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以手机阅读为代表的电子阅读风靡社会,冲击着传统阅读。电子阅读是否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呢?“不能!”斩钉截铁地否定回答之后,更要深思我们该如何回归传统阅读的问题。我想其重要的途径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在全民都意识到读书重要的今天,我们能做的努力是引导中学生逐渐重视自主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明确自主课外阅读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最终养成自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倡“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对于这么庞大的数字,如果没有兴趣和习惯,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在实践中我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一、营造“三环一体”的阅读氛围
“三环”是阅读的三种环境,同时也是三个环节,分别是家庭说了算的父母,学校独当一面的老师,班级信得过的同学;“一体”是三环融合成一体关注阅读,还是阅读要突出的学生个体为阅读主体。此“三环”密切联系,融合为“一体”,如众星捧月全面带动每一个阅读个体参与自主课外阅读。首先成立以班为单位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小组。再致信家长,谈自主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在沟通中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班级设立课外阅读专栏,家庭置办书架;提倡亲子阅读,师生共读,同学赛读,体现环环相扣: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老师通过制定阅读计划与学生共读,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状态,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树立阅读自信心,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发现读书之乐;家长与学生伴读,通过亲子阅读,建立了家庭读书氛围,让学生体会课外阅读之趣。借着青春期学生的好强的心气,在同学之间展开比赛式阅读,让课外阅读中的佼佼者发挥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同学见贤思齐。如此,我自信“三环一体”的读书氛围是有益于培养学生自主课外兴趣和习惯的良好阅读环境。
二、试行无假日不间断自主课外阅读
我和学生一起制定量化阅读计划,每天不少于二十分钟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定时定量,把课外书放在唾手可得的地方,有空就翻开读读,不论一次读多少,一天看书行为累计起来必确保能完成当天阅读目标,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就拿最近刚读完的《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5月河北第132次印刷)来说吧,全书共30章,594页,第一天我把书带去上课,要求同学们集体购买,并跟学生约定阅读计划,具体量化到每天读两张,計划用时两周。学生欣然接受,多数都按时读完并按时提交了读书笔记,包括读后感;至于不到百分之十的没读完的学生,在我延时一周后也如期完成。
每逢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我们不但停课不停读书,还会以课外阅读为主布置假期作业,引导学生多读书,一个寒假或暑假至少要读一本中厚的书,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同学假期由父母陪同出去旅行,书读万卷与路行万里同步。虽然其效果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一定不无裨益,其道理和这句“看不见孩子长,只是衣服都小了”一样简单,读书获取的知识能力都内化为血肉跟人一起成长了。
三、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持续探索实践
我们阅读的内容包括每学期组织的与课外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其主题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内容从喜欢的一段话、一篇文章开始,从课文阅读理解到类文阅读,从课上阅读课外读物到课下阅读经典名著,逐渐加深到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活动安排先易后难,机动灵活,除了每天课前五分钟分享阅读时间,还有课上阅读课外读物的阅读课,名著阅读交流,还有优秀的读书笔记展示。学生自主阅读的一本书由薄变厚,意味着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无到有,日渐浓厚。
自主课外阅读兴趣养成了还要持续保持才能形成习惯。相信在家有父母的陪伴和监管,在学校有老师的鼓励和引导,在班里有同学的带动和影响,作为阅读主体的每一个个体自然都能得到平等的课外阅读的时空,就这样,学生在传统的课外阅读中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发现,体会到了读书有乐趣,于是课外阅读行为自然由被动升级到主动。事实胜于雄辩,继《红岩》之后,我给学生一周时间准备接下来要读的书《简·爱》,时间推算应该是在三天后开始有计划阅读,可是今天我却惊喜地发现有的学生不单在第一时间买到了书,还自觉开始读了上百页……这就是我们探索培养的自主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也是回归传统阅读最基础最关键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美]莫提默,J.埃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如何阅读一本书[M].商务印书馆,2014.
[2]卢志文著.今天我们怎么做教育[M].译林出版社,2013,9.
[3]黄作星,苏成栋编著.社会活动与课外阅读[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11.
[4]杨耀文选编.文化名家谈读书[M].京华出版社,2007,1.
[5]刘畅编著.最适合中学生的读书方法[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7.
[6]林丽编著.人文阅读与写作[M].新疆少儿出版社,2006,1.
[7]李剑新主编.多元智能与中学语文教学[M].学苑音像出版社,2005,7.
