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式教学在物理复习课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aoyan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提出问题 全文查看链接   通过追问进行变式训练,避免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机械套用公式的弊端,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以实际生活为背景材料设计一系列能体现物理规律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从亲身感知中体会物理规律的具体内容,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掌握物理思维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日常生活中,各种新异问题随处可见,要求人们能够生成有用的解法.加涅说“教育课程的重要的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数学和物理问题、健康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个人适应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在课程教学目标中指出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帮助中职学生成为更加出色的问题解决者,有效地解决问题,应是中职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  中职物理教学设计理论中缺乏专门针对问题解决的教学设
1 问题的提出  在《大气的压强》实际教学中,笔者产生了三个疑问:  疑问一 利用“覆杯实验”引课,观察现象后,笔者问学生: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学生说:因为纸被黏住了.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我临时补充实验:将杯中的水全部倒出,将纸片放在倒置的杯口,纸片果真被“黏”住了.即使我又补充实验:将杯中的水部分倒出,杯口的纸片仍然不会掉落(因为水具有表面张力).作为证实大气压的存在,覆杯实验从原理上看是
物理实验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相关的器材,通过控制一定的变量,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或测得相关的数据,通过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或分析数据来探究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把科学比作大厦,那么实验就是基石,但笔者在长期的物理实验教学和听课评课中,却十分担忧,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教师大多循规蹈矩按照现成的实验照搬照抄,创新的少;二是随着多媒体的广泛
自从实施中学物理新课标以来,很多学校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方式都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其中,“学案教学法”以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成为许多中学特别是初中的物理教学改革方案.但是,经过参与教学和调查发现,在教学方式的实际应用中客观的分析学生的学情是一个基本前提.  1学案教学
1 教学设计rn类比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逻辑推理方法.由于对象性质的差异,类比推理预测的结果
进入21世纪,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但要求学校能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更要能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青少年的科学人文精神和较强的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笔者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1 初中物理教学开展开放性教学的可行性  首先开展开放性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呼唤.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学方法的改变正是常规教学中最活跃的成份,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由封闭式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应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  1 改“苦学苦教”为“乐学乐教”,在“巧”字上下功夫  应试教育的“三苦”精神不是教育改革的目的,那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它将教育陷入了死胡洞.素质教育是教育观念的新解放,它要求“乐学乐教”,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符合学生的生理要求.“乐学乐教”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怎样方便怎样来,它有更高的要求水准,有更高的组织形式,是让学生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瓶颈”在哪里?我们以实际调查作为分析的基础,找到症结所在,并强调教师的引导及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相信就能达到拓展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课堂、推进有效教育的目的。  笔者在少数民族地区从教多年,在教学中发现,这些地方的学生思想政治学科学得不好。很多学生甚至有不少的教师,都有这么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学习靠的是多背,考前需要做大量的题。而有的教师则不这么认为
1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及特点分析  高中教育作为实现学生大学理想的主要手段,在我国当下教育的发展中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教育改革体制的落实和高考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创新型教育日渐成为了我国高中教育的主流发展趋势.就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开展进行分析,虽然其整体教学水平在教育改革体制的形势下得到了一定提升,但由于高考压力等因素,高中物理教学仍在多方面存在不足.作为以实验为研究基础的学科,为更高效率的提高
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把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目标,让初中物理课堂不仅要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物理技能的训练,更注重对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如何通过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来达成国家课程标准,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探究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的成熟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