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养生方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ss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曹雪芹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篇幅描述饮食文化。据不完全统计,120回《红楼梦》中描写到的食品多达186种。贾府不仅追求享口福,更重要的是强调吃得健康。这里介绍几个著名菜:
  鸽子蛋被誉为“动物人参”,在清朝的御膳档案馆里能查到。鸽子蛋煮熟后去皮,用鸡汤慢慢煨,大补;加桂圆肉、枸杞、冰糖、燕麦炖后服用,补肾;鸽子蛋还是女人良药,可补气、养血、调经。
  茄鲞就是茄干。茄子能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止痛利尿等作用。茄子最好蒸熟,凉拌蒜泥吃。
  枣泥山药糕,秦可卿病中,贾母给就她送来了枣泥馅儿的山药糕。大枣健脾养胃、养血安神,山药是治妇科病非常好的药食同源的食品。现代很多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都将山药作为重要的入药材料。
  顿顿有粥汤
  江米粥,《红楼梦》第87回,紫娟对黛玉说:“给姑娘做了一碗火肉白菜汤,加了一点儿虾米儿,配了点青笋紫菜……还熬了一锅江米粥。”江米即糯米,补肺,治肺虚、热咳,暖脾胃,补益中气,生津止渴。黛玉体弱多病,经常咳嗽、发热,用糯米粥食疗很对症。
  虾丸鸡皮汤,弹性蛋白能够预防皮肤皱纹,其最重要的物质硫磺软骨素鸡皮中非常多。虾仁补钙功效最好。
  米汤又叫米油,是熬大米稀饭时凝聚在锅面上的一层油。它性平味甘,滋阴长力。清代名医王士雄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迹。”
  小病不吃药
  《红楼梦》中,从主子到丫环,一日三餐吃得都很少,感冒伤风时尤其如此,大夫不是开药方,而是让人先“清清净净地饿两顿”,或者要求饮食一定要清淡。小病不吃药是古人的养生良方。
  根据体质喝茶
  《紅楼梦》里,每个人喜欢的茶都不同。贾母吃完油腻的食物后,就不喝六安茶;宝玉吃了面,要喝“女儿茶”。六安茶是偏苦的一种绿茶,能清热解毒,不适合老年人;年龄大、寒性体质、胃寒、月经期的女性,要少喝绿茶;冬天,就是健康人也要少喝太浓的绿茶,最好喝红茶。
  女儿茶其实是普洱茶的一种,促消化、排毒功能强,还有一定的通经作用,适合女性喝。
  捶背要“轻”
  在《红楼梦》里,丫环捶背的场景比比皆是,这是古代最常见的一种保健方法。背上有三条重要的经络,沿着脊柱的是督脉,是人体的阳中之阳,两边各距离督脉1.5寸,是膀胱经,关系到人体的五脏六腑。捶背关键是要“轻”,正确方法是五指并拢稍微弯曲,手心为空地拍背,沿着脊柱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两边。捶背的时间,最好是下午3时到5时,这是膀胱经值令的时候,养生效果最好。
  享天伦之乐
  贾母去世时83岁,刘姥姥85岁依然健在。两人一富一贫,但都是高寿,秘诀是什么呢?贾母喜欢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爱热闹,不孤独;刘姥姥多动,生性乐观、幽默,受了戏弄也不生气,有一颗平常心,常常自嘲“端多大碗吃多大饭”。
  酷夏不贪凉
  “夏不敞胸热不晾背”,是《红楼梦》中的酷暑养生法。人体最怕着凉的几个部位是:咽喉,太凉的食物刺激黏膜,会导致咽炎;颈部,着凉容易导致肌肉痉挛;腹部,会引发很多妇科疾病;胃部,造成胃胀、腹泻;肩部和膝部,着凉易伤害关节。
  发常梳
  《红楼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梳头、篦头。古代养生讲究“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头顶正中最重要的一个穴位叫做百会穴。梳头的作用就是按摩这一穴位,不仅能保养头发,还有助睡眠。梳头时,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前或向后梳。
  老人食谱烂、杂、淡、鲜
  《红楼梦》里岁数大的人很多,他们吃东西突出以下几个字:烂,牙口不好,烂的更有利吸收;杂,一天吃十几种食物,米、面、肉、蛋、蘑菇、白菜、豆腐等,调料最好有醋、蒜和姜;清淡,菜大多清爽可口,少油、盐;新鲜,老人不吃剩菜剩饭。
  责编:马京京
其他文献
最近疫情之下,国家做出一个破天荒的决定,雷打不动的现代“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那么古代的科举,是否也曾因某些事情延期举行呢?  其实还真有。对于参加科举的考生来说,最怕遇到的状况就是科举改日期。  和现代高考不同,古代科举是三年一次,而且是升级式考试。自古以来,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台阶。通过乡试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成功则可以进入殿试。如果你顺利过了三关,那么就将完成人生的蜕变,成
