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表演中建立学生自信心的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anliang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学生拥有自信,性格上会变得开朗大方,较好的人际交往,在精神品质上往往不屈不饶,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勇于面对困难,因而比一般学生更容易获得各方面的成功。所以需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成功经历来建立和发展其自信。其中艺术表演则是建立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有效创设平等的学习环境、搭建展示自我平台,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实施激励性的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自身长处等,让学生的自信在音乐表演中逐渐得到建立。
  【关键词】自信;音乐表演;激励
  现代的教育需要我们培养出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而敢于创新的人往往要比别人充满更多的自信。但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大的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甚至有自卑感。他们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比不上别人,自我评价比较消极。
  在音乐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类现象,一些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不敢主动地要求参与其他同学的小组活动或游戏。在面对全班表演时,很多人会选择逃避或退缩。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举手或自告奋勇上台表演。在小学阶段,上台表演都以唱歌为主,开始笔者还以为他们不敢上台,可能是因为不会唱,对歌曲不熟悉所致,但当那些自告奋勇的学生在台上演唱时,下面的学生却都跟着哼唱起来。笔者当时就想,既然他们会唱,为什么不上台唱呢?再看那些上台演唱的学生,看着同学们投来的羡慕眼光,听着老师对他们的表扬,笔者注意到他们脸上的表情,那是一种阳光灿烂的自信。那就是说,不敢上台表演的学生们,就是缺少自信了?对于自己的疑问,在笔者进行的“提高学生音乐表演水平的研究”小课题研究中得到了答案。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对全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的总结分析,发现有48.9%的受访学生表示害怕上台,40%学生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表演节目,他们都觉得只要一上台,心理就有很大的压力,64.3%的人是对艺术表演很感兴趣,16%一般,19.3%完全不感兴趣。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们主要是害怕上台,怕在众人面前表演,但他们的内心却又是对表演有着很大的兴趣,所以才会对那些敢于上台表演的同学投向羡慕的目光。而通过相关课题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发现,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平台,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一、创设平等的学习环境,建立学生自信
  苏联杰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中有那么一句话:“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这句话在笔者的理解中,除了素质教育需要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平等地获取知识和老师的平等对待以外,笔者还认为包含了学生自信的培养,因为让每一个抬起头来的学生,都应该充满自信的。那也表明了,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是需要一个平等的条件的。如果某一个学生被贴上了某些不良的标签时,他们的自信心有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打击,就更别谈信心的培养了。所以在音乐课堂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表演机会和平等的评价,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而不被忽略甚至歧视。
  二、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锻炼学生自信
  很多没有自信的学生,都有着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胆量不够,心理素质较低造成的,他们往往害怕上台表演,即便仅仅只是面对众人说几句话,都会出现结巴,表达不清的情况。这就需要让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让他们经常出现在舞台上,表演于众人面前,慢慢他们就形成了习惯。笔者在音乐课堂中创建了一个小舞台,每节课笔者来设定主题,安排学生到台上进行表演展示,在过程中,不区别于他们能力的高低,先以参与为主,尽量多地给学生创造表演的机会,让课堂的这个小舞台慢慢地成为一种氛围,成为一种习惯,也让那些缺乏自信和胆量的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锻炼中积累经验,并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表演的自信心。
  三、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撑起学生自信
  有了平等的环境,表演的平台,还要注重学生的表演能力的培养。因为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和水平,才会不断增强他们的实力,这样离成功就越是接近,而实力和成功正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的支柱,也是自信心获取的重要来源。所以,在培养学生歌唱表演能力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歌唱技能,如节奏、音准、歌唱的方法,情感表达等以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和鉴别,使学生了解、明白自己在表演中的优点与不足,除了培养学生歌唱表演技能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上台歌唱,同时也使他们真正享受到歌唱的快乐,在表演的快乐中培养起他们的自信,在成功的表演中获取自信。
  四、实施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自信
  在我们的教学评价中,经常以等级来划分学生的优劣,而有限的奖项又会使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学生经常由于没有获得奖励而挫伤了积极性,抹杀掉了可能存在的发展潜力,甚至有些产生了自暴自弃。因此,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设立一些奖项。如,“小音乐家”“表演之星”等,为发掘每位学生的亮点,还可以设“魅力奖”,“希望奖”,尽可能地让更多学生获得这些奖项。学生得到了这些奖项,自然就有了获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以及自信,上台表演的兴趣也随之大大的提高。但毕竟不能做到人人都能拿到奖项,特别是参加校内或校外的比赛,拿奖的难度就更高了,对于那些一时还没有得到奖项,或是在比赛中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就需要老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了。
  在笔者的教育实践中,有那么一个学生,她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当过司仪,表演过舞蹈,参加过多次歌唱比赛,而且成绩还不错。笔者原本以为她应该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在一次歌唱比賽前,笔者问她这次比赛有没有信心,但她却说没有,还说昨晚没睡好,今天状态不佳。于是,笔者再深入了解她的想法,原来她得知其他班有一个参赛的同学选了跟她同一个首歌曲参加比赛,她害怕对比,怕一比下来自己没有别人唱的好。于是思想负担就产生了,这不自信的表现也直接影响了她在预赛时的成绩,这就更让她在这次决赛前有了更多不应该出现的反常反应了。于是,笔者鼓励她,说出许多她平时表现如何好的事情来,告诉她“很多同学都非常支持你,你是最棒的”之类的话。笔者当时只是自然反应地鼓励了她一通,希望她放下思想负担,顺利地去比赛。   比赛结束了,她依然没有打败她认为的对手,只拿了第二名,笔者开始还担心本来就不自信的她会不会又受到打击呢?没想到的是,她居然带着自信的笑容来到笔者跟前说:“老师,我相信下一次一定会比她唱得好!”这件事情让笔者明白,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我们适时的鼓励和支持是很重要的。虽然一时还没有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但他们有了自信就会去努力的,因为老师已给他点亮了“灯”,指明了“路”。
  五、引导学生发现自身长处,夯实自信基础
