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慧持是东晋名僧庐山慧远的弟弟,二人俱入慧皎《高僧传》。慧持本来和慧远一起在庐山修行,但是在晋隆安三年(三九九)却辞别兄长慧远前往蜀地。《高僧传》卷六《义解三·释慧持传》载此事作:
持后闻成都地沃民丰,志往传化,兼欲观瞩峨嵋,振锡岷岫,乃以晋隆安三年辞远入蜀。远苦留不止,远叹曰:“人生爱聚,汝乃乐离,如何?”持亦悲曰:“若滞情爱聚者,本不应出家,今既割欲求道,正以西方为期耳。”于是兄弟收泪,悯默而别。
这段材料生动地展现了兄弟二人临别之际依依不舍的情状。其中有两点颇值得注意:其一,慧远对“人生爱聚”表现出了强烈的執念,与其高僧身份不符;其二,慧远的“苦留不止”对慧持并没有产生作用,二人体现出了强烈的对比。
那么,慧持果真如材料中所述,是因为“闻成都地沃民丰,志往传化,兼欲观瞩峨嵋,振锡岷岫”而出走蜀地的吗?这一出走背后是否还蕴蓄着其他动因?
《高僧传》卷六《义解三·释慧远传》载:
释慧远,本姓贾氏,雁门娄烦人也。弱而好书,圭璋秀发,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年二十一,欲渡江东,就范宣子共契嘉遁。值石虎已死,中原寇乱,南路阻塞,志不获从。时沙门释道安立寺于太行恒山,弘赞像法,声甚著闻,远遂往归之。一面尽敬,以为真吾师也。后闻安讲《般若经》,豁然而悟,乃叹曰:“儒道九流,皆糠秕耳。”便与弟慧持,投簪落彩,委命受业。既入乎道,厉然不群,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任。精思讽持,以夜续昼,贫旅无资,缊纩常阙,而昆弟恪恭,终始不懈。
同卷《义解三·释慧持传》亦云:
释慧持者,慧远之弟也。冲默有远量,年十四学读书,一日所得,当他一旬。善文史,巧才制。年十八出家,与兄共伏事道安法师。
根据传记,慧远卒于晋义熙十二年(四一六),享年八十三;慧持卒于义熙八年,享年七十六,其时慧远七十九岁。由此可知,慧远比慧持年长三岁,与二人出家的年龄差也正好相合。又《名僧传钞·说处》卷一0云:“慧持九岁随兑(兄)同为书生,俱依释道安抽簪落发。”则可知慧持在慧远赴许洛游学之前就已经开始和他待在一起,我们也可以推测此后慧持一直跟在慧远身边,包括赴许洛游学、前往太行恒山等,如此才有二人共同师事道安出家之事。由于慧远太过出名,因此史传中多叙述其由儒玄入释的过程,而慧持则被当作附属品一般一笔带过。这固然有可能是因为慧远在二人关系中占支配地位,但我们也无法否认慧持在二人一同出家一事上可能也发挥了作用,而《慧远传》中“贫旅无资,缊纩常阙,而昆弟恪恭,终始不懈”这一记载更提示我们兄弟二人在修行道路上是互相扶持、克服困难的。
后来,二人又离开道安,辗转到达庐山。《释慧持传》云:
及安在襄阳遣远东下,持亦俱行,初憩荆州上明寺,后适庐山,皆随远共止。
这段叙述很显见是以慧远的活动轨迹为纲,而慧持则是如同此前一样“随远共止”。《释慧远传》记载这段经历较详:
后随安公南游樊河。伪秦建元九年(三七三),秦将苻丕冠斥襄阳,道安为朱序所拘,不能得去,乃分张徒众,各随所之。……远于是与弟子数十人,南适荆州,住上明寺。后欲往罗浮山,及届浔阳,见庐峰清静,足以息心,始住龙泉精舍。
