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从它诞生开始就与音乐、诗词联系在一起,因而常常说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通过多种表现形式进行舞蹈。而舞剧简单地说就是主要以舞蹈的方式塑造人物、展开情节、叙述故事,反应某种思想或现象,它必须运用“多模态”塑造形象。多模态是语言学常用的词语,指不同媒介所构成的带有符号性质的物理模态。由多种模态组成的话语就是“多模态话语”,它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话语存在的前提是各种物理形态的语言—文字语言、图像语言、声音语言、动作语言等,由此确立了语言成为社会符号模式。
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媒介系统”分析林怀民著名现代舞剧《流浪者之歌》,从多模态话语媒介系统的“形式层面”、“媒体层面”、“意义层面”、“文化层面”的四个层面剥析《流浪者之歌》的的舞蹈身体语言运用,分析其潜藏的、背后的深刻含义。
一、《流浪者之歌》的形式层面及媒体层面
多模态话语媒介系统的形式层面由语言形式、图觉形式、声觉形式、感觉形式组成,在舞剧《流浪者之歌》中无语言形式;图觉形式由身体语言和非身体语言构成,在身体语言中身体的面容、躯干、整体都呈现出静的舞蹈语言;非身体语言由道具、服饰、灯光、舞台调度相互之间搭配;声觉形式以乔治亚的民谣为旋律,贯穿全场;感觉形式则是综合一切形式(语言形式、图觉形式、声觉形式),在各形式的融合中使观众引起感官感知,运用林怀民的观点是“舞蹈不是给人去看懂的,是让人感受的”,在《流浪者之歌》中,黄金稻谷的舞蹈布景、明暗交织的灯光、深沉的音乐…所有形式之间相互交融,使观众产生共鸣。
媒体层面又称“表达层面”,《流浪者之歌》的媒体层面主要通过形式层面体现出来,从形式层面中体现各形式关系。从形式中体现各媒体之间的关系,是舞剧形式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形式才有内容,才能反应出各媒体之间的关系。形式关系分为“互补”和“非互补”两种。
在《流浪者之歌》形式之间的关系体现多样,例如:整场舞剧只运用乔治亚的民谣,群舞中男女缠绕、扭转、跪地、挣扎、凝神、向远处触摸等舞蹈动作在深沉、庄重、肃穆的音乐衬托下,那种在人世苦难中饱受折磨,最后净化心灵,回归自我的精神娓娓道来。音乐与舞蹈动作形成强化关系,使形式更加强烈、主题更加鲜明。又如从空中洒落在僧人头上的黄金稻谷与闭目凝神、双手合一的僧人之间又产生强化的形式关系。图觉形式(黄金稻谷)与声觉形式(音乐)之间产生非互补的关系,两种形式相互交叠。
在舞剧《流浪者之歌》的形式层面,各形式组成的关系十分复杂新颖,语言形式、图觉形式、声觉形式在互补与非互补的关系中不断变化,既有强化也有非强化,既有交叠又有包容。各形式在各种关系交织中展现出感觉形式。这些形式共同显出媒体层面,从形式感知内容。
二、《流浪者之歌》的意义层面
从形式层面的形式关系体现出媒体层面的表达内容,也就形成了意义层面,没有形式和内容,《流浪者之歌》的意义无处感知。任何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都具有交际能力,在这种交流中传递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信息。因此,在多模态话语媒介系统的四个层面中意义层面位于核心位置,意义层面的信息符号也是体现文化的转换器!
在《流浪者之歌》中僧人与群舞中男男女女形成鲜明对比,僧人穿着斜式僧服,群舞中男赤裸上身,下身穿着肉色麻衣哈伦裤,女子上身着衣,下身与男子相同。服饰反应出正在经历苦难的流浪者和修行的僧人。僧人从舞剧开端并伫立不动,稳若泰山,群舞通过爬行、蹒跚、甩手、跳跃,张狂、旋转等一系列身体语言反映流浪者在流浪路上从开始拄着木棍流浪,在流浪途中,失去希望,苦难中挣扎,欲望中迷失,不停忏悔、反思,最终虔诚祈祷,回归自我。折射出人生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修行,在这条道路上,人们本对未来充满希望,向着自己的目标进行,然而进行中会遇到各种苦难,人们开始迷失自我,在苦难中挣扎,各种诱惑引诱着人们,短暂的诱惑会得到满足,然而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苦难会不断涌来。只有像僧人一样无论万物如何变化,都静下心来感悟自我,才不会陷入无穷无尽的苦难中。
三、《流浪者之歌》的文化层面
林怀民曾这样评价《流浪者之歌》:“如果只能留下一个作品,我希望就是《流浪者之歌》,希望它在喧嚣的时代里继续带给观众安慰与宁静,像那穿过菩提叶叶隙斜斜照射的阳光。”在《流浪者之歌》中反应的是追求内心净化、经历磨难而得道的宗教文化。舞剧中一僧人闭目凝神、双手合一缠坐在舞台左侧,即使黄金稻谷不停的打在他的头上,他无动于衷,依然平静。而在舞台右侧是一群男男女女,在人世路途中遭遇苦难时苦痛、折磨的身体,面对欲望的膨胀而遭受内心的折磨与凌辱,在一次次苦难后,他们看破人间苦难,最终回归自我,平静面对生活,得到内心的安宁。
