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就是让学生发挥最大的创造力。
——(德)歇弗尔
【教学背景】
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利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合作性小组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松的课堂氛围,情景教学和合作小组的搭配使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五个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强调着眼于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记忆、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采用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和合作式的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接触与社会、科技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比较真实和自然的语言材料,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笔者将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三单元Project为例,探讨现阶段高中英语情境合作性学习的可行性。
【教学案例】
译林牛津英语高中模块六是选修模块,词汇量大,课时紧,如果照搬Reading版块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得累,学生也会因为被动接受而感觉苦不堪言,这将有悖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节课我备得比较详细,课前设计也做得比较辛苦,但我发现无论如何设计,到最后都成了我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还是被灌输。所以在课前预设时,我结合情境教学和合作教学两个关键词,决定打破常规,将课堂还给学生。
由于这篇文章的教学文本内容由四个副标题构成,即:Tour 1—Inuit Experience; Tour 2—Aborigine Adven?鄄ture; Tour 3—Mysterious Maoris; Tour 4—Native Ameri?鄄can Indian Adventure同时,学生的座位分配恰好都是南北两部分,每部分四竖排共计八竖排,两竖排一组承包一条旅游线路,正好四条线路。
上课开始,我就说了今天的教学思路,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每一组承包的旅游线路。学生听到这样的学习形式觉得很新鲜,课堂气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分组准备环节,真正是“全组参与”,学生积极投入到课文理解、生词查阅、小组策划和推选导游中去。我在巡视时,发现有的组都开始做起了道具。时不时地,学生拉着我提出各种问题:关于句式理解,关于背景知识,关于单词发音……
小组展示环节,四个小组分别派出一名导游,讲解本条线路的背景知识和线路特点:因纽特体验之旅的导游带我们坐着狗拉雪橇、划着豹皮筏子,走进了因纽特人的拱形圆顶小屋,穿上毛皮衣服戴着异类珍宝,大口吃肉;兴之所至,和着鼓声翩翩起舞。当然,同样吸引学生的还有澳大利亚历险之旅,新西兰毛利神秘之旅,最后,介绍美洲印第安土著历险之旅的导游竟然带着颇有民族特色的印第安土著特色的羽毛头饰走到讲台前讲解他们的旅游线路,将本来已经精彩纷呈的“导游拉客团”推向了高潮。
最后,举手表决环节,每个组的成员都支持本组的旅游线路,但却一致推選出了“最佳导游”、“最佳策划”、“最佳英文讲解”、“最佳中文描述”等个人奖和组织奖。
整堂课我讲得并不多,但课前的任务布置、小组实施中的监督指导以及最后的知识点评析,我都力图用最简练的语言点拨学生;而学生在学习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利用小组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了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
【教后反思】
Project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属于探究式学习,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让Project版块的教学流于形式,我们要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要让我们的课堂回归自然、回归生活,要真正体现教材编写的思想。以前我觉得新教材容量太大,课时太紧,又担心学生接受能力太差,不能理解文本,所以就习惯性地把Project版块用传统的阅读教学处理,比如理解阅读文章,讲解文章中的几个词组、重点句型或分析几个长难句。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过程单调乏味,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不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和教材的设计思想。这堂课让我尝到了甜头, 整节课上完后我感到非常的轻松,自己仿佛不是在上课,而是和学生玩耍,忘记了自己是教师,而是作为学生当中的一员。这节课给我记忆犹新的是学生那天真无邪求知的面孔和无限的创造能力,有好几次,我都忍不住喜极而泣;课后,学生也激动地跑来跟我说:“老师,这节课,您应该上公开课,我们都觉得上这样的课是一种幸福。”
这节常态课带给我很大的启示:教师只要转换角色,用心设计,放手让学生飞,就能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锤炼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帮助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和形成乐于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牛津高中英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中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黄 晓)
——(德)歇弗尔
【教学背景】
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利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合作性小组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松的课堂氛围,情景教学和合作小组的搭配使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五个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强调着眼于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记忆、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采用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和合作式的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接触与社会、科技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比较真实和自然的语言材料,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笔者将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三单元Project为例,探讨现阶段高中英语情境合作性学习的可行性。
【教学案例】
译林牛津英语高中模块六是选修模块,词汇量大,课时紧,如果照搬Reading版块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得累,学生也会因为被动接受而感觉苦不堪言,这将有悖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节课我备得比较详细,课前设计也做得比较辛苦,但我发现无论如何设计,到最后都成了我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还是被灌输。所以在课前预设时,我结合情境教学和合作教学两个关键词,决定打破常规,将课堂还给学生。
由于这篇文章的教学文本内容由四个副标题构成,即:Tour 1—Inuit Experience; Tour 2—Aborigine Adven?鄄ture; Tour 3—Mysterious Maoris; Tour 4—Native Ameri?鄄can Indian Adventure同时,学生的座位分配恰好都是南北两部分,每部分四竖排共计八竖排,两竖排一组承包一条旅游线路,正好四条线路。
上课开始,我就说了今天的教学思路,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每一组承包的旅游线路。学生听到这样的学习形式觉得很新鲜,课堂气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分组准备环节,真正是“全组参与”,学生积极投入到课文理解、生词查阅、小组策划和推选导游中去。我在巡视时,发现有的组都开始做起了道具。时不时地,学生拉着我提出各种问题:关于句式理解,关于背景知识,关于单词发音……
小组展示环节,四个小组分别派出一名导游,讲解本条线路的背景知识和线路特点:因纽特体验之旅的导游带我们坐着狗拉雪橇、划着豹皮筏子,走进了因纽特人的拱形圆顶小屋,穿上毛皮衣服戴着异类珍宝,大口吃肉;兴之所至,和着鼓声翩翩起舞。当然,同样吸引学生的还有澳大利亚历险之旅,新西兰毛利神秘之旅,最后,介绍美洲印第安土著历险之旅的导游竟然带着颇有民族特色的印第安土著特色的羽毛头饰走到讲台前讲解他们的旅游线路,将本来已经精彩纷呈的“导游拉客团”推向了高潮。
最后,举手表决环节,每个组的成员都支持本组的旅游线路,但却一致推選出了“最佳导游”、“最佳策划”、“最佳英文讲解”、“最佳中文描述”等个人奖和组织奖。
整堂课我讲得并不多,但课前的任务布置、小组实施中的监督指导以及最后的知识点评析,我都力图用最简练的语言点拨学生;而学生在学习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利用小组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了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
【教后反思】
Project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属于探究式学习,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让Project版块的教学流于形式,我们要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要让我们的课堂回归自然、回归生活,要真正体现教材编写的思想。以前我觉得新教材容量太大,课时太紧,又担心学生接受能力太差,不能理解文本,所以就习惯性地把Project版块用传统的阅读教学处理,比如理解阅读文章,讲解文章中的几个词组、重点句型或分析几个长难句。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过程单调乏味,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不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和教材的设计思想。这堂课让我尝到了甜头, 整节课上完后我感到非常的轻松,自己仿佛不是在上课,而是和学生玩耍,忘记了自己是教师,而是作为学生当中的一员。这节课给我记忆犹新的是学生那天真无邪求知的面孔和无限的创造能力,有好几次,我都忍不住喜极而泣;课后,学生也激动地跑来跟我说:“老师,这节课,您应该上公开课,我们都觉得上这样的课是一种幸福。”
这节常态课带给我很大的启示:教师只要转换角色,用心设计,放手让学生飞,就能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锤炼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帮助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和形成乐于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牛津高中英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中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