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与时间有关的各种问题。留学生初次接触汉语,在掌握时间词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障碍。本文拟对留学生的常见错误作出分析,指出其错误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理论阐释。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便于留学生的理解和运用,我们把时间词区分为两大类,即表示时刻的时点词和表示时长的时段词。所谓时点词,是指在一维性的时轴上一个刻度点;而时段词指在时轴上两个刻度点之间的距离。陆俭明指出:“时段时间词表示时间的长短,回答多长时间的问题;时点时间词表示某个特定时间,回答什么时候的问题。”
下面我们把留学生时间词运用中的常见错误分为三类,逐一作出阐释。(本文将列出其中一些常见的错误用例,同时把修改后的句子列于其右侧。)
一、常见时间单位词的误用
汉语中有一些时间词不能单独表达一个完整的时间概念,如世纪、年、季度、月、星期、日、时、小时、分、分钟、秒,它们都是时间单位词。这些时间单位词只有在前加或后附某些成分后才表达一个具体的时间概念。如何用这些时间单位去表达时点和时段,对留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1.对“分”“分钟”的误用
(1)*走路20分;坐车5分。 (1)走路20分钟;坐车5分钟。
(2)*3点15分钟。(2)3点15分。
学生还不清楚“分”和“分钟”的区别。“分”不单独使用,总要与“小时、时、点”或“秒”搭配使用;“分”与表示时段的“小时”连用时就表示时段;与表示时点的“时、点”连用时就表示时点。单与“点”连用表示时点时,“分”有时还可省略。但单与“时”连用表示时点时,“分”却不能省略。如:
时段:3小时15分3分15秒3小时15分 24秒
时点: 3点15 3时/点15分3时15分24秒
“分钟”为时段词,因而不和表示时点的“时”、“点”连用。“分钟”可单用,也可以和“小时”“秒”搭配使用。如:
15分钟3小时15分钟 15分钟12秒
2.对“点(钟)”的误用
(3)*我看小说看了三点钟。
(3)我看小说看了三小时。/我看小说看了三个钟头。
“点(钟)”是表示时点的时间单位,表示动作发生于何时。而句(3)要表示的是动作持续的时间,因此应该用“小时”或“钟头”。
(4)*现在五点钟二十分。 (4)现在五点二十分。
汉语的“点钟”一般只用于正点。如果不是正点,汉语用“点”或“时”。
3.对“小时”的误用
(5)*现在什么小时? (5)现在什么时间?/现在几点?
(6)*我们下午两小时开始上课。
(6)我们下午两点(钟)开始上课。
在句(5)中学生把“what time is it?”中的“time”看成“小时”了。“小时”为时段词,不能表示“现在”的时刻。句(6)是把“小时”和“点”混同。时段词一般不能单独在动词前面作表示动作发生时间的状语,而例句(6)中的“两小时”正是时段词在动词性词组“上课”前作表示动作发生时间的状语的用法,应将其改为表时点的时间单位词“点(钟)”。
4.对“月”的误用
(7)*两月 (7)二月/两个月
在“月”前加数词“一”到“十二”是一年十二个月的称谓,表示时点,其中数词为序数。当用作时段词时则需要用量词“个”,此时前面的数词可为任何基数词,如“二十个月”。而“两”和“月”组合,这样的用法是没有意义的。
(8)*六月时间很长。 (8)六个月时间很长
句(14)中时点词“六月”作主语,“六月”是一个时点词。虽然时点词和时段词都能作主语,但两者的含义是存在差别的。时段词是一段时间跨度,在描写跨度长短的句子里,时点词便不能充当主语。
二、组合错误
1.与量词“个”的组合
(9)* 这两个年我在扬州学习烹饪。 (9)这两年我在扬州学习烹饪。
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因为他觉得既然可以用“一个小时”“一个月”那么“年”的前面也可以加上“个”。其实时间词“年”本身具有量词的特点,可以直接和数词结合,而不能在前面用量词。这类词还有“天、日、分(钟)、季、夜”等。由于汉语有量词这一特点,同时时段词跟“个”的组合有不同的情况,留学生在使用时容易出错。
2.与数词“半”的组合
(10)我学了一半年中文。 (10)我学了一年半中文。