  德国哲学家人类学家米切尔·兰德曼说:“人的非特定性是一种不完善。可以说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中,它沒有对人做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这就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有一片未被开发或是发现的土地,每个孩子身上也一样存在这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善”,但我们不能就这样给他们定性了。要努力去发掘学生的优点,相信他们有着未被发现的潜力。例如,有些学生擅长跳舞,但歌唱可能就不太好,有的也许更擅长朗诵。那么在音乐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安排角色,把舞跳得好的安排一个伴舞的角色,把歌唱得好点的安排领唱,另外在歌曲的开头或是间奏时编一段独白,让朗诵好的同学进行诵读。这样就能充分地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认识自身的特长。而对于那些特长不明显、不突出的同学,我们不能忽略了他们,要激发他们的潜能,发掘他们的优点,例如,他们演唱完一首歌曲,把相对于他自己表现得较好的部分单独拿出来进行表扬与肯定,再婉转地向他们提建议“如果你能再怎样怎样,那就更好了”之类的鼓励语气。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建立起自信的基础。
  只要我们坚持在平等的教学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尝试与锻炼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勇气,通过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增强他们的能力来支撑起他们的信心,对学生不断地支持和激励,使学生不断加强对自己的肯定,引导他们对自己长处的发掘,建立起自信的基础。让他们相信自己“行”,大胆尝试,接受挑战,发挥潜能,勇于在舞台上表现自我,并获取成功与快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使学生们拥有一个自信、勇敢、积极开放、善于表达自我的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漓江出版社,2008.
  [2]米切尔·兰德曼(德).哲学人类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3]百度百科网http://baike.baidu.com/view/34127.htm
其他文献
【摘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引入是有效课堂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有效的课堂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有效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使课堂得以顺利开展。本文从课堂引入的重要性出发,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引入;有效教学  一、课堂引入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
【摘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绘画心理是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世界,同时也有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能高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师根据不同学段的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特点来因材施教,正确处理儿童绘画中反应的儿童心理与美术教学的关系,以此促进校园中的师生关系以及生生关系,帮助他们在艺术活动中更好地培养心理健康、感情丰富、思想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美术课堂;绘画心理  一、美术
【摘要】“三百千”作为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蒙学读物,除了无可比拟的识字价值外,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结合传统读物“三百千”,打造“悦心·正行”课程,将会产生出综合性价值,使学生在悦学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成为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悦心正行”的金洲少年。  【关键词】悦心·正行;泽德;三百千;德育;经典诵读  围绕“悦泽教育”的文化定位,金洲小学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课程来实现培养“悦心
【摘要】2020年京津鲁三省市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理试题是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命制的新高考试题,本文从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的视角分析京津鲁三省市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理试题,并对2021年新高考的高三物理复习备考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试题分析  2019年1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高考评价体系),2020年7
【摘要】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來越广泛,微课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学习形式,正是它独特的魅力活跃在我们的教学中,它不仅是对我们现有教材的有效补充,更能点燃学生的智慧。如何在语文课中巧用习题微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习题微课来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语文分层教学巧用习题微课助力课堂的学习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玲玲行走在大地经纬网上,其右脚所踏地点的纬度和经度分别是( )  A.50°N、20°E   B.50°S、20°W   C.50°N、20°W  D.50°S、20°E  2.玲玲所处的半球位置分别在( )  A.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切实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我们知道,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体系。那么,如何能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呢?笔者觉得,就是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学生;语文;课堂;主人  课堂教学就像一个小小的舞台,教师和学生就是这个舞台上的导演和演员。每节课师生都在进行教学角色的表演,随着各自的表演,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在《语文课
【摘要】广东河源系粤东北客家人重要聚居地之一。河源客家民居主要以方形围屋为主,仙坑八角楼就是一座方形客家围屋。该楼修建于清乾隆庚子年,极具防御特征,乃河源客家围屋的典型代表。本文从古村概况、建造背景、建筑艺术、保存现状等方面对该楼进行论述,借此一窥河源客家围屋之貌。  【关键词】客家围屋;防御体系;建筑艺术  一、仙坑古村概况  仙坑古村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该村始建于清,距今已有400年
一、活动背景  (一)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时代要求  当今时代是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的时代,我国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教育的发展水平以及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思考能否培养出富有实践力的高级人才。地理科学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理现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很常见,地理活动的开展是提高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地理活动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明晰和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巩
【摘要】本文先回顾了元认知理论及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数学元认知理论上探讨了学生思路受阻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通过开发学生的数学元认识有利于在学生思路受阻时可以通过检测、控制、调整思路从而达到“柳暗花明”。  【关键词】数学元认知;核心素养;思维受阻;解题分析  所谓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根据其掌握的有关认知的知识,在认知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对当前或今后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它包括元认知知识