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战争时代对我军官兵身体、情感和意志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纷繁复杂的战场和高科技战争带来的巨大心理负荷很容易使官兵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心理,从而直接影响战斗力水平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在立足新时代使命任务和官兵心理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本文对如何提高信息化条件下部队战场适应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战场适应能力;心理战
如果说农业文明时代的心理战是以谋略心理战为主,工业文明时代的心理战是以宣传心理战为主,那么信息时代的心理战就是一场以网络心理战为主题的战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当今时代,网络高度发达,信息交流迅疾而便捷,充斥在网络上的各种各样的海量信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我们的心理产生影响,这就对新时代的我军心理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提高部队战场适应能力成为我军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一、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心理战特点
(一)信息化条件下心理战打击对象更明确
传统的战争通常采取暴力和强制手段达到既定目的,而心理战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心理战通过对目标施加心理压力和心理影响,使敌方心理发生变化,尤其是对目标决策机构进行重点打击,从而达到预期效果。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对伊拉克高层实施“震慑”和“斩首”行动,极大瓦解了伊军的抵抗意志,从而使美军以极小的代价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通过打击特定目标对象,瓦解敌军的军心士气和抵抗意志是信息化条件下心理战一大特点。
(二)信息化条件下心理战打擊手段更多样
信息化战争中决定胜利成败的关键因素就是对信息的掌控。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不再局限于语言文字的宣传,而是越来越多样化、高强度化和全方位化。影视图像、虚拟现实、实施信息剥夺和制造信息混乱等智能化的手段大大提高了心理战的规模和水平。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运用强大的传媒制造“信息轰炸”,在舆论上取得了压倒性优势,为战争的顺利推进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信息化条件下心理战作战影响更深入
传统军事作战通过消灭敌方人员达到摧毁其抵抗能力的目的,而心理战的目的在于摧毁敌方抵抗意志,消除其对抗性因素,并在其国内推行政治主张,扩大影响,最终取得长远的利益。从这一点上看,信息化条件下心理战绝不仅仅局限于某些时段或某个区域,而在于不间断地向目标输出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最终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目标决策机构产生影响,这无疑是传统作战无法达到的。
二、信息化条件下提高部队战场适应能力的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心理战能够发挥难以想象的巨大作用。在这种条件下,提高我军战场适应能力成为当前一个重大课题和要求,我们既要着眼于作战任务和战场环境,更要着眼于官兵的身心综合素质,提高官兵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一)以实战化训练为中心,提高我军身心素质
信息化的战场环境下,军人所要承受的压力空前巨大。这种压力一方面是来自于高新技术条件下的精确打击,这使得军人随时面对死亡的恐惧,对军人的意志品质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五花八门的繁杂信息,这些信息令人真假难辨,会造成军人思维上的疑惑和情感上的迷茫。如果军人不能适应信息化战场条件下的巨大心理压力,不但会影响部队整体战斗水平的发挥,更有可能在战场上造成心理崩溃,进而影响到战斗力。海湾战争中伊军的惨败便是最好的证明。这对我军来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由于我军已经多年不曾经历战争,在面对信息化条件下高强度高精度的作战环境时,如何才能提高部队战场适应能力,保持强大的战斗力是一个重大课题。
通过实战化的训练达到近似实战的效果,在贴近實战的环境下摔打部队是提高军人身体与心理素质,进而达到提高部队战场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贴近实战训练,一是提高训练的逼真度。战场是对元练的最终检验,因此,训练必须根据战场的要求进行。二是实兵对抗训练和演习。必须经常进行对抗性综合演练和实战性演习,在对抗训练中检验训练效果,进一步提高官兵战场心理适应能力。事实表明,军人在实兵演练中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要比模拟训练大得多。在实兵演练中军人会产生真实的紧张感,受训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步由开始担心、害怕,到后来的迫然自若,适应战场环境。三是尽量加大训练的强度和难度。通过过贴近战场环境的高强度和高难度训练,锻炼提高军人在恶劣环境下遂行作战任务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理调节能力。