期刊
有些作品的灵感是从结尾开始的,我写《绍兴十二年》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全书结尾的最后一句话:“绍兴十二年的雪停了吗?”有了这句话,全书的色调和氛围就定下来了。《庆历四年秋》是另一种情况,这部作品是由书名开始的。  2015年秋天我在南京参加《钟山》文学奖颁奖活动时,《钟山》编辑部的贾梦玮找到我,要我为他们写一个专栏,我答应了。这几年我对宋代的史料有所涉猎,从中选几段有点意味的情节,两个月写一篇文章也
期刊
二月河的文学梦做得很早,阅读也自然成了他生命中的不可或缺。从初中到高中毕业,他读完了中国四大名著,读了《封神榜》“三言”“二拍”,接着读外国作品,后又读了《林海雪原》《烈火金刚》《创业史》等。但对于一个胃口日益扩张的文学青年,阅读欲望仍难以满足。用他的话说:“即使再长的小说,如果废寝忘食地读,也就是几天时间,之后就有很长一段空当,那样的日子比坐监狱还要煎熬。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到处借,凡能借到的国内
期刊
在电影、电视还没有普及的年代,看小人书成为许多人的爱好,它虽然仅有巴掌大,内容却精彩绝伦。当时,谁手头上拥有几本小人书,那是绝对风光的事情。  我家有一箱小人书,是父亲外出时特意为我购买的,有《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小人书仅有巴掌大,用白描的手法绘制人物。虽然没有色彩,却栩栩如生,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精彩绝伦,让我爱不释手。那时候,我一直认为小人书里的故事是真实的,梦想
期刊
骆宾王一辈子共留下122首诗,多吗?一点也不多。陆游有9362首,乾隆有30000多首……但如果说骆宾王的一生,是根丝线;那这些作品,就是被丝线串起来的闪光珍珠。里面有他的精神世界,有他的喜怒哀乐。  我们从他的第一颗珍珠说起。那个时候,他有个公认的身份——神童。  神童们的人生结局,各不相同。  孔融小时候懂得让梨,后来却从董卓、袁绍,一直杠到曹操那儿,终于被砍了头,还祸及满门。曹冲有惊人智慧,
期刊
船中那个姓谢的男子终于从容离去,船只去后水面仅留下了一道迅速被抹平的波纹以及他随口抛下的一句话: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壹  南宋淳熙十一年,一个偶尔会念叨“行事不法,周公无志也;立言不法,孔子无学也”的才子考中了进士,并从师于理学大家陆九渊。没错,就是“陆王心学”的那个陆。  这个才子就是谢希孟。  谢希孟,又名直,字古民,号晦斋,浙江省黄岩城西三童岙人,南宋时期的理学家。谢希孟在年仅二十四
期刊
市场上出现过一个品牌,叫“梦露”,它只做一个女式睡衣产品,销售价格为188元一件,只有两种款式;吊带的和齐肩的,也只有两种颜色;橙色和紫色。  他们用了一个不一样的销售方式:送。  怎么送呢?免费。  如果你穿了感觉很好,就请你帮我们做口碑宣传。  如果这件睡衣送给你,你会要吗?  当然会!  但是他提了另外一個要求,我们送给你是可以的,快递费你出可以吗?  快递费是23块钱一件,但是支持货到付款
期刊
当明治三年(1870)高山幸助于日本横滨创制人力车时,他大约没有料到,人力车不仅成为日本“文明开化”的重要物质表征,而且竟与中国文学结下了很深的姻缘。  人力车何时传入中国,笔者未作详细考证,只是据法国梅朋与傅立德的《上海法租界史》得知,1874年,从日本来华的法人梅纳尔首次把人力车这种新式的交通工具引进到上海,从而使法、英租界当局赚了大钱。这个行当在上海迅速发展起来,到1928年,上海的人力车已
期刊
我写过一篇短文,大意是说:我跟在一个灰色的人影背后走人生的路,从他的面容上看世界。他转过脸来,脸上是痛苦的表情。于是,我以为这个世界也是痛苦的。现在,这个人影消失了,但我没有看到世界的真相,反而觉得世界空了。  1962年9月的一天,一趟列车从上海出发开往北京。车厢里拥挤闷热,列车又开开停停,使得人们很不耐烦,经常有人唉声叹气。然而,坐在靠窗座位上的一个少年始终很平静,一张未脱稚气的脸,面容有些消
期刊
叠字,是汉语中的独特之美,数个重字落一处,如同珠落玉盘,一下子就有了韵调,也顿时道明了心境。  古人说叠字,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以表爱慕;借“庭院深深深几许”,以叹闺愁。  今人说叠字,既有陕北“憨憨”这样的流行词当红网络,也有“你穷疯了,扯我秧秧”这样的川话作为段子被调侃。  小孩子最爱说叠字,显得可爱天真。因此当成年的我们讲起叠字时,话语中便多了一份亲切和纯粹。  叠字不简单,它既是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