[8]田贺书主编.初中语文[M].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1.
[9]宾敬主编.初中语文活动课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
在全民都意识到读书重要的今天,我们能做的努力是引导中学生逐渐重视自主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明确自主课外阅读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最终养成自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倡“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对于这么庞大的数字,如果没有兴趣和习惯,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在实践中我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一、营造“三环一体”的阅读氛围
“三环”是阅读的三种环境,同时也是三个环节,分别是家庭说了算的父母,学校独当一面的老师,班级信得过的同学;“一体”是三环融合成一体关注阅读,还是阅读要突出的学生个体为阅读主体。此“三环”密切联系,融合为“一体”,如众星捧月全面带动每一个阅读个体参与自主课外阅读。首先成立以班为单位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小组。再致信家长,谈自主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在沟通中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班级设立课外阅读专栏,家庭置办书架;提倡亲子阅读,师生共读,同学赛读,体现环环相扣: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老师通过制定阅读计划与学生共读,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状态,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树立阅读自信心,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发现读书之乐;家长与学生伴读,通过亲子阅读,建立了家庭读书氛围,让学生体会课外阅读之趣。借着青春期学生的好强的心气,在同学之间展开比赛式阅读,让课外阅读中的佼佼者发挥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同学见贤思齐。如此,我自信“三环一体”的读书氛围是有益于培养学生自主课外兴趣和习惯的良好阅读环境。
二、试行无假日不间断自主课外阅读
我和学生一起制定量化阅读计划,每天不少于二十分钟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定时定量,把课外书放在唾手可得的地方,有空就翻开读读,不论一次读多少,一天看书行为累计起来必确保能完成当天阅读目标,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就拿最近刚读完的《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5月河北第132次印刷)来说吧,全书共30章,594页,第一天我把书带去上课,要求同学们集体购买,并跟学生约定阅读计划,具体量化到每天读两张,計划用时两周。学生欣然接受,多数都按时读完并按时提交了读书笔记,包括读后感;至于不到百分之十的没读完的学生,在我延时一周后也如期完成。
每逢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我们不但停课不停读书,还会以课外阅读为主布置假期作业,引导学生多读书,一个寒假或暑假至少要读一本中厚的书,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同学假期由父母陪同出去旅行,书读万卷与路行万里同步。虽然其效果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一定不无裨益,其道理和这句“看不见孩子长,只是衣服都小了”一样简单,读书获取的知识能力都内化为血肉跟人一起成长了。
三、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持续探索实践
我们阅读的内容包括每学期组织的与课外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其主题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内容从喜欢的一段话、一篇文章开始,从课文阅读理解到类文阅读,从课上阅读课外读物到课下阅读经典名著,逐渐加深到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活动安排先易后难,机动灵活,除了每天课前五分钟分享阅读时间,还有课上阅读课外读物的阅读课,名著阅读交流,还有优秀的读书笔记展示。学生自主阅读的一本书由薄变厚,意味着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无到有,日渐浓厚。
自主课外阅读兴趣养成了还要持续保持才能形成习惯。相信在家有父母的陪伴和监管,在学校有老师的鼓励和引导,在班里有同学的带动和影响,作为阅读主体的每一个个体自然都能得到平等的课外阅读的时空,就这样,学生在传统的课外阅读中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发现,体会到了读书有乐趣,于是课外阅读行为自然由被动升级到主动。事实胜于雄辩,继《红岩》之后,我给学生一周时间准备接下来要读的书《简·爱》,时间推算应该是在三天后开始有计划阅读,可是今天我却惊喜地发现有的学生不单在第一时间买到了书,还自觉开始读了上百页……这就是我们探索培养的自主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也是回归传统阅读最基础最关键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美]莫提默,J.埃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如何阅读一本书[M].商务印书馆,2014.
[2]卢志文著.今天我们怎么做教育[M].译林出版社,2013,9.
[3]黄作星,苏成栋编著.社会活动与课外阅读[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11.
[4]杨耀文选编.文化名家谈读书[M].京华出版社,2007,1.
[5]刘畅编著.最适合中学生的读书方法[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7.
[6]林丽编著.人文阅读与写作[M].新疆少儿出版社,2006,1.
[7]李剑新主编.多元智能与中学语文教学[M].学苑音像出版社,2005,7.
[8]田贺书主编.初中语文[M].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1.
[9]宾敬主编.初中语文活动课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