时间词在跟“半”组合时呈现出一些变化。少于一个时段时,即“半”单用时,位于时间单位词或量词之前。如:
半秒(钟) 半天半个月半年
多于一个时段时,如果数词后是单音词,后边加“半”。如:
一天半两年半
如果数词后边是双音节词,在第一音节后边加“半”,第二音节可用可不用。如:
三秒半五分半一分半钟
(11)*我还有两个月半回国。 (11)我还有两个半月回国。
若多于一个时段时出现量词,则表示整数的词在量词前,“半”在量词后。
3.“年”、“月”前语素的误用
(12)*今月天气好。(12)这个月天气好。
这个学生从今天、今年联想到了“今月”。前面我们提到“天”、“年”有量词的特点,与“月”不属于一个系列。在汉语中与“月”组合的是“这个”“那个”“上”“下”或数量词等。与它相像的是“世纪”“星期”等。
(13) *去年我在英国,这年我在中国。(13)去年我在英国,这年我在中国。
这个学生想说的是“this year”,这属于母语的负迁移现象。“这年”本来指代前面刚刚提到的某一年。根据句义,说话人要指的是“去年”以后的第二年,因此“这年”应改为“今年”。
我们看到由“年”构成的时点词一般是前面加“今,明,前,后”等语素。与它类似的有“天”“日”“夜”等。
三、语序错误
1.时点词排列顺序错误
(14)*今天是十二号一月。 (14)今天是一月十二号。
该学生病句的问题就是时点词的排列顺序不符合汉语的习惯。在时间顺序表达上,汉语以年、月、日、时、分、秒为先后次序,突出的是由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汉语时点词的这种由大到小的排列是固定的,不可随意颠倒。
2.时点词在句中位置错误
(15)*我到中国去年四月。 (15) 我去年四月到中国。
(16)*我每天下午锻炼身体四点。
(16) 我每天下午四点锻炼身体。
在汉语里,表示“何时”的时点词一般在动词之前作状语,说明在这一时间里发生什么或进行什么。“四月”和“去年”为时点词,一般不置于句末。
3.时段词在句中位置错误
(17)*他十年毕业了。(17)他毕业十年了。
(18)*我三十分钟吃了饭。(18)我吃饭吃了三十分钟。
表示时段的词语放在动词之后,作时量补语,表示动作或事情延续的时间。这三个句子都是把时段词放在在动词前作状语了。时段词也能做状语,此时表示的是在一定量的时间内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出现了某种情况。 如:
一天上了两节课。
十年里只回了一次家。
而以上三句时段词均表示动作或事情持续的时间,因此不能用作状语。
本文中有大量例句属于学生混淆了时点词与时段词的概念及用法,在课堂教学中遇到此类问题,可设置有关时点与时段的问题并要求他们回答。从而教会学生正确询问及回答过去、当前、将来的时间。教师亦可列出汉语常见时间词,区分时点和时段,供学生参照学习。因为留学生在对时量补语的运用中极易出现各种错误,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需重点介绍其用法及注意点。
由于汉语表达时间的语法手段丰富,时间词的位置较为灵活,使得时间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为了难点。本文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对留学生时间词的误用现象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并提出教学中的应对策略。由于语言材料收集方面的限制,所作的梳理必然有不全面之处,希望今后能够不断加以补充、完善。
参考文献:
[1]佟惠君.外国人学汉语病句分析[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
[2]周小兵.谈汉语时间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3).
[3]温云水.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时间词问题[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3).
[4]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5]宣恒大 杨兴功.说时、分、秒”等时间词[J].衡水师专学报,2004,(3).