在《流浪者之歌》还反应出宗教文化中的轮回理念。舞剧中一舞者不管外界如何,在整整27分钟平静的用犁耙把满台的黄金稻谷耙成螺旋形状,意为人生道路中不管时光如何流逝,凡尘的生老病死都是轮回的,万物一生又一生,不停循环。这反应了佛教尘世万物轮回理论。人生活在馄饨的天地间,等待的人生有苦涩、干涸、有喜有悲,如何面对生命所遇到的痛苦与必然逝去的生命,不断循环的生死。佛教认为,在轮回中,应任由生死,轻视肉体,在欲望面前追求保持本心,关注自我心灵的满足,净化心灵,从而达到心灵与日月同在,方的永生。
《流浪者之歌》以对生命、苦难、生死的祷告,提醒生活在现代物质文明、极速发展时代的我们,利益、欲望的充斥只会增添内心的痛苦,物质的追求满足不了内心的需求,只有寻找心灵的平静,才能坦然面对苦难。人生其实是一种修行,在这条修行的路上忘却身体的疼痛、忘却欲望,方能成就自我。《流浪者之歌》勾勒出人生的苦难,在苦难中忘却欲望,追求心灵的平静这样一种宗教文化。
通过运用多模态话语媒介系统四个层面分析林怀民《流浪者之歌》这部舞剧,我们看到了“黄金稻谷”的气势,看到了“灵魂静立”的发人深省,看到了“多元文化混搭”的独特魅力。这些精妙绝伦的创意,都不是輕易凭空而来的偶然,不是矫揉造作的堆砌,更不是无中生有的生搬硬套。它是是林怀民感悟生活的积淀、智慧的结晶和发自内心的情感迸发。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奇思妙想的创意呈现更是创作者基于自身经历后的再创造。正如当代著名编导张继刚所说:“真正的创意,创造了独特;奇妙的创意,创造了卓越;伟大的创意,创造了永恒!”好的舞蹈作品,不应该仅留给观众华丽的舞美服装、炫目的灯光特效以及高超的技术技巧,还应包含更多与作品相融、创意十足的奇思妙想,从而能够让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 。
参考文献:
[1]林怀民,余秋雨.舞蹈与文化的对话[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2月
[2]石晶.舞蹈与文化的对话——以云门舞集舞蹈作品为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3月
[3]郭勇健.论台湾舞蹈家林怀民舞蹈艺术的美学特色——中国的元素、生命的动作与纯粹的存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
[4]欧建平,林怀民.关于流浪者之歌——欧建平对话林怀民[J].艺术评论.2011年5月
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媒介系统”分析林怀民著名现代舞剧《流浪者之歌》,从多模态话语媒介系统的“形式层面”、“媒体层面”、“意义层面”、“文化层面”的四个层面剥析《流浪者之歌》的的舞蹈身体语言运用,分析其潜藏的、背后的深刻含义。
一、《流浪者之歌》的形式层面及媒体层面
多模态话语媒介系统的形式层面由语言形式、图觉形式、声觉形式、感觉形式组成,在舞剧《流浪者之歌》中无语言形式;图觉形式由身体语言和非身体语言构成,在身体语言中身体的面容、躯干、整体都呈现出静的舞蹈语言;非身体语言由道具、服饰、灯光、舞台调度相互之间搭配;声觉形式以乔治亚的民谣为旋律,贯穿全场;感觉形式则是综合一切形式(语言形式、图觉形式、声觉形式),在各形式的融合中使观众引起感官感知,运用林怀民的观点是“舞蹈不是给人去看懂的,是让人感受的”,在《流浪者之歌》中,黄金稻谷的舞蹈布景、明暗交织的灯光、深沉的音乐…所有形式之间相互交融,使观众产生共鸣。
媒体层面又称“表达层面”,《流浪者之歌》的媒体层面主要通过形式层面体现出来,从形式层面中体现各形式关系。从形式中体现各媒体之间的关系,是舞剧形式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形式才有内容,才能反应出各媒体之间的关系。形式关系分为“互补”和“非互补”两种。
在《流浪者之歌》形式之间的关系体现多样,例如:整场舞剧只运用乔治亚的民谣,群舞中男女缠绕、扭转、跪地、挣扎、凝神、向远处触摸等舞蹈动作在深沉、庄重、肃穆的音乐衬托下,那种在人世苦难中饱受折磨,最后净化心灵,回归自我的精神娓娓道来。音乐与舞蹈动作形成强化关系,使形式更加强烈、主题更加鲜明。又如从空中洒落在僧人头上的黄金稻谷与闭目凝神、双手合一的僧人之间又产生强化的形式关系。图觉形式(黄金稻谷)与声觉形式(音乐)之间产生非互补的关系,两种形式相互交叠。
在舞剧《流浪者之歌》的形式层面,各形式组成的关系十分复杂新颖,语言形式、图觉形式、声觉形式在互补与非互补的关系中不断变化,既有强化也有非强化,既有交叠又有包容。各形式在各种关系交织中展现出感觉形式。这些形式共同显出媒体层面,从形式感知内容。
二、《流浪者之歌》的意义层面
从形式层面的形式关系体现出媒体层面的表达内容,也就形成了意义层面,没有形式和内容,《流浪者之歌》的意义无处感知。任何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都具有交际能力,在这种交流中传递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信息。因此,在多模态话语媒介系统的四个层面中意义层面位于核心位置,意义层面的信息符号也是体现文化的转换器!