结合两处叙述,可知慧远跟随道安南下襄阳,其后又告别道安经荆州驻足庐山,慧持一直陪伴在侧,也就是“弟子数十人”中的一个。至此,我们看到,慧持的人生一直处于慧远的影响之下。且不论二者在具体决策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但是在僧传的叙述中,慧持确实是作为对其兄慧远亦步亦趋的形象而存在的。
慧远“见庐峰清静,足以息心”,因而选择就地修行。“自远卜居庐阜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送客游履,常以虎溪为界焉。”如果按照之前的行为模式,慧持很有可能在庐山与慧远相伴终老。但是,这时发生的另外一件事却使慧持暂时离开慧远,而这一经历恰恰为慧持的出走埋下了伏笔。
正如前揭慧远和慧持兄弟二人的经历所示,出家的亲属之间仍然保有密切的联系,慧持暂时离开庐山的因缘就是同他们的另一位出家亲属有关。《释慧持传》载:“持有姑为尼,名道仪,住在江夏,仪闻京师盛于佛法,欲下观化,持乃送姑至都,止于东安寺。”记述的是慧持送姑道仪下京都之事。当时慧持与慧远住在庐山,而道仪则在上游江夏修行,慧持是如何得知江夏的道仪欲前往京都之事,二人之间是否有音信往来,抑或慧持正好去拜访道仪而得知此事,或是道仪先到庐山,再在慧持护送下前往京都。此一事件背后确实存在诸多可能性,也正昭示了慧持出走的行为本身可能存在的复杂性和多义性。不管具体情况如何,这次机缘都给了慧持走出慧远庇佑独当一面的机会和挑战。
慧持在建康期间,“晋卫军琅玡王珣,深相器重。时有西域沙门僧伽罗叉,善诵四《含》,珣请出《中阿含经》,持乃校阅文言,搜括详定,后还山”。《中阿含经》卷六0《后出中阿含经记》亦载此事,作王珣“造立精舍,延请有道释慧持等义学沙门四十余人”,从隆安元年十一月十日开始,至来年六月二十五日草本始讫。所以慧持大约是隆安二年下半年回到庐山的。
此次建康之行大概让慧持博取了一定的声名,不久之后,“豫章太守范宁,请讲法华、毘昙”,而此次讲经亦是“四方云聚,千里遥集”,再一次展示了慧持的风采。《释慧持传》记载此事的影响:
王珣与范宁书云:“远公、持公孰愈?”范答书云:“诚为贤兄弟也。”王重书曰:“但令如兄诚未易有,况复弟贤耶。”兖州刺史琅玡王恭,致书于沙门僧检曰:“远、持兄弟至德何如?”检答曰:“远、持兄弟也,绰绰焉信有道风矣。”
在慧持前往京都之前,慧远在南方已经声名远著,而慧持京都、豫章之行亦展现了不凡的实力,这引起了士族的兴趣,不由得纷纷将二人相提并论,并且认为慧持并不逊色于慧远。
由此我们想到了僧传中有不少下述书写,《高僧传》卷一三《经师·释法平传附法等传》评价释法平、法等兄弟:
持后闻成都地沃民丰,志往传化,兼欲观瞩峨嵋,振锡岷岫,乃以晋隆安三年辞远入蜀。远苦留不止,远叹曰:“人生爱聚,汝乃乐离,如何?”持亦悲曰:“若滞情爱聚者,本不应出家,今既割欲求道,正以西方为期耳。”于是兄弟收泪,悯默而别。
这段材料生动地展现了兄弟二人临别之际依依不舍的情状。其中有两点颇值得注意:其一,慧远对“人生爱聚”表现出了强烈的執念,与其高僧身份不符;其二,慧远的“苦留不止”对慧持并没有产生作用,二人体现出了强烈的对比。
那么,慧持果真如材料中所述,是因为“闻成都地沃民丰,志往传化,兼欲观瞩峨嵋,振锡岷岫”而出走蜀地的吗?这一出走背后是否还蕴蓄着其他动因?