(二)以模拟训练为手段,提高我军心理适应能力
在信息化的战场条件下,战场环境异常复杂,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在面对各种险恶的处境时,如何提高我军心理适应能力,保持相应的战斗力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既然要立足于实战化的要求,在平时的训练中,我摩纳哥就要注重与真实战场环境的联结。模拟训练,必须着眼于实战。一是战场情况模拟。如模拟一些高技术武器装备产生的超乎寻常的声音,使官兵适应在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异常声响;模拟各种亮光诸如原子弹爆炸时的强光、突如其来的闪光、扑朔迷离的异光,减轻军人对各种光刺激的恐惧感;通过隐形、伪装仿形及制造或模拟一些辅之以特定的声光的怪异形体和“海市厦楼”,提高军人辨别真伪的能力;还可模拟毒剂的气味,提高军人对此适应能力。二是战斗困难情景模拟。设置复杂多变的敌情,增加危急的战斗情节,设置危境、困境、绝境,选择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天候条件等,使军人体验暴露于敌和失去通信联络时的困难情景,锻炼官兵在战斗困难情景中临危不惧、处险不乱、沉着应战的战场心理适应能力。
(三)以团体心理行为训练为辅助,提高我军战场凝聚力
有研究表明,当一个个体暴露于陌生、恐惧、未知的高度紧张的环境中时,易产生愤怒、惊恐和歇斯底里的症状,严重的甚至导致精神崩溃;而当个体处于一个有凝聚力的群体中,这种压力会得到分散,个体之间会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达到调节自我心理状态的目的。在战场上,当军人面对从未有过的压力之时,同样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这时集体中的信任就显得尤其重要。一个相互信任的集体,会在逆境中爆发出异乎寻常的能量。这种信任感,是需要通过平常的训练培养出来的。
信息化时代的战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高技术武器对官兵心理产生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战争,践行习主席强军目标新要求是我军未来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作者简介:胡雷(1992-),男,安徽黄山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硕士研究生,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战场适应能力;心理战
如果说农业文明时代的心理战是以谋略心理战为主,工业文明时代的心理战是以宣传心理战为主,那么信息时代的心理战就是一场以网络心理战为主题的战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当今时代,网络高度发达,信息交流迅疾而便捷,充斥在网络上的各种各样的海量信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我们的心理产生影响,这就对新时代的我军心理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提高部队战场适应能力成为我军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一、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心理战特点
(一)信息化条件下心理战打击对象更明确
传统的战争通常采取暴力和强制手段达到既定目的,而心理战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心理战通过对目标施加心理压力和心理影响,使敌方心理发生变化,尤其是对目标决策机构进行重点打击,从而达到预期效果。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对伊拉克高层实施“震慑”和“斩首”行动,极大瓦解了伊军的抵抗意志,从而使美军以极小的代价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通过打击特定目标对象,瓦解敌军的军心士气和抵抗意志是信息化条件下心理战一大特点。
(二)信息化条件下心理战打擊手段更多样
信息化战争中决定胜利成败的关键因素就是对信息的掌控。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不再局限于语言文字的宣传,而是越来越多样化、高强度化和全方位化。影视图像、虚拟现实、实施信息剥夺和制造信息混乱等智能化的手段大大提高了心理战的规模和水平。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运用强大的传媒制造“信息轰炸”,在舆论上取得了压倒性优势,为战争的顺利推进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信息化条件下心理战作战影响更深入