在《流浪者之歌》中僧人与群舞中男男女女形成鲜明对比,僧人穿着斜式僧服,群舞中男赤裸上身,下身穿着肉色麻衣哈伦裤,女子上身着衣,下身与男子相同。服饰反应出正在经历苦难的流浪者和修行的僧人。僧人从舞剧开端并伫立不动,稳若泰山,群舞通过爬行、蹒跚、甩手、跳跃,张狂、旋转等一系列身体语言反映流浪者在流浪路上从开始拄着木棍流浪,在流浪途中,失去希望,苦难中挣扎,欲望中迷失,不停忏悔、反思,最终虔诚祈祷,回归自我。折射出人生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修行,在这条道路上,人们本对未来充满希望,向着自己的目标进行,然而进行中会遇到各种苦难,人们开始迷失自我,在苦难中挣扎,各种诱惑引诱着人们,短暂的诱惑会得到满足,然而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苦难会不断涌来。只有像僧人一样无论万物如何变化,都静下心来感悟自我,才不会陷入无穷无尽的苦难中。
三、《流浪者之歌》的文化层面
林怀民曾这样评价《流浪者之歌》:“如果只能留下一个作品,我希望就是《流浪者之歌》,希望它在喧嚣的时代里继续带给观众安慰与宁静,像那穿过菩提叶叶隙斜斜照射的阳光。”在《流浪者之歌》中反应的是追求内心净化、经历磨难而得道的宗教文化。舞剧中一僧人闭目凝神、双手合一缠坐在舞台左侧,即使黄金稻谷不停的打在他的头上,他无动于衷,依然平静。而在舞台右侧是一群男男女女,在人世路途中遭遇苦难时苦痛、折磨的身体,面对欲望的膨胀而遭受内心的折磨与凌辱,在一次次苦难后,他们看破人间苦难,最终回归自我,平静面对生活,得到内心的安宁。
在《流浪者之歌》还反应出宗教文化中的轮回理念。舞剧中一舞者不管外界如何,在整整27分钟平静的用犁耙把满台的黄金稻谷耙成螺旋形状,意为人生道路中不管时光如何流逝,凡尘的生老病死都是轮回的,万物一生又一生,不停循环。这反应了佛教尘世万物轮回理论。人生活在馄饨的天地间,等待的人生有苦涩、干涸、有喜有悲,如何面对生命所遇到的痛苦与必然逝去的生命,不断循环的生死。佛教认为,在轮回中,应任由生死,轻视肉体,在欲望面前追求保持本心,关注自我心灵的满足,净化心灵,从而达到心灵与日月同在,方的永生。
《流浪者之歌》以对生命、苦难、生死的祷告,提醒生活在现代物质文明、极速发展时代的我们,利益、欲望的充斥只会增添内心的痛苦,物质的追求满足不了内心的需求,只有寻找心灵的平静,才能坦然面对苦难。人生其实是一种修行,在这条修行的路上忘却身体的疼痛、忘却欲望,方能成就自我。《流浪者之歌》勾勒出人生的苦难,在苦难中忘却欲望,追求心灵的平静这样一种宗教文化。
通过运用多模态话语媒介系统四个层面分析林怀民《流浪者之歌》这部舞剧,我们看到了“黄金稻谷”的气势,看到了“灵魂静立”的发人深省,看到了“多元文化混搭”的独特魅力。这些精妙绝伦的创意,都不是輕易凭空而来的偶然,不是矫揉造作的堆砌,更不是无中生有的生搬硬套。它是是林怀民感悟生活的积淀、智慧的结晶和发自内心的情感迸发。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奇思妙想的创意呈现更是创作者基于自身经历后的再创造。正如当代著名编导张继刚所说:“真正的创意,创造了独特;奇妙的创意,创造了卓越;伟大的创意,创造了永恒!”好的舞蹈作品,不应该仅留给观众华丽的舞美服装、炫目的灯光特效以及高超的技术技巧,还应包含更多与作品相融、创意十足的奇思妙想,从而能够让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 。
参考文献:
[1]林怀民,余秋雨.舞蹈与文化的对话[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2月
[2]石晶.舞蹈与文化的对话——以云门舞集舞蹈作品为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3月
[3]郭勇健.论台湾舞蹈家林怀民舞蹈艺术的美学特色——中国的元素、生命的动作与纯粹的存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
[4]欧建平,林怀民.关于流浪者之歌——欧建平对话林怀民[J].艺术评论.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