学生模仿外形:第三在课堂中开创思维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就笔者而言,在民间舞课堂学习中,已经有老师开启了这种模式,自己也深有体会。笔者认为启发性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能力,有意识的思考动作的产生和发力方式,从而使动作的表达不再苍白无力。同时老师的循循善导有利于加深动作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从而更高效的达到课程的完成效果。 (二)特色风格性组合
民族民间舞产生于百姓自娱自乐的日常生活,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人文性格、精神面貌等,因此在风格性组合的编排中,可以将民间舞中的典型人物、民间传说等素材编排成特色风格性组合。如海阳秧歌中货郎翠花的故事,讲述的是乡间小商人穿巷走街,村姑挑选小百货的生活场景。王大娘与錮漏匠表现的是土地神化为“锢漏匠”下凡捉拿狐狸精“王大娘”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由内而外,深层面的从人文性格上把握民间的风格性。同时部分老师在编排风格性组合时,在队形上还采用规范刻板的正方形等,这让学生很难全身心的融入到民族民间舞的表演中,造成对风格性把握的缺失,因此在风格性组合的编创中,可以适当的加入民间特有队形,或表演形式,尽可能的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田野的气息。
(三)深入田野
新一代青年所学的民间舞是老一辈舞蹈家经过提炼整理后的教材,并且在现代化的教室中学生很难感受到田间地头的原始性,从而在民族民间舞的表演中难以把握其风格性。田野调查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它能使学生深入民间,身临其境,更直观的感受原生态的民间舞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解放天性,激发学习的热情、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民族民间舞风格性组合的学习中,要深入民间调查,潜心学习、保护民族民间舞的根性。在进行田野采风时,也不能局限于动作层面的采集,而是应该将民间舞蹈放置于整体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注动作背后的文化源流、审美理念等,并要求在深入挖掘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并探索两者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全方面多方位的把握一个民族独特的风格性。
四、结语
风格性是一个民族的核心。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过程中,众多优秀的舞蹈工作者都在不断强调民间舞的风格性,然而在课堂中真正从文化层面反应风格性的却不多。因此需要广大舞蹈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回归民俗的理念、探索动作背后的风格性,使学生对民族民间舞的学习,不仅止于肢体动律上的学习,而是在此基础上为肢体寻求民族文化的支撑和内心情感的精神依托,从而凸显民族独特的风格性,更好的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注释:
①鞠春山:《海阳秧歌杂谈》。
参考文献:
[1]裴亚建.论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的“风格性”[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张荫松,田璐.山东海阳秧歌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3]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