传统军事作战通过消灭敌方人员达到摧毁其抵抗能力的目的,而心理战的目的在于摧毁敌方抵抗意志,消除其对抗性因素,并在其国内推行政治主张,扩大影响,最终取得长远的利益。从这一点上看,信息化条件下心理战绝不仅仅局限于某些时段或某个区域,而在于不间断地向目标输出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最终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目标决策机构产生影响,这无疑是传统作战无法达到的。
二、信息化条件下提高部队战场适应能力的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心理战能够发挥难以想象的巨大作用。在这种条件下,提高我军战场适应能力成为当前一个重大课题和要求,我们既要着眼于作战任务和战场环境,更要着眼于官兵的身心综合素质,提高官兵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一)以实战化训练为中心,提高我军身心素质
信息化的战场环境下,军人所要承受的压力空前巨大。这种压力一方面是来自于高新技术条件下的精确打击,这使得军人随时面对死亡的恐惧,对军人的意志品质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五花八门的繁杂信息,这些信息令人真假难辨,会造成军人思维上的疑惑和情感上的迷茫。如果军人不能适应信息化战场条件下的巨大心理压力,不但会影响部队整体战斗水平的发挥,更有可能在战场上造成心理崩溃,进而影响到战斗力。海湾战争中伊军的惨败便是最好的证明。这对我军来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由于我军已经多年不曾经历战争,在面对信息化条件下高强度高精度的作战环境时,如何才能提高部队战场适应能力,保持强大的战斗力是一个重大课题。
通过实战化的训练达到近似实战的效果,在贴近實战的环境下摔打部队是提高军人身体与心理素质,进而达到提高部队战场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贴近实战训练,一是提高训练的逼真度。战场是对元练的最终检验,因此,训练必须根据战场的要求进行。二是实兵对抗训练和演习。必须经常进行对抗性综合演练和实战性演习,在对抗训练中检验训练效果,进一步提高官兵战场心理适应能力。事实表明,军人在实兵演练中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要比模拟训练大得多。在实兵演练中军人会产生真实的紧张感,受训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步由开始担心、害怕,到后来的迫然自若,适应战场环境。三是尽量加大训练的强度和难度。通过过贴近战场环境的高强度和高难度训练,锻炼提高军人在恶劣环境下遂行作战任务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理调节能力。
(二)以模拟训练为手段,提高我军心理适应能力
在信息化的战场条件下,战场环境异常复杂,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在面对各种险恶的处境时,如何提高我军心理适应能力,保持相应的战斗力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既然要立足于实战化的要求,在平时的训练中,我摩纳哥就要注重与真实战场环境的联结。模拟训练,必须着眼于实战。一是战场情况模拟。如模拟一些高技术武器装备产生的超乎寻常的声音,使官兵适应在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异常声响;模拟各种亮光诸如原子弹爆炸时的强光、突如其来的闪光、扑朔迷离的异光,减轻军人对各种光刺激的恐惧感;通过隐形、伪装仿形及制造或模拟一些辅之以特定的声光的怪异形体和“海市厦楼”,提高军人辨别真伪的能力;还可模拟毒剂的气味,提高军人对此适应能力。二是战斗困难情景模拟。设置复杂多变的敌情,增加危急的战斗情节,设置危境、困境、绝境,选择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天候条件等,使军人体验暴露于敌和失去通信联络时的困难情景,锻炼官兵在战斗困难情景中临危不惧、处险不乱、沉着应战的战场心理适应能力。
(三)以团体心理行为训练为辅助,提高我军战场凝聚力
有研究表明,当一个个体暴露于陌生、恐惧、未知的高度紧张的环境中时,易产生愤怒、惊恐和歇斯底里的症状,严重的甚至导致精神崩溃;而当个体处于一个有凝聚力的群体中,这种压力会得到分散,个体之间会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达到调节自我心理状态的目的。在战场上,当军人面对从未有过的压力之时,同样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这时集体中的信任就显得尤其重要。一个相互信任的集体,会在逆境中爆发出异乎寻常的能量。这种信任感,是需要通过平常的训练培养出来的。
信息化时代的战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高技术武器对官兵心理产生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战争,践行习主席强军目标新要求是我军未来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作者简介:胡雷(1992-),男,安徽黄山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硕士研究生,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