[6]刘慧清.初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的时间词使用偏误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3).
(羊 霞,扬州大学文学院)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便于留学生的理解和运用,我们把时间词区分为两大类,即表示时刻的时点词和表示时长的时段词。所谓时点词,是指在一维性的时轴上一个刻度点;而时段词指在时轴上两个刻度点之间的距离。陆俭明指出:“时段时间词表示时间的长短,回答多长时间的问题;时点时间词表示某个特定时间,回答什么时候的问题。”
下面我们把留学生时间词运用中的常见错误分为三类,逐一作出阐释。(本文将列出其中一些常见的错误用例,同时把修改后的句子列于其右侧。)
一、常见时间单位词的误用
汉语中有一些时间词不能单独表达一个完整的时间概念,如世纪、年、季度、月、星期、日、时、小时、分、分钟、秒,它们都是时间单位词。这些时间单位词只有在前加或后附某些成分后才表达一个具体的时间概念。如何用这些时间单位去表达时点和时段,对留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1.对“分”“分钟”的误用
(1)*走路20分;坐车5分。 (1)走路20分钟;坐车5分钟。
(2)*3点15分钟。(2)3点15分。
学生还不清楚“分”和“分钟”的区别。“分”不单独使用,总要与“小时、时、点”或“秒”搭配使用;“分”与表示时段的“小时”连用时就表示时段;与表示时点的“时、点”连用时就表示时点。单与“点”连用表示时点时,“分”有时还可省略。但单与“时”连用表示时点时,“分”却不能省略。如:
时段:3小时15分3分15秒3小时15分 24秒
时点: 3点15 3时/点15分3时15分24秒
“分钟”为时段词,因而不和表示时点的“时”、“点”连用。“分钟”可单用,也可以和“小时”“秒”搭配使用。如:
15分钟3小时15分钟 15分钟12秒
2.对“点(钟)”的误用
(3)*我看小说看了三点钟。
(3)我看小说看了三小时。/我看小说看了三个钟头。
“点(钟)”是表示时点的时间单位,表示动作发生于何时。而句(3)要表示的是动作持续的时间,因此应该用“小时”或“钟头”。
(4)*现在五点钟二十分。 (4)现在五点二十分。
汉语的“点钟”一般只用于正点。如果不是正点,汉语用“点”或“时”。
3.对“小时”的误用
(5)*现在什么小时? (5)现在什么时间?/现在几点?
(6)*我们下午两小时开始上课。
(6)我们下午两点(钟)开始上课。
在句(5)中学生把“what time is it?”中的“time”看成“小时”了。“小时”为时段词,不能表示“现在”的时刻。句(6)是把“小时”和“点”混同。时段词一般不能单独在动词前面作表示动作发生时间的状语,而例句(6)中的“两小时”正是时段词在动词性词组“上课”前作表示动作发生时间的状语的用法,应将其改为表时点的时间单位词“点(钟)”。
4.对“月”的误用
(7)*两月 (7)二月/两个月
在“月”前加数词“一”到“十二”是一年十二个月的称谓,表示时点,其中数词为序数。当用作时段词时则需要用量词“个”,此时前面的数词可为任何基数词,如“二十个月”。而“两”和“月”组合,这样的用法是没有意义的。
(8)*六月时间很长。 (8)六个月时间很长
句(14)中时点词“六月”作主语,“六月”是一个时点词。虽然时点词和时段词都能作主语,但两者的含义是存在差别的。时段词是一段时间跨度,在描写跨度长短的句子里,时点词便不能充当主语。
二、组合错误
1.与量词“个”的组合
(9)* 这两个年我在扬州学习烹饪。 (9)这两年我在扬州学习烹饪。
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因为他觉得既然可以用“一个小时”“一个月”那么“年”的前面也可以加上“个”。其实时间词“年”本身具有量词的特点,可以直接和数词结合,而不能在前面用量词。这类词还有“天、日、分(钟)、季、夜”等。由于汉语有量词这一特点,同时时段词跟“个”的组合有不同的情况,留学生在使用时容易出错。
2.与数词“半”的组合
(10)我学了一半年中文。 (10)我学了一年半中文。
时间词在跟“半”组合时呈现出一些变化。少于一个时段时,即“半”单用时,位于时间单位词或量词之前。如:
半秒(钟) 半天半个月半年
多于一个时段时,如果数词后是单音词,后边加“半”。如:
一天半两年半
如果数词后边是双音节词,在第一音节后边加“半”,第二音节可用可不用。如:
三秒半五分半一分半钟
(11)*我还有两个月半回国。 (11)我还有两个半月回国。
若多于一个时段时出现量词,则表示整数的词在量词前,“半”在量词后。
3.“年”、“月”前语素的误用
(12)*今月天气好。(12)这个月天气好。
这个学生从今天、今年联想到了“今月”。前面我们提到“天”、“年”有量词的特点,与“月”不属于一个系列。在汉语中与“月”组合的是“这个”“那个”“上”“下”或数量词等。与它相像的是“世纪”“星期”等。
(13) *去年我在英国,这年我在中国。(13)去年我在英国,这年我在中国。
这个学生想说的是“this year”,这属于母语的负迁移现象。“这年”本来指代前面刚刚提到的某一年。根据句义,说话人要指的是“去年”以后的第二年,因此“这年”应改为“今年”。
我们看到由“年”构成的时点词一般是前面加“今,明,前,后”等语素。与它类似的有“天”“日”“夜”等。
三、语序错误
1.时点词排列顺序错误
(14)*今天是十二号一月。 (14)今天是一月十二号。
该学生病句的问题就是时点词的排列顺序不符合汉语的习惯。在时间顺序表达上,汉语以年、月、日、时、分、秒为先后次序,突出的是由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汉语时点词的这种由大到小的排列是固定的,不可随意颠倒。
2.时点词在句中位置错误
(15)*我到中国去年四月。 (15) 我去年四月到中国。
(16)*我每天下午锻炼身体四点。
(16) 我每天下午四点锻炼身体。
在汉语里,表示“何时”的时点词一般在动词之前作状语,说明在这一时间里发生什么或进行什么。“四月”和“去年”为时点词,一般不置于句末。
3.时段词在句中位置错误
(17)*他十年毕业了。(17)他毕业十年了。
(18)*我三十分钟吃了饭。(18)我吃饭吃了三十分钟。
表示时段的词语放在动词之后,作时量补语,表示动作或事情延续的时间。这三个句子都是把时段词放在在动词前作状语了。时段词也能做状语,此时表示的是在一定量的时间内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出现了某种情况。 如:
一天上了两节课。
十年里只回了一次家。
而以上三句时段词均表示动作或事情持续的时间,因此不能用作状语。
本文中有大量例句属于学生混淆了时点词与时段词的概念及用法,在课堂教学中遇到此类问题,可设置有关时点与时段的问题并要求他们回答。从而教会学生正确询问及回答过去、当前、将来的时间。教师亦可列出汉语常见时间词,区分时点和时段,供学生参照学习。因为留学生在对时量补语的运用中极易出现各种错误,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需重点介绍其用法及注意点。
由于汉语表达时间的语法手段丰富,时间词的位置较为灵活,使得时间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为了难点。本文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对留学生时间词的误用现象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并提出教学中的应对策略。由于语言材料收集方面的限制,所作的梳理必然有不全面之处,希望今后能够不断加以补充、完善。
参考文献:
[1]佟惠君.外国人学汉语病句分析[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
[2]周小兵.谈汉语时间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3).
[3]温云水.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时间词问题[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3).
[4]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5]宣恒大 杨兴功.说时、分、秒”等时间词[J].衡水师专学报,2004,(3).
[6]刘慧清.初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的时间词使用偏误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3).
(羊 霞,扬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