《高僧传》卷六《义解三·释慧远传》载:
释慧远,本姓贾氏,雁门娄烦人也。弱而好书,圭璋秀发,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年二十一,欲渡江东,就范宣子共契嘉遁。值石虎已死,中原寇乱,南路阻塞,志不获从。时沙门释道安立寺于太行恒山,弘赞像法,声甚著闻,远遂往归之。一面尽敬,以为真吾师也。后闻安讲《般若经》,豁然而悟,乃叹曰:“儒道九流,皆糠秕耳。”便与弟慧持,投簪落彩,委命受业。既入乎道,厉然不群,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任。精思讽持,以夜续昼,贫旅无资,缊纩常阙,而昆弟恪恭,终始不懈。
同卷《义解三·释慧持传》亦云:
释慧持者,慧远之弟也。冲默有远量,年十四学读书,一日所得,当他一旬。善文史,巧才制。年十八出家,与兄共伏事道安法师。
根据传记,慧远卒于晋义熙十二年(四一六),享年八十三;慧持卒于义熙八年,享年七十六,其时慧远七十九岁。由此可知,慧远比慧持年长三岁,与二人出家的年龄差也正好相合。又《名僧传钞·说处》卷一0云:“慧持九岁随兑(兄)同为书生,俱依释道安抽簪落发。”则可知慧持在慧远赴许洛游学之前就已经开始和他待在一起,我们也可以推测此后慧持一直跟在慧远身边,包括赴许洛游学、前往太行恒山等,如此才有二人共同师事道安出家之事。由于慧远太过出名,因此史传中多叙述其由儒玄入释的过程,而慧持则被当作附属品一般一笔带过。这固然有可能是因为慧远在二人关系中占支配地位,但我们也无法否认慧持在二人一同出家一事上可能也发挥了作用,而《慧远传》中“贫旅无资,缊纩常阙,而昆弟恪恭,终始不懈”这一记载更提示我们兄弟二人在修行道路上是互相扶持、克服困难的。
后来,二人又离开道安,辗转到达庐山。《释慧持传》云:
及安在襄阳遣远东下,持亦俱行,初憩荆州上明寺,后适庐山,皆随远共止。
这段叙述很显见是以慧远的活动轨迹为纲,而慧持则是如同此前一样“随远共止”。《释慧远传》记载这段经历较详:
后随安公南游樊河。伪秦建元九年(三七三),秦将苻丕冠斥襄阳,道安为朱序所拘,不能得去,乃分张徒众,各随所之。……远于是与弟子数十人,南适荆州,住上明寺。后欲往罗浮山,及届浔阳,见庐峰清静,足以息心,始住龙泉精舍。
结合两处叙述,可知慧远跟随道安南下襄阳,其后又告别道安经荆州驻足庐山,慧持一直陪伴在侧,也就是“弟子数十人”中的一个。至此,我们看到,慧持的人生一直处于慧远的影响之下。且不论二者在具体决策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但是在僧传的叙述中,慧持确实是作为对其兄慧远亦步亦趋的形象而存在的。
慧远“见庐峰清静,足以息心”,因而选择就地修行。“自远卜居庐阜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送客游履,常以虎溪为界焉。”如果按照之前的行为模式,慧持很有可能在庐山与慧远相伴终老。但是,这时发生的另外一件事却使慧持暂时离开慧远,而这一经历恰恰为慧持的出走埋下了伏笔。
正如前揭慧远和慧持兄弟二人的经历所示,出家的亲属之间仍然保有密切的联系,慧持暂时离开庐山的因缘就是同他们的另一位出家亲属有关。《释慧持传》载:“持有姑为尼,名道仪,住在江夏,仪闻京师盛于佛法,欲下观化,持乃送姑至都,止于东安寺。”记述的是慧持送姑道仪下京都之事。当时慧持与慧远住在庐山,而道仪则在上游江夏修行,慧持是如何得知江夏的道仪欲前往京都之事,二人之间是否有音信往来,抑或慧持正好去拜访道仪而得知此事,或是道仪先到庐山,再在慧持护送下前往京都。此一事件背后确实存在诸多可能性,也正昭示了慧持出走的行为本身可能存在的复杂性和多义性。不管具体情况如何,这次机缘都给了慧持走出慧远庇佑独当一面的机会和挑战。
慧持在建康期间,“晋卫军琅玡王珣,深相器重。时有西域沙门僧伽罗叉,善诵四《含》,珣请出《中阿含经》,持乃校阅文言,搜括详定,后还山”。《中阿含经》卷六0《后出中阿含经记》亦载此事,作王珣“造立精舍,延请有道释慧持等义学沙门四十余人”,从隆安元年十一月十日开始,至来年六月二十五日草本始讫。所以慧持大约是隆安二年下半年回到庐山的。
此次建康之行大概让慧持博取了一定的声名,不久之后,“豫章太守范宁,请讲法华、毘昙”,而此次讲经亦是“四方云聚,千里遥集”,再一次展示了慧持的风采。《释慧持传》记载此事的影响:
王珣与范宁书云:“远公、持公孰愈?”范答书云:“诚为贤兄弟也。”王重书曰:“但令如兄诚未易有,况复弟贤耶。”兖州刺史琅玡王恭,致书于沙门僧检曰:“远、持兄弟至德何如?”检答曰:“远、持兄弟也,绰绰焉信有道风矣。”
在慧持前往京都之前,慧远在南方已经声名远著,而慧持京都、豫章之行亦展现了不凡的实力,这引起了士族的兴趣,不由得纷纷将二人相提并论,并且认为慧持并不逊色于慧远。
由此我们想到了僧传中有不少下述书写,《高僧传》卷一三《经师·释法平传附法等传》评价释法平、法等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